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郭樹清:利息收入佔比並非衡量銀行好壞的標準
建設銀行2011年首季實現良好開局。董事長郭樹清在一季度業績發佈之際接受包括《上海證券報》在內的媒體專訪時表示,現在是加快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市場的發展有利時機,這對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促進世界經濟的平衡都有好處,對銀行業的業務轉型也是一個難得的發展契機。 服務小企業成為銀行重點業務 上海證券報:今年一季度建行業績增速超過34%,超出市場預期,這一高增長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郭樹清:長期來看利潤高增長不會持續,但能保持比經濟增速快。同時,業務結構將發生變化。因為大銀行大中型企業客戶比重較高,長期來看,隨著大型企業更多采取直接融資的辦法,信貸業務會下降。不過近年來小企業貸款增速加快,這是我們建行近年來業務重點。去年底,建行信貸工廠達到222家,小企業貸款佔我們全部企業貸款的19%,建行該項業務佔比高出大型銀行6.5個百分點,去年新發小企業貸款1862億元。一般來説,中小企業貸款盈利較大型企業貸款高30%左右,所以我們也有很大興趣,繼續做好中小企業服務。 另外,個人貸款也佔到全部貸款的30%。個人貸款也包括給微型企業的貸款,這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大企業業務下降的消極影響。以後大企業直接融資的比例可能會越來越高,我們可能會轉而為他們提供投行服務。 上海證券報:一季度建行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231.54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29%,增長快速,高於凈利息收入、也高於凈利潤增速,這是否可看作業務轉型向好的體現? 郭樹清:這裡需要澄清一個問題。我們經常看到,媒體和專家們認為中國的銀行收入主要是靠利息收入,而境外的銀行利息收入比重很低,以此判斷中國的銀行不如境外的銀行,這是很大的認識誤區。我們不能用利息收入佔比的高低來衡量一個銀行的好壞、水準的高低或者是發展階段的差別。因為國外很多銀行所謂的非利息收入其實也是利息轉化來的。 金融危機之前,很多國外銀行非利息收入佔比40%、50%,那是因為大量的信貸資産證券化把利息轉化了,但根子還是靠信貸的收入。再比如信用卡,信用卡賺錢主要靠透支和分期付款,實質上都是提供信貸服務,但部分收入表現為收費。所以我認為這並沒有改變問題性質,相反,如果片面強調非利息收入,有可能助長銀行分支機構弄虛作假,本來是正常利息收入,它給轉化成財務諮詢費、貸款承諾費、方案設計費等。 此外,鼓勵收費佔的比重更大,就是鼓勵産品複雜化。我們反覆説不要追求産品複雜化,複雜化會使真實的風險得到掩蓋,不只是變換名稱的問題,它可能把風險加大了。所以我想這應該引起銀行界包括媒體的關注。世界上的大銀行非利息收入的比重差別很大,有的銀行就跟我們差不多,比如匯豐。 當然這並不是説不重視加快發展中間業務。特別是實實在在帶來中間業務收入的一些金融服務,比如代客交易、期貨市場、證券市場和其他金融市場代客的服務,交易性的服務,還有一些工程諮詢類、綜合設計方案類等,都是我們要向發達國家先進銀行學習和提高的,也是需要深化發展的。 上海證券報:近期美國惠譽做了一個預測,預計未來三年中國銀行業資産品質可能會出現惡化,中國銀行業的不良率可能有幾個百分點的增加,您怎麼看待這一預測? 郭樹清:他們的預測主要是依據是在近兩年為應對金融危機,銀行貸款放的較多,可能過去不該放的一些貸款也放了。但我想銀行之間的差別較大,大家也看到包括一些大行貸款增速差別非常大,貸款結構也不一樣,區域性銀行,地方性銀行和全國性的銀行都不一樣。現在來看,如果我們應對好的話,系統性的風險是能夠防範的,我認為惠譽的預測太悲觀了。 政府融資平臺貸款一直在清理,我們建行這部分貸款近七成為現金流全覆蓋的貸款,正根據銀監會要求逐步轉為公司類貸款。 發揮優勢積極支援保障房建設 上海證券報:建行近幾年房地産貸款增速一直在下降,處於收縮的狀態,但建行也表示積極支援保障房、公租房、廉租房建設,建行對此有無探索出既能保障資金安全,又能保證收益的業務模式,有什麼建議? 郭樹清:建行支援保障房建設有傳統優勢,十幾年前經濟適用房很多貸款都是建行提供的。現在這個領域有很多的貸款和金融服務支援,還有兩限房、棚戶區改造都有非常成熟的經驗。比如把棚戶區的土地置換出來,一部分能夠保障原來的住戶,用非常低的、保成本的價格賣給他們,富餘出的土地,用來商業開發彌補開發商和地方政府的支出。就我們的體會,政府責任明確,財政支援政策、數量比較確定的項目風險比較小。 但廉租房和公租房情況有所不同,廉租房基本靠政府,靠自身週轉不可能覆蓋成本。現在比較難的是公租房,我們到各省市、各地區做了大量探索,不是簡單的貸款審批,而是主動和當地政府一起走出去研究可行方案。新加坡和我國香港地區的模式是,公租房確定居住者的收入水準是比較低的,但不是最低的,超過這個水準就不能住了,要輪換輪替,管理難度比較大,回收租金的難度也較大。這對我們來説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我們在有些地方的探索還是成功的,比如有的城市選的公租房地段很好,在市區比較繁華的地段。項目是政府拿出來的,公租房的項目建設上面是住戶,下面是商鋪,商鋪或賣、或租基本可覆蓋或覆蓋大部分成本,這樣的項目我們簽署了一些。還有一些是財政很明確給予補償,這種項目也比較容易實現。 另外還有一種,政府另外拿出土地,作為抵押、質押,公租房如果出了風險,那塊土地就可由銀行處置,這些給商業銀行有確定的條件的項目,都可以實施。有的項目規模非常大,但沒有具體措施,或措施不足以覆蓋我們的風險,那我們就要審慎考慮,按商業化原則辦事。 穩步推進海外佈局與綜合化經營 上海證券報:今年以來各大金融機構在海外佈局的步伐在加快,建行有什麼具體的海外佈局計劃,傾向於兼併收購還是新設分支機構? 郭樹清:建行海外業務發展比例和規模不會很大,因為國內銀行業並不飽和,金融服務存在缺口,增長潛力巨大,我們不會捨近求遠。另外,海外業務發展需要相應管理能力,人才和經驗都需要逐步積累,所以我們海外業務發展戰略是穩步推進,但每年我們都有新的分行設立,去年我們設立越南胡志明分行、雪梨分行和莫斯科代表處,我們也正籌劃在中東和南美地區,也包括東南亞地區設立分支機構,總體而言,我們的計劃相對有限。 至於是設立分支機構還是採取收購的方式介入,則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而定,在經濟較為發達、金融業密集的地區,我們不會選擇做太多當地業務,在新興市場國家會更為積極,因為發展潛力大。但是在發達國家也有例外的地方,比如在倫敦、紐約等金融發達的地區,在這些地區客戶需求較大。 上海證券報:近幾年建行在綜合化經營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接下來在綜合化經營戰略佈局方面,建行有什麼進一步的打算? 郭樹清:我們的綜合化經營取決於兩方面。一方面取決於外部監管政策的變化,因為總體來講我們還是分業經營。第二取決於我們本身的發展戰略。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空間雖然還是很大,但我們更希望能夠提供更全面和綜合化的金融服務,從這樣一個戰略進行考慮,近些年我們做了一些擴展,未來我們希望在現有的基礎上做實、做大和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