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人民日報》:當好小企業的創業夥伴—中國建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紀實

發佈時間:2013-11-12

近年來,越來越多小微企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中國建設銀行在明確小微企業業務的發展思路和定位後,持續推進向小額化、標準化轉型,在小微企業業務的模式、流程、産品、風險管理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創新,圍繞小額化、標準化、專業化,初步建立了促進小微業務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截至今年9月末,累計向18萬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1.9萬億元,幾乎覆蓋了與民生相關的各類行業。小微企業客戶數超過200萬戶,小企業授信客戶達到91512戶。

主動適應企業需求

為全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現狀,建設銀行高層多次實地調研業務,通過員工交流、客戶座談等方式,鼓勵突破傳統思維,全面深入了解小微企業的特點和需求,並將“大數定律”應用於小微金融的管理中,積極主動探索適應小微企業業務發展的商業模式。

2007年,建設銀行在同業中首創“信貸工廠”模式,逐步建立起有別於大中型企業、流程化標準化服務小微企業的專業化經營管理體系。甘肅省定西分行是率先打造“信貸工廠”模式的成功案例。通過改造小企業業務中心,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全部在一個開放的平臺集中辦公,所有業務均在“信貸工廠”內完成,客戶申請一筆貸款無需再跑多個部門,提高了小企業信貸辦理的效率,滿足了小企業客戶在融資方面“短、頻、急”的需求。目前已組建286家“信貸工廠”模式的小企業經營中心,採用審批人派駐,評級、授信、支用“三位一體”等一站式、流水線的標準化流程。

2011年下半年,基於大數定律和收益覆蓋風險的原則,建設銀行率先試行適應小微企業特點的評分卡評價方式,並進行相應的系統開發。20125月,將評分卡模式運用於實踐,並推出了信用貸、善融貸等産品,較好地契合了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使普遍缺乏有效抵質押物的小微企業也能感受到銀行融資的便利和支援。

不斷優化經營模式

按照新的小微企業客戶認定標準和管理範圍,建設銀行進一步細分客戶群體,並根據不同規模小微企業的經營特點和風險特徵,建立了相應的經營模式。

對小型企業客戶,採用傳統的“分析、評級、授信”,再加上抵押的主觀性評價模式。注重審查企業財務報表,做好對申請人的詳細評價,確保有抵押等風險緩釋措施,貸款存續期間做好年度例行評價的工作。對微型企業客戶,採用在總體信貸規劃下,通過定向開發適應性産品,再加上評分卡的客觀性評價模式。從主要依靠財務報表和抵押物選擇客戶,轉向從小微企業的物流、現金流,銀行的賬戶交易,資産、信用等方面理解其盈利模式、收入來源、業務流程,並在這一過程中總結企業“履約能力、信用狀況、資産狀況”,把握小微企業經營的核心和實質。在此基礎上,推進小微企業業務向小額化轉型,實現標準化和批量化。

全力創新金融産品

一流銀行要體現出管理最佳、服務最佳、效益最佳,其支撐就是産品創新。目前,建設銀行已形成“成長之路”、“速貸通”、“小額貸”、“信用貸”四大産品體系,基本覆蓋了客戶的各類信貸需求。

基於企業和企業主的信用積累,建設銀行創新了信用貸款,改變過去“一抵了之”和一味依賴擔保的傳統做法,解決了大量優質企業缺乏有效抵質押物的融資瓶頸,目前貸款餘額已超過60億元。同時,針對無貸客戶群,推出了“善融貸”,改變了傳統坐等客戶申請貸款的做法,開闢了一種新的集滿足客戶功能性需求與體驗式需求為一體的服務方式。去年底,浙江慧蘭服飾有限公司在因原料漲價資金緊張且無任何可用貸款額度的緊急情況下,通過湖州分行“信用貸—善融貸” 産品,短時間內拿到了貸款,保證了企業的正常運作。“我在建設銀行只是開了結算賬戶,而且一直覺得建設銀行門檻高,所以從沒想過在建設銀行貸款。可真沒想到,我居然能拿到建設銀行的信用貸款。”董事長沈小蘭拿到貸款時高興地説。

截至今年9月末,善融貸客戶8189戶,較年初新增6725戶,貸款餘額44億元,戶均貸款54萬元。下一步,還將依託企業結算卡,為在建設銀行辦理結算的客戶設計專屬産品,以實現對客戶提供7×24小時的金融服務。

目前,建設銀行已設計了40余項小微企業産品,為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差異化的解決方案。為進一步優化服務,提升客戶滿意度,特別是體驗式需求的滿意度,建設銀行正在由單一信貸服務逐步向提供包括融資、結算、理財、財務顧問等綜合金融服務轉變,幫助企業逐步積累信用,為進一步緩解融資難創造條件,並通過綜合定價,優化回報。

全面提升客戶體驗

為提高專業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建設銀行從2011年起對現有小企業經營中心進行規範化建設。按照“小企業中心主要功能要放在批量處置、流水作業方面,與今後的網點‘三綜合’結合起來,可以做到全覆蓋,客戶基礎容易穩固”的要求,充分發揮“信貸工廠”流水線式的業務處理功能,實現前臺行銷規劃、中臺的操作和控制以及後臺的管理,推進業務操作的集中化、精細化、標準化,提高業務辦理效率。

為充分發揮建設銀行的網點多、功能全、覆蓋廣的渠道優勢,借助網點“綜合化”改造,依託小企業經營中心對網點的專業化支援,將小微企業服務重心下沉到各行網點,實現由過去單純依靠客戶經理服務,逐步轉向主要依託網點進行服務,將小額化、標準化的小微企業産品在網點進行銷售,提高客戶服務覆蓋面。

今年922日,首筆“善融貸”網銀迴圈貸由建設銀行濟南經七路支行小企業經營中心成功發放,這是建設銀行山東省分行營業部第一筆通過善融商務平臺申請後發放的網銀迴圈貸業務。依託以“善融貸”為代表的電子渠道和平臺,建設銀行不斷推進電子渠道建設,向客戶提供全流程“網銀迴圈貸”業務,充分促成了企業網銀、善融商務和建設銀行門戶網站的“三網整合”,實現了小企業貸款業務線上直接申請的突破以及7×24小時的金融服務。

積極探索全新模式

小微企業數量龐大,傳統一對一的單兵作戰方式成本高、效率低。同時,小微企業集群化特徵日益明顯。為此,建設銀行建立了規劃在先、批量開發、標準化操作的“一鏈一圈一平臺”的客戶群批量行銷模式。

“一鏈”即産業鏈。關鍵是把産業鏈上的對公和零售客戶徹底打通,即在同一規劃下,對産業鏈進行總體評審、統一開發和管理。例如,圍繞一個核心企業以及為核心企業服務的小微企業,依託核心企業的交易資訊,推出了“供應貸”,將客戶以“1+N”的方式,向其上下游小微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目前,建設銀行已在20個分行開辦“供應貸”業務,貸款餘額10.8億元。

“一圈”即商圈。對商圈內的小微企業客戶群,按經營年限、收入規模等進行分層分類,並針對性地建立起集規劃、策劃、審批、銷售、培訓、服務等在內的“1+N”的團隊,與市場管理方建立合作,避免散單方式帶來的高成本和高風險,實現批量化生産。

“一平臺”即與政府和協會的合作平臺,通過助保貸等産品,利用政府資金,組建風險補償資金池,共同建立客戶篩選、推薦、引導、扶持等信貸支援平臺。同時,借助協會會員間的信用約束,應對各種可能面對的風險壓力。

今年以來,建設銀行通過上述模式服務的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已超過150億元,讓更多的小微企業得到了金融支援。

建設銀行已經成為千千萬萬個小微企業創業、發展的金融夥伴,成為眾多小微企業信賴的金融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