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銀行理財不保本你看懂了嗎
□ 高皎姣
如今,商業銀行和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大多理財産品均不再承諾保本保收益,廣大投資者開始疑惑:曾經保本保收益的銀行理財産品真的會虧錢嗎?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這個話題。
2018年,資管新規及理財新規相繼頒布後,銀行理財産品凈值化已成必然趨勢。各大銀行紛紛成立理財子公司,發售的理財産品基本為凈值型理財産品。所謂凈值型理財産品,是指按照份額發行並定期披露單位份額凈值的理財産品,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産品,投資者購買産品前無法預知産品實際收益率,申購贖回遵循“未知價”原則,申購金額按申購開放日産品單位凈值折算份額,贖回金額按客戶實際贖回份額和贖回開放日産品單位凈值計算,投資盈虧由投資者自負。凈值型産品運作透明度高,定期披露運作公告,投資者在投資期內可準確掌握凈值型産品的投資情況及産品凈值等資訊;同時,凈值型理財産品能夠真實反映投資資産的市場價值。相對於預期收益型産品來説,凈值型産品改變的只是估值計價方式,並不代表本金虧損的概率提升。
近期,有部分銀行及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産品單位凈值跌破發行價格1,引發了投資者對銀行理財不保本現象的關注。總的來説,影響銀行理財産品凈值波動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受市場行情波動影響。目前各個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産品大多為固定收益類凈值型理財産品,即80%以上的理財資金去投資固收類資産,主要為債券和類債券産品。因此,隨著資本市場行情的波動,特別是債券市場價格變動,理財産品凈值也會隨之變化。
第二,估值方法的改變。銀行産品凈值化的要求就是用收盤價、中證或中債行情這樣的公允價格來給産品估值,目標就是使産品凈值更加客觀。而在過去,銀行理財産品對於債券大多采用攤余成本法進行估值,即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並考慮其買入時的溢價與折價,在其剩餘期限內平均攤銷,每日計提收益。攤余成本法波動小,但不能真實反映價格波動。理財新規出臺後,鼓勵金融機構使用市值計量,市值法相較於此前的成本法,更能夠真實反映投資組合的變現價值,但當市場調整明顯時,理財産品凈值也會收到較大影響。
那麼,凈值型的産品就一定虧損麼?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首先,債券這種投資品種是由債券利息和債券價格共同決定的,時間越長,票息越高,債券價格波動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小,只要不發生違約,長期持有資産市值會慢慢上漲。其次,目前銀行理財大多采用“固收+”投資策略,即通過主投較低風險的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産構建一定的基礎收益,同時輔以小部分權益類資産來增強收益,並滿足一定回撤控制要求。投資團隊通過大比例配置債券和小比例配置權益投資,在實現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達到更高的收益。打個比方,“固收+”的“固收”就好比安全盾,為組合取得固定收益的打底基本盤,而“+”則更像衝鋒刀,用優質的風險資産及配置策略提鮮加料,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銀行理財産品凈值波動屬正常現象,這種凈值波動正好時刻提醒投資者銀行理財産品“非保本浮動收益産品”的特性。投資有風險,投資者需打破對銀行理財“剛兌”的依賴心理,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在投資前認真閱讀理財産品説明書,了解其投資範圍,理性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産品,實現自身資産的穩步增長。(建行深圳市分行)
房地産投資仍會維持韌性趨於穩健
□ 路思遠
雖然市場對房地産市場的悲觀預期始終存在,但從數據上看,房地産市場在2020年疫後維持高景氣度直至年末。從房價來看,統計成交價格的百城住宅價格指數在去年二季度以來出現升勢,但相對滯後的統計網簽價格的70城指數總體平穩,伴隨需求修復,新房跟二手房的剪刀差也有所收窄,不過兩個統計指標同此前的幾輪漲價週期相比,均顯示從整體看,當前房價上漲尚屬溫和。
梳理去年四季度以來重要高層會議中有關房地産的提法及相關政策文件,從宏觀層面看,在疫後經濟修復和房地産市場總體穩定的大背景下,房地産調控的基調仍會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去年8月以來的調控從緊氛圍總體上已緩和。展望後期,“房住不炒”的定位不會改變,“因城施策”也進一步明確,城市對投機性購房的打擊和對人才引進、放寬落戶及剛需購房的支援將同步推進。需求方面,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區域協調發展、城鎮化和戶籍改革將繼續獲得大力推進。供給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同時近期一系列重要會議對租賃市場著墨明顯增多,預計租賃型保障住房和租賃市場將獲得更大支援,包括租購同權、租賃住房土地供應、租金調控將得到更多支援,但形成有效的住房保障仍需時間。
另外注意到,去年12月11日政治局會議首提“需求側改革”,12月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提“需求側管理”,如何擴大內需,成為疫後經濟修復進入第二階段的主題。一方面,購房帶來的裝修、家電等也是居民消費的重要構成部分,且房價穩步上行引發的財富效應,對居民消費意願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合理的購房需求仍會得到支援,相應會在強化保障作用的同時,尊重房地産的合理市場規律作用。另一方面,房價異常快速上漲、投機性購房對於其他居民消費有很強擠出作用,所以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穩房價仍是政策層關注點,在這種大背景下,房地産市場也不可能過熱。
對於房地産金融審慎管理,目前已經在供需兩端均推出限制財務杠桿的工具。供給端,是2020年8月推出的房企“三道紅線”融資規模限制,目前已經在12家企業中試點實施,以及2020年底推出的房地産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中對於房地産貸款的比例限制;需求端,則是房地産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中對於個人住房貸款的比例限制。
短期來看,一是過渡期內涉房貸款需要壓降的金額不多。二是自壓按揭以來,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支援證券(RMBS)發行井噴。目前RMBS是否被計入房地産信貸總量還未明朗,但不排除在監管未明確前,成為銀行面對房地産貸款集中度管理政策,通過資産證券化方式“出表”,以騰挪信貸額度的渠道。三是按揭貸款的償還,會減輕餘額管控的壓力。“三道紅線”當前試點房企有限,如果全部鋪開,則有息負債加權平均增速或仍可達到6.1%,全行業增速中性情景下或在略低的5%左右的水準。實際上,近一兩年,這一指標已經下降到5~6%附近的水準,而同期房地産市場表現大體穩健。
從長期來看影響深遠。一是會倒逼房企盈利模式從財務高杠桿轉向經營高杠桿和管理紅利,加快建設進度及推盤銷售,相應房地産投資增速或向銷售增速收斂,即愈發受需求端的影響,頭部房企下手集中度可能進一步增加、資源向頭部房企集中,劣幣遭到驅逐;二是要求新增個人住房貸款增速和新增信貸增速大體保持一致,影響較大,這相當於“鎖定”了居民部門加杠桿的速度。從而從供需兩端共同平抑房價上漲幅度。
筆者認為,不應低估房地産行業的韌性。過去幾年,房地産發展面臨的政策環境均較不利,但總體來看,仍然維持較穩定的增長。特別是從當前來看,全國性供需兩側的融資限制性政策已出,相關利空出盡,而主要城市限購限售政策已經較嚴厲,進一步升級的空間不大,如果房價上漲不脫離基本市場調節規律,政策更多會是“小修小補”,在儘量不損傷已經受限的剛需和改善性需求的情況下,打擊一些投機違規操作行為。事實上,對衝疫情的貨幣寬鬆,加上疫後人們對居家辦公接受度增高、觀念轉換,相應居住需求調整,共同催化了房地産需求端的熱度。
未來,重點一線城市在政策對房價過快上漲高度敏感的背景下,不太可能再現全面“瘋狂”。總體來看,需求支撐下,一二線將長期強于三四線。當然,一線城市一向是全國樓市的風向標,一線房市維持一定熱度,則二三四線總體景氣度也不會過於低迷。今年房地産投資仍會維持韌性,趨於穩健。(建行金融市場部)
《去規模化》的啟示
□ 朱成彬
科技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同時也改變著企業的生存之道。福特汽車的流水線是工業經濟時代開啟規模化生産的標誌,做大做強曾經是眾多企業極力追求的目標。而今,科技力量催生了平臺經濟,開放、共用、創新、精準成為時代主旋律,使去規模化成為可能。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5G等新技術飛速發展,基因組學、機器人學、3D列印、數字貨幣層出不窮,平臺經濟更是讓我們應接不暇,單純依靠規模擴張、多元化經營去抵禦經營風險的時代已經變成過去時。科技的發展不僅催生了多元業態,也使小而精的差異化企業借助已有的成熟平臺得以生存並快速成長,同時也不斷侵蝕著成熟大企業的生存空間。
難道這意味著企業規模不重要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企業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固定成本才能降低,邊際成本和邊際利潤才能達到最佳狀態,去規模化並不意味著大企業一定要把規模降下來才能生存,而是要依託不斷創新、精準開拓,才能使一個“大而美”的企業成為可能。毋庸置疑,平臺經濟的確正在改變著企業生態,利用技術平臺,眾多小型、專業、靈活的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匯就成一股足以挑戰“大象”的力量。
平臺與經濟,類似于高速公路與汽車。科學技術就像建設高速公路的水泥石子砂漿,其品質以及工藝技術水準等決定著公路的等級品質,各類汽車類似于形形色色的企業。高速公路是開放、共用的,作為商業銀行,若要實現高速平穩地行駛,需要重新審視傳統金融模式在數字經濟時代的局限性,以全新姿態去適應數字時代的變革。筆者認為,應樹立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的工作理念,客戶的需求就是創新的起點,客戶的痛點就是業務的突破點。只有一切工作緊緊圍繞客戶需求展開,才能讓銀行成為普惠大眾的賦能平臺,從而獲得不竭的成長動力。
堅守客戶服務目標。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唯有堅持客戶思維,才能贏得客戶口碑。大數據使我們有機會、有能力進一步清晰了解客戶狀況及客戶的差異化需求,並以此為起點,不斷改善我們的服務,及時研發出針對性強、真正滿足客戶需求的産品,當不同的客戶都能夠及時準確獲取自己期望的産品和服務時,銀行才不僅僅是一個物理意義上的存在,而蔓延為一種滲透式的、無處不在的服務,成為真正的金融活水。
而這一切的實現,都有賴於金融科技為支撐。銀行擁有的海量數據,必需依靠科技力量挖掘其價值;銀行已有的業務流程,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重組優化乃至重新構建;産品迭代升級、新産品研發更是需要新科技發力。在這場“去規模化”的變革中,科技將成為拉動一切的引擎。
拒絕高利誘惑 遠離非法集資
近年來,打著眾籌、返利、投資幌子的非法集資事件時有發生,一些人因此損失慘重。那麼,非法集資有哪些常見類型?慣用手段是什麼?如何避免掉入非法集資的“陷阱”?今天就給您梳理一下。
- 非法集資的常見類型有哪些?
1.通過發行有價證券、認領股份、委託理財、辦理會員卡、消費卡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2.利用地下錢莊等民間會社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3.以發展會員、商家加盟、“電子商鋪”投資委託經營,到期返租、回購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4.以發行或變相發行彩票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5.通過種植、養殖、項目開發、生態環保投資等名義非法集資。
6.利用網際網路設立投資基金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7.利用“電子黃金投資”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 非法集資的慣用手段有哪些?
1.不法分子承諾高額回報,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暴富”的神話吸引群眾投資。達到一定規模後,便秘密轉移資金,攜款潛逃。
2.不法分子編造集資建房、種植養殖再回收等虛假項目,承諾高額固定收益,騙取群眾“投資入股”,吸收公眾存款。
3.不法分子利用電子黃金、投資基金、網路炒匯等新名詞迷惑群眾,假稱為新型投資工具或金融産品,欺騙群眾投資。
4.不法分子註冊公司或企業,在宣傳上一擲千金,而無實際經營或投資項目,為犯罪活動披上合法外衣,騙取群眾信任。
5.不法分子假借金融機構名義增信,開展非法集資活動,謊稱項目由保險公司擔保,無投資風險。
6.不法分子租用境外伺服器設立網站,發展人一般用代號或網名。一旦被查,迅速關閉網站,攜款潛逃。
7.不法分子利用親戚、朋友、同鄉等關係,以高額利息誘惑,非法獲取資金。因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
- 如何避免掉入非法集資的“陷阱?
一看融資合法性,是否取得相關金融牌照或經金融管理部門批准是關鍵;
二看宣傳內容,提到“無風險、穩賺不賠”的有貓膩;
三看經營模式,考察項目真實性、資金去向、利潤獲取方式等;
四看參與集資主體,是不是主要面向某些特定群體。
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該産品及市場行情;
二思産品是否符合市場規律;
三思自身經濟實力是否具備抗風險能力。避免頭腦發熱,輕信“高利益”誘惑,盲目投資。
快來建行 玩轉“樂高”
“樂高式”體驗網點滬上首秀
□ 徐偉麗/文圖
梧桐掩映的上海長樂路上,一家近30年曆史的建行網點正在悄然變身。有趣的“樂高式”櫃檯,新奇的服務體驗,首家“樂高式”體驗網點——上海市長樂路支行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網點集互動性、娛樂性、安全性和便捷性為一體,充滿創意和巧思,帶給客戶耳目一新的感受。
鳳棲梧桐,吉祥如意。網點取梧桐之“桐”、長樂之“樂”,形成了“桐樂”文化主題。在網點入口處,踩下不同的感應地板,智慧迎賓墻分別展現“桐樂”精神、“勞動者港灣”“樂高式”組合櫃和“樂高式”櫃檯的介紹。“樂高式”主題墻拼出網點周邊的紅色建築和人文建築,客戶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與歷史進行對話,尋訪紅色文化足跡。辦理業務時,高低櫃移門使客戶只需轉動座椅,就能輕鬆實現高櫃現金業務和低櫃非現金業務的無縫銜接。智慧綜合櫃檯採用“樂高模組化”理念,提供“公共+N”模組,可根據業務種類和客戶需求自定義組合,由櫃員驅動交易或者客戶自助存取現金,還有互動桌面即時交互,在這裡辦業務就像玩“樂高”一樣有趣。網點通過多功能佈局,打破傳統業務型網點邊界,分別開放環境藝術交流、智慧科技技術、人文關懷場景佈局功能區,將一個奇妙的“金融社交場所”呈現在大眾面前。這裡還有“自由又私密”的智慧櫃員機、隱藏的升降式智慧屏、嵌入式“樂高式”桌椅等諸多驚喜機關,等著你來探索哦!
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金融服務業已進入“客戶主導”時代,客戶體驗已成為銀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樂高式”體驗網點充分應用“樂高式”理念探索開放式大堂佈局,創設緊密耦合周邊市場和客群資源的金融服務和高頻活躍非金融場景,實現“服務功能”和“服務介質”的靈活組合與配置,打造因需而變、便捷舒適、親和人性的社交和體驗空間,開創用戶主權時代下新客戶體驗。
讓環衛工人休息2小時
“三月春風暖人心,雷鋒精神照我行。”浙江省海鹽支行積極開展“3·5學雷鋒·建行動”志願活動,推動建行“勞動者港灣”“走出去”,主動為社會賦能。活動以“讓環衛工人休息2小時”為主題,由建行志願者代環衛工人打掃街道2小時,同時邀請環衛工人在建行“勞動者港灣”休息2小時。坐在舒適的港灣裏,品嘗著茶點,在這特殊的時刻,環衛工人們感受到來自建行的溫暖。■ 秦凱麗/圖文
本版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