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金融時報》:致力於打造核心競爭力——訪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張建國

發佈時間:2011-02-17

 

編者按:已經過去的2010年是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一年,中國銀行業在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成果、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等方面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保持了自身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剛剛來到的2011年是“十二五”時期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於“十二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産黨誕辰90週年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本報從今天開始在一版推出“高端訪談”系列欄目,由本報記者獨家採訪各家銀行金融機構的領導人,回顧過去的發展成績,總結取得的成功經驗,暢談今年及“十二五”時期的發展規劃。敬請廣大讀者關注。

在經歷了我國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十一五”時期之後,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結合當前國際國內新形勢,確定了“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總體思路。“十二五”期間,發展仍然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近年來,通過對資産剝離、財務重組、國家注資等一系列改革,國有商業銀行都已成為業績優良的上市銀行。作為率先在四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中首家上市的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在深化股份制改革方面起到了怎樣的示範作用?將以什麼樣的姿態走進“十二五”?如何看待“十二五”時期銀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圍繞這些問題,本報記者近日採訪了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張建國。

在張建國調任建行的時候,建行董事會認為張建國長期在商業銀行工作,具有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是建行管理團隊的合適領導人選。的確,張建國曾長期在中國工商銀行工作,出任過國際業務部總經理等多個職位,後又在交通銀行任副董事長兼行長。應該説,這樣的經歷是他作為大型國有商業銀行領導人的寶貴經驗,也使他對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認識頗有心得。

記者:20051027,股票代號為0939的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市場掛牌上市。這一天,不僅僅是對建行,對我國其他的國有商業銀行,對整個中國銀行業都是一個難忘的日子。建行股改上市,起到了什麼樣的示範作用?

張建國:事實證明,中央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沒有股改就沒有今天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發展的大好形勢。5年多後的今天,建行用這樣一組數據印證了幾年來股改取得的巨大成果:

資産規模突破10萬億元。建行資産總額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截至2010930,資産規模達到10.58萬億元,是2005年末的2.3倍;客戶貸款和墊款凈額53680.23億元,是2005年末的2.2倍;負債總額達99545.56億元,是2005年末的2.3倍。不良貸款率1.14%,比2005年末下降2.7個百分點。

縱觀建行業務發展過程,資産規模達到1萬億元用了39年,突破5萬億元用了13年,而超越10萬億元僅用了4年。可以説,建行在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中率先上市5年來,發生了歷史性重大變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贏得了境內外投資者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評價。僅在去年,《銀行家》(英國)、《亞洲金融》、《財資》等世界著名媒體均把“年度中國最佳銀行”稱號授予建行。建行在《財富》“全球上市公司500強”的排名5年內前進了200位,位居116名。

同時,資産回報率繼續保持同業領先。由於利息凈收入、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且資産減值損失較上年同期減少,2010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106.4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達28.41%。年化平均資産回報率、年化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分別為1.46%24.87%,繼續保持同業領先水準。利息凈收入達1821.8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10%。凈利差為2.35%,凈利息收益率為2.45%,分別較上年同期上升0.050.04個百分點。

另外,建行重視股東利益,注重與股東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持續改進投資者關係的日常管理,針對不同的投資者進行多種形式的差異化交流與溝通;堅持以人為本,努力為員工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率先在全系統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積極履行企業公民責任,上市以來,建行投入公益項目超過6億元,其中向西部地區捐款近3.6億元。去年以來,建行共向社會捐贈9200多萬元,支援抗災救災,教育、文化、醫療、環境保護和經濟理論研究與學術交流等。這樣的發展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尤其顯得珍貴。

記者: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這是中央提出在“十二五”期間適應新形勢發展、應對各種挑戰所謀劃出的戰略思想。您如何看待“十二五”時期銀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張建國:首先,“十二五”規劃為銀行業務快速發展提供了契機,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為銀行業務的快速擴張提供了良好機遇。銀行是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行業,隨著經濟貨幣化程度的提高和國家財政、企業利潤以及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無論是政府機關還是企事業單位,無論是白領階層還是普通民眾,他們對銀行業務的需求都會明顯增加,可以説,“十二五”時期既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也是銀行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必須要把握住,利用好。其次,拓展對外開放深度和廣度為銀行國際業務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十二五”期間,我國對外貿易仍會快速發展。無論是對外貿易、對外投資、FDIQFII還是國際旅遊人數的快速增長,都需要銀行提供各類金融服務。外幣存款、貸款、國際結算、貿易融資、結售匯、外匯理財等外匯業務收入將有較大發展潛力。這對改善銀行收入結構,提高外匯業務收入佔比具有重要意義。第三,“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實施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穩步提高居民收入水準、擴大消費需求,為銀行零售業務發展提供了機遇。可以預見,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和國民收入分配向居民傾斜,在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就業人數增加、消費規模擴大和結構升級的情況下,商業銀行對居民存貸款業務、個人結算業務、個人理財業務、銀行卡業務,都將有較大發展潛力。

當然,“十二五”期間銀行業發展也面臨極大的挑戰。宏觀經濟形勢和市場波動將對銀行業務産生重大影響。一是從近期經濟數據看,還不能認為通脹壓力得到顯著緩解。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發展關鍵時期,宏觀調控將會伴隨經濟發展的全過程。宏觀經濟週期、社會資金供需、資本市場發展變化等都會對銀行的資産和負債業務産生重大影響。二是社會融資格局變化對商業銀行經營産生重大影響。隨著直接融資比重大幅度提高,企業發行股票、債券或其他信託計劃籌集資金對銀行貸款需求增長是一種強大衝擊,也意味著商業銀行尋求更好的信貸需求項目難度將會增大,這對多年來一直主要靠利差盈利的我國商業銀行來説是一種巨大的挑戰。三是國家産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對商業銀行信貸結構調整是一種挑戰。近年來,國家明確提出要加大産能過剩行業的結構調整和企業重組力度,這都將涉及銀行信貸資産的安全問題。四是提高競爭能力是銀行業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通過完善公司治理、引入戰略投資者、轉變機制、強化管理等措施,國有商業銀行財務效益明顯提高,但銀行業的內在素質和核心競爭能力還存在亟待提高問題。從競爭力看,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産品開發和建設大多數是引進和借鑒;盈利能力脆弱,盈利對利差依賴過大,中間業務收入比重較小,宏觀環境的變化對盈利影響較大;科技競爭力不夠,科技對銀行業務發展和經營管理支撐有待提高;風險控制能力不強,特別是對各類風險的提前識別、計量、預警不夠,對風險防範和處置的措施還不多;人力資源優勢也不突出,一些技術含量高的崗位如産品設計、風險管理、理財規劃、客戶關係、資金交易、市場研究等等專門人才還很缺乏;另外一些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問題仍然存在,這些都是銀行業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

記者:今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第一年,國際國內形勢仍複雜紛繁,銀行業將在其中發揮哪些重要作用?建行今年的工作重點是哪些?

張建國:目前,全球經濟依然在復蘇的通道之內,國際金融體系修復也取得進展,但去年三季度隨著大多數國家刺激經濟政策效應逐漸消減,全球經濟增速出現明顯放慢跡象。尤其是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發生後,使得本已經從金融危機中逐步穩定下來的全球金融市場掀起了新一輪的動蕩。特別是去年底愛爾蘭債務危機後,使大家對歐元區的經濟復蘇前景感到憂慮,而美國二次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實施,加劇了國際金融市場、大宗商品市場的波動性。而由於國家間、地區間經濟增長不平衡更加嚴重,全球各國在復蘇經濟政策的協調運作上出現較大分歧,發達國家實施緊縮財政政策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而新興市場國家宏觀調控將更為傾向於加息與資本管制並用的政策措施,以對抗通貨膨脹和國際遊資涌入的壓力,這使得世界經濟增長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2011年,隨著發達國家財政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和新興市場國家不斷收緊貨幣政策,全球經濟復蘇動能將進一步下降,經濟復蘇步伐會有所放緩。

2011年,是我國實施“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經濟轉型將進入深化階段,其中收入分配政策調整推進消費持續升級,新型城鎮化帶動房地産相關行業持續增長,産業結構升級提升高端裝備製造業,新能源和節能環保行業有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2011年宏觀調控確定了“積極穩健、審慎靈活”的基調,也已經採取了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其他行政和法律手段等調控措施,相信物價水準最終會穩定下來。

我國處於工業化中期,又趕上資訊化的前期,金融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而銀行業又是金融業的主體。全社會的生産、交換、分配、消費都一刻也離不開貨幣的支付結算,離不開銀行。在促進國民經濟均衡協調健康發展方面銀行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2011年,建行全行將認真貫徹十七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推進銀行發展方式轉變,通過銀行發展方式的轉變支援、服務於國民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真正實現科學發展。一是要加快優化信貸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結構調整。二是繼續加大對“三農”和中小企業及民生改善方面的金融服務力度。三是要全面提升風險管理水準,在穩健經營中提高資産品質。四是抓住機遇,在改革開放中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