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報》:建行“蝶變”的科學發展路徑
時維九月(農曆),序屬三秋。
在喜迎中國共産黨十八大召開之際,中國建設銀行(601939)始終保持在穩健經營、科學發展的基礎上,按照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的要求,為建設“國內最佳、國際一流”、具有重要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大銀行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近年來,建設銀行穩步推進綜合經營工作,在發展方式、途徑和內涵上積極探索實踐,不斷總結經驗,取得顯著成效。今年初,建行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提出了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經營的戰略定位,既是對建設銀行股改上市以來發展經驗的總結和提煉,也是建設銀行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工作思路。
輝煌時刻,善建者行
綱舉目張。其實,對於未來的發展,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上任伊始就提出,“在‘綜合性’上,明確要統籌發展國際與國內市場、貨幣信貸市場與資本市場,以滿足客戶多層次、多元化、多産品金融服務需求為目標,加快設置海外機構,加快發展保險、信託、投行、基金、租賃等業務。通過綜合發展,實現市場互為依託、業務互為補充、效益來源多渠道、風險分散可控的經營構架,以應對不同市場的考驗,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多功能’上,明確要在做好銀行傳統業務的同時,大力發展投資銀行、私人銀行、電子銀行、財富管理、小企業經營、消費金融、金融社保卡等戰略新興業務,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多樣化的金融服務,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近年來,建設銀行已經在推進綜合化經營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經營平臺初步建立,集團和子公司間的協同聯動機制也基本形成。為進一步加快向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經營轉型,建設銀行將通過鞏固原有市場、開拓新市場、加快業務整合創新等舉措,鞏固和擴大海內外一體化、跨市場的經營平臺,不斷完善集團與子公司的組織模式、治理架構、運作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
建設銀行作為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之一,始終站在中國銀行(601988)業改革的最前列。建設銀行先後實現了從國家專業銀行向國有商業銀行、從國有商業銀行向股份制商業銀行兩次歷史性飛躍,譜寫了改革發展的輝煌篇章。
特別是股改上市以來,建設銀行就建立起了制衡與效率相統一的現代公司治理機制,構築起強健的風險控制和合規管理體系,戰略規劃能力、業務管理能力、客戶服務水準有了實質性提升,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
結構調整不斷深化
近年來,建設銀行不斷深化結構調整,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中間業務快速增長,非利差收入佔比明顯提高。截至2011年末,手續費及佣金收入869.94億元,股改上市以來年均增速超過60%,在營業收入中佔比21.91%,比2005年末提高了13.85個百分點。
二是業務結構和收入結構日益多元化。投資銀行、基金、信託、租賃和保險業務穩步發展,截至2012年6月末,建行境內外子公司併入集團資産規模達2454億元。
三是産品和服務綜合行銷能力和價值創造力顯著提高。從提供傳統的單一存貸匯業務發展到提供多功能、高附加值産品組合,從單一機構行銷發展到基金、信託、保險、租賃等整體聯動行銷。四是多渠道互補聯動效率顯著提高。截至2011年末,全行營業機構數量達到13581家;個人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銀行客戶數量達到1.3億戶,電子銀行與櫃面交易量之比達到206.72%;電話銀行客戶數達到9621萬戶,較上年同期增長33.77%;投入運營自助銀行10681家,自助設備45654台。五是營運效率顯著提高。通過推進業務流程精細化、標準化建設,大大縮短了業務處理時間,節約了營運成本,提高了業務收入。
風控水準穩步提升
經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建行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基本形成,風險文化日趨成熟,風險防控能力顯著增強,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多年來持續下降,撥備覆蓋率和資産品質在國內大銀行中保持領先地位。截至2012年6月末,建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下降0.09個百分點至1.00%,撥備覆蓋率上升20.94個百分點至262.38%。
建行一直保持審慎穩健的風險偏好,通過不斷優化風險管理體制機制,完善風險政策體系,調整信貸結構,強化基礎管理,全面風險管理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保障和促進了業務健康發展,資産品質和經營業績在大型銀行中位居前列。建行自覺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著力推進信貸結構調整,近年來為優化信貸結構做了大量頗有成效的工作。例如,從行業、區域、客戶、産品等維度進一步細化“進、保、控、壓、退”信貸政策要求,統一全行風險偏好,發揮各區域比較優勢。該行還通過充分運用風險限額、經濟資本等工具,細化底線和審批指引、明確信貸準入退出標準,從源頭對風險進行主動的選擇和取捨。
今年以來,建行致力於提高風險的監測、預警和應對能力,依託授信業務監測系統和對公預警客戶跟蹤管理系統等平臺,逐步建立起覆蓋全流程的風險監控體系,對民間高息借貸、鋼貿類客戶、造船業、擔保機構等高風險領域下發預警提示,提前主動化解風險,做到了洞悉全局、未雨綢繆、防患未然。
建行以推進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為契機,持續夯實全面風險管理基礎,實施新資本協議總體規劃各個項目建設基本完成,內部評級基本覆蓋全行所有客戶;已經完成了20個現有系統的改造、6個新系統的建設,組合風險管理系統、金融市場業務風險管理系統、操作風險管理資訊系統等相繼上線,已搭建起全行風險管理的綜合平臺。建行還通過建立數據品質管控機制,制定操作風險損失數據管理制度等,大大提升了數據基礎管理水準。
建行在嚴控産能過剩、政府融資平臺以及房地産行業等重點領域信貸投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今年以來,面對紛繁複雜的經濟環境,建行多策並舉,有的放矢地做好房地産開發貸款和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的防範工作。首先是統一了風險選擇策略,圍繞國家經濟結構調整方向和區域性發展規劃,結合本行自身優勢,制定全行信貸政策,突出管理重點,強化資本導向,提升信貸經營能力。建行還適時重檢行業信貸政策,針對國家産業政策及市場形勢的變化,及時開展有關行業信貸政策的重檢,提高信貸政策的適應性和敏感性。
支援實體經濟不辱使命
建行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自覺服務大局。2009年初,受國際大環境的影響,國內經濟環境不甚樂觀,建行適時投放了近5000億元非貼現貸款用於重點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當年還通過發行債券、信託計劃、租賃等工具為客戶籌措資金3700多億元,體現了大銀行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基礎設施建設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支柱産業,也是建行信貸支援的傳統優勢領域,近年來貸款增長平穩、資産品質不斷提高。2011年,基礎設施行業領域貸款19648.06億元,較上年增加1943.62億元,佔公司類貸款新增41.42%,增幅10.98%,主要支援在建續建的優質基礎設施貸款項目。2012年以來,建行繼續加大基礎設施行業支援力度,截至6月末,建行基礎設施行業領域貸款餘額達20434.96億元,佔全行公司類客戶貸款總額的43.3%。
多年來,建行始終堅持傳統業務與新興業務並重,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提升客戶體驗為重點,努力擴大客戶基礎,實現與建行發展要求一致,與企業地位、區位優勢相統一的雙贏局面。建行通過為核心企業提供供應鏈融資産品,將金融服務向上下游延伸,積極打造包括行業鏈、企業鏈、産品鏈的“鏈式服務”模式,既服務好核心大企業,也服務好周邊的小企業、小客戶。
近年來,建行將服務小微企業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平臺,積極探索服務小微企業的金融模式。2011年初,建行根據總體戰略定位,結合小微企業業務特徵,提出服務“社區金融”的理念,並明確了小微企業業務要向“零售化”和“小額化”轉型,要不斷夯實客戶基礎,重點發展小微企業業務,充分利用有限的信貸資源,支撐服務更多的小微企業客戶群體。
服務“三農”獲得首肯
建行始終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三農”金融服務的號召,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服務“三農”、支援“三農”,體現了企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及經濟效益。
近年來,建行把涉農作為年度信貸政策與結構調整中優先支援的重點領域,並已在全國探索創新了新農村建設貸款、小額農戶貸款、林權抵押貸款、農業訂單貸款、農民工特色銀行卡等十余個系列産品,不斷創新和完善服務模式,加大涉農貸款投放力度。截至2012年6月末,根據人民銀行統計口徑,建行涉農貸款穩步增加,貸款餘額11703.71億元,比年初增加1119.52億元,增速10.58%,不良率1.2%,較年初下降0.07個百分點。建行服務“三農”工作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肯定,獲得2011年首屆全國金融機構服務“三農”十大年度項目中“最佳創新成就獎”和“最佳社會責任獎”兩項大獎。
海外業務拓展加快
中國建設銀行目前已初步構建起多層次、多元化的海外機構網路。由一家完全專注于國內業務的銀行轉變為網路覆蓋全球五大洲主要金融市場、與1045家境外代理行建立了業務聯繫、提供24小時不間斷交易服務的國際性銀行,業務範圍涵蓋批發業務、零售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截至2011年末,建設銀行在海外共有14家機構,包括香港、新加坡、法蘭克福等9家分行,建銀國際等3家經營性全資子公司及2家代表處,海外機構資産總額已達4431.88億元。海外商業銀行類經營性機構稅前利潤達21.09億元,較上年增長64.00%,不良貸款繼續保持“雙降”。
多管齊下服務民生
股改上市以來,建行始終將服務社會民生作為義不容辭的企業社會責任,一直將創新作為服務民生的有力推手。2009年推出了“民本通達”這一針對民生領域的綜合服務品牌,涉及教育、醫療、社保、環保、文化等多個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11年,建行持續加強“民本通達”綜合化金融服務,努力推進各項業務發展,“文化悅民”獲得市場認可,“社保安民”取得顯著突破,各項業務持續發展,聯動效應逐步擴大。截至2012年6月末,“民本通達”系列産品累計新增14054家民生領域新客戶,教育、衛生等重點民生領域貸款餘額超過2000億元。
在醫療衛生領域,以“華西健康龍卡”、“寧波市健康龍卡”等為代表的“醫療健民”服務模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服務家庭1200萬戶、餘額15000億元、投放貸款30000億元……”這一系列數字的背後是建行為服務民生、幫助普通百姓實現安居夢想所做的不懈努力,是建行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在國內同業領先優勢的進一步鞏固;這一數字的背後是建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業務二十餘年為百姓兢兢業業的服務,是千萬百姓安居夢想變成了美好的現實,是“要買房到建行”品牌不斷強大。截至7月末,建行已累計投放個人住房貸款超過3萬億元,餘額超過15000億元,共支援1200多萬戶居民實現購房安居夢。
始終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近年來,建行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付出的努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和認可,提升了社會形象和品牌價值。建行在國內外權威排名中均有所提升,列2012年中國企業500強第5名,美國《福布斯》2000強第13位;被美國《環球金融》評為2012年“中國最佳銀行”;獲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改革開放30年最具責任感企業”、“中國扶貧基金會20年特別貢獻獎”等一系列重要獎項;2012年,在由國家民政部舉辦的第七屆2011年“中華慈善獎”頒獎活動中,建行實施的“中國貧困英模母親——建設銀行資助計劃”獲得“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獎項。
建行積極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貸款比重持續提高。加大對邊疆貧困地區基礎設施、農業生産的信貸支援,促進了邊疆民族地區的穩定發展。
長期以來,建行始終踐行社會責任,堅持做到綠色信貸支援産業結構調整,重點支援了一批新能源産業鼓勵類項目,在綠色信貸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建行一直堅持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做到政策制定著眼綠色環保、資源配置優先綠色環保、産業支援傾斜綠色環保、制度保障考慮綠色環保、客戶服務促進綠色環保。
此外,建行把幫扶救困,關愛社會困難群體作為服務社會,履行社會責任的平臺,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發展。上市以來投入公益項目約7億元,持續推進建行希望小學、“貧困高中生成長計劃”、“少數民族地區大學生成才計劃”,以及“貧困英模母親資助計劃”、“母親健康快車資助計劃”等長期公益項目。每有重大災情,全行員工都積極踴躍捐款捐物。僅在汶川大地震中,建行員工個人捐款和交納特殊黨費就超過1.36億元。
結語: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秋天,既是金黃的季節,也是收穫的季節。中國建設銀行多年來,始終踐行科學發展觀。全行上下將一如既往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起來,認真貫徹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緊緊抓住並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改革發展的各個環節推動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http://jjsb.cet.com.cn/DigitaNewspaper.aspx?paperID=3554&verName=專題&Verorder=A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