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建設銀行海外業務從容佈局
金融風暴湮滅了曾經風光無限的五大投行,也讓長期為全球銀行業引為典範的歐美銀行業遭受重創。而對於成為這場金融危機中難得的亮點的中資銀行來説,這卻是另一個契機。 作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建行一直在中國內地銀行業的改革發展中走在前列。從2005年率先在海外成功上市,到2006年8月收購美國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再到2009年8月收購美國國際信貸(香港)有限公司,同時成功在紐約、倫敦開設經營性機構,建行的海外佈局從容而沉著。 收購美銀亞洲拉開海外發展序幕 2004年,建行在內地四大國有銀行中首批完成了股份制改造。2005年,在成功引入美國銀行與淡馬錫公司作為境外戰略投資者之後,建行于當年登陸了香港聯交所,成功融資92億美元。 而隨著國內業務的成熟和具備了充沛的資金實力,建行開始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對於任何一家希望成為國際性大銀行的企業來説,這都是關鍵而必要的一步。 突破發生在建行在港上市後的次年。2006年8月24日,建行在香港與美國銀行簽署協議,以97.1億港元的價格收購其在香港的全資子公司美國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美銀亞洲”)100%的股權。這也成為當時中資銀行涉及金額最大的一樁海外收購案。 當年底,這筆並購交易順利完成交割,美銀亞洲也從此更名為“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建行亞洲”)。 建行的這一“落子”在當時就引起了國內外業界的廣泛關注,因為此前中國銀行業從未有過如此大宗的海外並購案,且中國的金融業往往是被外資機構並購的對象。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次收購是建行將全面推進海外業務和零售業務發展的積極信號。 對此,當時剛剛上任建行行長不久的張建國也充滿期望地表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建行在港業務能夠形成以零售銀行、批發銀行、投資銀行和保險等業務為支柱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努力為境內外客戶提供更加全面、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 而事實上,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收購美銀亞洲之後,建行在香港的業務規模迅速擴大為原來的兩倍,客戶貸款從原來第十六位飆升至第九位。 頻設海外分行布建國際化網路 在尋找機會實施海外並購的同時,建行在海外市場自設機構的步伐也積極而穩健。2008年12月9日,在依舊肆虐的金融海嘯聲中,建行宣佈其設立紐約分行的申請已獲得美國監管機構的批准。紐約分行是建行獲准設立的第七家海外分行,也是其在紐約設立的首家分行,主要經營批發性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商業存款、貸款、貿易融資、外匯清算、金融市場業務等。 對於建行來説,紐約分行的設立,是其完善全球金融服務網路舉足輕重的一步,並將在中美之間日益頻繁的經貿投資往來和金融合作交流中佔據更為有利的市場競爭地位。 而幾乎在同一時間,建行在歐洲的佈局也有了重大突破。2008年英國當地時間12月10日,建行倫敦子銀行正式獲得英國金融服務局的批准,初期註冊資本為1億美元。這是建行在歐洲設立的第一家子銀行,也是在歐洲繼法蘭克福分行之後的第二家經營性機構。這意味著繼紐約之後,建行挺進了另一大全球金融中心。作為完全獨立法人的倫敦子銀行,可以經營全面銀行業務,包括存款、貸款、貿易融資、外匯買賣、衍生品交易以及其他銀行業務。 “這是建行向國際化銀行轉型的重要一步。”對此,建行董事長郭樹清曾表示:“倫敦子行非常重要,在服務大公司投資和貿易以外,它也是我們金融市場交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我們的客戶有黃金、外匯、大宗商品買賣的需求,倫敦市場很重要。在我們的香港市場和上海市場閉市以後,還需要在這裡的市場繼續交易。另外對我們來説,很重要的一點是學習境外銀行先進的經驗和技術,培養我們的骨幹隊伍,使他們更快成長。” 業內人士也認為,建行先後通過美國和英國監管部門的審批設立經營性機構,説明瞭中資銀行日益獲得“國際認可”,經濟實力也得到了證明。如果能在國際金融中心站穩腳跟,也有助於其建立良好的國際金融企業形象,為成為百年老店做鋪墊。 此外,據了解,除了分支機構,建行還在近13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300多家代理行,這些國外同業也幫助建行支撐和延伸了其海外業務,是其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一環。 三年再磨一劍出手美國AIG資産 自2008年初金融風暴席捲全球,許多中國金融企業開始關注價格趨於理性的歐美金融資産。然而,相比其他國內同行的雷厲風行,建行在並購對象和時機的選擇上再一次顯現了其一貫穩健和審慎的風格。 在董事長郭樹清看來,雖然次貸危機降低了歐美銀行的價格,但考慮到信用風險、資産品質風險和客戶結構風險等因素,綜合起來不確定性還很多。對於建行的海外並購戰略來説,最主要的考慮因素不是資産價格,而是對業務發展、客戶服務、獲取新資訊及收入多元化是否有幫助。在符合目標的前提下,價格越便宜越好。 直到離其並購美銀亞洲之後的第三年,2009年8月12日,建行宣佈其香港全資子公司建行亞洲與美國國際集團就收購美國國際信貸(香港)有限公司全部股份達成最終協議。此項收購價格為7000萬美元,折合港幣約5.43億元。2009年11月初,這項交易得以順利完成,AIGF也正式更名為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財務公司。 三年磨一劍,令建行選中AIGF並最終一舉出手的是該公司的信用卡業務。據悉,AIGF目前發卡量超過50萬張,持卡人約48萬個,在香港地區信用卡市場份額在5%左右。 因此,對於建行來説,此舉將使其迅速獲得一個完整的信用卡業務平臺,有利於完善港澳地區業務佈局,提升服務能力和範圍,並可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和客戶基礎、改善業務結構和資産組合。 下一步落子澳、越有意揮師台灣 觀察建行數年來的國際化路徑,其穩健、審慎和從容的風格一直頗為鮮明。 “做強亞洲、鞏固歐非、突破美澳”。早在2007年,建行行長張建國就曾如此透露建行的海外業務發展戰略原則。而回頭來看,數年佈局經營下來,建行海外業務這一局棋已經初成氣候。 “目前全球金融格局總體上沒變,所以我們的海外佈局仍然按照董事會既定的戰略來推進,僅會根據市場發生的變化有所取捨。” 此前,針對金融危機之後,建行的海外戰略是否會進行調整的問題,建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姜國雲曾如此回答,“我們進入世界主要金融市場的計劃和決心始終是不變的,一直在朝這個目標努力。” 而眼下,國際金融風暴最為激烈的時候已經過去,但尚未塵埃落定,對於建行來説,其下一步感興趣的市場又是哪兒呢? 對此,今年10月,董事長郭樹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有的地方條件不錯,但潛力不大,比如歐美,已經出現了金融過度的現象。建行不會在這些地區做特別大的並購。” 郭樹清還透露,除了目前在海外設立的10家機構,建行在越南胡志明市設立分行和將澳大利亞雪梨代表處升級為分行的各項工作也在積極推進之中。如果進展順利,年底和明年上半年以前兩家分行有望正式獲得批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討論多時的“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于近日的簽署落實,建行董事長郭樹清亦于18日表示,在地區發展戰略上,建行有意進入台灣市場,可能採取的途徑包括設立分支機構或進行收購活動。 對於這家躋身全球市值前三甲的中國商業銀行來説,其正在國際化的道路上按照自己的節奏從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