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中國青年報》、人民網、《法制日報》、《經濟日報》、《人民日報》、《金融時報》:加快戰略轉型步伐 建行邁向世界一流銀行

發佈時間:2013-03-18

“中國大型商業銀行改革的道路仍然沒有走完,有必要進一步深化商業銀行改革。”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有關中國銀行業改革的這番表述,已然成為當前中國改革語境下銀行業的“共識”。

作為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之一的中國建設銀行明確提出,全面實施戰略轉型,徹底轉變經營模式,走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發展道路,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向“國內最佳、國際一流”的目標邁進。

經營發展實現歷史性飛躍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以來,中國大型商業銀行經歷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經營發展實現了歷史性飛躍,從兼有政策性業務的專業銀行,“技術上瀕臨破産”、資本充足率為負、盈利能力低下的國有商業銀行,逐步改革發展成為公司治理規範、按照市場規則運作、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商業銀行。

就中國建設銀行而言,自股改上市以來,一是體制機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大型商業銀行通過股份制市場化改革,形成了日趨完善的各司其職、有效制衡、協調運作的“三會一層”治理結構;通過引入境內外戰略投資者,進一步優化了股權機構;通過公開發行上市,完善資訊披露,建立了市場化的資本金補充機制。

二是風險管控和抵禦能力大幅提升。大型商業銀行按照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要求,建立了覆蓋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完備的風險管理框架和制度,形成了資本與風險和信貸增長掛鉤的科學機制,經濟資本、經濟增加值和經風險調整後的資本回報等先進管理方法得到應用,內控管理不斷加強。

三是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明顯轉變,綜合實力、盈利能力顯著提高。股改上市後,大型商業銀行“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經營理念日益明確,深化改革、穩健經營、注重品質、改善服務的經營模式日漸形成,綜合實力和盈利能力顯著提高。截至2011年末,五家大型商業銀行資産總額達53.63萬億元,佔據銀行業總資産的半壁江山;凈利潤總額達6809.76億元,不良貸款率只有1.0%,資本充足率均在12%以上,走上了資本充足、品質向好、持續盈利的良性運作軌道。

四是綜合競爭力、國際競爭力大大增強。大型商業銀行加快全球化機構網路佈局,大力發展保險、信託、投行、基金、租賃等業務,綜合化經營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均成為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商業銀行,競爭能力顯著提升。

中國建設銀行作為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之一,始終站在中國銀行業改革的最前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以來,中國建設銀行緊隨中國金融體制變革趨勢,積極探索,勇於創新,先後實現了從國家專業銀行向國有商業銀行、從國有商業銀行向股份制商業銀行兩次歷史性飛躍,譜寫了改革發展的輝煌篇章。

1994年,根據國務院把中國建設銀行定位為以從事中長期信用為主的國有商業銀行的決定,中國建設銀行將政策性基本建設貸款業務分離給國家開發銀行,將財政職能移交給財政部門,推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試行貸款風險管理等制度,建立了統一法人管理體制,實現了從國家專業銀行向國有商業銀行的歷史性飛躍。成功轉向國有商業銀行,理順了中國建設銀行與中央銀行、財政部門的政企關係,建立了規範化運作的現代企業制度;通過加強對全行業務運作和內部管理制度的規範與約束,建立起了“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商業化經營理念,走上了市場化、商業化發展道路,確立了商業銀行基本制度框架。

2003年,國務院決定將中國建設銀行作為實施股份制改造的試點銀行之一,拉開了中國建設銀行股改上市的大幕。中國建設銀行通過資産重組改善財務狀況,通過實施股份制改革建立現代公司治理框架,通過引入境內外戰略投資者優化産權結構,通過境內外公開發行上市建立外部市場激勵約束機制。中國建設銀行H股和A股的先後發行上市,標誌著股改上市取得了成功,實現了從國有商業銀行向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歷史性飛躍。通過股改上市,中國建設銀行建立起了制衡與效率相統一的現代公司治理機制,構築起強健的風險控制和合規管理體系,戰略規劃能力、業務管理能力、客戶服務水準有了實質性提升,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截至2012年9月末,建行資産規模達到13.3萬億元,是2005年的近3倍,不良貸款率1.0%,比2005 年末下降了2.84個百分點;年化平均資産回報率達到1.65%,平均股本回報率達到24.18%,凈利潤、股票市值均居全球上市銀行前列。

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

20年來,大型商業銀行在實現歷史性飛躍的同時,也經歷了經營發展環境的巨變。建行人認識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大型商業銀行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一是國際金融危機使歐美銀行業遭受重創,一些國際大型銀行受危機拖累,市場擴張速度放緩甚至收縮業務規模,為大型商業銀行國際化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二是金融市場豐富和發展,促使大型商業銀行加快對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參股、控股步伐,金融服務日益多樣化,為大型商業銀行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提供了機會。三是為緩解企業融資壓力,中國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規模和工具種類迅速增加,承銷、諮詢、財務顧問和理財等業務的興起,為大型商業銀行拓寬了中間業務發展空間。四是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國民財富快速積累,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大增加,為大型商業銀行提供了零售業務發展商機。

與此同時,大型商業銀行也面臨著加快戰略轉型的嚴峻挑戰:

首先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大型商業銀行加快戰略轉型。隨著人口紅利減弱,資源消耗與可持續發展壓力加大,節能環保要求不斷提高,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結構調整成為中國經濟運作的“主旋律”,經濟發展將更加注重品質和效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大型商業銀行順應經濟發展導向,做好傳統業務結構和發展模式向新興業務結構和全新發展模式轉變的戰略性調整,將金融服務重點調整到戰略性新興産業、服務業、節能環保産業、消費金融和農村金融領域以及小企業業務等上面來,這要求大型商業銀行加快戰略轉型步伐。

二是客戶金融服務需求升級要求大型商業銀行加快戰略轉型。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企業和居民的金融服務需求不斷升級。中國經濟國際化更是提升了客戶的金融需求層次。客戶不再滿足於單一金融機構提供的單一金融市場服務,而是要求提供跨市場、跨國界的綜合性、多功能、所有金融服務。為增強核心競爭力,滿足客戶日趨複雜的金融服務需求,商業銀行必須加快從單一銀行功能向綜合金融服務集團轉變的步伐。

三是利率市場化改革加速要求大型商業銀行加快戰略轉型。近年來,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斷加速、金融脫媒趨勢加劇,商業銀行賴以生存的傳統信貸業務市場空間受到擠壓,這對以信貸業務為主的大型商業銀行整體産生了較大衝擊。與此同時,利率市場化後,存貸款利差將收窄,在享受了多年穩定利差收入後,大型商業銀行面臨著主要收入來源的縮水。此外,利率市場化還將使商業銀行面臨逆向選擇、重定價、儲蓄分流、債券資産縮水等風險。因此,為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大型商業銀行必須儘快轉變目前追求存貸款規模、主要依賴利息收入的發展方式。

四是資本監管約束強化要求大型商業銀行加快戰略轉型。近年來,監管部門加快實施以資本管理為核心的新資本協議,對大型商業銀行提出了更高的資本充足率標準,率先實行資本計量高級方法。在資本補充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大型商業銀行將首當其衝面臨資本精細化管理和集約化運用問題。為解決業務發展和資本短缺之間的矛盾,大型商業銀行迫切需要加快向業務發展和經營管理集約化轉型。

中國建設銀行金融服務幫助更多的國有企業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