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經濟日報》:美銀減持對建行影響有限

發佈時間:2011-11-17

11月14日,美國銀行發佈公告稱,已與一些投資者達成協定,將以私人交易的方式出售104億股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H股股份。該交易預計能為美銀帶來高達18億美元的稅後利潤,交易完成後,美銀僅持有不足建行總股本1%的股份。從2009年1月至今,美銀先後5次減持建行股份。

在美銀發佈減持公告後,建行很快做出回應。建行行長張建國稱,美國銀行由於自身原因減持建行股份,對建行的經營發展沒有影響。他表示,自股改上市以來,建行堅持穩健的經營策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與美國銀行等戰略投資者開展卓有成效的合作,促進了各項業務持續發展,經營管理水準、服務創新能力、營利能力及市場競爭力大幅提升,資産品質不斷改善。

從2009年至今,中資銀行的戰略投資者頻頻減持,美銀、高盛、淡馬錫的減持動作最為頻繁。其中,僅美銀一家就套現1433億港元。就在此次美銀減持建行前5天,高盛以每股4.88港元至5港元的價格配售24億股中國工商銀行H股。10月,中國農業銀行H股也被德意志銀行和摩根大通減持。

分析減持的原因,首先是因為歐債危機的蔓延“灼痛”了歐美銀行業的神經,當前歐美銀行業多項業務大幅縮減,盈利能力備受質疑。其中,高盛發佈的三季報顯示,高盛出現3.93億美元的季報虧損。其次,隨著近日公佈的首批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名單,多家中資銀行的外資股東入選,這些銀行除了要符合巴塞爾協議提出的7%的核心資本充足率要求外,還面臨1%至2.5%的額外資本要求,補充資本金的壓力迫在眉睫。第三,外資銀行也面臨投資組合調整的問題,出於平衡現金與股權、保持資産組合靈活性的考慮,外資銀行可能通過減持達到目的。也有觀點認為,外資減持是考慮未來我國銀行業的風險可能上升,但這並不準確。從工行、建行和農行剛剛公佈的三季報來看,各項業績均發展穩定,工行和建行的市值仍然在全球排名前兩位。

總的來説,外資銀行的減持屬於正常的市場行為,並不代表他們否定中資銀行的投資價值。包括美銀、高盛在內的戰略投資者也多次表示,看好中資銀行的發展前景,仍然願意與其維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因此,市場不應該對減持行為進行過度解讀。

理性看待戰略投資者減持中資銀行股股票,應當看到通過和戰略投資者長期合作,中資銀行取得了可喜成績。我國銀行業自從引入戰略投資者以來,戰略投資者從公司治理、風險管理、服務水準等方面為我國銀行業注入許多新鮮的“血液”,在良好的合作中雙方均獲得良好收益。建行自2005年與美國銀行簽訂戰略協助協議以來,不斷探索拓寬合作內容,紮實開展合作。截至目前,雙方累計完成98個協助項目、295個經驗分享和短期培訓項目,全行6000余名員工接受了各類培訓,94名中高級管理人員參加了跟崗培訓。“雙方對於未來合作仍然持積極態度。”張建國説。

從長遠來看,減持行為也不會影響中資銀行的發展。相比發達國家而言,我國上市銀行的發展十分穩健,因此,就在一些外資機構減持中資銀行股份的同時,也有不少承接機構因為看好中資銀行股票而願意接盤,更有一些資本實力雄厚、資金充裕的戰略投資者明確表示不減持。

儘管外資減持對中資銀行股影響有限,但這也提醒我們,銀行業的發展要立足自身,不僅要做大更要做強,這樣才能在國際金融市場擁有更多話語權,得到投資者認可;同時,在銀行股股權結構方面要有長遠的考慮和安排,充分考慮國際國內的影響。

 

 

http://paper.ce.cn/jjrb/html/2011-11/17/content_1784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