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報客戶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建行報客戶版

味道

發佈時間:2021-05-19

 

 

 

隱秘的美食

□ 吳著銳/文圖

潮汕的老城區,街頭巷尾無不瀰漫著濃濃的古早味。縱橫交錯的水泥路,隱藏著不少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琳瑯滿目的小吃和此起彼伏的香味吸引著人們深入轉角的巷內,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大抵如此吧。

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巷口的牛肉粿條店。老舊的店面,用紅色膠帶樸素地貼出“老字號”三個字。儘管招牌的顏色褪去不少,但也無法阻擋來自美食的誘惑,許多街坊鄰居和各方遊客專程過來品嘗。若是點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粿條湯,必會被鋪滿整個碗麵的牛肉和牛雜所震撼。粿條被擋得嚴嚴實實。而牛肉還泛著粉赤相間的顏色,並未十分熟透。但不要緊,湯是燙的。只需用筷子和勺子把半紅的牛肉壓到湯裏,再把底下的醬料、粿條和豆芽翻上來,讓所有的味道都均勻融合。此時吸收了湯汁和醬料的牛肉,早已飽滿嫩滑,就算久泡,也依然會鮮嫩多汁。再配上爽脆的豆芽,軟糯的粿條,著實是溫暖且有力的安撫。

最讓人過目難忘的,一定是隱秘在拐角的粿品店。沒有五花八門的烹飪機器,只有一口鍋,卻做出了傳統而又地道的潮汕美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紅桃粿”。剛剛出鍋的“紅桃粿”,有鹹有甜,可蒸可煎。紅彤彤的米漿皮裏包裹著大米、香菇、蝦米和花生,咬上一口,又香又嫩,多重又馥鬱的口感,是潮汕人熟悉的味道。而晶瑩透亮的“菜頭粿”,也叫“蘿蔔糕”,店家用最尋常的蘿蔔和米漿,加入芹菜、花生和蝦米,先蒸後炸,外酥裏嫩,再沾上蒜蓉辣椒醬,一口咬下去竟也清甜四溢,還附帶著花生和蝦米的獨特香氣,異常美味。

讓人唸唸不忘的,一定還有隱秘在巷尾的魚飯店。像做飯一樣做魚、像吃飯一樣吃魚的魚飯店,儼然把“魚”上升到了與“米飯”同等重要的位置。這從店門口擺放的一個又一個小竹籃便可窺見一二。只見籃子裏有巴浪魚、那哥魚、鸚哥魚、烏頭魚、紅魚、姑魚、魷魚……品種豐富,依類排開,甚為壯觀。製作完成的魚飯,可見魚身堅挺,外表色澤鮮亮,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魚肉的鮮甜。因此可以凍著吃,也可以煎著吃,但無論是冷吃還是熱吃,這中間肯定少不了豆醬。蘸滿豆醬的魚飯,早已形成特有的鮮甜味,此時細嘗一口,甘香不輸米飯,營養美味,撫慰著饑腸轆轆的人們,讓人欲罷不能。

在我心裏,那些隱秘在城市街頭巷尾,看似毫不起眼的小店,正是藏身於人間煙火,充滿著“小清新”和“文藝范”的“古早味”。雖然它們草根平價,但家家小店都張揚著自己的個性。或許店裏最多只能容下三四張桌子,但不時從廚房裏飄出的陣陣油煙,早已成為無數人“獨家記憶”的味道。這種味道任城市如何飛速發展,任這片土地如何開花結果,永遠都能讓人駐足回眸,想一吃再吃。

 

 

 

山野菜之王刺龍苞

□ 張良/文圖

在雲南,春天是有味道的。

當春風吹過滇西大地,田間地頭、山野河谷的野菜就從冬天醒來,白花羊蹄甲、蕨菜、枇杷菜欣欣然張開了眼,人們的味蕾就被各種各樣的野菜喚醒,誰也無法抵擋萬物生長帶來的生機和靈動。就臨滄人而言,刺龍苞是大家最喜歡的春令菜肴之一,人們愛刺龍苞,超過其他氣味芳香的各種野菜。

刺龍苞,百度上學名楤木,別名刺老鴉、刺頭菜等,為五加科多年生落葉有刺灌木或小喬木,而滇西一代就叫樹頭菜,一般在3月到4月採摘芽苞。其嫩芽和嫩莖葉,低脂肪、低糖、多維生素,是無污染、純綠色的保健木本山野菜。作為蔬菜食用,不僅味道清香獨特,美味可口,且富含人體需要的精氨酸等多種氨基酸以及16種以上無機營養元素,有“山野菜之王”“樹人參”“天下第一珍”等美譽。除食用外,刺龍苞嫩芽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對人體有保肝、強壯、興奮作用,對治療急慢性炎症、各種神經衰弱病症具有較好療效,中醫則認為刺龍苞有補氣安神、強精滋腎等功能。

春暖花開,天氣一日熱過一日。人們還沒有完全從寒冷的冬天調節過來,春困來了,體內上火,食欲不振。此時,來盤山中珍品涼拌刺龍苞,苦涼苦涼的味道,爽爽入口,既開胃,又清熱解毒,實在是人間至味。

山裏人喜歡,也會移栽到自家的田間地頭。我的印象中,故鄉雲縣涌寶鎮人工種植最多,而發芽最早的是我姑父家,每年“三八節”前夕,第一撥上市。物以稀為貴,一直以來,刺龍苞價格不菲,儘管這樣,每當春天到來,滇西保山、德宏一帶的客商還是爭相收購,讓舌尖留住春天的味道。

這回清明節回家,特地到姑父家採摘一籮筐,把新鮮採摘的刺龍苞挑揀乾淨,放到沸水裏輕微煮至柔軟,去掉苦味,讓苞上的小刺軟化,再切成段,放鹽巴辣椒、蒜泥、芫荽、醬油、米醋,如果喜歡也可以放老乾媽豆豉醬,一碗涼拌刺龍苞就上桌了。別看它不起眼,它可是一道正宗的山珍,地道的節令菜,能夠享用的時間很短。

刺龍苞還可以煮湯,一種是素煮,一種是葷煮。對我而言,素煮刺龍苞湯永遠是最愛。把新鮮的刺龍苞放到沸水裏煮至熟透,再放上滇西特製幹腌菜、煳辣椒、芫荽等佐料,一碗刺龍苞湯就出鍋了。如果不想放太多調料在湯裏,則只需用鹽煮熟後放上幹腌菜、煳辣椒等,酸、苦、辣,還有一點點回甘的味道,開胃爽口。刺龍苞炒火腿也是比較常見的吃法,葷素搭配,火腿的醇香和刺龍苞苦而回甘的味道相得益彰。

在美好的春天,吃上一口,帶著濃濃的鄉野氣息。咀嚼著來自故鄉的味道,也品味著生活中淡淡的清歡。這樣的味道,永遠是我的鄉愁。

所幸,刺龍苞在全國南北都有,暮春時節該是北方人享口福了。

 

 

 

淡薄之中滋味長

□ 黃克義/文

粯子粥是江蘇泰興的特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泰興人喜歡喝粯子粥,在改革開放前的生活困難時期,天天甚至頓頓離不開粯子粥。粯子粥養活了一方人。當地有句俗語:“粯子粥灌灌,養得像個盤盤。”既表現了泰興人的樂觀豁達,也肯定了粯子粥的作用和貢獻。

不思量,自難忘。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出生於泰興一窮鄉僻壤的我,對粯子粥記憶深刻,甚至説情有獨鍾,至今仍喜喝不厭。雖生活在城裏,但隔三差五地總要燒點粯子粥過口。泰興人一般不説煮粥熬粥,而是説燒粥。不加柴燒火,又怎麼煮或熬呢,泰興人講話喜歡抓住本源。而且“熬”有用心、精心製作的意思,日常生活用不著這樣費心思的。“過口”也是泰興人特有的詞,招待客人時也這樣説,內涵豐富,至少包含幾層意思:作為輔助食品,少量吃一點,解解渴;沒有更合適的東西招待了,請客人多多諒解姑且食用;把正餐的油膩、辛辣等重口味沖刷沖刷,中和中和。哪層意思為主,需要視具體情境而定。

泰興粯子粥完全不同於稀飯,與大米的緣分並不深厚。它的主要原料是元麥粉,有時也用大麥粉、玉米粉。元麥粯子粥呈紅色或淺褐色,香味濃郁,口感上佳,最受歡迎。泰興元麥營養豐富,易消化,好吸收,具備蛋白質、澱粉和粗纖維含量高的特點。

看似簡單的粯子粥,製作過程卻是極講究的:當鍋裏的水沸騰了,左手端起裝有粯子的瓢,均勻地抖撒,右手握長勺輕輕攪和,也就是泰興人所稱的“揚粯子”。兩手動作要協調且有節奏,才能使粯子如雪花般飄飄灑灑地均勻分佈在鍋裏,漸漸稠和起來,呈現粥之狀態。粯子與水的比例、揚粯子的技巧、用什麼柴禾、火候的把握,乃至用鐵鍋而不用鋁鍋,每一個細節都會影響粯子粥的品質。巧婦燒粥,曼曼妙妙地揚粯子,又曼曼妙妙地將些許抱團的顆粒狀粯子疙瘩一一打碎,使之與水達到完全的融合,不凝不僵,不稀不稠,正合人意。這是粯子粥最基本的燒法,這樣燒出來的是寡粥,是早些年前,家家戶戶養家糊口的主打食品。在此基礎上,摻一把米,做成米攪鍋粥,就是生活困難時期的一種奢侈品了。

現今,人們不斷革新,多采用一種穩妥省事的辦法,燒粥時待水燒開後,把預先用冷水調和好的粯子漿倒入鍋內,再用勺子攪勻,沸煮片刻就行了。

為了讓粯子粥更柔順可口,泰興人還習慣在粥裏投放少量的食用鹼,使粥的口感更好,讓人感到“和羹之美,在於合異”。

打記事起,粯子粥就是主食,一日三餐至少早晚得喝粥。荒年時分,粯子粥薄兮兮的,能照出人影,被叫作“望人粥”。母親在稀粥裏撈出幾個面疙瘩,或者撈出個小小紗布袋,倒出半個粽子大的米糰,那必定是家裏最受寵愛的老巴子的“獨食”了。每逢夏收季節,大人們更苦了。一大早就帶著一鍋或一大陶罐粯子粥出工,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田野是他們的戰場,鐮刀、扁擔是他們的武器,豐收的莊稼是他們的戰利品,也是他們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撐,那涼透了的粯子粥便是他們的“軍糧”。真的難以想像啊,他們憑著怎樣的毅力和堅韌,從天麻麻亮一直幹到月上柳梢。

現如今,步入小康,飲食日趨豐富和多樣化,但又過分地追求起“精”。殊不知,營養素會因過渡加工而流失,久而久之,損害健康。而泰興粯子粥是土生土長的家常飯,是原汁原味、地地道道的綠色健康天然食物,還富含人體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正因為如此,泰興人對粯子粥更加鍾情,已然把它作為一種文化加以研究和傳承了。

時下,人們越來越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從尋常農家到高檔酒店,都把飯後喝點粯子粥當成一種高級享受。吃多了油膩菜品後喝些粯子粥,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腸胃頓時如釋重負,那種難得的舒服和暢快,就像被鬆綁和沐浴了一般。粯子粥登上了大雅之堂,甚至獲得了“泰興咖啡”的美譽。

“煮飯何如煮粥強,好同兒女熟商量。一升可作二升用,兩日堪為六日糧。有客只須添水火,無錢不必問羹湯。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長。”這是明代詩人張方賢寫的《煮粥詩》,內涵深刻。

“淡薄之中滋味長”,用在泰興粯子粥身上再恰當不過了!

 

 

 

甜蜜的“糯”言

□ 蔣竹華/文圖

糍粑寓意團圓、甜蜜。在我的家鄉——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每逢年節,家人們聚在一起時便開始製作糍粑。值得一提的是,家鄉依舊保持著手工打糍粑的習俗,我們稱為“打粑粑”。

傳統的手工糍粑,精選材料的秘密總是掌握在製作者手中,瑤族人就地取材,把糯米、玉米作為糍粑的原料。純手工捶打的糍粑,做法看似簡單,實則需要經過泡、蒸、打、揉好幾道工序,每道都是很考究的技術活。

將精選的糯米舂洗乾淨後,倒入木盤裏浸泡一晚,次日放在柴火爐上蒸熟。熱騰騰的糯米倒進石臼,便開始了最重要的“打粑粑”環節,也稱“碓舂”。糍粑要趁熱打,捶打時講究“力度和默契”。兩個漢子,一人一根木槌,配合要有默契,力度要一致,不能亂打一通。這帶有溫度的捶打,講究的是對每一個節奏的拿捏,多一分一毫都不行。

一槌一槌打出來的糍粑柔軟細膩,韌勁十足,像芝士一樣可以拉絲,糯軟且有嚼勁。打好的麵糰放在案板上,灑上些糯米粉,一捏一擰一搓,厚薄均勻,整齊地擺放在桌子上。待冷卻後,用山泉水浸泡。

竹園寨村的水最是清甜,元宵節,我們來到了這兒“打粑粑”,鄉親們提前準備好材料,伯伯、叔叔、嬸嬸輪流上陣,86歲的奶奶和媽媽也在一旁將打好的糍粑揉成一個個大小相似的“圓月”,手工製作了幾簸箕“打粑粑”。油煎、火烤、水煮,都是瑤家人喜愛的吃法。我最喜歡油煎糍粑,兩面煎好的糍粑端出鍋,即刻撒上紅糖和桂花,營養豐富,軟糯香甜,外焦裏嫩。將糍粑的表皮弄破,會有一股白氣升騰,也顧不上燙嘴,直接拿起咬上一口,“咔呲”酥脆,滿嘴的糯米濃香,唇齒香甜,回味無窮。

“月亮粑粑,月亮球球,這邊河的奶崽看水牛。水牛過溝,踩死泥鰍,泥鰍挑水,挑到海鬼。海鬼摸魚,摸到團魚,團魚生個蛋,送給我竹竹明天當早飯。”兒時的童謠伴我成長,兒時的味道依舊,要團圓、要幸福,這就是甜蜜的“糯”言。

 

 

 

路邊串串香

□ 劉弘葳/文 宋璐/圖

離開家到北京學習有一個月了,某天晚上回到酒店,電視正播放著趙雷的《成都》。“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突然很想家,想念媽媽做的辣子兔、豆瓣魚、回鍋肉,還有路邊的火鍋、串串和冒菜。

成都,自古就享有“天府之國,美食成都”的盛譽,是中國四大菜係之一川菜的發源地,早在2010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美食之都”稱號,成為亞洲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成都的美食,一半在蒼蠅館子,一半在路邊攤,上完晚自習饑腸轆轆時,下班路上不知吃什麼時,與好友相約共餐時,成都人首先想到的,總是那家常去的路邊攤。

提起路邊攤,就不得不説説川菜係美食——起源於成都的串串香。串串香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成都的一些城鎮待業人員為了生計,就在一些熱鬧的場所,如商場、影劇院、錄影廳等附近擺攤經營,以竹籤串上豆干、兔腰等,在鹵鍋中燙熟,蘸上麻辣調料,“好吃嘴”們邊走邊吃,甚是快哉。作為四川地區的傳統小吃之一,串串香因其風味獨特、菜品豐富、物美價廉而深受食客喜愛,也是草根美食最大眾化的體現。

“走到玉林路的盡頭,坐在小酒館的門口”,歌詞中刻畫了許多有關成都的細節,讓眾多搖滾、民謠音樂人心愛的小酒館在網路上迅速走紅。而在大多數成都人心中,玉林路上的“玉林串串香”更能勾起兒時回憶。長輩們念舊,偏愛去這樣的老店,要上幾瓶啤酒,一邊與熟悉的老闆、食客嘮嗑,一邊從翻滾的紅湯中拿起幾根串串,用筷子麻溜地從竹籤上捋下肉和菜,在混有蒜、蔥、香菜和折耳根的芝麻油裏一滾,聞起來香氣濃郁,一口咬下去,油脂在口中四濺,卻一點都不膩人;年輕人追求時尚,喜歡到網紅店打卡,拌著辣椒面、花椒面、熟芝麻、碎花生米的幹碟更受他們偏愛,再配上冰粉、涼糕、冰湯圓這樣的甜品,感受冰與火在口中互相交融,幸福而滿足。

無論是老店還是網紅店,招牌菜一定會有麻辣牛肉。先把牛肉切成大塊的薄片,撒上一層秘制辣椒粉和花椒粒,加入適量清油、蛋清、澱粉用手抓勻,讓大顆粒的辣椒籽裹滿牛肉,這樣每日新鮮腌制的牛肉煮熟後又滑又嫩,聞起來香中帶有一點辣,一口氣連吃十幾串,仍是意猶未盡。除了麻辣牛肉,泡椒牛肉、香菜牛肉、折耳根牛肉也廣受食客追捧,“牛肉”系列成為每桌的必點菜,搭配一碗香噴噴的蛋炒飯,米飯的醇香軟糯與吸滿汁水的牛肉相得益彰,一勺入口,是“幹飯人”的心頭愛。

“最成都”的串串店,總是藏匿在這座城市的某個小巷裏、某個路邊攤中,值得好好去尋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