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日報》:建設銀行積極探索小微業務 爭做小微企業金融夥伴
隨著國內各家銀行在小微金融的市場上競爭日益激烈,各家銀行的小微金融産品同質化較為嚴重。
正如管理學大師德魯克所説,“不創新,就死亡”,創新是企業在競爭中取勝的不二法門。中國建設銀行在小微金融方面的積極探索,對同業尤其是國有大行來講,頗有借鑒意義。
全行戰略重點 良性機制形成
作為中國第二大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將小微企業業務作為全行重要的戰略性業務,加強資源傾斜,優化經營機制,確保始終滿足“兩個不低於”。
對於將小微企業業務作為建設銀行戰略重點,建設銀行有關人士表示,建設銀行發展小微企業業務,不僅緣于國家的要求,更在於自身對小微企業業務的理解和認識。首先,建設銀行是一家有著14000多個網點的大銀行,這就意味著可以在全國範圍內做業務,輻射面十分廣泛,這對發展小微企業業務十分有利;但同時建設銀行是一家做大企業、大項目見長的銀行,這也意味著需要攻克短板,例如小微企業業務,進而改善建設銀行的資産結構,特別是在金融脫媒和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在這方面,建設銀行的服務經驗還不足,需要加快創新、改進,迅速趕上。其次,在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是基礎,就像鋼筋混凝土中的細小沙粒,如果沒有它們,鋼筋混凝土就失去了強度。因此中央高度重視,將其提升到了戰略層面進行部署。建設銀行也要從戰略高度來發展小微企業業務,不僅要做,而且還要做好。
上述人士還指出,小微企業風險大的問題客觀存在,因此,發展小微企業業務不能僅僅依靠熱情,要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堅持穩健發展。近年來,建設銀行圍繞經營模式轉型、業務流程優化、産品服務創新、探索風險管理模式等,走出了一條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發展新路,在有效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同時,也初步形成了業務良性發展的長效機制。
小微企業成千上萬,多數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只有不斷擴大服務客戶群體、豐富金融服務方式,才能有效滿足廣大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幫助小微企業成長壯大。近年來建設銀行持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已發展成為服務和支援小微企業的生力軍。截至2013年9月末,建設銀行小微企業客戶總數超過200萬戶,小企業授信客戶達到91512戶。累計向18萬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1.9萬億元,幾乎覆蓋了與民生相關的各類行業。
豐富産品體系 加強渠道建設
近年來,建設銀行小企業業務緊緊圍繞“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發展理念,積極探索小微企業服務的新思路、新舉措和新辦法,不斷豐富産品體系,創新服務方式,優化業務流程,探索建立大銀行服務小企業的新路子。
建設銀行採用批發模式和零售模式雙輪驅動的産品創新方式,不斷完善産品體系,積極研發特色産品。針對小企業所處的不同生命週期及不同的風險緩釋能力,在同業中率先建立了以授信評價、抵押擔保、快速質押、信用貸款為核心特點的四大類小企業産品體系,推出全行性小企業特色産品30余項,區域性特色産品近100個,基本涵蓋不同小企業客戶的融資需求。
針對小企業缺乏有效抵押物的特點,建設銀行相繼開發了小微企業“善融貸”、“助保貸”、“供應貸”等專屬産品,改變了過去銀行貸款必須全部提供抵押擔保的傳統做法。截至2013年9月末,“成長之路”貸款餘額4958.68億元,客戶數51853戶;“速貸通”貸款餘額1007.3億元,客戶數26472戶;“助保貸”貸款餘額143.02億元,客戶數2719戶;“信用貸”貸款餘額65.63億元,客戶數9541戶,其中“善融貸”貸款餘額44.40億元,客戶數8189戶。
除了對産品體系不斷完善和豐富,建設銀行十分重視對渠道的建設,為提高專業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建設銀行從2011年起對現有小企業經營中心進行規範化建設。按照“小企業中心主要功能要放在批量處置、流水作業方面,與今後的網點"三綜合"結合起來,可以做到全覆蓋,客戶基礎容易穩固”的要求,推進業務操作的集中化、精細化、標準化,提高業務辦理效率。
一方面,建設銀行加強對線下傳統渠道的整合和利用,為充分發揮建設銀行的網點多、功能全、覆蓋廣的渠道優勢,借助網點“綜合化”改造,依託小企業經營中心對網點的專業化支援,將小微企業服務重心下沉到各行網點,實現由過去單純依靠客戶經理服務,逐步轉向主要依託網點進行服務,將小額化、標準化的小微企業産品在網點進行銷售,提高客戶服務覆蓋面,截至2013年9月末,全行網點成功推薦小企業授信客戶15762戶,已發放貸款金額684.61億元。
另一方面,建設銀行推出網上銀行渠道專屬業務“網銀迴圈貸”,客戶可在網上自助完成貸款申請、支用和還款,7×24小時的不間斷服務打破了線下服務的時間和空間限制,真正做到了銀行的資金支援“不打烊”。截至2013年9月末,已累計授信客戶2029戶,授信金額30多億元。
同時,建設銀行立足自身強大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建立了“亦商亦融,買賣輕鬆”的“善融商務”電商平臺,為客戶提供資訊發佈、線上交易、支付結算等全方位的專業服務,並憑藉交易産生的交易資訊、信用資訊等記錄為客戶提供貸款融資服務。企業入駐“善融商務”,不僅打通一條銷售渠道,更可以積累信用,獲得建設銀行的貸款支援,加速自身成長。截至2013年9月末,已有7323戶小企業貸款客戶入駐“善融商務”企業商城,獲得建設銀行貸款資金644.08億元。
建立信貸工廠 貫徹普惠金融
建設銀行將工業化流水線生産模式應用到了小微企業信貸領域,建立了“信貸工廠”專業經營管理體系,專業專注服務小微企業。“信貸工廠”強調標準化操作,實行産品銷售和後臺作業相分離,信貸操作集中處理,在全行執行統一的業務操作規範。
通過流程之間的緊密銜接,“信貸工廠”大幅提高了業務流程效率;同時因為關鍵崗位分離,明顯提高了風險控制能力,有效滿足了客戶金融服務和銀行風險控制的雙重需要。
自2007年第一家“信貸工廠”模式的小企業經營中心在蘇州成立以來,“信貸工廠”模式已成為建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業務的核心載體。全行已組建286家“信貸工廠”模式的小企業經營中心,基本實現了所有地區全覆蓋,採用審批人派駐,評級、授信、支用“三位一體”等一站式、流水線的標準化流程,與全行1萬多個營業網點,1.3萬多個專、兼職客戶經理一道為小微企業客戶提供信貸支援。目前建設銀行約有80%的小微企業業務由“信貸工廠”加工完成。
此外,為全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現狀,建設銀行積極探索業務發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按照“普惠金融”業務理念,圍繞“小額化”、“批量化”、“標準化”、“網點化”的發展方向和總體要求,開發了小微企業零售評分卡,構建了小微企業評分卡信貸業務模式。對單戶授信總額500萬元以下業務,採用評分卡進行評價,重點關注企業履約能力、企業主個人信用和資産狀況等,改善了因小微企業報表不健全、貸款受阻的局面,進一步提高了金融服務覆蓋面。
同時,為解決小微企業數量龐大、一對一行銷效率低下的問題,建設銀行建立了規劃在先、批量開發、標準化操作的“一鏈一圈一平臺”的客戶群批量行銷模式。
“一鏈”即産業鏈。關鍵是把産業鏈上的對公和零售客戶徹底打通,即在同一規劃下,對産業鏈進行總體評審、統一開發和管理。如,圍繞一個核心企業以及為核心企業服務的小微企業,依託核心企業的交易資訊,推出了“供應貸”,將客戶以“1+N”的方式,向其上下游小微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目前,已在20個分行開辦“供應貸”業務,貸款餘額10.8億元。
“一圈”即商圈。對商圈內的小微企業客戶群,按經營年限、收入規模等進行分層分類,並針對性地建立起集規劃、策劃、審批、銷售、培訓、服務等在內的“1+N”的團隊,與市場管理方建立合作,避免散單方式帶來的高成本和高風險,實現批量化生産。
“一平臺”即與政府和協會的合作平臺,通過“助保貸”等産品,利用政府資金,組建風險補償資金池,共同建立客戶篩選、推薦、引導、扶持等信貸支援平臺。同時,借助協會會員間的信用約束,應對各種可能面對的風險壓力。
通過先行規劃,找到圈內、鏈內、平臺內小企業客戶群體的融資需求共性和共同風險特徵,設計統一的小微金融服務方案;然後以商圈管理方、産業鏈核心企業、第三方平臺等為批量行銷切入點,利用這些合作方的資金及資訊為小微企業融資增信,並對客戶群採用統一的風險控制方式;從而實現批量式、標準化地為小微企業辦理信貸業務。這種以點帶面的一對多行銷大大提高了服務效率。
今年以來,建設銀行通過上述模式服務的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已經超過150億元,讓更多的小微企業得到了建設銀行的金融支援。建設銀行已經成為了千千萬萬個小微企業創業、發展的金融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