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建行傾心打造惠民金融
當需要一口井的時候,新疆建設兵團農八師150團員工劉江兵想到了銀行—他需要銀行貸款才能打井。可是,哪家銀行會為一口井給他貸款呢?答案是中國建設銀行。儘管沒有前例可循,但是該行石河子分行還是大膽一試。結果劉江兵的棉花當年即獲得了大豐收。
這是中國建設銀行服務“三農”的一個縮影。過去數年間,該行一直將農村金融領域的創新視為重要工作,積極予以推行。而服務“三農”又是中國建設銀行傾心打造惠民金融的一個範例。除此之外,該行還將百姓安居工程、中小企業融資等重大使命置於自己肩上,真正體現出一家“民生銀行”的本色。
服務到田間地頭
農民貸款難是一個老問題,雖然鄉親們的融資需求是真切的,但是對於銀行來説,放不放款確實費思量。一方面,農業是基礎産業,週期長,很多時候靠天吃飯,它的風險較高;另一方面,農村的信用環境也較難程式化,管理費用較高,且非常容易發生違約。銀行怎麼算這買賣都不合適。
中國建設銀行響應國家的號召,積極為解決農村金融短缺貢獻心力。該行將“加快新農村建設領域金融服務創新,實現縣域和農村金融服務的功能延伸”列入了《2011年-2015年發展規劃》。為協調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的推進工作,總行要求各分行成立由分管支付結算工作的行領導任組長,資金結算部、計劃財務部、公司業務部、機構業務部、個人金融部、信用卡中心、營運管理部、電子銀行部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安排農村支付系統覆蓋、賬戶服務、非現金支付工具推廣、支付服務宣傳等工作。
“十二五”期間,中國建設銀行計劃新增營業網點2000個,重點向中心城市和強縣富鎮傾斜。截至2012年末,該行在縣域及鄉鎮服務“三農”的營業網點達3884個,其中,2012年在鄉鎮新設營業網點78個,通過延伸農村地區金融服務觸角,有力支援了農村地區經濟發展。
中國建設銀行還以“小額無貸戶”為抓手,促進農村地區賬戶增長。截至2012年底,小額無貸戶客戶數221.43萬戶,比2009年增加63.59萬戶,年均增長11.95%,賬戶數244.83萬戶,比2009年增加70.79萬戶,年均增長12.05%。
數字是枯燥的,讓我們回到開頭的故事上來。
劉江兵所在的150團,距離師部石河子有100多公里,周圍多是沙漠。缺水成為150團農戶最大、最普遍的困難。沒有水就不可能有好收成。於是,打井成為必須。然而,打一口鋼管井得18萬元,涵管井也得13.5萬元。像劉江兵這樣的普通農戶,哪兒能一下子拿出這麼多現錢?借貸成了唯一的出路。
將需求提給了銀行,銀行也犯了難。打井貸款?沒聽説過!抵押怎麼做?風險如何管控?盈利能有多少?全都沒有前例可循。很多機構都搖了頭:對不起,我們做不了。中國建設銀行石河子分行知道後主動到府。
該行客戶經理到150團轉了一圈,發現該團對水井管理很規範,不但有井權證,而且還有取水證。打井人在灌溉自家田土外還能賣水給鄰居。在此種情況下,即便到了萬不得已,銀行還能很容易地把這個井拍賣。因此,建行決定嘗個鮮:打井貸款我們貸了!一筆三年期貸款800萬打到了農戶的戶頭上,保證了53口灌溉井當年打好、當年收益。
建行石河子分行一位負責人説,對於銀行而言,農戶貸款絕對算不上肥肉,但是只要能踏實做下去,用創新覆蓋風險,終歸還是有收穫。“我們最小的一筆貸款你猜多少?兩千塊!就這樣我們也做了。而且,在去年以前,我們的涉農貸款沒有一筆壞賬!”
人們不會忘記努力的人。2011年,中國建設銀行榮獲“2011全國金融機構服務‘三農’年度大獎”的“最佳創新成就獎”和“最佳社會責任獎”,2012年獲評中央電視臺、中國金融出版社“服務三農最佳創新成就獎”。
當大象能跳舞
“別的銀行對企業都是錦上添花,建行卻在公司資金缺乏、生産困難的情況下雪中送炭。”山東省鄆城縣長江纖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輝在1500萬元“助保貸”貸款到帳後對建行由衷地感激。
一個月前,急需資金週轉的李輝在拜訪了各家銀行後,都被告知由於缺乏有效的抵質押物,不符合銀行的貸款條件,李輝得知建設銀行的“助保貸”産品,提出了貸款申請並成功地獲得了貸款,解決了燃眉之急。他喜悅地説:“建設銀行的助保貸貸款業務,為民營企業雪中送炭,輸血造血,成了企業萬里行程的助跑器,解開了融資的瓶頸,使大家放開手腳去決策,幹勁更大了!”
李輝是幸運的。考慮到小微企業融資現狀,這份幸運更是彌足珍貴。長期以來,由於中小型微型企業的資訊不對稱、財務不透明、風險不確定這三大特性,決定了銀行對其貸款存在較大的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這些風險成為制約銀行投入小型微型企業主要因素。因此,在一些小企業主腦海裏,“國有大銀行門檻高”的印象根深蒂固。
事實卻並非完全如此。近年來,中國建設銀行在全行上下明確了小微企業業務的發展思路和定位,持續推進向小額化、標準化轉型,並在小微企業業務的模式、流程、産品、風險管理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創新,圍繞小額化、標準化、專業化,初步建立了促進小微企業業務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業務發展成效明顯。截至2013年8月末,建行累計向18萬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1.9萬億元,並幾乎覆蓋了與民生相關的各類行業。小微企業客戶數超過200萬戶,小企業授信客戶達到89705戶。
2007年,中國建設銀行在同業中首創“信貸工廠”模式,逐步建立起有別於大中型企業的流程化、標準化服務小微企業的專業化經營管理體系,目前已組建286家“信貸工廠”模式的小企業經營中心,採用審批人派駐,評級、授信、支用“三位一體”等一站式、流水線的標準化流程。2011年下半年,基於大數定律和收益覆蓋風險的原則,在大銀行中建行又率先試行適應小微企業特點的評分卡評價方式,並相應進行系統開發。2012年5月,將評分卡模式運用於實踐,並推出了信用貸、善融貸等適應性的産品,較好地契合了小微企業“短、小、頻、急、快”的融資需求,使普遍缺乏有效抵質押物的小微企業也能感受到銀行融資的便利和支援。
有專家評論説,過去,建行這樣的國有大型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時確實存在力有不逮之處,但是這並不是説他們不可能做好這部分的業務,我們看到,在經過系統性改造創新後,“大象也是能夠跳舞的,而且能夠跳得很好”。
建行的客戶北京星辰萬有公司負責人則説得更直接:“因為建行的善融貸産品,公司獲得了信用,我們一直以來想讓公司上市的想法也得以啟動。目前我們與華西證券的合作已經開始,公司上市的財改、稅改、股改正在進展當中。我們希望下一步能與建行有更多的合作。”
之前,該公司連續開發的三項産品已經進入關鍵階段,但由於資金短缺,企業的研發和經營陷入困境,正是建行的“善融貸”産品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為了百姓的安居夢
“要買房,找建行!”這是中國老百姓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它充分顯示出中國建設銀行在房貸市場上的地位。作為國內最早開辦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商業銀行,該行已經成為行業最重要的風向標。
二十多年來,中國建設銀行一直以支援居民安居為己任,大力支援百姓購買自住房信貸需求。截至2012年末,該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超過1.5萬億元,新增2157.83億元;累計為6.34萬戶中低收入居民發放115.35億元保障房個人貸款;住房公積金項目貸款餘額達222.05億元。
據中國建設銀行有關負責人介紹,從開辦個人住房貸款業務至今,該行先後推出了多項針對普通百姓住房金融需求的服務,如為解決普通百姓購房難題,推出了住房貸款多項服務措施為支援更多家庭購房,不斷地豐富貸款償還方式與還款方法為了讓百姓買到好房,持續推出優質樓盤放心房評選活動為保證二手房交易過程中的資金安全,推出了“房易安”交資金託管服務。
讓我們抽取“房e通”看一眼。為方便客戶,在傳統櫃面服務的基礎上,中國建設銀行依託本行專業優勢,建立了“房e通”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買房、賣房、貸款“一條龍”綜合服務,實現了個人住房貸款電子渠道服務的突破。
青島市外企白領王小姐今年準備結婚,開始在網上尋覓婚房。建設銀行的“房e通”吸引了她。在該行的網站上,新房樓盤、二手房源非常豐富,而且還有經過審核的“陽光房源”,可信度更高。王小姐經過對地理位置、交通環境、生活便利等方面反覆對比,最終在“房e通”的陽光房源中挑選出一處各方面都比較滿意的房子,免費獲取賣房人聯繫方式,雙方完成了房屋交易。
房屋選定後,王小姐通過“房e通”線上提交貸款申請,第二天,王小姐就接到了建設銀行95533的服務電話,通知她及時準備好個人材料到建行個人貸款中心。個貸中心的客戶經理熱情接待了王小姐,並指導她很快辦完了相關手續。貸款辦理後,王小姐還可以通過“房e通”在網上方便辦理還款、查詢貸款、提前還款等業務。
在支援我國房地産業的健康發展和改善國民居住條件的過程中,中國建設銀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高度關注社會民生保障與改善領域,大力支援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和中低收入居民購買自住住房,為不同類型客戶群體購買保障性住房提供差別化金融服務。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建設銀行已累計為50萬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保障房個人住房貸款7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