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投資者報》:覆蓋200萬小微企業中國建設銀行量體裁衣服務到位

發佈時間:2013-12-02

小微企業成千上萬,多數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很多小企業的印象中,工農中建等國有大行門檻高,中小企業很難獲得貸款服務。

但是近年來,國有大行紛紛改變服務方向,尤其是中國建設銀行,在小微企業服務方面已經走到了同行前列。

《投資者報》記者了解到,建設銀行在全行上下明確了小微企業業務的發展思路和定位,力求實現與小微企業共同成長。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9月末,建設銀行小微企業客戶總數超過200萬戶,小企業授信客戶達到91512戶。累計向18萬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1.9萬億元,幾乎覆蓋了與民生相關的各類行業。

推出全新服務“信貸工廠”

相比其他銀行,建設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還打造了一個全新的服務—建立“信貸工廠”。這在同行業中屬於首創。

“信貸工廠”是工業化流水線生産模式在小微企業信貸領域的運用,區別於大中型企業,強調標準化操作,實行産品銷售和後臺作業相分離,信貸操作集中處理,在全行執行統一的業務操作規範。通過流程之間的緊密銜接,“信貸工廠”大幅提高了業務流程效率;同時因為關鍵崗位分離,明顯提高了風險控制能力,有效滿足了客戶金融服務和銀行風險控制的雙重需要。

自2007年第一家“信貸工廠”模式的小企業經營中心在蘇州成立以來,“信貸工廠”模式已成為建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業務的核心載體。全行已組建286家“信貸工廠”,基本實現了所有地區全覆蓋,與全行1萬多個營業網點、1.3萬多個專、兼職客戶經理一起為小微企業提供全流程的信貸支援。目前建設銀行約有80%的小微企業業務由“信貸工廠”加工完成。

過去,國有大行少有涉獵小微企業,除了它們規模小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數量太龐大,一對一服務成本太高。

建設銀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了圍繞“一圈一鏈一平臺”(即商圈、産業鏈和政府、擔保公司等增信平臺)的批量行銷模式。

通過先行規劃,找到圈內、鏈內、平臺內小企業客戶群體的融資需求共性和共同風險特徵,設計統一的小微金融服務方案;然後以商圈管理方、産業鏈核心企業、第三方平臺等為批量行銷切入點,利用這些合作方的資金及資訊為小微企業融資增信,併合作對客戶群採用統一的風險控制方式,從而實現批量式、標準化地為小微企業辦理信貸業務。這種以點帶面的一對多行銷大大提高了服務效率。

量體打造專屬小微企業産品

《投資者報》也注意到,針對小企業缺乏有效抵押物的特點,建設銀行相繼開發了小微企業“善融貸”、“助保貸”、“供應貸”等專屬産品,改變了過去銀行貸款必須全部提供抵押擔保的傳統做法。

湖北省中百集團主要從事百貨銷售業務,擁有近3000家供應商,主要是小微企業。由於缺乏足夠的抵押物,很難獲得銀行傳統信貸的支援。一些大好商機因資金不足白白錯過,有的企業甚至不得不依靠成本高昂的民間借貸資金維持運轉。

記者了解到,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根據小微企業在中百集團的銷售業績等各類數據,設計了專門的融資服務産品“中百易貸”,為小微企業發放信用貸款。目前已有59家中百的小微供應商獲得貸款1.2億元。

事實上,建設銀行在為小微企業量體裁衣方面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目前,建設銀行已形成“成長之路”、“速貸通”、“小額貸”、“信用貸”四大産品體系,基本覆蓋了客戶的各類信貸需求。

截至2013年9月末,“成長之路”貸款餘額4958.68億元,客戶數51853戶;“速貸通”貸款餘額1007.3億元,客戶數26472戶;“助保貸”貸款餘額143.02億元,客戶數2719戶;“信用貸”貸款餘額65.63億元,客戶數9541戶。其中“善融貸”貸款餘額44.40億元,客戶數8189戶。

在上述四大體系之內,建設銀行又設計了40余項小微企業産品,為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差異化的解決方案。

在網際網路金融浪潮的衝擊下,建設銀行早已經做好準備,為小微企業推出網上銀行渠道專屬業務“網銀迴圈貸”,客戶可在網上自助完成貸款申請、支用和還款,7×24小時的不間斷服務打破了線下服務的時間和空間限制,真正做到了銀行的資金支援“不打烊”。截至2013年9月30日,已累計授信客戶2029戶,授信金額30多億元。

建設銀行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投資者報》記者,為進一步優化服務,提升客戶滿意度,特別是體驗式需求的滿意度,目前建設銀行正在由單一信貸服務逐步向提供包括融資、結算、理財、財務顧問等綜合金融服務轉變,幫助企業逐步積累信用,為進一步緩解融資難創造條件,並通過綜合定價,優化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