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中華工商時報》:建行電商“智慧”幾何?

發佈時間:2013-01-22

對銀行來説,電商金融平臺會給銀行帶來新鮮的客戶,客戶的金融資訊和貸款、支付、理財等金融消費;而對於企業客戶來説,這也是銀行係電商的最大吸引力所在。

銀行“觸電”正在擴大化。截至目前,已經有包括建行、交行在內的銀行試水獨立電商平臺,而中信、民生也已開始籌謀。近日,試運作半年的建行電子商務平臺--“善融商務”正式啟動。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理事長張會生1月18日在建行為其電子商務平臺“善融商務”舉行的推廣大會上表示,建行在國有“四大行”中率先推出電子商務平臺,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智慧銀行”時代的到來和發展。

隨著電子商務在中國風生水起,收得盆滿缽滿,國內銀行業亦開始涉足這一領域。2012年6月,中國建設銀行在四大國有銀行中,率先跨界進軍電商平臺,“銀行係電商”因此受到關注。

建行低調進軍電子商務,推出善融商務,成為銀行係首個“吃螃蟹”的電商。半年之後,建行交出的成績單是,交易額突破35億元,進駐商戶已經過萬戶。

解密建行“善融商務”

“此前一直進行客戶推介,系統完善,現在才慢慢進入了正軌。”多位建行分行電子銀行部門負責人表示,電商平臺的打造是建行業務的一個制高點,也是舉全行之力推進的重點項目。

據了解,開業前期建行實行全免費策略攬客入駐:免費加盟,免費場地促銷,甚至免費幫商家進行店舖的裝修設計--而據記者了解,多家籌謀電子商務的銀行也都會在前期主打“免費牌”,以“善融商務”為開端,銀行係電商是否會開創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而在各家銀行陸續參戰的情況下,先行者的“賠本賺吆喝”又能否換來真金白銀的市場回報?

銀行係電子商城是要為客戶進行信用背書的,這是一大優勢,但同時承擔了相應的風險,因此在客戶選擇上要更加謹慎。

在提到B(C)2C就想到淘寶,提到B2B,就想到阿里巴巴的高度集中的市場上,銀行要想跨界發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當建行的善融商務上線之際,外界更多地將其形容為“淘寶+阿里巴巴”的綜合體。

不過,多位建行分行電子銀行的負責每人平均表示:“我們的市場是有區隔的,是定位於做優質客戶。”最基本的一個門檻就是,公司的註冊資金必須要在300萬元以上。

不過即便是這些企業,大多數都已經在其他的電子商務平臺安營紮寨,凱詩風尚科技有限公司是較早進駐善融商務的一家企業,公司此前是蘇州的一家代工出口企業,2008年金融危機後開始轉向國內市場,由於缺乏渠道優勢,基本上通過官網和淘寶網店進行銷售,其董事長何文健就表示,進入淘寶之後不久就發現,在其平臺上很難做品牌化經營。“淘寶上網店太多,而且我們進入較晚,脫穎而出太難;相比之下,建行對客戶做高門檻的審核,進入之後就更有利於品牌銷售。”“銀行係電子商城是為客戶進行信用背書的,這是銀行係商城的一個優勢,有助於公司樹立自己的品牌。”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龔山説,“但是同時也會給銀行造成信譽風險,因此,在前期必須對客戶實行嚴格準入。”據了解,除了300萬元的門檻限制,善融商務目前的B2B客戶基本上是圍繞核心企業和專業市場展開,而且大多數都為建行存量客戶。建行蘇州分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嵇興龍也表示,這個行銷策略也是慢慢摸索中建立起來的,開始是小企業單個行銷,但是風險分散而且成本又高,而通過“圈鏈”的方式能夠起到示範作用,只要説服一家大企業加入,那麼其他産業鏈上為其做配套的小企業也會自然而然地進入。

這也正是作為後來者的善融商務與淘寶、京東商城等錯位競爭的優勢所在,銀行平臺為企業進行品牌和産品增信,一些傳統看來不太適合線上消費的産品--黃金、奢侈品等也可以贏得網購客戶的信任。線下擁有500多家門店的上海亞一金店在11月份的時候接入了善融商務,一個月的時間就有了近百單的交易。

據了解,目前,建行整體上線客戶近萬家,其中較多的分行B2B上線商戶有1000家左右,其他一般是在200-300戶。“客戶數量是總行考核的目標之一,對各家分行每天都是有統計對比的。”蘇州分行行長助理朱斌晨表示。

盈利籌謀長期短期利益取捨第三方業務發展很快,對銀行的傳統業務威脅很大,自建平臺一方面可以掌握主動權,另一方面後續可以更好地發展銀行金融服務。

事實上,銀行做電商其實是很無奈的選擇。第三方支付的迅猛發展使得銀行在網上支付領域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建行總行電子銀行部相關人士就指出,銀行進入電子商務領域有很強的緊迫感,第三方支付的大量涌現,銀行支付結算服務面臨嚴峻挑戰,由於電商平臺對客戶資料、客戶交易詳單等資訊進行了遮罩,銀行脫媒現象嚴重。

這種威脅感正在隨著第三方支付旁逸斜出的業務突進而日益加深。一位電子銀行部的老總表示,支付收單業務倒在其次,主要是第三方支付發展起來之後,對銀行其他業務的侵蝕,比如基金、保險等産品代銷,信貸業務,這些也是銀行更為擔心的。

因此,多家銀行都在積極籌備電子商務平臺。華夏銀行已經表示要加強供應鏈金融的網路化和平臺化,中信銀行也于近日成立了一級部門--網路銀行部,電子商務是其中重點發展的業務之一,與建行相同,各家在推進電子商務的時候都傾向於免費策略,而這與傳統電子商務相比也構成了極大的優勢,後者的交易費扣點很高,有的商家就表示,在淘寶上的普通交易費為單筆5%,而參加聚划算的活動,單筆交易費也高達3%。

“建行不是靠電商賣東西,而是依靠這個平臺給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因此善融商務與傳統的電商不同,不是關注短期盈利,而是著眼於以後的金融服務。”建行上海分行電子商務發展部經理鬱秋野説。

建行把善融商務看作是“電商藍海裏面的潛在商機”,目前,善融商務分為個人商城,企業商城和房e通三大模組,除了具備傳統電子商務的核心功能外,銀行的傳統業務服務才是其核心競爭優勢,即為用戶提供專業的金融增值服務,包括分期付款,企業和個人融資貸款,擔保交易,資金託管,房地産交易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體制挑戰銀行業模式變革?

已經有很多部門聯動的嘗試,不過與傳統的電商相比,銀行在部門協同和業務聯動上還存在很多挑戰。

誠然,並不是每一家銀行都願意去投入的。

善融商務前期籌備花費了近一年的時間,不過更重要的還是運作之後對整個銀行體系帶來的全新挑戰,很多電子銀行部的負責人私下裏表示,銀行做電子商務的理念很好,但對於此前只是作為渠道部門的電子銀行部,現在工作量很大。

“電商需要把資金流、資訊流、物流,包括企業內部的運作流程整合到一起,財務、採購、行銷、銷售、供應鏈管理,全部整合到一個平臺上來。不僅是資金投入和人力投入,更重要的是對銀行傳統業務模式的改變。”龔山表示。

據了解,善融商務所有的功能開發和運營管理都由總行主導,包括與銀聯、第三方公司的合作以及系統的搭建等,分行作為使用者和接入者;所有産品和服務的設計需要調動電子銀行研發中心,而後臺的運營和維護則由電子銀行業務中心負責;而在各級分行內部,各個部門之間也需要相互聯動,比如客戶行銷和技術支援由電子銀行部負責,並進行考核;而後期的金融服務則由相關業務部門跟進實施。

不過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一個電商如果是公司化運作應該更順暢,但從銀行的角度來説,內部的確有很多部門協同工作的問題要解決。”建行某分行電子銀行負責人表示。

“銀行係電商”前景樂觀

張會生認為,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化、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以及客戶資源的複雜化,銀行業已經從“網點佈局式”競爭時向“智慧銀行”時代發展;在這種形勢下,銀行應及時採取相關措施,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水準,不僅要重視高新技術的發展與整合運用,還要重視垂直行業平臺的開拓,為企業商戶和個人客戶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務。

當天,建行宣告其“善融商務”交易額已突破35億元,融資規模近10億元。

這份“跨界”後的成績單並不算十分亮眼,這或許與建行推出“善融商務”平臺後一直頗為“低調”有關。確實,相對於大張旗鼓“做金融”的阿里巴巴,建行電子商務平臺“善融商務”這一品牌至今並未廣為人知。但作為國內資産實力雄厚的四大銀行之一,建行發展電子商務前景仍然樂觀。

對此,海爾集團執行副總裁周雲傑18日出席建行推廣大會時認為,當今企業要想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向“平臺型”企業進行轉變;在“智慧銀行”時代來臨之際,建行推出“善融商務”,恰好為企業提供了一個進行電子商務的平臺,既符合企業的發展需要,又順應了新時代銀行業發展的要求。

工業和資訊化部資訊化推進司副司長董寶青當天也對“銀行係電商”這種模式錶示認同。董寶青説,目前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正在轉變,電子商務正在以每年30%-40%的增速發展;針對此,資訊化推進司推出了《“十二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在法律法規、行政標準、政策等方面進行完善,助推電子商務和“智慧銀行”時代的發展。

建行副行長龐秀生則表示,“善融商務”是建行為延伸滲透金融服務而推出的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臺,其最大特點是“亦商亦融”。今後,建行將進一步整合資源,發揮金融服務優勢,努力將“善融商務”打造成更專業的網上交易融資平臺,在“智慧銀行”時代佔領發展先機,以實際行動助推“智慧銀行”時代的發展。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bank/renwu/20130121/0854143485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