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郭樹清:進一步提高銀行信貸精細化管理水準
銀監會在深入調研和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緊密結合中國經濟金融發展實際,特別是銀行信貸經營管理現狀,頒布實施了“三個辦法一個指引”(《固定資産貸款管理暫行辦法》、《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和《項目融資業務指引》)。一年多來,貸款新規對於更好地落實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優化社會信貸資源配置,提升銀行精細化管理水準,防範金融系統性風險,逐漸發揮出積極作用。從建設銀行的經營管理實踐來看,新的監管辦法有以下幾個方面意義: 首先,有利於確保信貸資金進入實體經濟。到今年6月末,我國廣義貨幣供應量餘額67.4萬億元,是國內生産總值的3.9倍。但信貸總量寬鬆並不能必然解決結構性不足問題。由於多種原因,我國的銀行過去普遍傾向於多給大公司大項目貸款,超額授信造成部分信貸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重新回流銀行體系,甚至流入股市、期市,或轉向低水準重復建設、地産投資、原材料囤積。與此形成反差的是,實體經濟中還存在大量的“融資難”現象,小企業、“三農”、民生等領域的貸款滿足度相對還比較低。貸款新規採用“實貸實付”原則,以真實交易為依據,銀行將貸款直接支付給企業交易對手,有效保證了信貸資金真正流入實體經濟,從源頭上避免了資金挪用。這在當前也特別有助於抑制通貨膨脹和資産泡沫。 第二,有利於促進銀行經營向精細化轉變。近年來中國銀行業取得了跨越式的進步,股票市值和凈利潤都達到了世界先進銀行水準,中國幾家大銀行的生産率按現行匯率折算,已經達到歐美大銀行65%左右的水準。然而,必須看到我國銀行業整體上還處在初中級發展階段,特別是經營的專業化、管理的精細化程度還不高。“三個辦法一個指引”強化了信貸全流程管理,將貸款流程細分為貸款受理、調查、風險評價、貸款審批、簽約、發放、支付、貸後管理和資産處置九大環節,按照制衡原則將各環節職責落實到具體的部門和崗位,並建立了相應的問責機制。這對於規範銀行信貸管理,提升中國銀行業精細化管理水準很有幫助。 第三,有利於增強銀行風險管理能力。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永恒的主題。過去信貸管理也有貸前調查、貸中審查和貸後檢查的“三查”制度,但總體來説規定較粗,各家銀行執行起來不是很嚴格,尤其貸後管理一直是銀行的薄弱環節。與過去相比,貸款新規對風險控制的規定和要求更詳細更有針對性。比如,設立具體責任部門和崗位負責貸款全面風險評價,同時堅持審貸分離,獨立審批;設立獨立的責任部門和崗位,負責貸款發放和支付審核,完善支付審核,嚴格貸款用途管理,防止資金挪用等。這些規定都有利於促進銀行加強基礎管理,提高信貸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第四,有利於構建良好的誠信文化和金融生態環境。近年來社會誠信狀況有較大改善,地方行政干預顯著減少,但挪用貸款問題仍然屢見不鮮,虛假騙貸也時有發生,隱性的行政干預還在一定範圍記憶體在。“三個辦法一個指引”很多條款體現了誠信要求,如借款人提供的材料應真實,要配合支付管理,對外投資、實質性增加債務融資等重大事項要徵得貸款人同意等。同時引入協議承諾原則,以合同或協議的方式規定了借款人應當承諾和保證的事項。在我國經濟市場化轉型過程中,這對於進一步提高社會誠信意識、規範市場秩序、銀行依法合規經營尤其重要。 以新規為指導,客戶服務水準和風險管理能力迅速提高 從2005年開始,建設銀行逐步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努力構建強健的風險內控體系,提升專業化精細化管理水準。新的監管辦法出臺後,建設銀行認真對照檢查,以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全面提升客戶服務水準和風險管理能力,在許多方面取得了新的進步。 一是繼續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科學發展水準。股改後,建行在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建立起制衡與效率相統一的現代公司治理機制,黨委會發揮政治核心作用,董事會負責戰略決策,高管層全權經營,監事會依法監督。與過去相比,建行戰略規劃和決策水準顯著提升,經營更加穩健。去年年初以來,建行提出並認真執行“控制總量,把握節奏,調整結構,確保品質”的總體要求,而且一改往年做法,不再考核分行存貸款的市場份額,避免了盲目攀比放貸和衝時點現象。建行貸款投放總量適度,各季月平穩,沒有大起大落,較好地克服了“親週期”傾向,降低了系統性風險。 二是積極調整信貸結構,多方面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實施新的貸款監管辦法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鼓勵銀行將更多的信貸資源配置到經濟發展薄弱環節,促進國民經濟均衡協調發展。到6月末,建設銀行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比年初減少近700億元,嚴重産能過剩行業貸款比年初減少150多億元,主動壓縮退出貸款500多億元。而涉農貸款餘額達到7049億元,比年初增加1100多億元,增幅20%;中小企業貸款在公司類貸款中佔比達到41%,增幅14%;個人貸款比年初增加1593億元,增幅14.6%。特別是大力發展個人消費貸款業務,今年上半年全國每千輛家用車銷售中就有6輛得到建設銀行信用卡分期付款支援。 三是採取多項措施,改進信用風險管理。幾年前建設銀行開始建設“了解客戶、理解市場、全員參與、抓住關鍵”的風險文化,實施了風險垂直管理和信貸平行作業,收到良好效果。貸款新規出臺後,建設銀行開展了“貸後管理年”活動,認真執行各項新要求,進一步完善了自身風險管理體制,設置專崗負責貸款發放與支付審核,配備了專業人員審核貸款用途,成立了專門的貸後管理團隊。同時,進一步細化各分行信貸政策,實行“一行一策”,加大壓力測試力度,嚴格行業限額管理,重點調控行業實施名單制管理,風險較高行業制定準入底線等。今年6月末,建行不良貸款率1.22%,撥備覆蓋率204%,資産品質在大銀行中繼續保持領先。 四是持續推進專業化改革,增強精細化管理能力。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建行大中型客戶基本上移至二級分行以上經營,1/3的中心城市分行取消了綜合型支行設置,2/3以上中心城市行實現零售網點統一管理。到今年6月底,建行建立5000多個專業化經營中心。其中,小企業經營中心300多家,個貸中心500多家。中心內設專門的市場行銷、評價審批、貸後管理等崗位,實行“工廠化”流水線式作業,既提高了勞動生産率,也避免了客戶經理過去“一手清”帶來的“關係戶”和“假個貸”風險。 五是不斷優化流程系統,通過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水準。提升專業化精細化管理水準,必須不斷地完善政策制度、優化流程、改進資訊技術系統。貸款新政出臺後,建設銀行完善了全行統一的標準化信貸流程,貸前調查、授信審批、放款、貸後監控、抵質押管理以及資産保全等相關規定逐步固化到信貸業務流程系統中,努力將貸款新政的要求都通過流程系統來實現。每一筆信貸業務的各個環節都通過流程清晰地展現出來,既規範了管理,也便於發現違規問題。稽核系統、櫃面業務監測系統以及授信業務監測系統實時運作,持續跟蹤全行信貸資金流向。建行還加大了內部審計和案件防控工作力度,及時發現並糾正違規操作行為。這些工具和手段目前正收到積極的效果。 總之,在監管部門的正確指導下,在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援下,在市場和客戶的督促和推動下,我國商業銀行的專業化經營和精細化管理水準正在迅速提高,而且一定會不斷取得新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