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光明日報》:銀行何以願為小企業保駕護航?

發佈時間:2011-08-25

一度信貸困難的中小企業突然變成了銀行的最愛。從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到我國中西部地區,許多小企業都成了國有商業大行的“座上賓”。“經常是剛走了這家銀行,那家又到府來;有時還不得不在幾家銀行中進行平衡。”甚至有的企業這樣描述。

這樣的情況有數據為證:即便在今年銀根收緊,銀行“惜貸”的情況下,上半年小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達到25.9%,增幅高於人民幣各項貸款9個百分點。

小企業貸款難由來已久。很多人把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歸咎於商業銀行的“嫌貧愛富”,認為是商業銀行在信貸投放上重國企、輕民企、重大戶、輕小戶。那麼,從“壘大戶”到“親小企”,國有商業銀行何以願為小企業保駕護航呢?

轉變得益於政策推動。早在2008年,銀監會就提出了中小企業貸款的“兩個不低於”——信貸投放的增速要確保不低於全部貸款增速,增量要確保不低於上年。並出臺多項措施鼓勵商業銀行建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在政策面的持續推動下,各家銀行開始積極將貸款重點向中小企業轉移,並取得了近幾年中小企業貸款全面“跑贏大市”的成績。

轉變更得益於商業銀行調整經營結構的內在需求。銀行支援中小企業發展,不僅僅是落實國家有關要求和號召,也不僅僅是一種社會責任,而是關係到銀行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大型企業、大型項目直接融資的比重迅速增大;企業債券、短期融資券等金融工具在相當程度上替代了銀行貸款。企業融資格局的變化倒逼商業銀行必須服務目光下移;加之近年國內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蓬勃發展,融資需求十分旺盛,中小企業素質不斷提高,信用環境日益改善。事實證明,銀行拓展中小企業領域存在著巨大的市場商機。從適應市場環境下的被動調整,到開拓長期可持續發展空間的主動選擇,商業銀行與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金融資源也就形成了“你情我願”,互惠共贏的良性迴圈。

對小企業放貸,關鍵要形成一套科學嚴密的制度藩籬把控住風險。屏障之一是始終不斷優化和調整的、獨立的小企業信貸評級、授信制度;屏障之二是開發滿足小企業需求的專屬産品;屏障之三銀行專業化經營模式、規範化的信貸業務操作流程。令人欣喜的是,這些經驗和做法無前人為鑒,是靠銀行工作人員查電錶、看人品、從無到有、一點一滴精細化管理所得。有了這些腳踏實地的“內功”,原來高高在上的大銀行也就有了貼近市場、快速反應、未雨綢繆,確保資金平安的“底氣”。

值得欣喜的是,銀行對企業並非“一視同仁”,而是有偏有疏。對那些不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和環保政策,無還貸意願、還貸能力的小企業,銀行不僅不貸,還要把過去的貸款收回來;而對於公司治理完善、科技含量高、核心主業突出、具有市場潛力的小企業,銀行則爭先恐後給予支援。正是在銀行積極通過制度創新支援不同類型小企業成長的探索中,一個個投融資相結合、符合我國國情的科技金融模式、文化金融模式、教育金融模式正初見雛形,也必將在日後的經濟發展中大放異彩。

如何為銀行更好服務小企業創造良好市場環境是當務之急。小企業抱怨“融資難”,銀行卻在抱怨“找小企業難”。雖然央行徵信系統能夠提供部分有銀行信貸歷史的客戶的信用記錄,但依然有大量的中小企業無法提供商業銀行所關注的信用資訊,對銀行的客戶選擇造成困難。“銀企資訊不對稱”成為影響銀行對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亟待解決的問題。

調研中還發現,許多小企業對銀行“雪中送炭”表現出矛盾猶豫的態度。究其原因,是許多小企業擔心申請貸款程式會將其真實經營狀況暴露出來,尤其擔心有過偷稅漏稅的經歷會因此被稅務局追究,而寧可將銀行貸款拒之門外或者乾脆借助高息民間借貸。這些情況也從側面驗證了中小企業財務欠規範、資訊披露不足的“痼疾”。小企業此類長期性、普遍性的問題不僅給商業銀行進行風險識別與判斷增加了難度,也對全面凈化我國小企業整體經營環境、提高其誠信度提出了挑戰。

要從根本上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單靠商業銀行一己之力是遠遠不夠的。一方面,小企業應當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提高經營管理水準,避免自身存在致命傷;另一方面,僅靠銀行貸款不可能滿足龐大的小企業群體所有融資需求,要充分利用民間借貸、風險投資、資本市場等融資手段,創新更為豐富的小企業融資模式與工具,為企業生産經營提供穩定的信貸供給。而各級政府也應不斷完善扶植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切實建立財政補貼、風險保障基金等給予幫扶。只有各方面攜起手來,多管齊下,才是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長久之策。

 

 

http://www.admaimai.com/NewsPaper/NewsletterUrl.aspx?id=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