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農揚帆再啟航 通達鄉村譜新章
----——中國建設銀行開啟新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 鄉村振興金融部
今年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元年。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等多個場合,對新發展階段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做出重要部署,向全黨全社會發出鮮明信號,新征程上“三農”工作依然極端重要,須臾不可放鬆。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遠。2021年,華夏兒女在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新時代裏,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汲取百年奮鬥之寶貴經驗,全力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舉力擘畫第二個“百年奮鬥”新規劃,奮力吹響全面鄉村振興的衝鋒號角。
器之大者,垂民係邦。在以新金融行動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實踐中,建設銀行以應有的政治站位和社會擔當,溫情注視廣袤田地裏的鄉里村社,用新金融這把 “溫柔的手術刀”紓解普惠服務在縣域鄉村末端的民生痛點,重修農業“金融水利工程”,在服務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邁出堅實一步。以“科技、共用、普惠”為抓手,向內聚集金融科技“核動力”,科技為鋒打通資訊孤島;向外聯通涉農數據“新要素”,數字為羽打造三農生態,融政務、生態、金融為一爐,織農業、農村、農民為一網,打造“裕農通”鄉村振興綜合服務品牌,為助力鄉村振興發揮建行優勢、貢獻建行智慧、提供建行方案。織造觸達鄉村“最後一公里”的助農網路,目前全國建成50多萬個“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基本覆蓋全國鄉鎮及行政村,從天山南北到江浙水鄉,從西南邊陲到東北雪嶂,建設銀行與50余萬名業主戰略合作夥伴共同將“省錢、省時、省事、省心、有尊嚴”的“金融服務、便民事務、智慧政務、電子商務”融入千萬農戶家,2020年涉農貸款和農戶貸款新增均創歷史新高,“裕農通”成為數千萬鄉民村戶貼心的朋友、溫暖的品牌。搭建覆蓋鄉村生産生活大場景的惠農平臺,立足鄉村發展實際,順應數字鄉村建設趨勢,匯集跨界資源、聚合三農需求、流動城鄉要素,建立數據體系,提供涉農服務統一門戶,形成線上線下錯位互補的服務閉環,將“裕農通”APP打造成“農村新農具、農民朋友圈”。激活鄉村縱橫通達的智慧農業産業鏈,科技的動能正在全國釋放金融的勢能,“裕農通”因地制宜聚焦痛點,圍繞核心産業和特色農業,推進智慧農業産業鏈生態場景建設,解碼全産業大數據,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為縣鄉産業“補鏈、強鏈、延鏈”提供“輸血兼造血”的內生動力,建好“奶瓶子”“菜籃子”“茶杯子”“糖罐子”“米袋子”“果盤子”等生態場景,助力縣域農村經濟蓬勃發展。創新農民切實需要的服務模式,疊加政治、金融、科技和社會資源的優勢,建立金融助力基層政府“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服務機制,建立道德積分體系打造道德銀行,背靠城鄉融合扶持革命老區建設。
乘風起勢,繼往續章。回顧前浪,強使命與強擔當孕育強根基,建設銀行作為共和國的金融先鋒,踏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節拍,在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民生中實現繁榮發展。識局破浪,大融合與大變局醞釀大機遇,建設銀行將秉持裕農為民的拳拳之心,固“新金融”之根基,聚“新農民”之希冀,赴“新時代”之號召,把握國有大型銀行的責任擔當和開放共用理念,下沉服務“裕農民”,織就網路“通農村”,打通城鄉對接、雙向賦能實現互惠共贏,借力大場景、大連接、大服務推動鄉村振興。奔赴後浪,新時代與新格局需要新理念,建設銀行將在數字化浪潮下深耕數字化經營,躬身耕耘農村廣袤天地,將涵蓋“三農”方方面面的民生服務根植農村的田間地頭,將銀政企合作、GBC共生的新金融理念融入農村的表裏內核,黨建引領激發縣支行橋頭堡動能,服務便農、金融惠農、科技支農、産業興農、知識慧農,以我之恒力耕踐“服務大眾安居樂業建設現代美好生活”之擔當。
提筆落著,載言載望。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的歷史大幕徐徐開啟,建設銀行正式推出《建設銀行報·“裕農通”專刊》,僅著以濃墨重彩,載茲事熠熠芳華,記錄千萬建行人不捨晝夜、不棄毫末、不畏砥礪、不輟不息,為鄉村振興事業投石問路的點滴微著,在歷史交匯、萬象更疊的轉捩點上為大美鄉村勃勃之景添墨增彩,為振興鄉村汲汲之勢把火助熵。我們願與廣大社會同仁及農民朋友戮力同心,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新金融實踐,致力構建有為的政府、有效的農業、有顏的鄉村、有位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