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 我和建行的故事
石灰坳的“半邊天”
“我的合作社能夠挺過來,多虧有建設銀行的‘雲義貸’,它撐起了我的一片天!”梁大姐緊握著客戶經理楊歡的手,激動之情難以言表。
梁大姐名叫梁運菊,是荔波縣石灰坳村的養殖大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她的農副産品銷路受阻,資金鏈斷裂。在最需要資金支援的時刻,她通過建行“雲義貸”産品獲得了60萬元的信貸支援,解了燃眉之急,合作社也起死回生。
在黔南分行荔波支行組織的小微企業座談會上,梁大姐動情地講述著她與建行的故事。
■ 講述人:梁運菊(種養殖合作社負責人)
■ 記錄人:楊歡(貴州省黔南分行)
從一名農村婦女到種養殖合作社的負責人,我的創業之路就跟我的腳一樣,先天乏力,邁出的每一步都很艱難。在我們農村人眼裏,婦女只用管柴米油鹽和相夫教子。但我從不這樣認為,女子也要有淩雲志,再困難,我也要和鄉親們一起走出大山坳。
女子撐起半邊天
十多年前,石灰坳還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村裏的男人大都外出務工,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小孩和婦女。喪失主要勞動力的村莊,大片的田、地都荒著。看著鄉親們越過越苦的日子,我的心裏很不是滋味,山坳裏的人咋就不能富起來,強起來?
因為腿腳不便,外出打工比較困難,我就把村裏閒置的土地都租過來,種了近百畝的柚子,還養起了蜜蜂。隨著柚子種植規模越來越大,我乾脆在它旁邊建棚舍養豬,就近取肥,既能解決肥料的問題,又可以拓展新的市場。
眼看著養殖場的幾十頭豬快到了出欄的日子,怎麼賣又是個棘手的問題。起初沒有門路,我就自己殺了兩頭豬,把豬肉切成3、4斤一塊,用扁擔挑著,到城裏挨家挨戶去賣,那段時間真是吃夠了苦。一開始大家都不敢買,我就免費送給他們品嘗,並留下聯繫方式。漸漸地,我家的豬肉因肉質新鮮、味道鮮美慢慢在縣城裏小有名氣,不少客人主動找到府來,訂單也越來越多。現在,荔波縣所有學校的營養餐,都用的我家的香豬肉。
養殖場效益越來越好,荔波縣殘聯還給我頒發了一塊“縣殘疾人種養創業就業示範基地”的牌匾,我受到極大鼓舞!現在,我一共請了16個村民來幫忙,包括3戶剛脫貧的家庭。看著鄉親們摘掉了貧困的帽子,家裏的生活一點點改善,我發自內心地高興!
2016年7月1日,我永遠記得那一天,我的合作社成立了!特地選擇在黨的生日這一天,希望它也能像中國共産黨一樣,帶領著我們村的老百姓從貧窮走向富裕。
遇見建行“雲義貸”
創業的路上並非一帆風順。在我和鄉親們覺得前景一片光明的時候,遇到了“非洲豬瘟”。200多頭豬接二連三地發病、死亡。
為了週轉,我把家裏能賣的都賣了,親戚能借的都借了個遍,東拼西湊,總算把這段難熬的日子熬過來了。後來豬瘟疫情得到控制,我又養了幾百頭豬,眼看著要“回血了”,不曾想,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發,這無異於晴天霹靂!現實又一次把我拉回起點,這次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那段時間,為了渡過難關,我每天奔波于各家銀行,遺憾的是,都因為拿不出有效的抵質押物、需要的資料太過繁瑣、貸款週期長、利息高等原因而擱淺。一時間,這事兒就像一塊大石頭壓在我心裏。一向堅強的我第一次感覺到了絕望,我們石灰坳的合作社就這樣結束了嗎?
一籌莫展之際,我從建行的工作人員口中第一次聽説了“雲義貸”。當天下午,荔波支行的客戶經理就去合作社實地考察,很快,60萬元的流動資金就到了我的手中,鄉親們聽説後,都燃起了新的希望。
一時間竟有些恍惚,真沒想到建設銀行的速度這麼快!考慮到我的腿腳不便,客戶經理多次到府服務,多虧了他們,石灰坳的“半邊天”算是保住了!就像貸款的名稱一樣,建行對我們真是有情有義!
奔向美好生活
隨著合作社的逐步發展,我與建設銀行的聯繫也日漸密切。現在,我都通過建設銀行辦理各項結算業務,建行“惠懂你”APP我在家也能熟練使用。不僅如此,我愛人的農業公司、小姑子的建材公司,都在建設銀行開立了對公結算賬戶,而且,經過建行“惠懂你”APP的測算,都有信用貸款額度呢,別提多方便了!
與建設銀行接觸久了,發現它不僅貸款服務高效快捷,各項産品服務也十分全面,我常開玩笑説,我的“衣、食、住、行”基本都在建行解決了。去年,建設銀行又在我們村開設了“裕農通”便民服務點,我們在家門口就能辦理銀行業務,鄉親們繳費也不用跑到城裏去,節省了來回路途奔波的時間。不僅如此,建行工作人員還多次與我聯繫,來村裏宣傳金融知識,為村民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服務,建設銀行真是時時刻刻為咱老百姓考慮!
如今,我們的合作社在石灰坳已站穩腳跟,接下來,我們將與建設銀行有更多合作。我相信,咱石灰坳會越來越好,咱鄉親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富裕!
愛蓮者説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古有周敦頤愛蓮之説,今有廣昌縣湯大叔尤愛種蓮。廣昌白蓮,歷來被稱為“貢蓮”,為“蓮中珍品”,湯大叔在當地從事白蓮種植已有好幾個年頭了,“以往我們白蓮的銷路有限,自從建行幫助我把蓮子上架到‘善融商務’電商平臺後,我再也不用為銷路發愁了,有了建行的貸款資金,我今年還可以多收購幾萬斤蓮子呢!”談到自己的創業歷程,眼前這位樸實的大叔似乎總有説不完的話。如今大叔的蓮子加工廠已初具規模,産品的銷售也逐步走上正軌,而他成功的背後總有別人看不到的辛酸。
■ 講述人:湯榮貴(蓮子加工廠業主)
■ 記錄人:余翰辰 寧彬倚 黃平(江西分行)
一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廣昌縣人,我從小便與廣昌白蓮結下了不解之緣,家裏的祖祖輩輩都靠種植白蓮謀生,而我也不例外,跟著父母走上了這條謀生之路。也許是性格的原因,總覺著守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沒意思,不想安於現狀,但在廣昌,又很難擺脫與蓮子的聯繫,思前想後,決定和幾個親戚一同搞個蓮子加工廠,做起了蓮子生意。
創業初期,殘酷的現實就給了我當頭一棒。廠房、設備、原材料,光這些的投入就讓我將借來的錢全部花光了,好不容易蓮子加工成品出來了,可是這銷路卻讓我發了愁。人們都説廣昌白蓮好,可是這酒香也怕巷子深啊,雖説政府給了我們政策支援,加之我這些年在當地的人脈,第一年也算是勉強維持下來了。
記得有一次建行員工來村裏宣講金融知識,客戶經理主動來找我聊天,在聊到白蓮銷路的問題時,沒想到他們居然給了我一個建議。客戶經理説建行有一個叫“善融商務”的電商平臺,把我的産品放在他們的平臺上,全國都能銷售。説到網購、電商這些名詞,我也知道,可是我們鄉下人不太懂這玩意啊。我説,那好啊,就交給你們建行來弄唄,反正來了訂單我保證産品品質沒問題,按時發貨就行。
我和建行的第一次合作就是這樣開始了,沒想到産品在上了這個平臺後,建行還幫我免費宣傳,陸陸續續接到了不少訂單,有了這第一桶金,慢慢的企業也逐漸成長起來了。
二
企業做大了,開支也大了,每年支出上百萬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尤其是在每年七、八月份蓮子收穫的時節,做夢都想搶到一些價格好、品質優的蓮子,而農民都是現金交易不賒賬,這也是我一年當中資金最緊缺的時候。尤其是去年春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長期處於停工狀態,那時的我每天就處於三個狀態:要賬、要貨、要哭,一直擔心今年進貨的資金到哪去湊。
沒錢的時候,首先想著的是問親戚們借錢,可每次這東拼西湊出來的幾萬塊錢,並不是長久之計。沒辦法,走投無路時,我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走進了建行的大門。
之前來我們村的建行小夥,一眼就認出了我,在了解到我的困難後,向我推薦了建行的“雲義貸”。説起這個名稱,他還特地跟我解釋:“‘雲義貸’,顧名思義,義薄雲天的意思,專門在疫情期間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産的,手續簡便、利率低、放款還快。”
説實話,咱們農村人,沒讀過什麼書,一提到貸款總怕上當受騙。可是這國有大行,還真的給人不一樣的感覺,小夥子耐心地為我講解“雲義貸”的相關知識。説到這個利率百分之幾,我也算不清楚,他就幫我舉例,假設貸款10萬元,每個月還利息多少,這麼一説,我立馬就明白了,仔細一想,確實划算。
更讓我驚訝的是,這“雲義貸”通過在手機上簡單操作兩下,錢就到賬了。15萬元,和我的資金缺口相差無幾,真是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之後每個月的還款數額,也和小夥子算的一樣。以後要貸款,我就認準建行了。
三
有一天,我接到了建行小夥兒的電話,説是要進行一個貸後回訪,了解一下企業的經營情況,我欣然答應。挂了電話,我不禁心想:從縣城開車過來怎麼也得40分鐘吧,小夥子工作還真認真負責呢!
我的加工廠就在離“蓮花第一村”姚西村不遠的地方,姚西村有著全國種植面積最大、觀賞性最強的蓮花池。近年來,姚西村緊緊圍繞“綠色産業興村,旅遊産業強村”的發展方針,基礎設施建設與新農村建設同步推進,實現了居民生活與旅遊産業的有機結合。
建行小夥兒如約而至,我帶他參觀了企業的生産車間、包裝車間,告訴他放寬心,我一定會按時還款。沒想到小夥子一句話卻戳到了我的痛點。“大叔您想去銀行辦業務得跑不少路吧?”確實,從這兒到縣城40分鐘的車程,一路上一家銀行都沒有,不説存取款吧,每個月交社保,那是必須要跑一趟。看見小夥一臉“壞笑”,我知道他這又是要給我送福利來了。
小夥兒也沒賣關子,從包裏拿出一張“裕農通”的宣傳頁,告訴我建行要把服務送到家門口了。我知道,我和建行的愉快合作又要開始了……
活水惠澤“菜園子”
盛夏時節,清晨。
天邊剛泛起第一縷晨曦,城市還未甦醒,可坐落在衡陽市石鼓區角山鄉三星村的樂富蔬菜基地裏卻早已是一派忙碌。為了讓新鮮蔬菜早點送到超市門店,送到老百姓的菜籃子裏,基地負責人歐陽必富和大夥一起“加油幹”。收割、採摘、分揀、打包、搬運、裝車……大家動作嫺熟,一個個步驟有條不紊。很快,一筐筐青翠的絲瓜、鮮嫩的辣椒、綠盈盈的冬瓜、紅彤彤的番茄碼放得整整齊齊,整裝待發。
歐陽必富這位與蔬菜打了30多年交道的人,工作履歷可謂是既簡單又豐富,簡單就是一直從事蔬菜事業,三十餘年執著堅守;豐富就是全情投入自已熱愛的事業,耕耘收穫,苦盡甘來。就在這片豐收的土地上,歐陽必富充滿感情地娓娓道來──
■ 講述人:歐陽必富(蔬菜基地業主)
■ 記錄人:歐陽蓓(湖南省衡陽分行)
做農業既要全力以赴,也要量力而行,要把握機遇,要把資源和技術掌握在自已手裏,就能牢牢地掌握住局面。我十幾歲開始學種菜,我知道做蔬菜種植行業絕不能急功近利,不要想著大投入之後馬上就有大回報,要在技術運用和田間管理上下足功夫,循序漸進。我到過壽光、義烏、武隆、江津等地考察學習,還經常跟農技員和蔬菜人一起交流探討,打開了思路和眼界,積累了不少的經驗,更體會到了做精做優才有競爭力的商業規律。
剛開始種菜時,家裏人都不太贊成,覺得這個行業一年到頭風裏雨裏沒得休息,太累太辛苦,但我霸蠻咬牙堅持下來了。我知道,不論時代怎麼變化,“菜籃子”是永遠不變的民生主題。那年我徵到了角山鄉這個地塊,當時雜草瘋長,一片荒蕪。我租拖拉機開墾荒地、將雜草清除堆成肥料,清理池塘養魚養蝦,修理引排水溝渠,帶領村民們一起栽種南瓜、冬瓜和辣椒等當季蔬菜。我在田間建了個簡易小屋守著菜地,和村民們一起勞作耕耘,早出晚歸。人努力天幫忙,第二年就獲得了大豐收。
種菜嘗到了甜頭,我更看好未來,堅定信心要把蔬菜基地做大做強做成一條産業鏈。先後成立了樂富蔬菜公司、宇浩配送公司、樂福營養餐公司。我的蔬菜基地從最初的20畝到50畝再到100畝,現在已達千畝。現在我的基地蔬菜年産量超過500萬公斤,是衡陽市“菜籃子”工程重點保障企業。
種蔬菜是個良心活,必須要保證品質。我這個“菜園子”種的都是綠色無公害有機蔬菜,很受歡迎,市場行情好著呢!經常蔬菜才剛剛栽種,批發商就搶著來交訂金了,我們公司的收入也水漲船高。在這裡上班的農民工大多是本村人,以前都南下打工,這個“菜園子”建成後,吸引了當地村民返鄉就業。很多農戶都是一家人在這裡上班勞動,下班後,夫妻雙雙把家還,既照顧好了家裏的老人孩子,又能在家門口打工賺錢,挺好的。你看,那位負責過磅的工作人員叫何小雲。五年前,在外省打工15年的何小雲返鄉,來到我的蔬菜基地工作,在家門口當上了“産業工人”,她不但每月能拿到三五千元的工資,還照顧好了家人,現在她家裏老人健康,孩子乖巧,一家人天天在一起生活得很開心。
這幾年,我的“菜園子”規模越做越大。國家鄉村振興的政策推廣實施,政府農業部門整合涉農項目,集中資金用於蔬菜基地基礎設施建設;財政部門對新建蔬菜基地每畝補貼400元,新建大棚每個補貼2000元;農技專家現場進行免費的病蟲害防控指導,讓“菜園子”提質又增效……一系列惠農政策極大調動了我們蔬菜種植戶的積極性。你看,這些大棚都是去年新建的,可以將種植時間比以往提前一個月,實現蔬菜錯峰上市。近年來衡陽市蔬菜市場品種豐富且價格平穩,我們蔬菜種植戶的“菜園子”保障作用功不可沒。
30多年了,我一直做農業,做種植養殖業,這些年,我和我的同行、我的生意夥伴都賺了些錢,有些人就想著買房買鋪,我沒有買,我把賺的錢全部都繼續投入到這個蔬菜基地了!你看,這幾個山頭、這千余畝良田都是我的心血。我的現代化蔬菜種植基地已初具規模,形成了種植、養殖、加工、配送、餐飲、冷鏈物流等一條龍産業鏈。共産黨政策好,我這個農民的兒子也算打拼出了一番事業,這是我30年前做夢都沒想到的事情。這些年來,公司不斷加大投入,我的菜園子規模逐年擴大,蔬菜銷售量連年增加,流動資金緊缺的煩惱也來了。我需要資金,但我沒敢向銀行申請,一方面,我從來沒向銀行借過錢,聽説借錢的手續特別難辦,我不知道該怎麼去辦;另一方面,據説向銀行借錢,必須要有房子做抵押。去年6月,建行和農業局的領導來我蔬菜地裏現場辦公,看了我的大棚,聽了我的介紹,當場就拍板要借給我200萬元,我還半信半疑不當一回事。第二天去建行辦理了開戶,幾天后竟然在手機“建行惠懂你”APP上輕鬆地支用了貸款,200萬元“雲義貸”信用貸款秒到賬,解決了我資金短缺的煩惱。沒房産抵押也能借到錢,這更是我做夢都沒想到的事情。今年6月,建行給我的這筆貸款又延期了一年,還繼續給予了優惠利率。有了資金,我要把大棚的生産條件改善,把農場做大做強,引進更多的精品蔬菜,還要申辦省級農業示範企業!
現在,我與建行的合作關係越來越緊密了。今年初,我的樂福營養餐公司成立了,這是連接農村田間地頭與師生餐桌之間的橋梁,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援。我信賴建行,主動選擇只在建行開戶,300多名員工的工資在建行代發。第一次發工資時,員工們人手一張建行的“鄉村振興卡”,紅彤彤的工資卡很喜慶。建行安排團隊到府為我們現場辦公,辦卡、激活、開通手機銀行。我的員工都是農村居民,不太熟悉使用智慧手機,建行人很熱心,不厭其煩地指導大家使用建行APP,教會了大家在手機銀行上辦理轉賬、存定期、買理財産品、申請信用卡等業務,服務態度相當好。建行和多家學校有合作,一有機會,支行行長和客戶經理都會很熱心地牽線搭橋做宣傳推廣,幫助我聯繫學校的後勤部門對接。我感覺建行企業文化好,工作氛圍好,建行人真誠友善,釋放著正能量,並感染著身邊的每個人。
鏈 接
“雲義貸”專屬服務是建設銀行為醫療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全産業鏈,以及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及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等普惠金融客群辦理的信貸業務。其中,信用貸款額度最高可達500萬元,靈活滿足企業融資需求。借款人可以通過“建行惠懂你”APP、個人網銀、個人手機銀行、線下營業網點等渠道提出貸款申請,勾選或簽署《個人徵信授權書》《企業徵信授權書》等授權文件。申請成功後,系統後臺會自動運作額度計算模型及申請評分卡,對於評分結果為“建議自動通過”的,向借款人展示審批通過後的貸款額度、期限、利率等資訊。支用方便,借款人根據具體産品要求,通過登錄“建行惠懂你”APP、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或銀行櫃面進行貸款的支用,支用金額將轉入約定的貸款賬號。
徵稿啟事
新金融時代是金融相融于生活回歸初心的美好時代。我們參與推動住房租賃市場,讓“居者有其屋”的夢想成真;我們發展普惠金融,關注民生福祉,解決社會痛點難點;我們發揮金融科技的強大力量,積極推動智慧政務,助力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惠懂你”圓了千千萬萬個小微業主的創業夢;“創業者港灣”裏,每一天都有科創夢想在破土生長;走進“勞動者港灣”,每一位勞動者都能在這裡體味“家”的溫暖。鄉村振興,大行擔當,看田野阡陌間,“裕農通”服務點星羅棋佈,“裕農學堂”裏笑聲朗朗……金融之水無聲,涓滴終將匯成江河。一場全員參與的新金融實踐,正在改變著你我、改變著建行、改變著未來。
為全面反映新金融實踐取得的成果,以新聞捕捉新金融實踐帶來的諸多變化, 本報特別推出“在一起|我和建行的故事”專欄,通過“你”的講述,談一談“你”的新金融實踐,説一説“你”和建行之間的故事。這個“你”,既可以是建行員工,也可以是建行客戶。如果“你”是個有故事的人,如果“你”願意分享“你”和建行的故事,請關注“在一起|我和建行的故事”,把“你”的建行故事講給我們聽。
稿件要求:
1.選題圍繞新金融實踐和“三大戰略”的實施,講述來自基層一線員工和客戶的故事。
2.講述人不論是建行員工,還是建行客戶,來稿都請使用第一人稱開始“你”的講述。如需要,客戶名稱可用化名,文末要標注。
3.新金融、新文風,故事應講真人真事,敘事樸實自然,簡潔易懂,謝絕杜撰。
4.來稿篇幅原則上控制在2500字以內,有配圖最佳。涉及相關産品和服務,文末可附300字以內簡介。
本欄目長期徵稿。來稿請發送至郵箱:llbtg.zh@cc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