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桃李華年
----——在教學相長中的所學所思所感
編者按:
“桃李華年”多用以讚美青春年少的美好光景,但我們相信,在直播間、在講臺上,在不斷教學與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時光裏,為師者亦總是處在青春年少時。再者,“桃李滿天下”又是對師者的禮讚,相信在每一度“桃李華年”裏,定也充溢著諸多教學相長的篇章。
我們常説“教學”,其實教的人也在這個互動過程中學習到新知、得到了啟示、收穫了成長,也許是作為培訓者從一次次講述中更加深了對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刻認知、對新金融的理解;也許是在課程研發中産生了新的靈感與思考;抑或是線上上教學中掌握了新的直播技巧;還可能是在與學員的交流中互換了身份、成為學習者……在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採擷建行講師們的桃李故事,一起走進他們的桃李華年。
服務戰略:培訓的價值密碼
■ 張騰
作為一名培訓工作者,服務建行戰略發展,一直是我們堅守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培訓價值的有力體現。2018年,在全行實施金融科技戰略之際,為助力戰略推廣和落地,根據學院的總體部署和部門的工作安排,我和同事何寅昊開始著手研發《金融科技戰略解讀》課程。
相比于通用技能類課程,戰略解讀類課程的研發難度和壓力更大。一方面,金融科技戰略深刻影響著全行的經營範式和業務邏輯,如果自身對於戰略理解不清楚,傳達不準確,就等於誤人誤己;另一方面,我是教育學專業畢業,何老師是地理學專業畢業,我們都缺乏紮實的資訊技術理論和思維,面對艱澀難懂的技術原理,內心非常忐忑。
但培訓師的工作往往就是迎難而上,從未知中建構已知,從學海中提煉精華。在金融科技領域,雖然我們不生産知識,但我們可以做知識的“搬運工”。根據這個策略,我和何老師制定了三個“搬運”方向:一是認真研讀總行高層領導關於金融科技的講話精神,吃透戰略的意義、目標和內涵;二是借助華東學院的培訓平臺,聆聽金融科技條線專家的現場授課,了解金融科技在建行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三是緊密關注《建設銀行報》等內部刊物和網站,蒐集金融科技的應用案例。同時,為了體現以學員為中心的培訓理念,我們多次奔赴基層網點,了解一線員工學習金融科技戰略的痛點和需求,抱定主意要研發一門學員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金融科技課程。
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從明確培訓目標到搭建課程框架,從分析重點內容到選擇典型案例,從設計課堂活動到製作教學課件,課程研發的每個環節都蘊含了培訓師大量的工作和心血,我們在與時間賽跑,也在與建行業務的發展速度賽跑。經過嚴格的課程評審流程,《金融科技戰略解讀》正式研發完成,很快便在總分行各條線和子公司培訓班中落地應用。但沒有哪一門精品課程的打造是一蹴而就的,《金融科技戰略解讀》亦是如此。每次上完課,我們都會反思教學過程,聆聽學員反饋,對課堂氣氛沉悶、學員不易理解、遠離工作實際的內容和形式進行更改,通過不斷迭代,讓課程變得精煉和實用。看到越來越多的一線員工理解金融科技戰略的意義,認同科技興行的理念,掌握技術應用的場景,我們由衷地感到高興和自豪。
今年4月,我參加了美國培訓師認證協會(AACTP)和中國人才發展社群(CSTD)聯合舉辦的首屆培訓師大賽,與來自全國各地不同行業的培訓師切磋交流。在總決賽的舞臺上,我分享了《金融科技戰略解讀》課程中的區塊鏈技術,10分鐘的時間內,從建融家園平臺的應用場景導入,抽絲剝繭,用形象的比喻把晦澀難懂的區塊鏈原理拆解得簡單透徹,把中國建設銀行建設美好生活的理念植入人心,成為全場唯一獲得培訓師金獎、最佳課程設計獎、最佳人氣培訓師三項大獎的選手,展現了建行培訓師的職業風采,也讓同行們看到了教育培訓在助力建行戰略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金融科技戰略是建行“第二發展曲線”和新金融行動的重要支撐,而培訓是企業戰略轉型的有力抓手。培訓師的工作雖然不是衝在業務的最前線,但卻可以成為貫徹戰略的“傳聲筒”,幫助一線員工找到作戰目標和戰術方法。《金融科技戰略解讀》的研發歷程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我從中收穫了知識、認可和榮譽,深刻地感受到金融科技的戰略意義和培訓崗位的重要價值,也讓我對建行大學“新時代、新金融、新生態”的美好願景充滿了信心。(建行大學華東學院)
“教”“學”協奏曲
■ 陳曉聲
“為師”和“學習”,這是一對形影相隨的好朋友。工作中、生活裏,任何人不能一直只作為授業者,總有需要向他人學習的時刻;而如何學習和如何為師,亦是相輔相成,“學有所得”為“能為人師”鋪就了穩固的基石。
成為建行人以來,我從向身邊的前輩、同事學習,積累和輸入業務知識,到形成能夠對外輸出的能力,在行內的培訓、對企業的輔導中兼職為師,這是一段珍貴的歷程,更是尚未走完,還需繼續努力前行的漫長路途。
路途中我學會了簡化表達。工作中學習輸入的過程往往是碎片化的,經過了長時間探索和總結,形成系統化的內容對外輸出。但如果為師者在表達的時候使用過多專業化語言,就會讓時間有限的課堂變得晦澀而難懂。面對新行員、較少接觸金融市場業務的同事,以及需要普及外匯知識的企業財務人員,傳授專業化內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簡化表達;甚至對於已經熟悉基礎知識的同事,在提示行銷要點時,也需要通過提煉簡化來提高輸入效率。在觀察授課效果、學員反饋的過程中,我學會了根據不同的培訓對象設計最需要的知識點,力圖授課內容簡潔高效。
路途中我學會了設計機制。任何工作流程的順暢運作,都離不開有效的工作機制,培訓亦是如此。從“國際新生代”培訓項目的流程設計,到金融市場交易團隊研究能力的內訓機制,我從總行的訓練項目中尋找靈感,從兄弟行的培養方式中取經,結合工作實際以因地制宜地運用。讓更多新生力量了解國際業務、金融市場業務知識,感受我們條線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以挖掘條線的後備人才。讓金融市場團隊成為未來星、實習生和更多交流人才的培訓基地,培養市場觀察習慣,積累市場分析能力,保持對市場的敏感和敬畏,走進企業與客戶交流時,能展現建行金融市場的專業化形象。
路途中我更深切地感悟到創造適合互相學習的團隊氛圍的重要性。所謂教學相長,人人皆有其長處,應當給予空間以挖掘和滿足個人成長的內驅力。那麼內驅力從何而來呢?知識的傳輸是相對表面而且簡單的,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往往是個人對知識的運用和溝通方法,埋下了至關重要的伏筆。設置恰當的目標,給予適宜的土壤,是挖掘內驅力和激發個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在金融市場團隊中,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長和關注點,同時,由於金融市場的複雜性,每個人都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形成共同學習、討論的氛圍,讓參與其中的每個人思考更多、表達更多,群策群力形成更清晰的策略和觀點,這是金融市場團隊實現持續提升交易能力的目標時,必須不斷實踐出真知的路程。(福建省分行)
傳道授業 時光饋贈
■ 邱莉
今年八月是我第二次站上講臺傳道授業。
我的主要授課方向是新員工“新一代”模擬系統訓練,因為有去年的經驗積累及反思,現在的我拒絕灌輸式教學模式。
每天下午,我走進培訓室的第一句話是“你們有什麼問題嗎?”這個時候通常沒有人回答我,心裏默數五秒,下一句便是,“那就一個一個來吧。”此時課堂上開始此起彼伏的小聲嘆氣“唉喲,又開始了。”
教學不是注滿一盆水,而是點燃這群孩子走進建行那團內心的火。所以我的授課模式不是你們集中聽我講,也不是我看你們做。我會站在每一個新員工的背後,從模擬培訓開始,一個人做一道題,一題一題的講,今天從第一排開始對私業務,明天從最後一排開始對公業務,我像闖關遊戲一樣,開始收穫他們的十萬個為什麼,“通存通兌是什麼意思?”“取一筆定期為什麼是選銷戶不是選支取?”“九要素是哪些要素?”“活期一本通存摺跟儲蓄存摺有什麼區別?”“銀行卡活期轉賬和銀行卡卡內轉卡外又有什麼不一樣?”
後來開始模擬訓練,我還是站在每個人的背後隨機抽題,對方要説這筆業務需要什麼憑證,從哪個界面開始操作,於是他們在“實戰演練”中,開始接受我機關槍般“掃射”。“你從哪查看客戶還有多少張支票?”“電匯憑證你要檢查什麼資訊?”“掃描COST之前你要在哪個功能表核實這張支票的哪些資訊?”“這筆業務的支付依據有哪些?”“拿到客戶的身份證應該做什麼?”
以前,我在櫃面辦理業務時死記硬背的業務流程,在與他們的授課交流中逐漸明白了原理,還理清了邏輯,我發現以前仰望遙不可及的高山叢林,再看已變成山丘平原。
像憑證出售,我以前也是看著筆記防止自己忘記列印未用清單,現在我會説,“是因為出售憑證的數量有要求,你不知道客戶現在還有多少憑證,所以你需要列印未用清單來告訴自己,這個客戶可以購買的數量是多少。”
像驗印,我剛開始接觸對公業務時,把驗印這個詞貼在電腦前防止自己忘記,現在我會説,“每筆業務都需要驗證身份,對私業務通過身份證件及核實密碼來驗證,那對公呢?公章、印鑒就是對公業務的通行證。你連通行證的真偽都不知道,怎麼能幫客戶辦理業務?”
孔夫子説,“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我很慶倖我沒有成為一個傳聲筒,而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小火慢燉”中,和大家一起發掘各項業務新的意義與方向。
在這場共同進步的課程裏,我很坦然地接受並告訴新員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肯定不是所有業務都懂,因為沒有人懂所有的問題,但是每個問題一定有人懂,所以只要你開口問,我一定會幫你找到問題的答案或方向。”
就像那場新老員工交流會,一場見賢思齊的盛宴,就是在告訴我們,榜樣變優秀的過程都是那麼的相似:先承認自己的無知,才會謙虛謹慎、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成長;他們都不是僅僅日復一日地完成工作中的要求和指令,而是自主撕開知識的缺口,即使在對私崗位上也有機會接觸對公業務、貸款業務,成為各自網點的中堅力量。正是因為不停地思考及成長,所以即使每個時段的崗位輪換也不能阻礙他們在各種角色的發光發熱。
遇見你們是時光對我的饋贈,因為每一場傳道授業,我也在學習在成長,讓我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滾燙的青春裏從60分慢慢成長到80分,又多了一份直面這個世界的底氣。(廣東省河源分行)
星光滿載 初心不改
■ 鄭麗芳
故地重遊,卻有不一樣的感受。去年盛夏,我以實習生的身份參加建行“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在美麗的苗鄉侗寨感悟到自己的成長、感受到建行的責任擔當。如今,當我以建行員工的身份來到相同的地方,在“裕農學堂”裏以一名“老師”的身份將金融活水引入田間地頭、推進鄉村振興時,心境雖不同以往,可心中的那份感動和肩上的責任感卻更加深刻濃厚。
初遇建行 滿懷期待踏鄉野
彼時,我還是一名大三在校生。我作為建行貴州省黔東南州分行實習生,報名參加“金智惠民-鄉村振興”學子暑期下鄉活動。
那是七月初,天空澄澈,纖雲不染,遠山含黛,惠風和暢。我們來到西江鎮南貴村、麻料村、廬山鎮新堡村等地。美麗的苗嶺深處、侗寨村落,我們擔任金融知識宣講員,用民族語言傳遞著金融人的情懷;在“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我們擔任推廣員,和當地業主進行深入交流,指導村民使用“裕農通”,為賦能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在山野鄉村,我們走訪慰問貧困戶、退役軍人、老黨員,陪伴留守兒童,以微薄之力為他們送去建行的溫暖和關懷,潤澤他們的心田……往事一幕幕,如今回憶起來,心如花木,向陽而生。
那時雖只是一名實習生,可那場下鄉活動之於我有著非凡的意義。它在我心中種下了一顆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的種子,“明年這個時候,我一定要成為建行員工,我要真正將自己的所學奉獻給鄉村。”站在眼前的這片土地上,我在心中這樣激勵自己。
再遇建行 故地重遊心歡喜
一年前的此時,那個默默在心中許下“要成為建行人”的實習生,如今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建行人。今天,她以建行員工的身份再次參加下鄉實踐活動,來到相同的地方。此刻,她真的成為了一名田間地頭的“金融老師”,為鄉村振興輸送建行智慧。如果説之前的下鄉活動是探索,那麼此次活動便是成熟的實踐。
微風帶著濕潤的芳香氣息,輕輕吹過樹梢,將夏日密語帶至我的耳旁。在“裕農學堂”裏,我作為一名金融講師,為農戶們講解最新的惠農政策、金融知識,提升村民金融素養;在苗鄉學堂裏,我則成為一名“語文老師”,教村民們普通話並組織誦讀會,提升鄉村文明旅遊進程;在黨建學堂裏,我是一名黨課老師,帶著村民共同學習黨史,為老黨員佩戴黨徽,傳承紅色基因;而在“金智惠民”職業農民夜校裏,我又成了一名普法老師,為村民們講解法律知識,讓法制精神印刻在鄉村;在面對鄉村學堂的孩子們時,我又是一名“全能老師”,教英語、繪畫、書法等,豐富著學童們的暑假生活……懷揣著一年前的希望,以新的身份做著同樣的事情,跨越時空,這是一份傳承。去年此時,我是一名學子,跟著建行員工去山野鄉村助力鄉村振興;如今,我擔任下鄉活動中的“老師”,成為一名金融知識的傳播者、鄉村振興的參與者、諫言者。身份在轉變,心中的那份信仰和使命感也更加強烈。
雲翳裝點了美麗的晚霞。此刻,文字記錄了我的歡欣。兩次難忘的經歷,于我而言,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苗繡課堂裏的一針一線,苗族村落裏的載歌載舞,鄉間田野裏的悠揚琴聲……它們激勵著我載月而歸,卻不道山川逆風途。我甚至開始期待,明年的這個時候,我是否能再次參加下鄉實踐活動,再度披上“老師”的戰袍,將我的一片熱忱灑在夏日的田野上呢?
更進一步 初心不改再前行
星光滿載,初心不改。兩次難忘的經歷給予了我別樣的感受,讓我在服務鄉村的過程中得到成長。往事並不如煙,重要的是我們一直在前行。作為建行人,我有責任將建行的金融活水引向田間地頭,潤澤田間阡陌;作為青年,我認為奉獻的青春是最美的,擔當的年華是最紅的。今日青年,當青春似我,以情懷為鼓,以實踐為歌,共謀人民福祉,共擔民族使命。讓青春在最需要的地方熠熠生輝,凝聚不負時代的芳華。(貴州省分行)
賀維在新員工融入計劃中做金牌講師點評
我的兼職講師初體驗
在建行的十三載春秋中,有過很多美麗的第一次:經辦第一筆業務時的忐忑,被客戶誤解哭鼻子時的委屈,初次行銷成功時的喜悅,收穫第一張獎狀時的激動,第一次上臺講課時的緊張……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些事情會慢慢被淡忘,但有些事兒,若干年後回想起來,當初的經歷仍然歷歷在目。
機緣巧合,去年我有幸參加了金牌講師培訓班的學習,建行大學華東學院的老師們傳授了課件製作的基礎知識以及現場授課的技巧,引導我們萃取自己工作中的經驗孵化和設計課程內容。曾經讀到過一句話:當你解決了一個小問題或是取得了一些小進步時,不要忘記鼓勵自己。畢竟,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一定不是起點,而是努力之後可以達到的終點。每次遇到困難時,我都會這樣勉勵自己,對我來説,今天的我就站在了這樣一個新的起點上,感謝建行有這樣的機會和平臺讓我成為兼職講師,讓我有機會和優秀的同事們一起學習和進步,讓我有機會變成不一樣的自己!
——賀維 江蘇省無錫城北支行
張婷在“裕農學堂”分享電信詐騙、非法集資和反洗錢等知識
“裕農學堂” 伴我成長
在這次“裕農學堂”培訓交流中,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同事們,還是紮根基層奉獻的蔣港村黨員同志們都熱烈討論了平時經常遇到的一些金融犯罪與陷阱。這一切讓我感到新奇與感動。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真的是一句真理。他們用自己的實際經歷,給予我更多書本體系以外的知識資訊,使金融知識變得更有溫度、更有人情味兒。
“裕農學堂”,伴我成長。一次黨史課的溫故知新,讓我夢回那些血雨腥風的歲月,眼觀天下,心報家國;一次簡單的科普培訓,帶給我的體驗特殊而新奇。人人可為師,人人都可為良師。書本給了我們客觀的邏輯體系,而我們身邊淳樸真摯的同志們,則教會我們感知知識以外的人的溫度。
——張婷 江蘇省泰州泰興星火支行
楊博超在社區為中老年客戶培訓金融知識
教學相長 攜手共進
所謂師者,無非傳道授業解惑者,但有時候工作上的授課,更像是一場互相激活的頭腦風暴。培訓中,一位年輕的同事提出關於黃金交易的問題。培訓後,我對相關資料查了又查,意外對黃金交易産生濃厚興趣,並通過了全國黃金交易從業水準考試。後來,我向那位同事詳細解答了問題,並成為好友。教學相長中的所學可為自身沉澱,亦是照亮前行的動力。
也許,若干年前第一次坐進課堂,就對站在講臺上的老師有了嚮往,所以才有了後來自己站上小小講臺為同事講授時格外激動的心情。在此感恩我遇見的或美麗或瀟灑的老師們,希望將來有一天我也能如你們一般,遇見更好的自己。
——楊博超 遼寧省本溪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