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週刊:銀行做電商:玩的就是數據
在自家的電子商務平臺上,銀行更容易掌握企業真實的交易數據,了解它們的信用狀況和金融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向商戶推送符合需求的金融産品,在提供金融服務的過程中實現盈利
隨著大數據時代來襲,銀行也迫不及待地需要尋找新的商業模式。中國第二大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的武器是電商平臺“善融商務”,從2012年6月28日低調上線至今,近半年時間其交易額已超35億元。
在電商廝殺的叢林中,建行自稱是“獅子老虎之爭,我們是大象”,究其根本,其看重的是電商背後的金融,數據則是其中的關鍵。
銀行“觸電”
其實早在5年前,建行便盯上了擁有強大企業線上交易數據庫的電商阿里巴巴,2007年6月,雙方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彼時的阿里巴巴就已經將中小企業的種種特徵,包括靜態資訊和企業經營的動態跟蹤,編織成一張信用關係網路。
可因為利益劃分以及資訊篩選標準的不同,雙方的合作漸行漸遠。阿里巴巴在2010年拿到小額信貸牌照,一年後,兩個巨頭的合作一拍兩散。
這時,中國的電子商務正呈飛速發展的態勢,各方預期未來整個社會越來越高比例的商務行為都將在網際網路上發生,與阿里巴巴分手後,建行仍舊希望能夠進入這一領域,以期搭建一個網際網路形態的金融服務平臺。
2012年6月28日,建行係的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臺“善融商務”正式上線。
“建行做電子商務平臺不是因為阿里巴巴,而是因為這是未來的趨勢,由電子商務公司來控制客戶和銀行的金融服務是不妥當的。”管理這項業務的建行副行長龐秀生此前曾如是表示。
近日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建行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劉建忠坦言,選擇此時進入電子商務領域是有相當急迫性的。
“第三方支付機構大量涌現,銀行支付結算服務面臨嚴峻挑戰,由於電商平臺對客戶資料。客戶交易詳單等資訊進行了遮罩,銀行脫媒現象嚴重,銀行亟需一個切實可行的模式切入電商領域。”劉建忠説。
“善融商務”是建行推出的以專業化金融服務為依託的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臺,為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和個人客戶提供産品資訊發佈、線上交易、支付結算,分期付款、融資貸款,資金託管、房地産交易等全方位專業服務。
除建行外,《中國新聞週刊》獲悉,一些國內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也把電子商務上升至戰略高度,據悉,中國銀行也在籌劃電子商務業務,其投入力度亦不會小于建行。另外,一些股份制銀行則已經把電子商務作為新的盈利來源。
“我們是大象”
面對高達數萬億、年均增長20%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這塊蛋糕,擁有龐大渠道和客戶,且天生為企業提供資金融通服務的銀行,顯然不僅僅是旁觀者。
不過,在電商廝殺的叢林中,突然闖入的建行這個龐然大物著實讓業界提高了警惕。
最開始做推廣和體驗的時候,一些電商和企業客戶很不理解,他們的疑問是“銀行做銀行的存款、貸款就好了,為什麼要趟電商這渾水?”
建行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劉建忠的回答是,搭建善融商務平臺的目的在於,讓建行用戶能夠用非常簡單的方法購買其想購買的商品,同時解決買家賣家的融資困難。
“善融商務的出發點並不是靠電商賣東西,最終是為了以善融商務平臺提供金融眼務。”他説。用建行電子銀行部高級産品經理張輝的話解釋,就是“獅子老虎之爭,我們是大象”。
作為闖入電商界的“大象”,善融商務旗下涵蓋的企業商城(B2B)、個人商城(B2C)、房e通三大業務板塊,同時也提供會員服務、行業資訊等軟業務,看似是個“阿里巴巴十京東(或天貓)+支付寶(建行網銀)”的超級聯合體。
不過與傳統電商不同,在善融商務平臺上,在淘寶、京東等電商上既有的入駐費、管理費、利潤分成、行銷廣告費、推銷費用等費用一律免除。此外,建行還提供面對面,線上的商戶輔導服務。
張輝向《中國新聞週刊》透露,入駐善融商務的商家只要有品質保障、不做假,銀行不會對其産品價格進行限制,線下對商戶進行認證,簽約完成後商戶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意。
對於電商而言,可以直接將網店免費複製到善融商務的平臺,多了一個免費的銷售渠道,同時可以盤活上下游供應商的融資鏈條,直接依託建行強大的金融服務本業。
電商們從不解到了解,已經漸漸地排除了對善融商務的“敵意”,開始主動使用這個平臺、謀求合作。雖然建行刻意保持低調,自稱還是電商領域的小學生,但建行善融商務推出至今近半年,該平臺累計註冊會員50萬戶,已認證上線企業客戶數量近萬戶,實現交易金額35億元。
在第三方支付機構看來,銀行進入電商領域,並不是簡單地將其傳統業務網路化,而是嘗試著用網際網路的思維來經營金融。儘管目前銀行做電商還處於初期階段,但一旦成熟,屆時將對阿里巴巴、支付寶,財付通等電商平臺以及支付工具形成巨大衝擊。
在掌握數據基礎上開展融資
“前期只是想摸清客戶需求。將這些資訊數據整合起來,為後端金融産品的開發採集金融需求,這是善融商務創建前期最主要的目標。”劉建忠説。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在商業、經濟及其他領域中,決策將日益基於數據和分析而作出,而並非基於經驗和直覺。
銀行需要真實的交易數據來反映企業的信用狀況和金融需求,進而建立一套基於真實數據背景的信用機制,向商戶推送符合需求的金融産品,在提供金融服務的過程中實現盈利,這是建行之所以花大力氣搭建善融商務平臺背後的初衷。正因為此,建行在平臺建設初期就另下了工夫。
建行寄希望於將核心企業引入善融商務平臺,將供應鏈融資搬到網上。所以傾向於選擇有一定規模,在行業或地區有一定影響力的直駐B2B商戶和專業市場,專業市場要具有明確的市場管理方主體,能對下屬商戶緊密型管理。
“現在是沉下心來了解企業到底存在哪些問題,了解每家企業上下游體系的不同的商品管理模式和資金結算管理模式,我們要做全流程化的建設,將來再把資源進行整合,將數據、資訊收集起來分析金融需求,然後進行貫通,慢慢地再釋放融資産品和服務。”劉建忠如是解釋。
目前善融商務企業商城的融資産品,包括網路聯貸聯保、網路大買家供應商融資,網路速貸通、e點通等,客戶可以線上提交貸款申請,查詢貸款審批進度等,但該平臺上的融資活動才剛剛展開。
劉建忠表示,2012年建行總行對其的考核還是商戶數和商品數,2013年雖然主要不是融資額度,但更關鍵的是在現有商品交易數據不豐富的前提下逐步在內部機制上去打通幾種模式.讓客戶明白如何獲得金融服務。
一個相互矛盾的事實是,只有客戶交易、信用達到一定程度以後,一些諸如大企業擔保、聯保聯貸等一些成熟金融産品,才可能向客戶釋放,激烈競爭的市場不會留給建行太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