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建行:在重建中確保貸款到位
雖然建行地處災區的610個網點中的272個在地震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但其通過建立板房銀行、帳篷銀行、合署辦公、遷址重建等各種措施,在地震發生半月後便使所有受災網點整體恢復了營業。同時,總行結合災區實際情況,迅速出臺了相關便利措施和優惠政策,積極支援災區災後重建。截至2011年4月末,建行已累計向地震災區發放公司類抗震救災貸款490億元,其中四川分行投放261億元。 加大信貸支援力度 為切實提高災區信貸服務效率,加強對災區的信貸支援力度,確保災區重建工作迅速展開,建行總行在地震發生後及時制定下發《關於做好地震災區信貸工作的緊急通知》,確定了對受災地區貸款逾期後不催繳、不罰息、不作不良記錄,對涉及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災後重建的行業可不受信貸結構調整、不受行業限額限制,對災後重建項目的審批許可權和審批方式給與便利,在計劃考核時對受災害影響引起的不良貸款、信貸損失等予以剔除等信貸政策。 另外,總行還專門規定:調整信貸授權,將抗震救災物資定點生産企業或承擔抗震救災任務的服務企事業單位客戶核準許可權下放至一級分行,優先為此類企業安排貸款規模,全力支援抗震救災。 為切實解決地震災區信貸業務需求,建設銀行對災區信貸業務提供差異化的利率政策。對於因地震災害造成的無法在原合同約定時間歸還的各類本外幣貸款(含貼現)、同業拆借、同業存款等可不收取逾期罰息,仍按原利率執行,其利息不再計算複利;對於因地震災害造成的無法在原合同約定時間歸還而給予還款寬限期的各類本外幣貸款(含貼現)、同業拆借、同業存款等仍按原合同期限對應檔次的利率執行等。 為積極支援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總行還制定下發了《關於抗震救災期間建立信貸審批綠色通道的通知》,採取包括簡化申報方式、簡化材料要求、多環節合併、靈活選擇審批方式等措施,為地震災區授信業務審批建立“綠色通道”,確保救災貸款及時到位。同時,考慮到災後重建需要暫緩執行部分結構調整政策,總行相應調整了授信業務風險監測系統風險報警或提示事項處置工作流程,確保對災區的差異化信貸政策落到實處,及時滿足災區重建的信貸需求。 提供優質金融服務 災難發生後,建行一方面向受災地區分行調增信貸規模,另一方面及時啟動了授信審批“綠色通道”,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確保救災資金及時到位;同時實行優惠利率,減輕災區人民群眾和企業的利息負擔,並對受災企業貸款可適當展期或給予寬限期。據了解,2008年下半年在人行調增建行的信貸規模中即安排了100億元專項用於抗震救災工作;在2009-2010年,建行還繼續對災區信貸資源配置實行差別化措施。 地震發生後,建行結合災區實際情況,迅速推出:開通抗震救災綠色通道,確保善款及時到達災區;提供“救急取款”、“理財産品提前兌付”和“特殊查詢”等應急服務,方便災區群眾。 震後第2天該行即開設全行救災捐款、匯款綠色通道,各營業網點安排專門窗口辦理捐款、匯款業務,優先辦理、簡化手續、免排隊。此外,針對騙取愛心捐款的犯罪行為,推出“善意提醒確保捐款安全”服務,採取多種方式確保客戶善款通過正確的方式劃轉至中國紅十字會等機構。也是從震後第2天起,建行就開始提供無取款交易介質救急取款服務,為存摺等交易介質丟失的客戶,提供應急取款服務。同時,為存摺、存單或者銀行卡丟失的客戶,通過簡化流程、控制風險,提供金融資産查詢服務。 由於建行在汶川、映秀和都江堰等地區營業機構損毀嚴重,總行和一級分行積極聯動,在渠道規劃中加大對災區網點等渠道的投入力度。據不完全統計,綿陽、都江堰等地區的機構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並在汶川縣人民醫院、都江堰青城大道等重點地區布設自助渠道,加大災區自助設備投放力度,為客戶提供便利金融服務。
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105/16/t20110516_165780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