藝術
安康扶貧村寫生筆記
□ 文圖/舒宏昌
秦巴明珠
後柳古鎮一角
平利山村
安康農家
漢陰三柳村印象
(一)
三柳村是安康市漢陰縣的一個偏僻山村。在駐村第一書記趙翔的再三邀請下,我們一行四人得以到此采風。在拉開車門的那一刻,我們被眼前的自然美景深深打動了。村莊依山傍水,紅瓦白墻的新居依河而建,村委會、敬老院、學校等設施一應俱全。佇立於一排二層樓房身後的山丘鬱鬱蔥蔥,穿村而過的青泥河清水潺潺,村口的荷塘池池相連。讓我們吃驚的是,雖已入秋,荷花凋謝,但荷塘的生趣依然。那碩大的荷葉,有的碧綠、有的漸顯枯黃,赭墨色的蓮蓬或挺立或低垂,荷莖穿插于其中,形成了一幅幅優美的畫面。
充當嚮導的趙翔書記似乎心不在此,很內行地介紹著蓮藕:三柳村的蓮藕引自湖北九孔脆藕,被這裡的富硒帶加持後,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富硒蓮藕,補氣養顏。幾年前,趙翔義無反顧來到三柳村,走村訪民,發動村民因地制宜種植了蓮藕。眼下,收穫的季節就要到了,打開銷路成為了他心中的頭等大事。從繁華都市西安隻身一人來到這裡,建行扶貧幹部趙翔早已把村民的苦樂化作自己的責任。我們在心中暗自為他點讚,同時也受到了感召,除了采風寫生外,我們還義務為三柳村敬老院、村委會、村民作畫寫字數十幅,也希望為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盡一份綿薄之力。
(二)
今年初夏,我第二次走進財梁社區。這個山村,離安康市區雖只有一個多小時車程,卻因山高溝深、交通不便,成了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時隔幾年,村子已經更名為“財梁社區”,村容村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觀。原來坑坑洼洼、僅容一車之行的山間小道,已然鋪成了寬闊平坦的水泥公路。路好走了,進山的時間明顯縮短。剛進入村莊,建行捐建的跨河橋上藍底白字標語“財梁社區歡迎您”赫然在目。緊挨村委會,便是我行捐建的“建行希望小學”。校園呈環抱形,操場居於最中央,五星紅旗在四層教捨得屋頂迎風招展,很是醒目。財梁社區真的變了,破舊不堪的土磚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頗有現代建築風貌的樓群。村路兩側,由原來總行派駐的第一書記范蔚然帶領栽種的格桑花,以嬌艷的姿態在微風中搖曳,仿佛在歡迎我們的到來,歡迎每一個關心財梁人士的到來。
猶記得,我第一次到財梁,范蔚然還在第一書記任上。他的足跡踏遍了這裡的溝溝坎坎,走進了這裡的每一家每一戶。他曾數次邀請我們來這裡采風寫生,一是宣傳,讓更多的人看到這裡優美的風光,吸引人們來這裡觀光;二是畫家們吃住在農家,可為村民帶來或多或少的經濟收入。如今,滿山的茶樹像一座座碧綠的梯田,顯露出勃勃生機,春茶的清香幾年前已沁人心脾。在范蔚然的朋友圈裏,我發現已回到總行工作的他,依舊飽含著對財梁的那份情懷。更令人感動的是,他竟然利用休假的時間,千里迢迢攜妻從北京回到魂牽夢繞的財梁,看這裡的山,看這裡的水,看這裡的父老鄉親。
初夏的財梁,細雨濛濛,雲霧在山間涌動,山野像披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更顯嬌美,竹林旁清澈的河水裏,小魚歡快地游動著。在村長的引導下,我們參觀了建行捐建的蔬菜大棚和“三分良田蝦稻園”。據村長介紹,蝦稻田是建行援建引進的科學種田項目。剛説完,他順勢用小網撈上幾隻三寸長的小龍蝦。看著活蹦亂跳的小龍蝦,我們似乎看到村民收穫後臉上抑制不住的喜悅。村長驕傲地繼續説,這裡的氣候水質適合龍蝦生長,營養價值很高,雖然價格貴但仍供不應求,試驗成功了,還將擴大養殖面積。佇立蝦稻園,放眼望去,山嵐中,建行希望小學、跨河大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民居,使山色更加豐富美麗,財梁變了,真的脫貧了。我激動不已,支起了畫架,調好了色彩,揮舞著手中的畫筆,將心中的激情傾瀉在宣紙上。
眼是心的燈
□ 文圖/王利和
人物介紹
王利和,建設銀行總行員工,中國金融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高級經濟師。業餘愛好繪畫、書法、攝影等。繪畫、攝影作品曾分別被《中國金融家》《中國金融文化》等數十家知名雜誌書報選登;2006、2014、2019三年的建設銀行年報,分別登載了其創作的鋼筆畫。2017年報名赴陜西安康扶貧,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期間,創作了大量反映當地民居、景物、人物的鋼筆畫作品。
安康老城門
財梁傳統民居
財梁建行希望小學
我對繪畫的熱情始於小時候對“小人書”的癡迷與熱愛。在如饑似渴地捧讀那些精美有趣畫面的同時,我也開始了臨摹與嘗試畫畫。從小學開始直至大學,課堂與校園的黑板報、壁報壁報、油印小報,都成為我練習繪畫的園地。尤其是在遼寧財經學院(今東北財經大學)讀書時,我把繪畫當作日記,幾乎每天一幅,畫遍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因為從小對繪畫的喜愛,因為夢想著將來有一天,也能出一本屬於自己的畫冊,四十多年來,無論外出學習還是工作,無論國內外私人旅行還是公務出差,畫本畫筆都是裝入我行囊的重要內容。
2007年,我所作的一幅總行大樓鋼筆畫,榮幸地被選登為2006年建設銀行年報的封面,這更加給了我對繪畫的堅持與信念。2013年7月,整理我幾十年留存下來的鋼筆畫,編輯印行了《眼是心的燈》鋼筆畫集。畫冊送給親朋好友後,得到了大家的鼓勵,讓我除了樹立一份自信心之外,也有了更多的感恩心。五年後的2018年10月,捕捉生活中進入眼簾的那些難忘畫面,不覺中又完成了上百幅鋼筆畫,編入了《眼是心的燈》第二輯。
繪畫伴隨著我數十年,它已經成為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讓我學會從不同的視角觀察與感悟世界上的風景,以及風景背後的故事。繪畫讓我快樂,讓我充實,讓我能夠沉下心來思考。
2017年7月,我報名來到位於秦嶺-大巴山深山區的陜西省安康市縣河鎮財梁社區,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開展了我的扶貧工作。這一段經歷,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課。
財梁名為社區,實際上卻是一座深度貧困的大村莊。2017年底,全村791戶家庭中,有395戶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每人平均年收入還不到3070元。
在安康,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間百態,在艱難而繁重的扶貧工作之餘,我選擇了以自己獨有的方式去表現那裏的一草一木及所思所想所愛。
安康,古時稱作“金州”,為“東接襄沔,西達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之地。目前,城內至今還保留著一段長滿雜草灌木的老城墻及城門。老城門作為這座小城的一個時光坐標,讓人們從它那殘垣斷壁的身軀上,看出歷史的厚重,透過時光的隧道找到回家的路。
曾讀過一篇介紹英國著名藝術家約翰·羅斯金的短文。羅斯金認為:我能夠將天空裝進“瓶子”裏。令人醉心的景致通常讓我們意識到語言的貧乏,不會畫畫的你,錯過了多少生活。如何表現你內心的真實,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嘗試通過藝術,通過繪畫,通過你的心來描繪,而不用考慮我們是否具有這樣的才華。你畫的好不好不重要,繪畫最重要的作用是教我們觀察,教我們關注,教我們寧靜,教我們愛。
財梁社區的先民們對房屋的建造充滿了人生智慧。走近他們的老房子,你會發現房子樣子雖然破舊不堪,但自然環保、冬暖夏涼。説起房子,村民們對它充滿摯愛。他們的先祖自先秦就開始就地取土,夯土為墻;就近伐木,架設為樑;利用頁巖,鋪設為瓦;撿拾石塊,築成院壩,將房屋完全融入到自然中。老式房屋,是財梁風景的點綴,是村民的鄉愁。但這些房子隨著年輪的更疊,經不起風霜歲月的磨蝕,已逐步淪為危房。隨著現代化社區住房建設,村民開始異地搬遷,搬離千百年來的祖宅。這些如藝術品一樣的老房子,用不了多久,就將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我迫不及待地用畫筆描繪它們,記錄它們與自然的真實相處。
在財梁工作期間,我走訪了200余戶貧困家庭。財梁嚴重的貧困狀況時時觸痛我,財梁美麗的山水也同時感染我,財梁質樸的村民、可愛的孩子深深打動我教育我,讓我情不自禁地愛上這片土地,情不自禁地用畫筆描繪他們的喜怒哀樂。村裏的兒童、老人、讀書的孩子、勞作的村民,都成為我筆下的風景。
2017年底從陜西安康回京時,扶貧村裏的一名孩子悄悄塞給我一封信,信裏説:“希望王爺爺永不變老!”我每每讀來都淚濕眼眶。我想:羅斯金能夠將天空裝進“瓶子”裏,我也會將生命星空裏掠過的愛收進我的記憶裏、我的繪畫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