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跨界搭建電商平臺 建行定位金融服務
2012年6月,建設銀行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臺“善融商務”正式上線開業,儘管沒有做太多的宣傳,但是作為國內商業銀行的領軍者,建行的這一舉動仍然引起了業內外的廣泛關注——銀行涉足電子商務平臺有何目的?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開始,存貸差縮小,銀行壓力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激烈,銀行需要拓展新的客戶,網際網路將是各家銀行未來比較看重的一塊陣地,不能丟。”建設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徐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明確地闡釋了開設電商平臺的必要性。 電商平臺積累優質客戶 記者:電子商務行業的競爭已經非常激烈,建設銀行自己投入的這個“善融商務”平臺有什麼競爭優勢? 徐捷:電商平臺傳統的幾家已經形成了流量大的優勢。電商競爭非常激烈,已經到了低成本血拼的階段,但我們做的定位還有點不一樣。 善融商務平臺核心定位是金融服務。銀行要做這方面業務,跨界電商,對一些商戶需要嚴格把關,要求各級分行和網點對商戶有審查審核,産品要保證原廠正牌,有工商許可才能進來。 對B2C商戶,要求在當地是知名優質企業,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對B2B商戶,要有一定的行業地位,圍繞大企業的上下游,或者圍繞交易市場,形成圈子,給它提供一定的服務。這些需要保證對商戶有一定的審查工作,因為銀行有信用在裏面,更要嚴格控制産品品質。 但銀行的弱勢是靈敏度,反應速度不及一般市場化電商平臺,帶有一定的嘗試性。 記者:建行為什麼會想到要建立這樣的平臺? 徐捷:傳統銀行線下業務量大,但對企業賬務資訊丟失量也非常大。通過電子商務平台中客戶詳細的交易記錄,由銀行去進行評級,實時授信,可以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 線下交易的時候,企業拿不出很多證據來證明它有過這麼多交易。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都有自己的資訊記錄和評級,但現在很多交易記錄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手段去增加,交易不完全真實。 建行最看重的是有效的客戶,有效的交易和有效的金融服務。所有加入這個平臺的客戶,會有客戶經理到現場去看。善融商務平臺對異常的頻繁交易都會挂起,真實有效的交易才能形成企業的信用記錄。 銀行不能把企業在第三方支付機構交易的記錄做為融資的憑據,只有通過“善融商務”平臺進行有效的交易積累的資訊記錄,才能形成有效的金融服務。 記者:目前善融商務的業務發展情況怎麼樣? 徐捷:它是建行內部一個大項目,項目投入主要是技術人員和採購設備對接。現在已建起了一個200人左右的隊伍。 目前商戶數已經過千,企業和個人會員數已有數十萬,也有部分融資業務已經開始做了。 跨行支付仍需與第三方合作 記者:在《中國建設銀行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颱風險控制白皮書》裏,有一部分內容是關於與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目前建行和哪些第三方支付機構有合作? 徐捷:主要是和通聯支付和寶易互通合作。目的是為了解決他行賬戶充值和消費支付,資金實時到賬,建行在日間先墊付,將資金劃入用戶的商城賬戶,日終第三方支付公司完成與他行的清算,次日完成與建設銀行的清算。 這樣的合作主要還是優先保證客戶的利益,使得客戶資金能夠實時到賬。 此外,除了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外,建行也同銀聯開展了合作。 記者:也就是説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合作,主要是為了解決跨行支付的問題。在支付結算環節銀行完全可以獨立進行? 徐捷:第三方支付機構對銀行結算支付帶來巨大壓力,網上支付結算被第三方拿走很大一塊,銀行成為網上支付結算的末端。我們希望銀行的電子支付業務往前延伸,從客戶資訊的源頭抓起,這也是建立“善融商務”平臺的原因之一。 記者:央行去年牽頭建起的“超級網銀”在跨行支付、轉賬還不能完全做到實時嗎? 徐捷:實際上“超級網銀”更多的功能是銀行間的客戶資金劃撥、清算,而網上支付交易主要是銀聯在做。 目前超級網銀已有200多家銀行連接進去,但在系統的流程設計、友好性、及時性方面還有待提升,各家銀行需要用開放的心態去看待“超級網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