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中國證券報》:銀行試水電商 轉型還是燒錢

發佈時間:2013-01-18

阿里巴巴、京東商城這些電子商務的新貴們,突然發現市場上出現了一批強勁的競爭對手。建行、中行、招行、交行這些手握重金的銀行大佬們開始吹響進軍電子商務業務的號角,瞄上了這塊每年10萬億的電子交易“蛋糕”。

“這絕不是銀行心血來潮。銀行的深謀遠慮在於依託于電子商務平臺實現資訊流、物流和資金流的有效整合,開始探索一條"電商+金融"經營模式的跨界轉型。”業內人士分析,當銀行開始盯上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的市場版圖將改寫。尤其是銀行的海量客戶資源一旦被平移到電子商務體系,超級巨無霸的電商帝國或由此誕生。

“電商+金融”

比爾蓋茨曾説,如果傳統的銀行不改變的話,就是二十一世紀快滅亡的“恐龍”。

看著網路支付的風起雲湧,移動支付的方興未艾,銀行紛紛開始“觸電”轉型,探索“電商+金融”這一新業態。

去年交通銀行“交博匯”的推出,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雲購物”的試水,以及民生銀行包商銀行和哈爾濱銀行“亞洲金融聯盟”的合作,建設銀行推出“善融商務”,很多銀行開始將業務搬到了網際網路上,試水電子商務。

比如,“善融商務”是建行在2012年6月28日推出的以專業化金融服務為依託的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臺,面向廣大企業和個人提供專業化的電子商務和金融支援服務。隨後,交行“交博匯”電商平臺推出,為企業和個人提供電子商務解決方案。

建行總行電子銀行部陳紅淇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善融商務”以及未來銀行係電商的發展方向,是做B2B和B2C的模式,被外界稱為“阿裏+淘寶”的綜合體。但與阿里巴巴、淘寶不同的是,在開業初期,“善融商務”平臺對入駐的商戶提供免店舖租金、免交易佣金、免服務費、減免交易手續費等一系列優惠和特色金融服務。

一位業內人士稱,銀行係電商與傳統電商最大的區別在於盈利模式,銀行係電商的盈利來自傳統銀行融資服務的網上延伸。

“不同於天貓商城、京東等純電商平臺,他們是在電商上的盈利模式,追求商品價差形成的利潤;而銀行在觸電的過程中,會在電商服務上對客戶充分讓利,他們的優勢是讓客戶賺錢的同時享受豐富的金融服務。”業內人士認為,銀行電商成功的最大優勢在於銀行龐大的實體網點體系和海量的客戶基礎。

跨界融資

對銀行紛紛加入到電商大戰,有業內人士對此不以為然,銀行觸電曾被人戲稱為一場“燒錢”的遊戲。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多家銀行的電商運營了解到,截至目前還遠談不上獲得盈利。廣發銀行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關鐵軍曾表示,電子銀行業務開展初期需要在系統平臺、軟硬體、人員培養、行銷推廣隊伍建設、品牌打造等方面進行大量投入,需要大量的資金、時間和人才。“初期一定是虧的,但從長遠來看,電子銀行不僅會對銀行自身,而且對整個産業鏈來説,將創造巨大的價值。”

建行湖南衡陽市分行行長李振球介紹,銀行做電商不在於賺取商戶的錢,而是看重商戶的貿易鏈金融機會,增加服務用戶的黏性。入駐商戶開展一系列交易行為,其間的資金流動能為建行提供更多參考依據,用於提升信用指數。建行可據此提供個性化金融服務,更好滿足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大力發展網路銀行,才能有效做到資訊流、物流以及資金流的相互統一。

建行湖南分行電子銀行部負責人周燦説,這就是網路經濟的巨大魅力。服務1000個客戶的貸款,銀行可能會虧10萬元;服務1萬個客戶虧100萬元;服務10萬個客戶虧1000萬元;但當服務到100萬個客戶時銀行可能就不虧錢了,服務到1000萬個客戶時想不賺錢都難。“這就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生存法則,阿里巴巴是這樣成功的。”

她認為,網路經濟特點決定,一旦網路銀行步入正軌並被客戶所接受,業務量和利潤將呈幾何級數爆髮式增長,由此帶來的網路效用提升對競爭對手構成進入壁壘,能有效保持對優質客戶和優質業務的壟斷,有助於建行在新興領域確立領先地位。

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認為,雖然建行、交行、招行在積極推進,但其他銀行還是會持觀望態度,後來的銀行會看看之前嘗試的做得如何。不過,相信在跨過了2012年銀行電商元年之後,今年銀行在電商領域將有更大的發展。

http://www.cs.com.cn/xwzx/cj/201301/t20130118_3824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