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中國經營報》:龐秀生:開放模式做電商

發佈時間:2013-01-30

“這些參與電商的客戶需要的不僅僅是靜態的資金支援,而是與其商流、資訊流和物流對接的金融服務支援。不僅為單個客戶進行金融支援,而是為其所在的客戶網和客戶鏈提供服務,正是基於這些客戶需求,建行搭建了這個平臺(善融商務)。”1月18日,在善融商務的推廣大會上,建行副行長龐秀生指出。

這也是一個舉全行之力的大工程,據建行內部人士表示,在該行電子銀行部“十二五”規劃中,泛在、跨界和智慧是電子銀行發展的三大重要目標,善融商務就是其中“跨界”的一項很重要的落地舉措。

最保守的銀行與最活躍的電商的跨界結合體以什麼樣的模式發展?作為新生事物的銀行係電商又如何應對已知或者未知的挑戰?

龐秀生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就表示,“銀行做電商,特別是對於建行這樣傳統的國有控股的大銀行來説,肯定會面臨很多挑戰。在文化上、在體制上、在各方面所做的快速反應上,都會面臨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並非不可解決。”

創新:追隨策略和領先策略並進

《中國經營報》:作為首推銀行係電子商務模式的銀行,建行是怎麼考慮的?

龐秀生:我是從2010年分管電子銀行的,當年末計劃推出善融商務之後,我自己就加大了對電商這個領域的涉獵。在淘寶上買過豬肘子、買過蔬菜、買過密雲水庫的小雜魚;家裏人在淘寶賣過舊電視、蘋果手機,這些體驗也幫助我在做電子銀行的發展、善融商務的發展戰略上的決策時多了一些理解。開放和低成本是很多網際網路走過的路,我們在很多業務發展過程中也意識到,這是可行的,也是要重點考慮的業務模式。

可以説,建行在整個銀行業務上的理念是非常開放的。舉個例子,人民銀行的超級網銀系統,建行對同業的開放水準是最高的,沒有對任何銀行作出任何限制;我們剛剛開始開放的時候,也有過很多擔心,覺得會導致資金流出,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除個別金融機構,總體上反而是流入大於流出的。

未來也是一樣,我們會在自己的平臺(善融商務)上開店,也會在淘寶上開店,也希望別的銀行到我們的平臺(善融商務)上開店。而且就這個平臺(善融商務)本身來説,並不是一個賺錢的業務,我們希望的盈利點來源於後續的金融服務。因此,類似傳統電商對商戶收取的交易費用、攤位費用等費用,我們不僅現在不會收,以後也一直都不會收。

《中國經營報》:橫跨銀行和電子商務兩大業務模式,善融商務如何構建自身的跨界優勢?

龐秀生:善融商務在業務創新上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跟隨策略創新,一種是領先策略創新。從電商角度而言,特別是B2C和C2C的角度來講,我們更多的是學習,採各家之長,使我們從商業的角度來説能讓客戶有個滿意的體驗;但是從金融領域來説,我們是領先策略,要提升這方面的優勢。

比如過去做小微企業貸款,流程是在客戶提出需求、我們線上下收集數據之後進行評分評級,在客戶達到相應標準之後,再確定貸款額度。而基於善融商務,我們可以做得更多:現在已經逐步完善和優化,開發我們新的小微企業評級評分的系統模型,在這個新的模型中,就會在以前的線下數據之外,融合進線上的交易數據。但是説實話,善融商務在初期的時候,能夠收集到的線上交易數據還是有限的。

所以我們在初期,在做小微企業貸款時,還是會線上線下數據相結合,甚至可能是以線下數據為主,隨著數據收集得越來越充分,我們會增大線上數據比重,甚至以此為主;第二個,此前是客戶提出申請,再由銀行來授信的一個模式,未來對線上交易的客戶可以提前進行評分評級,基於此提供預授信,當客戶有此需求的時候,可以很快線上受理批復支付。如此,依賴善融商務,小微企業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得到貸款。

跨界電子商務,對於建行而言,未來跟同業比,我們可以有更多電子商務方面的資訊;而跟電子商務平臺對比,我們線上下有大量的建行系統內的客戶和交易資訊。基於這兩方面的資訊挖掘,建行可以給客戶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服務。

挑戰:新興模式盈利尚需成長週期

《中國經營報》:剛剛你提到跟隨創新策略,B2B的發展思路又是怎樣的?B2B是善融商務中重要的一個板塊,但是目前來看交易量似乎還有待提高?

龐秀生:對於我們來説,開展B2B的業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跟C2C和B2C不一樣,B2B和銷售組織、售後組織以及物流組織有很密切的聯繫,而每個企業情況都不一樣,處於不同的階段。應該説,善融商務目前所處的階段還是一個普通的服務水準,還只能滿足於客戶一般的需求,對於大量的、個體化和差異化的服務還有待提高,這也是所有做B2B的電商所面臨的共同難題。

比如海爾,本身自己有很健全的銷售體系,有幾萬家專賣店,有1.7萬家的售後服務體系,有自己的網站,還有大量的運營工作,是個龐大的體系,目前善融商務與之實現完全對接仍然面臨很大的問題,因此還要深入研究。

不過,我們有這個思想準備。也想初步選擇一些客戶,進行一對一的對接,借此能夠不斷探索積累符合更多客戶銷售體系的實質性需求。目前看來,這條路還沒有哪個電商能夠走得很深入,我們也在慢慢探索,挑戰和困難一定很大,差異化對B2B的發展來説很重要。

《中國經營報》:據你所言,善融商務的盈利模式在於先搭“商”的臺子,然後在“融”上賺錢,那麼前期是否會投入太大,帶來資金壓力?

龐秀生:肯定初期要出錢出力,對於我們來説,這本身也是一個正常的投入。跟一般所謂的“電商燒錢”的概念還不一樣,因為銀行跟客戶在這個平臺之前就有廣泛的認識,已經是合作夥伴。

我相信善融商務真正發展起來之後,會産生足夠活躍的客戶,有足夠活躍的交易量。不過,客戶基於善融商務産生大量的金融服務,的確還需要一個過程,實際上所有創新的業務都需要這樣一個週期。要經歷研發階段、試點推廣階段,然後才能成長到高成長階段,最後再到成熟階段。往往到後兩個階段的時候,才會真正賺錢。

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建行雙幣種的信用卡前7年都是不賺錢的,這個現象不只建行一家,幾乎所有的銀行都是一樣,但是整個業務作為一個週期是很有價值的,我相信銀行做電商也是一樣。

當然,電商業務並沒有像信用卡業務那樣有一個成熟的可以測算的模式。不過,即使沒有很具體的定量數據,從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中長期的角度看,善融商務依然很有價值;而且從初創到高成長、成熟,也就是成長到賺錢的這個週期並不會很長。

http://money.163.com/13/0119/00/8LHR2KBR00253B0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