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建設銀行加快産品創新 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
突然降臨的訂單對於浙江金華一家汽車變速箱企業而言,亦喜亦憂。喜的是業務找到府,憂的是對方要求必須在兩個星期內交貨,救急的週轉資金如何尋找?不過,在了解了中國建設銀行的“小額通”産品後,企業發現獲得銀行資金支援並不是一件複雜的事——在完成存單質押手續後,企業當天即獲得建行90萬元“小額通”貸款。及時到賬的信貸資金,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小額通”是一款服務於融資需求急迫的小企業的貸款業務。對於那些能夠提供符合銀行質押財産標準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自然人,建行可為其辦理髮放小額短期流動資金貸款,當天就可完成審批和放款工作,流程簡單快捷,效率比傳統産品大大提高,目前此類貸款餘額已超過億元。
記者從幾家國有商業銀行了解到,隨著各行小企業信貸工作的深入開展,業務創新力度加強,針對某片區域、某個行業、某類企業甚至是某個企業的産品層出不窮,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獲得貸款的便利程度不斷提高。
建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建行的各地分行在開發小企業信貸産品時,都會立足企業特點,滿足個性化需求。特別是針對那些不具備通用抵質押物的特殊企業的融資需求,銀行會為企業提供量身打造的産品。
除此之外,建行還加強了與政府機構、社區管委會、專業市場等外部機構合作,批量為客戶提供服務。如,“助保金”業務是基於與政府、企業三方合作,打造出依託“風險池”(即企業繳納一定比例的助保金和政府提供的風險補償金共同增信)進行風險管理的有別於傳統抵質押及擔保貸款的新型信貸模式,目前貸款餘額已超過100億元。再如“互助通”業務,是指若干小企業自願組成一個聯合體,在聯貸聯保的基礎上,由小企業互助公司或專業擔保機構進行擔保的信貸業務,目前貸款餘額也已超過2億元。
在針對小企業的産品開發中,現代化的電子科技平臺也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中小企業總資産中大約60%為應收賬款和存貨等動産,以應收賬款作為質押的供應鏈融資業務潛力巨大。針對廣大小微企業因下游回款慢造成資金週轉困難的情況,工行于近日專門推出了電子供應鏈融資業務,幫助不少小微企業緩解了資金週轉壓力。
據介紹,電子供應鏈融資業務通過與核心企業緊密合作,將核心企業的信用向上下游轉移,主要關注交易本身的物流及資金流,幫助上下游小微企業解決了因押品不足導致的擔保難題。其次,工行電子供應鏈融資採用“客戶自助網路化操作+內部自動系統化處理”的業務模式,客戶只需登陸該行的網站就可以靈活、自由地進行融資申請、上傳或確認訂單、提款、付款、還款、查詢等操作,手續十分簡便,實現了客戶融資高效便捷,滿足了小微企業“短、頻、急”的資金需求特徵。
通常來説,由於風險防範以及貸款管理等方面的難度相對較大,銀行在為小企業發放貸款時,都會要求一定程度的利率上浮。不過,記者從幾家商業銀行獲悉,考慮到小企業經營和生存狀況,合理的定價是銀行在發放貸款時必須考量的因素,即便是在今年信貸額度緊張的前提下。
建行首席財務官曾儉華表示,小企業不是銀行賺錢的“唐僧肉”,一味追求高收費。否則,就是“竭澤而漁”,就是對企業、對自身和社會不負責任。建行小企業貸款定價始終堅持在收益覆蓋成本的前提下,合適定價,在保持一定收益水準的同時,避免過多增加企業融資負擔,防止企業“融資貴”,平均貸款利率不到8%,大幅低於股份制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機構。
- 附件下載:
- press.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