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光明日報》:支援小企業,我們還能做什麼?──訪建行小企業業務部有關負責人

發佈時間:2011-08-29

“無論以客戶數目還是貸款規模計量,建設銀行都當之無愧地成為中國中小企業銀行服務市場的佼佼者。”——前不久,中國建設銀行被國際知名金融服務諮詢機構《亞洲銀行家》授予“中國最佳中小企業銀行服務”獎。展望未來,幫助小企業破解融資難,中國建設銀行又有了怎樣的構想與考慮?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建設銀行小企業業務部有關負責人。

記者:建行小企業金融服務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您認為當前銀行破解融資難還存在哪些困難與障礙?

負責人:銀行支援小企業主要受一些外部環境因素的制約,包括貨幣政策影響、不良貸款核銷困難、免責規定不夠細化、徵信系統尚待完善、擔保公司資訊不對稱等。

首先,受央行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影響,小企業信貸規模緊張,有限的信貸資源與旺盛的小企業信貸需求相比存在較大缺口,銀行處於兩難境地。

其次,小企業不良貸款核銷困難,財政部規定對確實無法收回的小企業不良貸款才能實行核銷。當前小企業大部分貸款都有抵押擔保,不滿足核銷條件。針對此類不良貸款需要先行通過法律訴訟處理抵押物,經法院判決小企業資不抵債、須破産清算的才能核銷,但一般處理過程長、執行比較困難。

此外,小企業信貸業務相關免責條款尚不夠細化。小企業普遍存在資訊披露不完善的問題,授信業務風險較大。在授信工作出現問題時,由於缺乏明確可操作化的規定,如對授信人員道德風險的界定很難把握,行銷人員存在畏難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銷服務的積極性。

目前,央行徵信系統能夠提供部分有銀行信貸歷史的客戶的信用記錄,但仍缺乏小企業和企業主的商業和社會行為資訊,難以綜合判斷小企業經營狀況,影響信用類貸款的拓展。

對擔保公司超範圍經營、過度擔保等資訊不透明,比如不能監測在幾家銀行同時擔保等情況,一旦資金鏈斷裂,將引發系統性風險。

具體到建設銀行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問題主要表現在:現有小企業專業機構的網點佈局、業務流程等與小企業業務零售化轉型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小企業信貸産品體系還有待完善;業務流程尚需進一步優化。

記者:今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圍繞戰略轉型,建設銀行有哪些小企業業務發展的新規劃?

負責人:未來五年,建設銀行將在五大方面力爭取得突破,打造出更具競爭力的小企業業務。

一是進一步釋放存量資源用於支援小企業業務發展。通過資産結構調整,從長期貸款的存量中拿出一部分規模用於小企業信貸。在優化資産結構的同時,增強對小企業服務在資源配置上的能力。

二是突出重點城市,打造新的小企業業務戰略佈局。業務資源主要投向民營經濟比較發達、小企業比較活躍、各類經濟元素多、信用和法律環境良好、機構經營管理水準高的區域,並確定一批重點戰略城市。對重點戰略城市中小企業信貸資源配置要達到總資源的70%至80%,佔領市場制高點。

三是研究推進專業機構二代轉型。通過標準化的産品設計和差異化的流程安排,提升集中處理、資訊共用和系統支撐功能。通過專業機構二代轉型,逐步建立起以城市為中心的小企業業務經營體系,把小企業業務的行銷終端放到一個城市的所有網點,提高業務辦理輻射能力,把銀行內部的評價、審批、監測等中後臺環節集中到一個城市的小企業信貸工廠。

四是提高小企業貸款風險容忍度,建立相對獨立的小企業貸款風險管理控制體系和原則。研究推出針對小企業的信用貸款,通過客戶經理真正了解客戶的信用狀況來決定授信額度,改變一味抵質押和擔保的控制方式。關鍵是建立起對小企業客戶經理的績效考核機制,促使客戶經理真正走近客戶,貼近客戶。

同時要持續完善小企業信貸産品體系。一方面,圍繞存量客戶中信用記錄良好、政府鼓勵支援、具備多種信用增信手段的小企業,研發推出信用類貸款;另一方面,研究發行專門用於小企業融資的産品。

記者:您對破解小企業貸款難有哪些意見建議?

負責人:當前有限的信貸資源與旺盛的小企業信貸需求之間的供需關係較為緊張。建議監管部門對小企業信貸規模實施差別化管控,鼓勵銀行加大對小企業扶持力度。要細化對小企業現狀更具有針對性的免責條款,進一步明確小企業業務發展中的責任範圍。

當前小企業的徵信系統還不完善,建議進一步完善目前的徵信系統,擴大評價內容,將企業和企業主“軟資訊”,如企業稅收、水電費繳納以及企業主是否有違法記錄等情況納入系統內,作為銀行提供信貸服務的參考。對於有過資訊作假的小企業,在徵信系統內予以標注,以示警戒。

銀監會日前出臺了《關於支援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通知》,但未出臺具體的實施方案,缺乏細化操作的規程,建議儘快出臺相關實施細則。

 

 

http://www.admaimai.com/NewsPaper/NewsletterUrl.aspx?id=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