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莫道白霜蓋滿頭 老驥愛心灑人間──建設銀行山東棗莊分行離休幹部刁俊然弘揚雷鋒精神、奉獻愛心的事跡

發佈時間:2012-02-27

刁俊然同志是中國建設銀行棗莊分行離休幹部,1922年出生,1945年參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先後供職于山東聊城縣人行、冀魯豫銀行第五辦事處、曹縣銀行、菏澤保險中心公司、山東省保險公司、滕縣縣委、建設銀行滕縣辦事處。1957年在全國財貿幹部培訓班上,刁俊然同志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78年離休,時任建設銀行滕縣辦事處主任。

離休以來,他堅守“人生在世,奉獻第一、只為社會、莫為索取、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人生信條,以雷鋒為榜樣,自覺踐行雷鋒精神,離休不離志,以愛心善舉幫助失學兒童,傾一己之力支援家鄉的教育和建設事業,並超越生命的限制做出身後捐贈遺體的決定。他以人間大愛播撒人間,用人性的光輝照耀了全體建行人。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老建行人奉獻愛心、回報社會的高風亮節,更看到了一位老共産黨員博大的胸襟和無私的品質。刁俊然同志的事跡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山東省內多家媒體、《建設銀行報》都對他的事跡進行了報道。2006年,刁俊然同志被建行總行授予優秀黨員稱號,被山東省分行評為“知榮明恥”十大感動人物;2008年,被山東省委組織部、省老幹部局聯合授予“山東省先進離退休幹部”榮譽稱號;20099月,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成為全國建行系統唯一受到中共中央組織部表彰的離退休先進個人;201012月,被評為棗莊市第二屆“感動棗莊”十佳人物。

愛的承諾

1922年,刁俊然出生於山東聊城市于集鄉鹽屯村,動蕩的年代裏,父母拉扯著他們兄弟四人,艱難地生活著。貧苦的生活,讓刁俊然過早地領略到了苦難的滋味,感受到了貧窮日子的百般艱辛,“那個時候,吃不飽,穿不暖,看見別人家的孩子進學堂唸書,就纏著父母,非要去讀書。可是家裏窮啊,父母硬是從牙縫裏省下點糧食交給先生,總算上了幾年學。”

1945年,讀過幾年書的刁俊然來到了聊城縣二區,開始了革命生涯的第一步。1947年,積極要求進步的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血氣方剛的刁俊然舉起拳頭,向黨宣誓“永遠忠於黨,報效國家,盡己所能,把全部生命獻給黨的事業”。

從聊城縣人行到冀魯豫銀行第五辦事處,從曹縣銀行到菏澤保險中心公司,從省保險公司到滕縣財貿,從滕縣羊莊公社到縣供銷社,從建行滕縣辦事處籌建到離休。無論在什麼崗位,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刁俊然始終不忘自己是一名黨培養起來的幹部,不忘自己在入黨時的錚錚誓言。手中有權,他不謀私利,在滕縣供銷社任“一把手”的時候,掌管著當時號稱“全國第一縣”的商品供應大權,他沒有為家人多批一尺布票、一兩白糖。86歲的老伴劉效蘊説:“從省保險公司嫁給他到現在,幾十年了,不管是家裏、孩子,還是親戚朋友,誰也沒沾他一點光,他呀,就是一根筋,認準了理到死不回頭”。

從舊社會走過來的刁俊然,經歷過社會數次變革,歷練過生活的困苦,所以他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懂得感恩。刁俊然身為離休幹部,資格老、年紀大,而且是建行滕州支行創建初期的主要領導,按説生活中給組織提點什麼要求也在情理之中,但他就連到醫院看病這樣的小事也從不給行裏添麻煩。前幾年身體允許的時候,他總是一人騎上他那輛跟隨大半輩子的自行車前往,現在身體不便了,他也吩咐老伴叫上計程車,用他的話説“決不沾公家的便宜”。許多在常人眼裏很平常的事,在刁俊然那裏卻是絕對不允許的。一次,他的三女兒以他的名義從醫院開了40個創可貼,刁老知道後嚴厲地批評了女兒的行為。而後,刁老專門叮囑滕州市人民醫院的醫生,任何人不得以他的名義開方拿藥。透過刁俊然老人那顆幾乎透明的心,可以看得見他堅持原則的執著和自我要求的嚴格。

在一般人看來,刁老這輩子認死理,在別人眼裏是“犯傻”,其實他是以自己的方式踐行一名共産黨員的莊嚴承諾。

愛的奉獻

早在1998年,滕州市婦聯結合“春蕾計劃”,對全市失學兒童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通過調查了解到,由於父母雙亡、離異等原因,導致全市相當一部分兒童生活貧困,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失學、輟學現象嚴重。為使這些孩子健康成長,順利完成學業,滕州市婦聯根據調查情況,在《滕州日報》刊發了開展“代理媽媽”活動的倡議書,倡議社會各界為貧困兒童奉獻愛心。

第二天,一向關心時事的刁俊然老人從《滕州日報》上看到了這則消息,讀著讀著,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刁俊然老人總覺得,社會上困難家庭、失學孩子太多了,儘管自己收入不高,但用生活節余捐助這些家庭和孩子比自己花了要值得,心裏會舒坦很多。

七天后,刁俊然老人給滕州市婦聯打電話,主動要求參加“代理媽媽”活動。隨後,通過滕州市婦聯的牽線搭橋,刁俊然老人與張汪鎮的五位孤兒結成幫扶對子,每人每年資助200元錢,還為他們購置了書包等學習用品。2002年,刁俊然老人又在滕州市龍陽鎮以同樣的方式資助了趙岩岩、王東東、刁統帥和石電岩4名家境貧困的兒童。2005年,他又開始資助滕州市東沙河鎮的貧困兒童王立芹和李榮榮。

為深入了解刁俊然老人所資助學生的現狀,我們驅車50多公里來到被救助對象胡思兵家中採訪。一歲半就失去了父母的胡思兵靠年邁的奶奶拾破爛拉扯長大。1998年,胡思兵到了該上學的年齡,然而幾十塊錢的學費和書本費卻讓這祖孫倆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淚。就在走投無路的時候,胡思兵和奶奶沒想到,他們遇上了好人刁俊然。我們一到家,胡思兵的奶奶拉住我們的手不放:“沒有老刁哥就沒有俺孫子的今天,俺娘倆到死都不能忘了老刁哥┄┄”。在刁俊然的資助下,胡思兵順利讀完了小學。如今胡思兵有了一份安定的工作、一個滿意的女朋友,能夠靠自己的能力贍養奶奶。

刁俊然老人所資助的學生,都是家境十分困難的孩子,他們享受不到父愛、母愛,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通過滕州市婦聯我們進一步了解到,這些得到刁俊然老人資助的孩子,都較好地完成了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學習,目前大多都已成家立業。這些孩子未來的命運我們無法預知,但是,老人給予他們的關愛與親情,將使他們受用一生。

刁俊然老人的老家在聊城,身在異鄉,他在為當地的教育事業奉獻愛心的同時,沒有忘記老家的孩子們。從1995年至2000年,刁俊然老人每年都給自己的家鄉——山東聊城市東城區于集鄉鹽屯村小學寄去1000元,作為對特困學生的資助和對優秀生的獎勵。他對家鄉的深情厚意,至今被家鄉人所稱道。

1996年,鹽屯村自籌資金修建水泥道路,刁俊然的侄子向他透露了這一資訊。他知道,祖祖輩輩多少代人在這裡生活,泥濘的小路印下了多少代人的辛酸與坎坷,雨天一身泥、晴天漫天土,能修上一條水泥大路,這可是鄉親們夢寐以求的。他悄悄取出4000元積蓄寄給了家鄉的村委會。過後不久,家鄉人帶著他那蘸滿親情的4000元現金從聊城趕到滕州老人家中,説什麼也要將這筆錢退回來。村支書告訴老人,家裏修路的錢,鄉親們自己想辦法,您老年紀這麼大,工資也不高,又資助孩子們上學,您的心意我們領了,這錢實在不能收。可是,固執的老人無論如何讓家鄉人收下他的心意,一行前來的鄉親們被老人的執著深深地打動了。

與捐款幾萬元的慷慨相比,生活中刁老和老伴的生活簡樸的不能再簡樸。至今老人依然住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滕州支行分配的面積不足60平米的房子裏,家裏除了一台老式的電視機幾乎沒有一件像樣的傢具和家用電器:老式的沙發、老式的衣櫥、老式的青島電視機、老式的上海冰箱、老式的琴島夏普洗衣機。一件洗得發白了的中山裝幾乎成了他“接見”各級領導的“待客裝”。

就在刁老堅持著自己的善舉的十幾年間,幾個兒女下崗的下崗,內退的內退,生活的節奏和平靜一下子被打亂了。老人的小兒子原來在工商銀行上班,改革中失去了崗位,兒媳也因企業倒閉被迫回到家中,原本好端端的家,由於一下子失去了經濟來源而變得格外窘迫。孫子上學需要錢,一家三口生活需要錢,面對日漸沉默的兒子和唉聲嘆氣的兒媳,刁老看在眼裏疼在心裏。一次,兒子媳婦當著老人的面提起生活的困難,不由地説了幾句埋怨的話。老人摟著孫子,心中涌起百般滋味,是啊,都是自己的親骨肉,他們有困難,作為老人怎麼能袖手旁觀呢?他告訴兒子媳婦,你們年輕力壯,失業下崗不能失去求生的本能,改變生活要靠自己,靠我們的工資是難以養活你們一輩子的。

在家人眼裏,刁俊然就是個怪人,對自己和家人是摳了又摳,可是對需要幫助的人他可以傾盡所有。在刁俊然的心裏,共産黨才是他的父母摯愛。

刁俊然老人愛心助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滕州日報》、山東電視臺等多家媒體予以報道,但是刁俊然老人認為自己對社會所做的貢獻還不夠,就在他76歲那年,他又做出了一個常人難以理解的驚人之舉。1997年,他聯繫滕州衛校準備將遺體捐獻給醫療事業,但是,由於滕州衛校不具備條件,他的心願沒有達成。後來,通過多方聯繫,他找到了江蘇省徐州醫學院。得知刁俊然要捐獻遺體,徐州醫學院解剖學教研室很快寄來了協議書。要捐獻遺體必須全家人同意簽字才行,這一下家裏炸開了鍋。

在我國,由於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得毀傷”、“入土為安”等傳統觀念的影響,幾乎沒有多少人願意死後捐獻自己的器官,更別説遺體了。當刁俊然老人向家人説出捐獻遺體這一想法時,兒女們強烈反對。兒女的不認同並沒能改變刁老的捐獻決心,甚至不惜與兒女鬧翻。他一怒之下,把小兒子一家趕出了家門。

為確保兒女們在遺體捐獻協議書上簽字,刁俊然老人“軟硬兼施”,逐個耐心做工作。他首先從大兒子、大女兒的思想工作做起:我捐獻遺體,通過研究利用,就有可能解決一些醫學問題,就有可能培養出一批技術優秀的醫生來,就會給很多患者帶來生的希望。對他人是功德無量,對自己是了卻了奉獻社會的心願……

兒女們拗不過固執的父親,萬般無奈之下兒女只好同意。

在刁老家中,就捐獻遺體一事,我們採訪到他的三女兒:“我父親一輩子革命,風風雨雨,到老了遺體都捐獻了!我們從感情上真是接受不了,別人也會説我們是不孝啊!”而刁老卻像是在説一件很輕鬆的事:“我幫助別人還太少,隨著年齡的增長,時日不多了,到過逝的那一天,我的身體都埋了有什麼用啊?醫院還可以當標本,做了實驗對人民是有益處的,現在還有很多沒有攻克的難題。兒女説留個念想祭奠也好,我説留張照片就行了。”面對生命的歸宿,恐怕很少有人能夠如此透徹與超然。

刁俊然老人值得敬重,刁俊然老人的精神值得發揚光大。在採訪的過程中,他對我們説:“這樣做是想在有生之年,在生命將盡之時,用自己的身軀、儘自己的所能,最後幫助他人一把,使社會和他人受益。”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刁俊然老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産黨員畢生奉獻社會的孜孜追求。

愛的召喚

愛在延續。刁俊然老人的愛心善舉深深感動和影響著周圍每一個善良的心靈,特別是建行系統的員工。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了他助人的快樂。董學鵬是中國建設銀行滕州支行善南分理處的主任,網點11名員工自發地每人資助了一名貧困兒童。不僅如此,他們還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了更多的客戶加入到獻愛心的行列中來。建行山東分行機關和棗莊分行10年來聯手在“牽手希望 關愛未來”助學活動中累計捐贈120多萬元用於棗莊市山亭區建銀希望小學和建銀文昌小學的校舍改造。捐贈救助學生500多人……

愛在崗位

刁俊然同志是中國建設銀行棗莊分行離休幹部,1922年出生,1945年參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先後供職于山東聊城縣人行、冀魯豫銀行第五辦事處、曹縣銀行、菏澤保險中心公司、山東省保險公司、滕縣縣委、建設銀行滕縣辦事處。1957年在全國財貿幹部培訓班上,刁俊然同志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78年離休,時任建設銀行滕縣辦事處主任。

離休以來,他堅守“人生在世,奉獻第一、只為社會、莫為索取、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人生信條,以雷鋒為榜樣,自覺踐行雷鋒精神,離休不離志,以愛心善舉幫助失學兒童,傾一己之力支援家鄉的教育和建設事業,並超越生命的限制做出身後捐贈遺體的決定。他以人間大愛播撒人間,用人性的光輝照耀了全體建行人。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老建行人奉獻愛心、回報社會的高風亮節,更看到了一位老共産黨員博大的胸襟和無私的品質。刁俊然同志的事跡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山東省內多家媒體、《建設銀行報》都對他的事跡進行了報道。2006年,刁俊然同志被建行總行授予優秀黨員稱號,被山東省分行評為“知榮明恥”十大感動人物;2008年,被山東省委組織部、省老幹部局聯合授予“山東省先進離退休幹部”榮譽稱號;20099月,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成為全國建行系統唯一受到中共中央組織部表彰的離退休先進個人;201012月,被評為棗莊市第二屆“感動棗莊”十佳人物。

愛的承諾

1922年,刁俊然出生於山東聊城市于集鄉鹽屯村,動蕩的年代裏,父母拉扯著他們兄弟四人,艱難地生活著。貧苦的生活,讓刁俊然過早地領略到了苦難的滋味,感受到了貧窮日子的百般艱辛,“那個時候,吃不飽,穿不暖,看見別人家的孩子進學堂唸書,就纏著父母,非要去讀書。可是家裏窮啊,父母硬是從牙縫裏省下點糧食交給先生,總算上了幾年學。”

1945年,讀過幾年書的刁俊然來到了聊城縣二區,開始了革命生涯的第一步。1947年,積極要求進步的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血氣方剛的刁俊然舉起拳頭,向黨宣誓“永遠忠於黨,報效國家,盡己所能,把全部生命獻給黨的事業”。

從聊城縣人行到冀魯豫銀行第五辦事處,從曹縣銀行到菏澤保險中心公司,從省保險公司到滕縣財貿,從滕縣羊莊公社到縣供銷社,從建行滕縣辦事處籌建到離休。無論在什麼崗位,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刁俊然始終不忘自己是一名黨培養起來的幹部,不忘自己在入黨時的錚錚誓言。手中有權,他不謀私利,在滕縣供銷社任“一把手”的時候,掌管著當時號稱“全國第一縣”的商品供應大權,他沒有為家人多批一尺布票、一兩白糖。86歲的老伴劉效蘊説:“從省保險公司嫁給他到現在,幾十年了,不管是家裏、孩子,還是親戚朋友,誰也沒沾他一點光,他呀,就是一根筋,認準了理到死不回頭”。

從舊社會走過來的刁俊然,經歷過社會數次變革,歷練過生活的困苦,所以他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懂得感恩。刁俊然身為離休幹部,資格老、年紀大,而且是建行滕州支行創建初期的主要領導,按説生活中給組織提點什麼要求也在情理之中,但他就連到醫院看病這樣的小事也從不給行裏添麻煩。前幾年身體允許的時候,他總是一人騎上他那輛跟隨大半輩子的自行車前往,現在身體不便了,他也吩咐老伴叫上計程車,用他的話説“決不沾公家的便宜”。許多在常人眼裏很平常的事,在刁俊然那裏卻是絕對不允許的。一次,他的三女兒以他的名義從醫院開了40個創可貼,刁老知道後嚴厲地批評了女兒的行為。而後,刁老專門叮囑滕州市人民醫院的醫生,任何人不得以他的名義開方拿藥。透過刁俊然老人那顆幾乎透明的心,可以看得見他堅持原則的執著和自我要求的嚴格。

在一般人看來,刁老這輩子認死理,在別人眼裏是“犯傻”,其實他是以自己的方式踐行一名共産黨員的莊嚴承諾。

愛的奉獻

早在1998年,滕州市婦聯結合“春蕾計劃”,對全市失學兒童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通過調查了解到,由於父母雙亡、離異等原因,導致全市相當一部分兒童生活貧困,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失學、輟學現象嚴重。為使這些孩子健康成長,順利完成學業,滕州市婦聯根據調查情況,在《滕州日報》刊發了開展“代理媽媽”活動的倡議書,倡議社會各界為貧困兒童奉獻愛心。

第二天,一向關心時事的刁俊然老人從《滕州日報》上看到了這則消息,讀著讀著,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刁俊然老人總覺得,社會上困難家庭、失學孩子太多了,儘管自己收入不高,但用生活節余捐助這些家庭和孩子比自己花了要值得,心裏會舒坦很多。

七天后,刁俊然老人給滕州市婦聯打電話,主動要求參加“代理媽媽”活動。隨後,通過滕州市婦聯的牽線搭橋,刁俊然老人與張汪鎮的五位孤兒結成幫扶對子,每人每年資助200元錢,還為他們購置了書包等學習用品。2002年,刁俊然老人又在滕州市龍陽鎮以同樣的方式資助了趙岩岩、王東東、刁統帥和石電岩4名家境貧困的兒童。2005年,他又開始資助滕州市東沙河鎮的貧困兒童王立芹和李榮榮。

為深入了解刁俊然老人所資助學生的現狀,我們驅車50多公里來到被救助對象胡思兵家中採訪。一歲半就失去了父母的胡思兵靠年邁的奶奶拾破爛拉扯長大。1998年,胡思兵到了該上學的年齡,然而幾十塊錢的學費和書本費卻讓這祖孫倆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淚。就在走投無路的時候,胡思兵和奶奶沒想到,他們遇上了好人刁俊然。我們一到家,胡思兵的奶奶拉住我們的手不放:“沒有老刁哥就沒有俺孫子的今天,俺娘倆到死都不能忘了老刁哥┄┄”。在刁俊然的資助下,胡思兵順利讀完了小學。如今胡思兵有了一份安定的工作、一個滿意的女朋友,能夠靠自己的能力贍養奶奶。

刁俊然老人所資助的學生,都是家境十分困難的孩子,他們享受不到父愛、母愛,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通過滕州市婦聯我們進一步了解到,這些得到刁俊然老人資助的孩子,都較好地完成了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學習,目前大多都已成家立業。這些孩子未來的命運我們無法預知,但是,老人給予他們的關愛與親情,將使他們受用一生。

刁俊然老人的老家在聊城,身在異鄉,他在為當地的教育事業奉獻愛心的同時,沒有忘記老家的孩子們。從1995年至2000年,刁俊然老人每年都給自己的家鄉——山東聊城市東城區于集鄉鹽屯村小學寄去1000元,作為對特困學生的資助和對優秀生的獎勵。他對家鄉的深情厚意,至今被家鄉人所稱道。

1996年,鹽屯村自籌資金修建水泥道路,刁俊然的侄子向他透露了這一資訊。他知道,祖祖輩輩多少代人在這裡生活,泥濘的小路印下了多少代人的辛酸與坎坷,雨天一身泥、晴天漫天土,能修上一條水泥大路,這可是鄉親們夢寐以求的。他悄悄取出4000元積蓄寄給了家鄉的村委會。過後不久,家鄉人帶著他那蘸滿親情的4000元現金從聊城趕到滕州老人家中,説什麼也要將這筆錢退回來。村支書告訴老人,家裏修路的錢,鄉親們自己想辦法,您老年紀這麼大,工資也不高,又資助孩子們上學,您的心意我們領了,這錢實在不能收。可是,固執的老人無論如何讓家鄉人收下他的心意,一行前來的鄉親們被老人的執著深深地打動了。

與捐款幾萬元的慷慨相比,生活中刁老和老伴的生活簡樸的不能再簡樸。至今老人依然住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滕州支行分配的面積不足60平米的房子裏,家裏除了一台老式的電視機幾乎沒有一件像樣的傢具和家用電器:老式的沙發、老式的衣櫥、老式的青島電視機、老式的上海冰箱、老式的琴島夏普洗衣機。一件洗得發白了的中山裝幾乎成了他“接見”各級領導的“待客裝”。

就在刁老堅持著自己的善舉的十幾年間,幾個兒女下崗的下崗,內退的內退,生活的節奏和平靜一下子被打亂了。老人的小兒子原來在工商銀行上班,改革中失去了崗位,兒媳也因企業倒閉被迫回到家中,原本好端端的家,由於一下子失去了經濟來源而變得格外窘迫。孫子上學需要錢,一家三口生活需要錢,面對日漸沉默的兒子和唉聲嘆氣的兒媳,刁老看在眼裏疼在心裏。一次,兒子媳婦當著老人的面提起生活的困難,不由地説了幾句埋怨的話。老人摟著孫子,心中涌起百般滋味,是啊,都是自己的親骨肉,他們有困難,作為老人怎麼能袖手旁觀呢?他告訴兒子媳婦,你們年輕力壯,失業下崗不能失去求生的本能,改變生活要靠自己,靠我們的工資是難以養活你們一輩子的。

在家人眼裏,刁俊然就是個怪人,對自己和家人是摳了又摳,可是對需要幫助的人他可以傾盡所有。在刁俊然的心裏,共産黨才是他的父母摯愛。

刁俊然老人愛心助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滕州日報》、山東電視臺等多家媒體予以報道,但是刁俊然老人認為自己對社會所做的貢獻還不夠,就在他76歲那年,他又做出了一個常人難以理解的驚人之舉。1997年,他聯繫滕州衛校準備將遺體捐獻給醫療事業,但是,由於滕州衛校不具備條件,他的心願沒有達成。後來,通過多方聯繫,他找到了江蘇省徐州醫學院。得知刁俊然要捐獻遺體,徐州醫學院解剖學教研室很快寄來了協議書。要捐獻遺體必須全家人同意簽字才行,這一下家裏炸開了鍋。

在我國,由於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得毀傷”、“入土為安”等傳統觀念的影響,幾乎沒有多少人願意死後捐獻自己的器官,更別説遺體了。當刁俊然老人向家人説出捐獻遺體這一想法時,兒女們強烈反對。兒女的不認同並沒能改變刁老的捐獻決心,甚至不惜與兒女鬧翻。他一怒之下,把小兒子一家趕出了家門。

為確保兒女們在遺體捐獻協議書上簽字,刁俊然老人“軟硬兼施”,逐個耐心做工作。他首先從大兒子、大女兒的思想工作做起:我捐獻遺體,通過研究利用,就有可能解決一些醫學問題,就有可能培養出一批技術優秀的醫生來,就會給很多患者帶來生的希望。對他人是功德無量,對自己是了卻了奉獻社會的心願……

兒女們拗不過固執的父親,萬般無奈之下兒女只好同意。

在刁老家中,就捐獻遺體一事,我們採訪到他的三女兒:“我父親一輩子革命,風風雨雨,到老了遺體都捐獻了!我們從感情上真是接受不了,別人也會説我們是不孝啊!”而刁老卻像是在説一件很輕鬆的事:“我幫助別人還太少,隨著年齡的增長,時日不多了,到過逝的那一天,我的身體都埋了有什麼用啊?醫院還可以當標本,做了實驗對人民是有益處的,現在還有很多沒有攻克的難題。兒女説留個念想祭奠也好,我説留張照片就行了。”面對生命的歸宿,恐怕很少有人能夠如此透徹與超然。

刁俊然老人值得敬重,刁俊然老人的精神值得發揚光大。在採訪的過程中,他對我們説:“這樣做是想在有生之年,在生命將盡之時,用自己的身軀、儘自己的所能,最後幫助他人一把,使社會和他人受益。”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刁俊然老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産黨員畢生奉獻社會的孜孜追求。

愛的召喚

愛在延續。刁俊然老人的愛心善舉深深感動和影響著周圍每一個善良的心靈,特別是建行系統的員工。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了他助人的快樂。董學鵬是中國建設銀行滕州支行善南分理處的主任,網點11名員工自發地每人資助了一名貧困兒童。不僅如此,他們還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了更多的客戶加入到獻愛心的行列中來。建行山東分行機關和棗莊分行10年來聯手在“牽手希望 關愛未來”助學活動中累計捐贈120多萬元用於棗莊市山亭區建銀希望小學和建銀文昌小學的校舍改造。捐贈救助學生500多人……

愛在崗位……

愛潮涌動

刁俊然同志是中國建設銀行棗莊分行離休幹部,1922年出生,1945年參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先後供職于山東聊城縣人行、冀魯豫銀行第五辦事處、曹縣銀行、菏澤保險中心公司、山東省保險公司、滕縣縣委、建設銀行滕縣辦事處。1957年在全國財貿幹部培訓班上,刁俊然同志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78年離休,時任建設銀行滕縣辦事處主任。

離休以來,他堅守“人生在世,奉獻第一、只為社會、莫為索取、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人生信條,以雷鋒為榜樣,自覺踐行雷鋒精神,離休不離志,以愛心善舉幫助失學兒童,傾一己之力支援家鄉的教育和建設事業,並超越生命的限制做出身後捐贈遺體的決定。他以人間大愛播撒人間,用人性的光輝照耀了全體建行人。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老建行人奉獻愛心、回報社會的高風亮節,更看到了一位老共産黨員博大的胸襟和無私的品質。刁俊然同志的事跡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山東省內多家媒體、《建設銀行報》都對他的事跡進行了報道。2006年,刁俊然同志被建行總行授予優秀黨員稱號,被山東省分行評為“知榮明恥”十大感動人物;2008年,被山東省委組織部、省老幹部局聯合授予“山東省先進離退休幹部”榮譽稱號;20099月,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成為全國建行系統唯一受到中共中央組織部表彰的離退休先進個人;201012月,被評為棗莊市第二屆“感動棗莊”十佳人物。

愛的承諾

1922年,刁俊然出生於山東聊城市于集鄉鹽屯村,動蕩的年代裏,父母拉扯著他們兄弟四人,艱難地生活著。貧苦的生活,讓刁俊然過早地領略到了苦難的滋味,感受到了貧窮日子的百般艱辛,“那個時候,吃不飽,穿不暖,看見別人家的孩子進學堂唸書,就纏著父母,非要去讀書。可是家裏窮啊,父母硬是從牙縫裏省下點糧食交給先生,總算上了幾年學。”

1945年,讀過幾年書的刁俊然來到了聊城縣二區,開始了革命生涯的第一步。1947年,積極要求進步的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血氣方剛的刁俊然舉起拳頭,向黨宣誓“永遠忠於黨,報效國家,盡己所能,把全部生命獻給黨的事業”。

從聊城縣人行到冀魯豫銀行第五辦事處,從曹縣銀行到菏澤保險中心公司,從省保險公司到滕縣財貿,從滕縣羊莊公社到縣供銷社,從建行滕縣辦事處籌建到離休。無論在什麼崗位,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刁俊然始終不忘自己是一名黨培養起來的幹部,不忘自己在入黨時的錚錚誓言。手中有權,他不謀私利,在滕縣供銷社任“一把手”的時候,掌管著當時號稱“全國第一縣”的商品供應大權,他沒有為家人多批一尺布票、一兩白糖。86歲的老伴劉效蘊説:“從省保險公司嫁給他到現在,幾十年了,不管是家裏、孩子,還是親戚朋友,誰也沒沾他一點光,他呀,就是一根筋,認準了理到死不回頭”。

從舊社會走過來的刁俊然,經歷過社會數次變革,歷練過生活的困苦,所以他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懂得感恩。刁俊然身為離休幹部,資格老、年紀大,而且是建行滕州支行創建初期的主要領導,按説生活中給組織提點什麼要求也在情理之中,但他就連到醫院看病這樣的小事也從不給行裏添麻煩。前幾年身體允許的時候,他總是一人騎上他那輛跟隨大半輩子的自行車前往,現在身體不便了,他也吩咐老伴叫上計程車,用他的話説“決不沾公家的便宜”。許多在常人眼裏很平常的事,在刁俊然那裏卻是絕對不允許的。一次,他的三女兒以他的名義從醫院開了40個創可貼,刁老知道後嚴厲地批評了女兒的行為。而後,刁老專門叮囑滕州市人民醫院的醫生,任何人不得以他的名義開方拿藥。透過刁俊然老人那顆幾乎透明的心,可以看得見他堅持原則的執著和自我要求的嚴格。

在一般人看來,刁老這輩子認死理,在別人眼裏是“犯傻”,其實他是以自己的方式踐行一名共産黨員的莊嚴承諾。

愛的奉獻

早在1998年,滕州市婦聯結合“春蕾計劃”,對全市失學兒童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通過調查了解到,由於父母雙亡、離異等原因,導致全市相當一部分兒童生活貧困,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失學、輟學現象嚴重。為使這些孩子健康成長,順利完成學業,滕州市婦聯根據調查情況,在《滕州日報》刊發了開展“代理媽媽”活動的倡議書,倡議社會各界為貧困兒童奉獻愛心。

第二天,一向關心時事的刁俊然老人從《滕州日報》上看到了這則消息,讀著讀著,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刁俊然老人總覺得,社會上困難家庭、失學孩子太多了,儘管自己收入不高,但用生活節余捐助這些家庭和孩子比自己花了要值得,心裏會舒坦很多。

七天后,刁俊然老人給滕州市婦聯打電話,主動要求參加“代理媽媽”活動。隨後,通過滕州市婦聯的牽線搭橋,刁俊然老人與張汪鎮的五位孤兒結成幫扶對子,每人每年資助200元錢,還為他們購置了書包等學習用品。2002年,刁俊然老人又在滕州市龍陽鎮以同樣的方式資助了趙岩岩、王東東、刁統帥和石電岩4名家境貧困的兒童。2005年,他又開始資助滕州市東沙河鎮的貧困兒童王立芹和李榮榮。

為深入了解刁俊然老人所資助學生的現狀,我們驅車50多公里來到被救助對象胡思兵家中採訪。一歲半就失去了父母的胡思兵靠年邁的奶奶拾破爛拉扯長大。1998年,胡思兵到了該上學的年齡,然而幾十塊錢的學費和書本費卻讓這祖孫倆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淚。就在走投無路的時候,胡思兵和奶奶沒想到,他們遇上了好人刁俊然。我們一到家,胡思兵的奶奶拉住我們的手不放:“沒有老刁哥就沒有俺孫子的今天,俺娘倆到死都不能忘了老刁哥┄┄”。在刁俊然的資助下,胡思兵順利讀完了小學。如今胡思兵有了一份安定的工作、一個滿意的女朋友,能夠靠自己的能力贍養奶奶。

刁俊然老人所資助的學生,都是家境十分困難的孩子,他們享受不到父愛、母愛,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通過滕州市婦聯我們進一步了解到,這些得到刁俊然老人資助的孩子,都較好地完成了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學習,目前大多都已成家立業。這些孩子未來的命運我們無法預知,但是,老人給予他們的關愛與親情,將使他們受用一生。

刁俊然老人的老家在聊城,身在異鄉,他在為當地的教育事業奉獻愛心的同時,沒有忘記老家的孩子們。從1995年至2000年,刁俊然老人每年都給自己的家鄉——山東聊城市東城區于集鄉鹽屯村小學寄去1000元,作為對特困學生的資助和對優秀生的獎勵。他對家鄉的深情厚意,至今被家鄉人所稱道。

1996年,鹽屯村自籌資金修建水泥道路,刁俊然的侄子向他透露了這一資訊。他知道,祖祖輩輩多少代人在這裡生活,泥濘的小路印下了多少代人的辛酸與坎坷,雨天一身泥、晴天漫天土,能修上一條水泥大路,這可是鄉親們夢寐以求的。他悄悄取出4000元積蓄寄給了家鄉的村委會。過後不久,家鄉人帶著他那蘸滿親情的4000元現金從聊城趕到滕州老人家中,説什麼也要將這筆錢退回來。村支書告訴老人,家裏修路的錢,鄉親們自己想辦法,您老年紀這麼大,工資也不高,又資助孩子們上學,您的心意我們領了,這錢實在不能收。可是,固執的老人無論如何讓家鄉人收下他的心意,一行前來的鄉親們被老人的執著深深地打動了。

與捐款幾萬元的慷慨相比,生活中刁老和老伴的生活簡樸的不能再簡樸。至今老人依然住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滕州支行分配的面積不足60平米的房子裏,家裏除了一台老式的電視機幾乎沒有一件像樣的傢具和家用電器:老式的沙發、老式的衣櫥、老式的青島電視機、老式的上海冰箱、老式的琴島夏普洗衣機。一件洗得發白了的中山裝幾乎成了他“接見”各級領導的“待客裝”。

就在刁老堅持著自己的善舉的十幾年間,幾個兒女下崗的下崗,內退的內退,生活的節奏和平靜一下子被打亂了。老人的小兒子原來在工商銀行上班,改革中失去了崗位,兒媳也因企業倒閉被迫回到家中,原本好端端的家,由於一下子失去了經濟來源而變得格外窘迫。孫子上學需要錢,一家三口生活需要錢,面對日漸沉默的兒子和唉聲嘆氣的兒媳,刁老看在眼裏疼在心裏。一次,兒子媳婦當著老人的面提起生活的困難,不由地説了幾句埋怨的話。老人摟著孫子,心中涌起百般滋味,是啊,都是自己的親骨肉,他們有困難,作為老人怎麼能袖手旁觀呢?他告訴兒子媳婦,你們年輕力壯,失業下崗不能失去求生的本能,改變生活要靠自己,靠我們的工資是難以養活你們一輩子的。

在家人眼裏,刁俊然就是個怪人,對自己和家人是摳了又摳,可是對需要幫助的人他可以傾盡所有。在刁俊然的心裏,共産黨才是他的父母摯愛。

刁俊然老人愛心助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滕州日報》、山東電視臺等多家媒體予以報道,但是刁俊然老人認為自己對社會所做的貢獻還不夠,就在他76歲那年,他又做出了一個常人難以理解的驚人之舉。1997年,他聯繫滕州衛校準備將遺體捐獻給醫療事業,但是,由於滕州衛校不具備條件,他的心願沒有達成。後來,通過多方聯繫,他找到了江蘇省徐州醫學院。得知刁俊然要捐獻遺體,徐州醫學院解剖學教研室很快寄來了協議書。要捐獻遺體必須全家人同意簽字才行,這一下家裏炸開了鍋。

在我國,由於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得毀傷”、“入土為安”等傳統觀念的影響,幾乎沒有多少人願意死後捐獻自己的器官,更別説遺體了。當刁俊然老人向家人説出捐獻遺體這一想法時,兒女們強烈反對。兒女的不認同並沒能改變刁老的捐獻決心,甚至不惜與兒女鬧翻。他一怒之下,把小兒子一家趕出了家門。

為確保兒女們在遺體捐獻協議書上簽字,刁俊然老人“軟硬兼施”,逐個耐心做工作。他首先從大兒子、大女兒的思想工作做起:我捐獻遺體,通過研究利用,就有可能解決一些醫學問題,就有可能培養出一批技術優秀的醫生來,就會給很多患者帶來生的希望。對他人是功德無量,對自己是了卻了奉獻社會的心願……

兒女們拗不過固執的父親,萬般無奈之下兒女只好同意。

在刁老家中,就捐獻遺體一事,我們採訪到他的三女兒:“我父親一輩子革命,風風雨雨,到老了遺體都捐獻了!我們從感情上真是接受不了,別人也會説我們是不孝啊!”而刁老卻像是在説一件很輕鬆的事:“我幫助別人還太少,隨著年齡的增長,時日不多了,到過逝的那一天,我的身體都埋了有什麼用啊?醫院還可以當標本,做了實驗對人民是有益處的,現在還有很多沒有攻克的難題。兒女説留個念想祭奠也好,我説留張照片就行了。”面對生命的歸宿,恐怕很少有人能夠如此透徹與超然。

刁俊然老人值得敬重,刁俊然老人的精神值得發揚光大。在採訪的過程中,他對我們説:“這樣做是想在有生之年,在生命將盡之時,用自己的身軀、儘自己的所能,最後幫助他人一把,使社會和他人受益。”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刁俊然老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産黨員畢生奉獻社會的孜孜追求。

愛的召喚

愛在延續。刁俊然老人的愛心善舉深深感動和影響著周圍每一個善良的心靈,特別是建行系統的員工。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了他助人的快樂。董學鵬是中國建設銀行滕州支行善南分理處的主任,網點11名員工自發地每人資助了一名貧困兒童。不僅如此,他們還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了更多的客戶加入到獻愛心的行列中來。建行山東分行機關和棗莊分行10年來聯手在“牽手希望 關愛未來”助學活動中累計捐贈120多萬元用於棗莊市山亭區建銀希望小學和建銀文昌小學的校舍改造。捐贈救助學生500多人……

愛在崗位……

愛潮涌動…

 

附件下載:
press..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