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21世紀經濟報道》郭樹清詳解“貸後管理年”三大風險

發佈時間:2010-08-24

資産規模突破10萬億、凈利潤增長26.75%顯然給中國建設銀行(601939SH0939HK)董事長郭樹清帶來足夠底氣。在823日建行舉行的北京、香港兩地中期業績發佈會上,建行管理層著重強調2010年為“貸後管理年”。

該行指出,“貸後管理年”的三大貸款風險,主要集中于地方融資平臺、房地産和産能過剩行業貸款,並針對這三大風險做出了應對。

隨著上半年4690多億新增貸款投放,2010年上半年,建行的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較上年末下降0.02 個百分點和0.04 個百分點,分別為11.68%9.27%。此前公佈的750A+H配股方案已箭在弦上。

郭樹清透露,配股方案已于7月份獲得銀監會審批,目前正在等待證監會的批復,在時機選擇上沒有嚴格限定,希望對股東和市場有利,並爭取年內完成;而行長張建國在香港表示,配股年內完成的概率很大,預計是在10-11月期間。

張建國同時透露,“有部分外資大股東不會直接參與認購,不過他們對我們的再融資計劃都持積極態度”。

地方融資平臺撥備1900%

對於外界關注的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建行董事會秘書陳彩虹表示,2010年上半年,該行已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進行逐筆核實清查,並於7月初報備銀監會,已得到銀監會的認可。

截至2010630日,該行地方融資平臺餘額為5778億元,其中上半年平臺貸款餘額壓縮685億,不良貸款率為0.11%,而相應的融資平臺貸款撥備覆蓋率更高達1900%,遠在監管機構200%要求之上。

5778億的融資平臺貸款雖不到整體客戶貸款和墊款總額5.35萬億的10%,但郭樹清坦言,“比重比較高”。2010年上半年,該行著力將平臺公司客戶數和貸款額實現雙降,郭樹清認為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對建行來説風險很小。

建行管理層表示,該行針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全面實施名單制管理,且以經營性平臺客戶為主,重點支援國家4萬億投資重點建設項目的在建續建資金需求,其中省市級以上貸款佔81%

郭樹清介紹,在建行5700多億融資平臺貸款當中,抵押、質押和保證貸款佔大部分比重,為76.7%,信用貸款為23.3%。陳彩虹表示,上述23%信用貸款並非全為政府財政擔保類貸款,該行大多數平臺貸款均有對應的項目,且有現金流收益,風險很小。

新增開發貸創五年最低

郭樹清介紹,該行主動控制房地産業貸款增速,上半年房地産業貸款僅較上半年末增長5.57%,新增房地産開發貸不到200億,為近五年來最低。

該行表示,上半年對房地産開發企業繼續實行名單制管理,貸款總量和節奏得到有效控制,貸款主要投向AA 級(含)以上信用等級客戶以及經濟較發達地區,客戶結構進一步優化。

不過,與嚴控房地産貸款截然相反的是,建行逆市而行,大力鞏固其傳統優勢即個人住房貸款領域。2010年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較上年末增加1496.90 億元,增幅高達17.56%,而民生等股份制銀行這一數字多在10%之下。

郭樹清介紹,該行上半年住房貸款絕大多數為首套住房貸款,且多集中在年初前幾個月發放,二季度後幾個月相對增速要慢一點。目前,該行住房貸款按購買房屋市價計算,抵押率為52%左右。

建行授信管理部總經理任德奇表示,“到20106月底,房地産不良貸款為75億元,不良率為1.97%,低於政策規定的上限;個人住房按揭方面,貸款實際抵押率可以達到52%。不良貸款則為73億元,不良率僅為0.6%。”

儘管2010年上半年建行凈利潤實現26.75%的高增長,但由於建行特殊的貸款結構所導致的貸款重定價慢,上半年該行凈利差和凈息差分別為2.32%2.41%,同比仍然為下降。

銀信合作兩年到期1200

銀信合作成為近期監管的一個重點,陳彩虹表示,上半年,建行自發理財産品158期,共計1萬多億,同比增長250%。其中銀信合作信貸類理財餘額為1800億元,而今明兩年到期的約1200億,佔銀信合作的比率為67%。按照銀監會此前要求,以目前數據看,2年內需納入表內的規模大約在600多億元。

“未來兩年,建行67%的銀信産品會陸續到期,所以即便餘額全都挪到表內來,對建行的風險控制都不會有實質性影響。”陳彩虹表示。

行長張建國預計,銀信合作業務年內餘額會增加200億元人民幣,而明年則將增加300億元人民幣。“這些業務均納入了建行內部的風管範疇,風險是受控制的,基於現在的政策,我們也會對此類業務進行調整。”而至於如何調整,張建國提到,“理財産品不只是銀信合作這一種,我們可以加大對其他産品種類的開發。”

陳彩虹表示,從收入角度來看,銀信合作是理財産品的一個種類,僅佔全部收入的7%左右。建行會在未來開拓一些新産品,彌補短期內可能因為銀信産品新規而導致的産品量減少。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24/5MMDAwMDE5Mzc5M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