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建行“信貸工廠”初解小企業金融服務困局
在中小企業眾多的廣東,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創新中小企業服務模式,先後建立6家小企業經營中心,採用“信貸工廠”模式經營,實現了從市場調研、審批發放貸款、貸後管理、産品支援等一條龍服務,大大提高了小企業業務辦理效率,初步破解了大銀行開展小企業信貸業務中的經營成本高、風險大、小企業難以享受大銀行信貸服務的困局。
“信貸工廠”模式自2008年6月正式推行以來成果初顯。2009年第一季度,廣東建行小企業貸款新增27億元,同比增長299%,但不良率僅為0.15%。該行小企業貸款辦理平均時間為10個工作日,而此前約為30個工作日。專家認為,“信貸工廠”模式破解了大銀行服務小企業的困局。
“信貸工廠”模式初解銀企困局以往大銀行為小企業提供信貸服務,走的通道與服務大企業的完全一樣。在同樣的流程、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工作量下,為大企業貸款動輒上億元,而小企業往往只有幾十萬、幾百萬元,客戶經理在考核的壓力下當然願意做大企業,客觀上形成了“大銀行不願意服務小企業”的現象。
近期記者走進位於珠三角東莞市的廣東第一家“信貸工廠”,只見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在一個開放式的大平面工作,銀行與客戶之間沒有玻璃相隔。企業主不再需要“跑部門”“跑公章”,他把資料遞給業務受理崗工作人員後,評價授信、受理審批等崗位進行流水作業,一般符合條件的貸款3-5天后就可以發放。建行東莞市分行行長李洪茂説,截至2009年3月末,建行東莞市分行小企業經營中心新增小企業貸款20.8億元,位列當地同業第一。
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部副總經理馬亞萍説,隨著小企業客戶的增加,客戶經理“包打天下”的做法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以往10多個環節的工作要客戶經理1人完成,做20個客戶已經難以支撐。如今“信貸工廠”承擔了貸款審批的主要職能,客戶經理只要專心進行貸前聯絡和貸後管理,這種分工模式提高了銀行對市場的反應能力,滿足了客戶對時效的要求。在“信貸工廠”中,客戶還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金融産品,如“速貸通”、“成長之路”等品牌産品,解決小企業無抵押品形成的融資難問題。如最新推出的“速保通”産品,銀行、擔保公司、再擔保公司實行風險分擔機制,擔保公司免收企業保證金,企業可以增加15%的流動資金。
大銀行主動服務不再“高高在上”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不少抗風險能力弱的中小企業面臨困境,急需資金支援渡過難關。“信貸工廠”模式改變了大銀行“高高在上”的傳統做法,銀行主動進 行市場規劃和客戶篩選,通過與地方政府、企業協會商會進行溝通合作,根據不同的産業集群特點,從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大海”中篩選出一批對當地經濟具有拉動作用、具有成長潛力的中小企業,及時提供針對性的金融服務。
東莞市一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通信設備製造企業。該企業在聯通、電信和移動公司的重組過程中拿到了不少訂單,但在簽訂合同後,公司資金週轉出現了一定困難,企業面臨著有訂單但沒有資金生産的困境。
一信通信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謝造輝説,當時他與多家銀行洽談均沒能獲得貸 款支援,正在發愁的時候建行東莞市分行主動登門服務,根據公司下游客戶實力強、回款有保證的資金特點,設計了應收賬款質押的國內保理融資方案。2008年10月起,公司累計獲得貸款800多萬元,解決了燃眉之急實現了逆市發展。預計今年企業營業收入可突破8000萬元,比去年翻番。
佛山市萬洋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鎮也有過類似的經歷。萬洋服飾的主要産品是T恤,公司具有一定設計能力。但在金融危機當中,公司也曾步入困境,不敢接較差下游企業的訂單,怕收不回貨款;同時名牌下游企業的貨款回收期變長,因此萬洋公司利潤下滑,人員開始流失。在與多家銀行接觸碰壁後,陳鎮懷著一絲希望走進了當地的“信貸工廠”。2009年1月,萬洋服飾貸到了646萬元,在行業退潮中站住了腳跟,預計2009年公司收入能獲得30%的增長。
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行長曾儉華表示,今年一季度,在重點支援大型基礎建設投資項目的同時,廣東建行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援。截至20 09年3月末,廣東建行中小企業貸款餘額達656億元,餘額比年初新增68億元,同比多增長38億元,同比增幅127%。其中小企業貸款餘額達118億元,餘額比年初新增2 7億元,同比多增長20億元,同比增幅299%。目前,建行已在全國建成了約80家信貸工廠,並計劃到今年底擴大到150家左右。
打造小企業信用管理支援體系多名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眾所週知廣大中小企業數量大,吸納就業多,産品與服務惠及廣大消費者,支援中小企業發展應成為一項長期國策。目前中小企業融資難,主要是難在交易成本難以降低,風險難以識別和控制;建議政府和銀行攜手,共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就此,專家們給出了三點建議。首先,應由國家出面統籌各部門資訊資源,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管理支援體系;其次,銀企聯合進行産品創新,銀行、擔保公司間逐步實現標準統一,針對性滿足中小企業需求;最後,各地政府設立中小企業基金,作為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的戰略資金來源。
http://news.cnfol.com/090721/101,1277,6221594,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