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報客戶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建行報客戶版

向黨説説心裏話

發佈時間:2021-06-30

 

 

 

編者按:

火熱七月的前夕,喜迎建黨百年的光輝時刻即將開啟。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從建黨的開天闢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黨始終堅守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尤其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黨中央統一調度、堅強領導,舉全國之力戰“疫”,為人民構築起防護“城墻”,向世界展示出中國力量、中國速度、中國擔當。

在這百年光榮時刻到來之際,無數黨員和群眾都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不論是喜悅亦或感慨,都迫切地需要分享、抒發、傾訴。建行大學“向黨説説心裏話”專版徵集也得到了大家的熱烈響應。這其中,既有“60後”的深情回憶,也有“90後”的青春誓言;既有對偉大制度的頌揚,也有對家鄉面貌變化的反映;既有對過往奮進史的深刻總結,也有對未來新藍圖的憧憬展望……這不僅是一場訴説和感慨,更從個體化的視角描摹了建行作為國有大行的改革變遷、建行人“跋履山川,善建篤行”的精神風貌,展現了在“紅色精神”引領下建行人的拼搏精神。本期,我們選登部分作品,希望用他們質樸真切的心聲,為建黨百年送去最誠摯、炙熱的獻禮。

 

 

 

 

剪紙·百年紅船揚帆遠航 總行辦公室 沈葉青(52歲)

篆刻·黨在我心中 甘肅省分行 張樹權(54歲)

書法·崢嶸百年向前行 新疆區河南路支行 李娜(30歲)

書法·破陣子 貴州省分行 海冰(55歲)

漫畫·我在黨旗下 北京市西四支行 孫雪(34歲)

 

 

 

一捧紫荊獻給黨

香港培訓中心 宋熠東(40歲)

初來香港便聽説這裡很少停水,因為有東江水源源不斷輸送入境;這裡物資供應從不缺乏,因為有“三趟快車”保障。廣深港高鐵通車後,我和其他香港市民一樣,僅需14分鐘便可抵達深圳福田。自從有了支付寶HK和微信支付HK,購物之便利,已超乎想像。與移動支付一同來到香港的還有高速發展的數字化生活方式:隨時隨地為家人約車、訂票、掛號,千里之外便能參加全行線上培訓、組織線上授課……24小時線上,讓我們與內地、與總行手牽手、心貼心。而這一切,都源於您,親愛的中國共産黨。是您,讓“一國兩制”偉大實踐不斷走向更大的成功。

2020年,眼見香港疫情反覆、生活大受影響,我的內心充滿焦急不安。在這防控形勢日趨嚴峻的特殊時刻,是您,統一部署指揮,安排內地醫療支援隊迅速赴港,協助開展750萬市民免費核酸檢測,並協調首批100萬劑科興疫苗於今年2月即順利抵港,讓來勢洶洶的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也讓香港百姓增添了戰勝疫情的勇氣和決心。這一刻我深深感到,有祖國作為堅強後盾,有中國共産黨堅持依法治理,香港的未來必將更加璀璨!

忙碌了一天回到家,看到翡翠新聞臺正播放著“祝融”成功登錄火星、神舟十二號順利升空的激動場面,我不禁為日益強盛的祖國歡呼點讚。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了您,此刻我想向您獻上一捧紫荊,對您説聲:生日快樂!

 

 

沐浴在黨的陽光雨露下

建行大學退休幹部 李玉明(60歲)

中國共産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成為中華民族英勇的守護神,中華民族繼往開來的領路人。百年來,從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到熱火朝天的建設年代,再到繁榮發展的改革時期,中國共産黨一路走來,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

我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大學畢業從部隊到建設銀行,工作38年,已有32年黨齡。作為一名中國共産黨的老黨員、建設銀行的老員工,我親身經歷了在黨領導下國家的滄桑巨變,親眼見證了黨領導全國人民勝利完成脫貧攻堅、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廣闊大道,親自參加了建設銀行二十多年來職能轉變、股改上市,成為國際一流銀行的點滴過程。

回顧歷史,我為自己生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深感榮幸,也為成為中國共産黨這個先鋒隊中的一員而自豪。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走過的百年曆程,是光榮輝煌的一百年。沐浴在中國共産黨的陽光雨露之下,我們建設銀行的生存和發展才有了營養和力量之源。正因如此,我們每一個人植根于中國這片土地,才得以過上安康富足的生活;正是如此,我對我們黨和國家、建設銀行的良好永續發展充滿信心。

 

 

成為黨員後

倫敦分行 余海濤(33歲)

上學的時候,讀到《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時,只覺得恩格斯的語言簡潔又飽含深情、溫柔又富有力量,他們之間的友誼在文字背後熠熠發光。多年後,我在成長為一名黨員的過程中才深刻領會到那些記述,對當代世界、對有著幾千年文明的中國,産生了多麼巨大的影響。

馬克思的墓地就在倫敦北部的海格特墓園,利用假期時間,我曾前去瞻仰。站在墓前,我想馬克思塑造了偉大的思想,但是他可能會感到驚訝的是,“馬克思主義”最後得以傳承和發揚,並付諸實踐而造福了數以億計人民的地方,會是在遙遠的東方文明古國。

在今天的世界,共産主義不再像一百多年前那樣,只是觀點的宣告和少數人的實驗——因為有了中國共産黨,共産主義事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嶄新篇章。中國共産黨的誕生,不僅深刻改變了中華民族的發展進程,更是將這一偉大理想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給全人類的前途和命運提供了方向。我們黨從百年前誕生開始,櫛風沐雨、篳路藍縷,帶領著中國人民艱苦奮鬥、頑強拼搏,創造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奇跡,傳承著璀璨的歷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特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黨的卓越領導能力和我國的制度優勢明顯,體現了我們團結、堅韌和包容的民族文化。

仔細看馬克思碑底銘刻的那句話,“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造世界”,我不禁會笑自己先前也許想錯了。馬克思應該不會驚訝,他的思想之所以能在中國得以傳承和發揚,正是因為中國共産黨是務實求真、始終將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的政黨;是不斷探索科學理論和發展道路、用實踐來改造世界的政黨。

 

我們怎能辜負

總行內控合規部 謝飄(31歲)

作為一名共産黨員,這個6月我剛剛度過了13歲的政治生日。高考結束的那個夏天,18歲的我加入了中國共産黨。當時一起宣誓的幾個同學互相勉勵:加油啊同志,早日為我黨偉大事業添磚加瓦!

少年時的我一直想著,什麼時候我這塊磚、這片瓦能派上用場?沒有等多久,時逢國慶60週年,在“黨員帶頭上”的動員下,我積極參加學生方陣群眾遊行隊伍。八、九月的太陽是熱烈的,青年學子的心也是熱烈的,毫無遮擋的學校廣場、黎明的沙河閱兵村、淩晨的長安街,都留下了我們訓練和綵排的身影。走上長安街,踮起腳尖向西望去,望不到頭的是燈火,是人群延綿而成的長龍——長安街有多長,我們用腳來丈量。

10月1日,我把校內網狀態改為“祖國萬歲”,跟著遊行隊伍走上了長安街。經過天安門城樓時,我真的聽到心跳的聲音,一種不可名狀的激動和澎湃。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升騰起作為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喚醒了共産黨員的使命感和榮譽感——我與祖國共奮進!在那之後,我會時不時想起那個夏天和那群同志,勉勵當下的自己:建設祖國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這裡,她已如此美好,她還可以更好,我們怎能辜負?

 

 

追夢人

倫敦分行 杜雪峰(39歲)

在建行倫敦分行,有這樣一批外派追夢人,他們在分行黨委的帶領下,抗擊疫情,攻堅克難,書寫著自己的海外奮鬥夢!

去年疫情爆發並在全球迅速擴散時,倫敦追夢人們沒有退縮!大家迅速進入“全員採購”狀態,發動本地同事,多措並舉馳援國內抗疫,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累計為國內採購價值1500萬元人民幣醫用物資,含N95及醫用外科口罩160萬個、醫用手套12.5萬副、醫用防護服14298件、醫用護目鏡1350個等。去年3月至今,倫敦分行開啟以居家辦公為主的模式。大家積極開闢“新戰場”,依託災備中心,形成以黨員為主的業務團隊,隨時準備在應急狀態下支撐各項業務正常運作。在分行黨委指揮下,抗疫工作穩步推進,通過每週疫情通報、彈性上下班、發放口罩和消毒液等個人防疫物資、從疫情嚴重國家返回人員隔離辦公等多種措施,穩人心、增信心,保障了分行的正常運營。

如今,英國有望于7月底正式全面解封。經歷過嚴重疫情磨煉的倫敦建行人,即將踏上新的征程,繼續為我行進一步提升參與國際競爭能力而奮鬥。

 

 

當我唱起這首歌

江西省景德鎮樂平支行 施驍宸(23歲)

從小學開始,我就會哼唱幾句“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之後,我陸續加入少先隊、共青團,開始學習黨史,了解了中國共産黨發展的艱苦歷程。自此,黨的形象在我頭腦中日漸清晰起來。我們的黨是偉大的黨,它帶領我們穿越血雨到達和平繁榮之岸;走在時代前端,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在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這其中,實體經濟的壯大必不可少。在日常工作中,通過與一個個小微企業主的交談,深入了解他們的經營狀況,我發現小微企業體量雖小,但內在的能量卻是巨大的。銀行的每一筆貸款能夠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助力成長,一個個小微企業的壯大也能夠造福社會。而這一切工作,都是在黨的英明決策下進行的。在中國共産黨的帶領下,我們終將實現現代化強國夢想。

 

 

我的“長征”是正在進行時

新疆區和田分行 伊帕爾古麗·艾麥爾尼亞孜(30歲)

我從小喜歡看講歷史、名人的書籍和電視劇,對我影響最深的一部是《長征》。

我至今都記得很清楚,當接到外地的高中錄取通知書時,爸爸拿出地圖在這兩座城市做上標記,跟我説:“姑娘現在屬於你的‘長征’要開始了,不管有多苦多艱難,你都要跟紅軍一樣,要艱苦奮鬥,要取得勝利”。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翻越高山、跨過大河、走過荒草地,用不屈不撓的精神、堅韌頑強的鬥志贏得了最終的勝利。我的“長征”是正在進行時。2021年對於我來説,是又一個新的起點,是作為正式黨員開啟新征程的一年。

 

 

講臺上下 追尋初心

華東學院 陸子晉(36歲)

作為建行大學的一名講師,2020年,我曾講過一門黨課《追尋初心》。其中談到了我們的抗疫阻擊戰就是對初心最好的詮釋。我們黨從疫情之初就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沒有哪個國家能像我們國家這樣做到全國一盤棋。“一切為民者,則民嚮往之”,充分彰顯了我們黨的強大組織領導優勢和群眾動員優勢。

在準備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我被全國各地抗疫一線涌現出的感人事跡深深感動,更加堅定了作為共産黨員在關鍵時候要站得出來、豁得出去的信念。作為我行的一名黨建講師,我也想把我的感悟傳遞給更多的黨員同志,希望我們都可以保有一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在建行的舞臺上書寫精彩人生。

 

 

點讚,從爺爺的瓷缸子開始

甘肅省分行 畢笑天(30歲)

出生於90年代,長在紅旗之下,“共産黨員”這個詞語對於幼時的我來説並不陌生。家裏四位老人還有父母都是老黨員,從小就給我講黨的光榮傳統,講他們自己的入黨經歷和工作事跡,每次我都聽得津津有味。

印象最深刻的是爺爺用了多年的瓷缸子,每次家人要給他買一個新杯子時,都被他嚴厲拒絕,説共産黨員就是要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因為長輩的言傳身教,我從小就覺得成為黨員是十分光榮和神聖的事。上大學後,我積極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黨員于我來説,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而是我為了理想信念而努力奮鬥的不竭動力之源。

如今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我加入黨組織近11年。仍記得剛上班的時候,一次幫助一個腿腳不便的老大爺在ATM機取工資,攙著他進門、扶著他離開,他回頭看了看我胸前的黨徽,説了一句:“我這個老黨員給你這個小黨員點個讚!”

 

 

做青春“建”行者

江蘇省連雲港分行 陳怡君(22歲)

黨,是什麼?是解放軍的嘹亮軍歌;是戰場上的前仆後繼;是熠熠閃光的那枚徽章。我親愛的黨啊,您培養了多少先鋒、英雄,為民族解放、國家富強、人民當家作主而艱苦奮鬥。

我的家鄉在蘇北農村,記憶中的家鄉,是泥濘的小路,是一排排農舍升起的嫋嫋炊煙……現在的家鄉,是寬敞的道路,是統一規劃的社區,這便是灌南新型農村社區項目。作為我市重點推進的農房改善工程,建行連雲港分行為其提供專項貸款3億元。一直以來,將金融資源引流到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是金融行業在新發展格局下的新使命!

作為建行的青年一代,我很自豪;在踐行新金融的道路上我們義無反顧,義不容辭。金融青年,在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在深入基層的第一線,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我們有對黨的忠誠心、對人民的感恩心、對事業的進取心,我們紮根基層,服務一線,用青春澆灌夢想,用汗水滋潤心田,用奉獻譜寫讚歌。我們當代青年一定能擔當起歷史的重任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爭當青春“建”行者!

 

 

對得起黨的培養和教育

新疆區哈密分行退休幹部 夏偉光(69歲)

從我一齣生,父母就不斷告訴我:“你的成長是共産黨給的,無論到什麼時候,你都不能忘記黨的關懷和新中國人民的養育之恩”。

1955年,我的父母響應黨的號召從北京來到哈密,投入到祖國的邊疆建設。剛到哈密時,生活條件很艱苦,沒有電燈和自來水,大風和沙塵暴是家常便飯,全家四口人住著不到二十多平方米的小屋裏。如今,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邊疆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從我上小學、中學到工作後上大學深造,一直到現在退休,都離不開黨的培養。記得我每次回家時,父母對我們常説的話就是:你們要努力工作,要對得起黨的培養和教育。是的,我是這樣聽的,也是這樣做的。退休後雖然不在工作崗位了,但我沒有忘記作為一名共産黨員的責任,做到了退休不“褪色”。

 

 

“重於泰山的,是他為人民做的事”

遠端智慧銀行中心廣州分中心 葉旖旎(34歲)

“媽媽,泰山很重嗎?為什麼老師説人的死比泰山還重?”讀小學的女兒突然問我。“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毛主席在張思德同志的追悼會上引用過這句話,於是我決定趁機給女兒説説黨史。

聽完張思德的故事,女兒沉默了好幾分鐘。我擔心其中生死的話題是否過於沉重?是不是她年紀小,不能理解共産黨人的革命精神?“故事講完了,你有什麼想法嗎?”女兒想了想,説:“我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可能不會有需要送信、燒炭的情景了。但毛主席説到張思德同志的死是重於泰山的,應該是他為人民做的事,他身上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雖然我不完全明白,但心裏多想著點別人,為大家多做好事,肯定是對的。”

每一個共産黨人的故事都是留給後人寶貴的精神財富,青少年作為實現中國夢的新生力量,學習黨史有助於他們堅定理想信念。

 

 

黨旗引領我前行

遼寧省大連金州支行 李洪波(58歲)

我于1983年參加工作,一直渴望早日加入黨組織。因喜歡讀書閱報,便開始關注黨報黨刊,從中汲取黨的先進思想營養,並嘗試向黨報黨刊投稿。

經過不懈努力,我在1994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從此一份重擔、責任扛在了肩頭。在90年代,我用手中的筆為金融改革吶喊助威,跟隨信貸員下企業、到農村、走街道、進學校。當時,《金州支行儲蓄存款餘額突破4千萬元》千余字新聞稿發表在《遼寧經濟日報》,當年縣域支行儲蓄業務迅猛發展並登上省級報紙,鼓舞了員工士氣。從此在寫作這塊陣地上,黨旗引領我奮力前行。

我想對黨説:作為一名入黨已近27年的黨員,面對建行新時代展現新作為、開創新局面的歷史時刻,我將牢記初心和使命,堅定信念,在黨旗引領下勇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