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金融時報》:服務實體經濟債市應加大創新力度──訪建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谷裕

發佈時間:2012-03-13

當前債市總規模達貸款餘額的42%

記者:債券市場在整個金融市場領域中承擔著什麼樣的功能?從過去幾年的發展看,債券市場發展的品質如何?

谷裕:債券市場是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的重要子市場之一,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就我國債券市場而言,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尤為重要。一是擴大社會投融資渠道。伴隨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深入,社會投融資需求呈現快速多元化,相應需要不斷擴大和豐富投融資渠道,而債券市場無疑在滿足投融資需求、提高投融資效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二是分散投融資風險。在我國,銀行信貸作為社會投融資的主渠道,在發揮資金融通功能的同時,也使得風險高度集中在銀行業。債券市場無疑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分散風險機制,在化解投融資風險過度集中的矛盾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提高宏觀調控效率。我國的債券市場還是宏觀調控的重要著力點。一方面,債券市場的發展保證人民銀行能有效開展公開市場操作,豐富了貨幣政策工具;另一方面,債券市場通過市場化的價格機制調控社會融資,成為貨幣政策傳導的重要渠道。

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容量迅速擴大,過去五年我國債券市場託管量從12.3萬億元增加至21.4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5%,目前債券市場的規模已達到貸款餘額的42%。與此同時,債券品種日益豐富,特別是與實體經濟關係密切的企業類債券佔比迅速上升。企業類債券託管量從2007年底的7600億元增長至2011年底的41700億元。

債券市場制度建設方面推出了Shibor利率體系,成立了自律性行業組織,推出了自主産權的衍生産品主協議,建立了集中清算制度,加強了衍生産品的統計監管,完善了估值體系等一系列創新措施,發行體由財政部、人民銀行、政策性銀行擴展到商業銀行、工商企業、國際性金融機構、外資金融機構、資産池,其中工商企業還從大中型國有企業擴展到資信較低的中小民營企業。投資者也從傳統的銀行類金融機構、保險公司擴展到基金、券商、財務公司、理財産品等多種類型的機構投資者。

先試點、後推廣原則保證創新穩步推進

記者:債券市場近年來取得了較大發展,您認為我國債券市場發展取得的經驗有哪些?

谷裕:總結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經驗,我認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堅定市場化的發展方向。我國債券市場真正的大發展是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建立之後。人民銀行和交易商協會在推動銀行間債券市場發展過程中始終注意尊重市場規律,堅持市場化的發展方向。目前銀行間債券市場已經發展成為我國債券市場的主體。可以説,市場化的取向是我國債券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二是頂層設計,科學規劃。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在金融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具有較強的後發優勢。人民銀行等監管部門和交易商協會等行業自律組織通過吸收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為我們市場的發展做好頂層設計和科學規劃,發揮了積極作用。三是穩步推進金融創新。金融創新雖然效率巨大,但創新本身也是一個高風險的事情。我國債券市場在創新方面一直以來遵循著先試點、後推廣的原則,從而保證了創新能夠穩步推進,成效顯著。四是充分發揮市場參與主體的積極性。市場的主角是市場的參與者,具體到債券市場就是債券的買方和賣方,只有市場參與主體的積極性高了,市場才能保證活性,市場才能健康發展,這一條也是我國債券市場大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培育中低評級信用債合格投資者

記者:這幾年公司債雖然發展很快,但比重仍然有待提高,這方面需要做哪些基礎性工作?如何進一步擴大債券市場的規模,更好地發揮債券市場支援實體經濟功能?

谷裕:目前我國債券市場中的企業類債券佔比不到20%,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首先,加快相關制度環境的改善。長期以來,我國在投融資領域依賴間接融資,形成了相應的思想觀念和制度環境。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這些舊有的環境因素已經對債券市場的發展構成了嚴重制約。比如現在對一些簡單的衍生産品創新還有不同意見,諸如國債期貨之類的産品仍未能推出,還有現在部分債券的發行還是採用審批制等等。類似這樣的狀況都需要儘快改善。其次,培育信用債特別是中低評級信用債的合格投資者。與不斷提高的融資需求相比,目前我國企業類債券市場上有能力、有意願的信用債投資者規模偏低。這其中有信用債投資對投資者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要求較高的客觀原因,但中低評級信用債在扣除信用風險補償後的回報往往要好于高評級債,因此需要加快對合格投資者的培育。再次,發揮金融仲介作用,做好融資企業的輔導。從賣方的角度出發,要熟悉、了解債券市場的遊戲規則,要有誠信、不能作假,要明確自己的融資需求並尋求最佳的融資方案。這些都需要金融仲介發揮作用。

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始終堅持為實體經濟發展服務,沒有實體經濟的大發展就沒有債券市場的大發展。雖然債券市場在豐富産品品種方面已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同發達市場相比仍顯滯後。

近年來人民銀行和銀監會在制定相關政策時充分考慮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援作用,交易商協會在這方面的工作也成效顯著。從目前知道的資訊看,今年將有以下舉措:建立私募債券的合格機構投資者制度,研究私募可轉債;進一步豐富資産證券化的內涵,研究應收賬款證券化問題;落實小微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的發行工作,為商業銀行信貸支援小微企業提供激勵;落實企業債券支援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的工作,為保障房建設和房地産市場調控大局服務;為中低信用級別企業發債營造良好氛圍,為中等規模企業、民營企業服務;繼續擴大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市場規模,改進、提高市場效率;研究高收益債的可行性,擴大公司債市場。

防止出現信用風險傳染性事件

記者:在今年我國經濟發展的特殊背景下,投資者應關注哪些可能的風險點?

需要採取哪些方式控制風險?在處理地方融資平臺問題上,債券市場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谷裕:首先要關注信用風險。在實體經濟增速放緩,貨幣政策穩健基調未變的大環境下,要關注發行體償債能力的變化,防止出現傳染性信用風險事件。尤其是要關注債務負擔過重、經營實力較弱的中低評級發行體的信用狀況變化。其次要防範操作風險。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層次的豐富、結構的複雜,操作風險事件的危害變得非常嚴重。國外的經驗表明,此類事件一旦發生極易引發連鎖反應,給市場造成劇烈動蕩。再次,關注理財業務對債券市場的衝擊。隨著金融脫媒的發展,理財業務興起,銀行的角色從投資人轉變為資産管理者。形形色色的理財産品在投資風格上比傳統的銀行更為激進,風險偏好較高。一旦市場發生不利變動,容易引起理財産品投資風格的轉變和風險偏好的大幅降低,造成市場需求斷檔,從而帶來巨大衝擊。

當前地方融資平臺債務風險較為突出,但總體仍處可控水準。對地方融資平臺問題的處理,重點是做好化解工作,降低平臺的負債率,債券市場在其中能發揮重要作用。解決地方融資平臺首先要實現政企分開,提高平台資産負債的透明度,這樣平臺就能作為一個獨立的發行體進入債券市場,靠自身實力發債。一方面,較高的透明度有助於投資者正確評估平臺的信用風險水準,其債券發行能更為順利。另一方面,平臺可以將相對成熟的項目進行資産證券化,發行資産支援債券,將其從資産負債表上剝離出去,有效降低負債水準。這樣平臺就能集中資源去開發那些未成熟的項目,實現良性迴圈。

 

 

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zq/ft_97/201203/t20120313_3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