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報客戶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建行報客戶版

深耕新金融 激發新動能 奮鬥新征程

----——“運用新金融理論 當好支行行長”最佳實踐交流學習活動側記

發佈時間:2021-03-24

 

 

■ 普零研 東北學

為落實總行黨委部署,加大新金融探索發展力度,推動全行各層面深化對新金融的認識,營造以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行動意識和創新氛圍,2020年12月起,建行大學正式啟動“運用新金融論理論 當好支行行長”最佳實踐交流學習活動。

田國立董事長在今年全行工作會議上強調:“新金融行動中許多産品設計靈感和業務範式都來自於一線員工的先行先試,得益於基層的智慧創造。”本次活動面向全行支行行長,是一場關乎新金融認知與實踐的大討論;是一次聚焦全行基層主陣地經營管理的大交流;更是一個展示支行行長風采、鍛造隊伍的大平臺。啟動至今,37家分行通過建行大學網路平臺活動專區上傳案例視頻357個,累計學習突破138萬人次,在全行掀起了共話新金融的學習熱潮。經過“分行比選推薦、支行行長線上學習交流、總行專家評審”等階段,百佳實踐案例呼之欲出。

共話新金融 交流展風采

為將支行行長的新金融實踐經驗萃取成可學可用的案例,各分行分校高度重視、積極創新、全面動員,在選拔實踐案例過程中關注“真人、真事、實戰、實效”,從基層管理者視角,圍繞“新金融”談認識、講實踐。

一是理念升維。分享對新金融規律的認知與思考,思考支行網點如何應用新金融實踐推動經營管理創新,在解決社會痛點中提升價值創造能力。二是戰略落地。圍繞“三大戰略”、BCG端連接、零售金融、智慧政務、鄉村振興等領域,分享服務客戶的建行方案。三是關鍵能力。圍繞打造卓越客戶關係、構建場景生態連接、提供資産負債綜合解決方案、數字化經營等關鍵能力,分享創新模式探索。四是經營管理。圍繞基層黨建、隊伍管理、高效運營等維度,分享在支行網點層面凝聚新金融共識、轉化自覺行動、形成整體合力的有效經驗。

“站位高、立意新、創意好、覆蓋全、推廣實”是各分行對這次實踐交流學習活動的評價。借助建行大學為全行員工打造的互聯互通、互用共用的終身學習生態圈,激發內生動力,帶動價值創造提升。福建省分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陳芹在接受採訪時談道:“支行行長案例,源自新金融理念,來于基層實戰,‘從實戰中來、到實戰中去’,對大家的崗位學習有很好的指導和幫助作用。”

比選新實踐 行動萃真知

各支行行長踴躍參與、聚焦主題,通過演講、訪談、場景演繹等多種形式,把各具特色的經驗萃取轉化為顯性知識,鮮活地呈現出來,展示了運用新金融的生動實踐。

在業務維度上,廣泛覆蓋了“三大戰略”、鄉村振興、智慧政務、數字化經營等戰略重點。從基層經營管理者視角,從解決社會和客戶痛點問題出發,運用科技平臺和數字化手段,探求新金融理念和方法在支行網點下沉落地的有效路徑。比如,鄉村振興方面,湖南省常德桃源支行依靠農村“三資平臺”,搭建“農村集體組織對公戶+代發+村民個人賬戶”閉環;黑龍江省訥河支行以農業産業鏈為主線,建設“數字農業”綜合服務體系,賦能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蒙古區阿榮旗支行服務奶業振興,構建種、養、加利益連接機制,提供全産業鏈“融資+融智”服務;浙江省義烏佛堂支行把金融服務與村務工作相結合,搭建數字化鄉村治理管理服務平臺,打通線上“智慧村社”、線下“裕農通”服務模式。普惠金融方面,廣東省東莞分行“普惠金融戰機”通過數據精準識別企業主,綜合其對公對私屬性,對企業進行立體畫像,公私聯動實現C端穿透,B端賦能;安徽省合肥分行與當地政府合作搭建“數字普惠”數據交換平臺,將小微企業稅務、社保、營收等數據引入我行模型;廣西區南寧蘇盧支行立足區位特點,畫好“全景、作戰、庫存、跟進”四張圖,打造普惠特色名片。智慧政務方面,福建省福州城東支行在網點打造“第二政務大廳”;北京市大興支行為區政府量身打造北京市首個區級智慧政務平臺“北京大興”APP;新疆區人民路支行在烏魯木齊市公安局試點嵌入繳費平臺,實現全程電子化。生態建設方面,河南省鄭州鐵路支行地鐵刷臉支付實現毫秒級過閘,首創國有大行與地鐵官方APP合作運營機制;貴州省河濱支行與物流集團合作,將金融嵌入物流平臺;浙江省舟山普陀山支行“靠山吃山”,聚焦遊客動線深耕智慧旅遊生態圈。黨建引領方面,北京市安華支行下好“五子棋”,推動黨建和業務同頻共振、深度融合;浙江省杭州文暉支行對內對外兩手抓,開門做黨建,為業務發展插上騰飛翅膀。

各分行推薦案例紮根實際、因地制宜,突出一定地域特色。比如,廣東省分行基於住房租賃,推薦了廣州白雲、海珠、越秀、珠海拱北等四個案例;深圳市分行依託創業者港灣,推薦了田背支行、南山支行等支援科創企業的綜合服務案例;廈門市分行基於網點經營和精細化管理,推薦了禾祥支行“老”網點發“新”芽、南光支行團隊效能提升、科技金融特色網點經營等典型案例。

凝聚新思維 破浪開新局

臨近“全行支行行長交流學習”階段尾聲,一場具有特殊意義的雲端分享盛宴將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邀請7位“一線指揮員”線上交流互動,將從實踐中萃取的寶貴經驗與全行員工分享,再次闡明瞭金融唯有回歸服務實體經濟、關注民生民情的初心,才能在與時代發展同心同向、行穩致遠的過程中醞釀出新金融的新生態。

田國立董事長強調,“我們常常忘記,真正好的、有創造力的産品往往是源自一份責任感、一份善意、一份感同身受、一份利他之心,唯此不急功近利、願為長遠計的産品方能成為受歡迎的、對社會有益的、站得住腳的金融産品。” 這些源自經典案例中的新金融理念與實踐,讓基層管理者充分認識到,唯有堅持新金融理論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不同行業、産業、客戶的經營特點和發展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堅持守正創新、實事求是,勇於進行經驗分享和新金融實踐,才能運用新金融理論破解各類痛點難點問題。

作為全行學習新金融、踐行新金融的再動員、再深化,由建行大學校委辦、普惠與零售研修院、東北學院共同策劃組織的“運用新金融理論 當好支行行長”最佳實踐交流學習活動,堅定了全行推進新金融行動的方向感、使命感、責任感。後續,建行大學將進一步發揮評選出的百佳優秀實踐案例的典型示範作用,鍛造人才隊伍,長效賦能實踐。

金融如水,于細微處無聲潤萬物,惟有永葆初心使命,善用金融這把“溫柔的手術刀”解決和疏通社會難點、痛點、堵點,才能在“拓維新金融、共耕大未來”的征程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