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大眾證券報》:中國建行董事長:增強危機意識 加強品牌發展

發佈時間:2009-09-10

 

第三屆中國銀行家高峰論壇95日在上海舉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等出席論壇並做主題演講。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樹清在論壇上發表精彩演講,本報記者就金融危機相關問題對其進行了採訪。
  記者:金融危機席捲全球,您認為引爆危機的導火索除了金融本身存在的問題外,還有哪些誘因?
  郭樹清:通常我們認為美國的金融危機是因為金融創新,監管不利,儲蓄和消費不平衡等造成的。但是為什麼危機是發生在經濟最領先、市場最繁榮的國家?無論是什麼原因都不太好解釋。所以我認為可能存在一些更深層次的,也是比較獨特的、綜合的原因。首先,美國有非常獨特的社會經濟結構。美國迄今為止還是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國家,這一點是不能忘記的。早在1964年的時候美國就已經是凈債務國了,一直在借錢,但是絲毫沒有影響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實體。美國有很多方面是高效率的,但是也有很多地方是低效率的。例如能源的使用,我認為美國利用率不高。美國的GDP和能源消耗基本上佔的比例差不多,就是説能源和GDP産出比是11,也就是世界平均水準,這並不高。美國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與中國差別也很大,每天很多人開一個小時以上的車去上班,這是不合理的,是低效率的。

  記者:您認為金融危機對中美企業的影響有何不同呢?

  郭樹清:毫無疑問,美國經濟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危機之後只是稍微有一些改變,比如説500強,美國原來的比重是30%以上,現在是30%少一點,還是30%左右。比比看我們的企業,500強中的中企絕大部分還是因為客戶眾多,市場規模大,不是因為我們有什麼領先産品,領先技術。原來500強有一個聯想,2009年沒有了,因為聯想的銷售額和利潤都下降了。

  記者:您怎麼看待美國和中國在危機過後的經濟發展?

  郭樹清:我覺得美國也好,中國也好,都面臨著各自的轉型任務。但我們是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的,我們的轉型任務是很不一樣的,相似的地方很少。美國的基本生産消費方式可能會改變。但是也比較難。但是美國服務業為主導,製造業比重下降這個趨勢不會改變。美國的金融業總量上一定會收縮,事實上也一直在收縮。回歸傳統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中國的金融業還要擴張。目前,國內即使把保險行業等均算作金融業來統計,我國金融業的數量也不足全部行業的2%,而美國現在已經達到了6%

中國經濟當今亟需調整産業結構。例如上海等一線城市,不能再攀比增長速度了。也許低增長速度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只有在低增長的情況下才能調整結構。我們加工製造業在沿海地區呆的時間太長了。如果不進一步調整産業結構,我們很可能在將來陷入一個停滯,缺少再增長後勁了。所以我們必須增強危機意識,加強我們的品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