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五組指標第一”從何而來──對建行2011年一季度報告的解析
4月29日,中國建設銀行對外公開披露了2011年一季度業績報告。 盤點一季報,建行一季度經營業績表現優異,核心財務指標繼續保持可比同業領先水準: 年化的ROA和ROE分別為1.71%和26.19%,在工、農、中、建四大行中位居第一;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45%和10.33%,在四大行中最高;NIM(凈利息收益率)環比回升最快,至一季度末,建行的凈利差為2.58%,NIM為2.69%,分別較上年同期提高0.28個和0.30個百分點,其中,NIM環比增長0.08個百分點,在四大行中環比回升幅度最大;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37.29%,達231.54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4%,在四大行中最高;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産分別為0.19元和3.0元,在四大行中排名第一。 建行上述五組核心指標在四大行中保持領先地位,是如何達到的呢? 建行副行長龐秀生作了這樣的回答:“取得這樣好的經營業績,是建行在股改後堅持穩健的經營策略、審慎的風險管理和主動積極推進戰略轉型、強化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體現。” 不斷優化資産負債結構,保持NIM的長期領先優勢 建行的NIM在同業中一直領先且保持在較高的水準,但去年末為2.49%,似乎增長不太多。當時市場上有人提出有關建行的成長性不可持續的疑問。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從發展的歷史過程看,在建行過去的業務結構中,中長期貸款佔比較高,貸款品質較好,剝離的不良貸款較少,相應低收益的重組類債券較少,使得利差一直保持了同業領先地位。 從經營策略方面看,建行保持了對趨勢的冷靜判斷,注意風險和收益的平衡,建立了合理的業務結構。從建行的資産負債結構就可發現,有些其他銀行做得較多的收益率高的業務,這兩年建行卻做得比較少。 例如,房地産開發貸款,這塊業務的收益率一般高出平均貸款收益率50個基點。前些年,建行這塊業務規模一直最大,而去年末已經排到了第三。在房地産調控趨緊的形勢下,建行的這種前瞻性安排,有助於規避經營風險。再如,信用債券在建行投資組合中的佔比約為7%左右,相對於可比銀行的12%至13%又低了5到6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建行安排了一些當時看起來收益率較低的業務,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安排有利於保持NIM水準的長期可持續性。主要體現在: 一是個人按揭貸款。去年建行此項業務在可比銀行中增加最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體收益率。但今年以來,伴隨房貸調控政策的進一步收緊,個人住房貸款的優勢逐步顯現,新發放按揭貸款利率呈不斷上升趨勢,這項業務已經成為了建行提升貸款收益率的重要來源。二是票據貼現。至去年末建行還有1400億元的餘額,在四大行中最多,在業務安排上,建行的彈性是最好的,並且在信貸規模總體趨緊的形勢下,貼現收益率也保持了不斷上升的趨勢。三是浮息債券投資。相對可比銀行,目前在建行投資組合中佔比較高,在加息週期中,其收益率亦有望不斷走高。 另外,相對可比銀行,建行的國債投資在投資組合中的佔比要高4至5個百分點,雖然國債業務的收益率不高,但其有免稅優惠,對凈利潤的綜合貢獻較高。 龐秀生表示:“在金融市場不確定的形勢下,建行作了主動性、前瞻性的策略安排,相應地加大了收益穩定、風險較低的業務,體現了建行一貫積極穩健的經營策略和管理風格,也為保持NIM水準的持續良好態勢提供了條件。” 不斷夯實經營基礎,提升中間業務的持續增長能力 從三到五年的數據看,建行的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的年均複合增長速度同業最快,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同業第一。對此,龐秀生表示:“上市以來,建行積極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推進業務轉型,優化産品結構,緊扣經濟形勢和市場脈搏,主動捕捉新的增長點。” 首先,建行注重非信貸類産品的發展,經過幾年時間,産品結構改善明顯,非信貸類的中間業務産品收入貢獻一季度達到85%。 其次,建行著力培育支柱型産品。依託産品創新和客戶挖掘的新興産品增長尤為迅速,去年已經有17個産品收入超過10億元,包括單位結算、理財産品、短信銀行、國內保理、信用卡分期、黃金等新興産品,今年一季度這些産品依然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態勢。 第三,建行緊緊抓住未來增長點,積極培育可持續增長能力。2007至2008年,基金、保險和國債等代銷産品唱主角。從2009年開始,建行自主研發的“乾元”、“乾圖”、“日鑫月溢”等理財産品;“龍鼎金”等黃金産品;“禹道”等現金管理産品,客戶認知度不斷提高。自主研發産品對全部手續費收入貢獻不斷提升,並佔主流。理財産品四年間收入增長100倍,收入的三分之二來自於客戶需求旺盛的高流動性理財産品;國內信用證、通存通兌、單位結算卡等新型結算産品一季度收入增長超過100%;電子銀行4年間收入增長29倍,渠道分流效果明顯。 強化風險基礎管理,資産品質和撥備計提充分客觀 季報顯示,建行在繼去年不良“雙降”基礎上,2011年一季度不良貸款繼續“雙降”:不良貸款額645.55億元,較年初減少1.57億元,不良率1.09%,較年初下降0.05個百分點。2010年年報顯示,建行非不良貸款中的逾期貸款餘額159.71億元,在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中最少,關注類貸款也有別於部分同業出現反彈實現了“雙降”,不良資産中已核銷貸款回收金額在同業中也是最多的。建行在紮實的資産品質基礎上取得了不良貸款繼續“雙降”的良好局面。 對此,龐秀生介紹,“在國際經濟復蘇緩慢,國內經濟形勢複雜的情況下,建行立足長遠,審慎分類,雖然説不良貸款‘雙降’是個好事兒,但現在已不是我們的預設目標。”建行在主要同業中最早出臺了針對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的品質管理措施,嚴格審慎分類。去年監管部門資産品質真實性檢查反映建行資産品質真實性在大型銀行中較好。這表明建行在複雜經濟形勢下著力夯實資産品質基礎。 今年一季度報告表明,建行及其他主要商業銀行不良率均在1%左右,今後不良貸款走勢如何?對經濟運作中的風險是否有足夠的風險防範能力?針對記者提出的以上問題,建行首席風險官黃志淩和首席財務官曾儉華給出了專業的、中肯的回答。 黃志淩説,我國幾家大型銀行不良率都已在2%之內,普遍比國際上大型銀行資産品質要好一些。他強調説:“在不良率較低情況下,資産品質好壞不是只看表面的數據,不是看是否繼續降低,關鍵還要看資産品質管理的基礎。監管部門從2009年開始,就不再強調資産品質的‘雙降’。建行實際經營管理中也不再看重數據‘雙降’,不再看重不良率是否再低零點幾個百分點,關鍵是看資産品質的基礎是否穩固。” 黃志淩認為,觀察資産品質管理基礎的好壞,要重點看資産品質結構是否合理,風險管理能力是否強健,管理機制、工具技術是否有效,新增資産的風險選擇與存量資産的風險處置。為此,建行鼓勵風險早發現、早反映,為後續風險處置預留時間和空間;同時,加大不良資産的處置力度,不良資産暴露充分,處置迅速,剩下的資産就更優良。另外,加大資産結構調整力度,對一些前景不看好的正常貸款項目,採取主動退出措施,以保障資産品質基礎更加牢靠。 季報顯示,建行撥備計提充足,撥備覆蓋水準較高。一季度末,建行撥備覆蓋率228.80%,貸款撥備比例2.50%,兩項指標均滿足監管要求。去年年報也顯示,建行在2010年開始率先擴大撥備計提範圍,對理財産品、表外業務和國別風險計提準備金。 曾儉華説:“建行一貫堅持穩健經營的風格和審慎的風險策略,結合本行實際充分考慮經濟發展的週期性因素,積極落實監管部門逆週期監管要求,審慎客觀計提撥備。”從信貸成本看,這幾年建行的數據是相對平穩的。2008年發生國際金融危機,當年信貸成本率是0.96%,2009年降回到0.50%的正常水準,2010年繼續降到0.45%,今年一季度又降到0.35%。這一變化趨勢與經濟和金融變化趨勢是一致的,這體現了建行一貫的經營策略和風格。 建行幾年來的良好業績,得益於這些年來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原來很多包袱在發展中已得以消化;得益於建行這些年在公司治理、風險內控、制度方法、技術工具上取得的巨大進步,目前的撥備水準為建行今後應對經營環境的變化奠定了良好基礎。 構建資本集約發展模式,形成資本積累的良性迴圈 2010年和2011年一季度,建行的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在五大行中均為最高。至2010年年末,工、農、中、建、交五家大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27%、11.59%、12.58%、12.68%、12.36%;至2011年一季度末,這五家大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77%、11.4%、12.38%、12.45%、12.05%。 建行的資本充足率優勢主要是依靠外部融資實現的嗎?顯然不是。2010年,建行通過資本市場再融資籌集的資本在幾大行中最少,再融資金額佔凈資産的比例也相對較低。此外,建行發行的次級債券也不多。 建行的資本充足率優勢是通過減少股東分紅實現的嗎?答案同樣還是否定的。幾家大行在股改時國家注資都是每股1元,從2005年至2010年的6年內,建行給股東的累計分紅為每股0.93元,明顯高於其他大行。 那麼建行的資本充足率優勢究竟是通過什麼實現的呢?記者通過採訪了解到,建行主要是通過持續進行業務結構調整和提高盈利能力來保持資本的充足和穩定。近幾年,建行的ROA和ROE在大行中基本保持領先地位,鼓勵發展資本回報率較高的業務,限制和壓縮高資本佔用、低回報率的業務,取得了良好成效。記者發現,一季度建行資本充足率比上年末下降了0.23個百分點,如果按照業界分析人士作出的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權重提高對銀行業資本充足率有0.1%~0.2%的影響判斷,那麼剔除政府融資平臺影響後,建行的資本充足率僅有輕微下降,基本已經步入業務健康發展、收益穩定增長和資本積累的良性迴圈期。 龐秀生表示:“建行注重提高應對市場變化的彈性,堅持科學發展的要求。建行追求的不是規模,而是積極轉型、不斷創新。”
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yh/txt/2011-05/06/content_3626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