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中國建設銀行保證品質調整結構有的放矢投放信貸
2009年上半年,我國新增信貸總額達到了7.37萬億元,那麼,這些資金投向了何處?天量信貸是否會帶來不良貸款的上升?風險如何把控?下半年信貸投放有何打算?就此類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國建設銀行新聞發言人。
問:建行上半年信貸投放的重點是如何把握的?在信貸結構調整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在上半年信貸投放中,建行從行業、區域、客戶、産品四個維度提出“進 、保、控、壓、退”信貸結構調整策略,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一方面優先滿足有品質的、真實的信貸需求,確保重點客戶和項目投放,另一方面嚴控對“兩高一資”、産能過剩行業的新增貸款,果斷從風險較大、不良率較高的行業和客戶中退出,取得了顯著效果。
在産品結構上,建行新增貸款主要集中在拉動內需、改善民生的基礎設施建設及其他重要行業領域。上半年基本建設貸款新增2420億元,增速達23.71%,在公司類非貼現貸款新增中佔比近50%。個人住房貸款穩健增長,鞏固了在國內同業中的領先地位。與天津市政府簽訂200億元貸款合作協議,用於當地保障性住房建設。
區域結構上,按照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政策,堅持東中西兼顧,中西部地區增速較高。客戶結構上,加大對優質客戶支援力度,新增貸款90%以上投向A級及以上客戶,餘額佔比較上年同期提高0.41個百分點。行業結構上,主要投向國家拉動內需的重點領域,共參與國家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項目462個,簽訂貸款合同金額3622億元,發放貸款餘額2265億元。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14大重點領域累計貸款餘額10108 億元,佔公司類非貼現貸款餘額的32%;國家十大振興産業貸款餘額8043億元,佔公司類非貼現貸款餘額的25%;新增貸款前5大板塊是與拉動內需密切相關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製造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産和供應業,在全部新增貸款中的佔比達76.42%。
建行在年初制定了退出貸款總額415億元的調整計劃,近期又根據市場形勢的變化,將退出貸款規模擴大至600億元以上。截至6月末,已經主動從不符合國家産 業政策和環保政策、不良率較高的行業中退出貸款294億元。
問:上半年建行在支援小企業和“三農”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建行將小企業和“三農”金融服務作為信貸業務重點,從多方面有效滿足小企業和“三農”客戶的信貸需求。
上半年,建行在推進小企業業務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加快組建專業化經營機構,在總行成立了一級部建制的小企業金融服務部,“信貸工廠”模式小企業經營中心新增26家,達104家,增幅達三分之一。二是制定下發《小企業業務一般授信業務管理辦法》等制度辦法,提高小企業業務規範化、專業化經營管理水準。
三是加大産品和服務創新力度,創新試點小額無抵押貸款、助保金貸款等新産品,加大“E貸通”網路銀行貸款業務推進力度,通過網路銀行業務向921家企業發放10 59筆貸款,金額達22億元。四是全力推廣小企業客戶篩選、風險定價等管理工具的試點工作,強化風險管理,為業務發展提供有效支撐。截至6月末,中小企業貸款新增1862億元,增速18.11%,佔公司類貸款新增的32.01%。
同期,建行加大“三農”客戶支援力度,截至6月末,涉農貸款新增1077億元,增速達25.2%。為促進“三農”業務發展,建行在總行成立股權投資與戰略合作部,加大村鎮銀行創設和管理力度,並在新疆、黑龍江等地推廣小額農戶貸款,上半年新增貸款17.14億元。
建行還把支援災區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今年金融服務的重點之一,上半年累計向地震災區發放災後重建貸款119億元。
問:對下半年信貸投放有何打算?
答: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出現積極變化,企穩向好的態勢越來越明晰。這充分證明中央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及時、有效的。但是,國民經濟回升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銀行經營中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和合規性風險增大,銀行支援經濟發展和防範風險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下半年,建行將繼續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做好支援經濟建設、服務大局的各項工作,保持對基礎設施建設和中小企業、“三農”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援力度,做好信貸投放和項目儲備;科學把握信貸投放節奏,加快信貸結構調整,充分運用回收再貸款資源以及加大不良貸款處置盤活力度,努力做到既積極支援經濟增長,又防止貸款盲目過量投放,防範信貸超常規增長可能引發的資産品質下降問題。
在風險管理方面,建行將進一步強化風險管控,嚴防不良貸款反彈,切實防範政府融資平臺客戶風險,完善理財産品風險管理,積極規範發展貿易融資,加強市場風險管理。同時,建行還將加強重點行業的風險監控和貸後管理,做好已發放貸款的精細化管理,改進貸後管理模式,化解潛在信用風險,堅決防範信貸資金違規 使用,為保持宏觀經濟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