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中國經濟時報》服務小微企業的“建行模式”——從“信貸工廠”到“一鏈一圈一平臺”

發佈時間:2014-03-10

近年來,中國建設銀行將支援和服務小微企業工作提升到了戰略層面進行部署,在全行上下明確了小微企業業務的發展思路和定位,持續推進向小額化、標準化轉型,並在小微企業業務的模式、流程、産品、風險管理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創新,圍繞小額化、標準化、專業化,初步建立了促進小微企業業務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業務發展成效明顯。

筆者獲悉,近年來,建設銀行已累計為18萬個小企業發放超過1.9萬億元貸款,幾乎覆蓋了與民生相關的各類行業,間接提供超過2000萬個就業崗位。

截至20139月末,建設銀行小微企業客戶總數超過200萬戶,小企業授信客戶達到91512戶。戶均貸款721萬元,比2010年下降100多萬元。其中,單戶500萬及以下的小微企業客戶數佔比達到57.6%,同比提高2.6個百分點。

“信貸工廠”模式成核心載體

眾所週知,小微企業風險大客觀存在,發展小微企業業務不能僅僅依靠熱情。近年來,建設銀行圍繞提高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服務覆蓋率、貸款覆蓋率和申貸獲得率等,不斷探索服務適合小微企業的商業發展模式,初步形成了業務良性發展的長效機制,流程的優化是體現之一。

針對小企業金融需求“短、頻、快”的特點,2007年,建設銀行在同業中首創“信貸工廠”模式,採用審批人派駐,評級、授信、支用“三位一體”等一站式、流水線的標準化流程,逐步建立起有別於大中型企業的,流程化、標準化服務小微企業的專業化經營管理體系。

在“信貸工廠”流程專營模式下,建設銀行一筆普通的小企業貸款,從貸前調查到貸款發放僅幾天時間。在融資期限方面也可靈活掌握,通過優化信貸審批流程,較大中型項目內部申報審批手續得以簡化,效率大大提高。

2007年第一家“信貸工廠”模式的小企業經營中心在蘇州成立以來,“信貸工廠”模式已成為建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業務的核心載體。建設銀行已組建286家“信貸工廠”,基本實現了所有地區全覆蓋,“信貸工廠”與全行1萬多個營業網點、1.3萬多個專、兼職客戶經理一道為客戶提供全流程服務。目前建設銀行約有80%的小微企業業務由“信貸工廠”加工完成。

2011年下半年,基於“大數定律”和“收益覆蓋風險”的原則,建設銀行還在大銀行中率先試行適應小微企業特點的評分卡評價方式,並開發了相應的系統。

以建設銀行河北省分行為例,該行從存量貸款數據入手,確定了6大關鍵項目、17項關鍵指標及其權重,對所轄的11個地區、4881戶小企業客戶、17個行業類別,在統計了9.8萬個數據資訊的基礎上制定了小企業客戶評價標準,設計成了操作簡便、客觀科學的小企業準入篩選工具,成功解決了困擾小企業準入標準的“老大難”問題,提高了項目推薦的準確性、調查評價的針對性和工作效率,使中小企業貸款發放實現質的飛躍。

據悉,該工具以其科學性、新穎性、實用性,經國家版權局審核批准,獲得了電腦軟體著作權,並列為建設銀行總行信貸流程優化的核心工具在全行推廣。

20125月,建設銀行已將評分卡模式運用於實踐,並推出了系列適應性産品,較好地契合了小微企業“短、小、頻、急、快”的融資需求,使普遍缺乏有效抵質押物的小微企業也能感受到銀行融資的便利。

各類信貸需求基本覆蓋

優化流程的同時,一流銀行要體現出管理最佳、服務最佳、效益最佳,其支撐點就是産品創新。

近年來,建設銀行採用批發模式和零售模式雙輪驅動的産品創新方式,針對小企業所處的不同生命週期及不同的風險緩釋能力,在同業中率先建立了以授信評價、抵押擔保、快速質押、信用貸款為核心特點的四大類小企業産品體系,分別為“成長之路”、“速貸通”、“小額貸”、“信用貸”,基本覆蓋了客戶的各類信貸需求。

北京星辰萬有公司是建設銀行金融産品創新的受益者之一。該公司為生産經營醫療器械的高科技企業,公司創始人是國家“十千百”人才,公司科研實力雄厚,擁有十多項發明專利,在國內同行業處於領先地位。去年,該公司連續開發的三項新産品已經進入關鍵階段,但由於資金短缺,企業的研發和經營陷入極其困難的局面。

“如果不能早日研發出這些産品,好的産品就失去了上市的最佳時機,國家的扶持經費也會打水漂,發明專利的申請也會受到影響。想向銀行申請貸款,但我們缺少可以抵押的資産。”就在該公司負責人一籌莫展的時候,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了解到該企業在建設銀行開有結算賬戶,日均存款在規定數額以上,符合“善融貸”業務辦理條件,立即主動將“善融貸”送到企業門上,解決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善融貸”是“信用貸”的一個子産品,是專門依據小微企業交易結算及結算賬戶活躍程度,對結算穩定並形成一定資金沉澱的小微企業發放的。不需要其他抵押或擔保,隨借隨還,迴圈使用,更可為小微企業客戶提供全面金融服務方案。

除了融資之外,對於北京星辰萬有公司來説,更大的意義在於借此啟動了公司上市進程。公司負責人介紹:“因為建設銀行的‘善融貸’産品,公司信用指數也得到了提升。”

據建設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在四大産品體系下,建設銀行已設計了40余項小微企業産品,為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差異化的解決方案。目前建設銀行正在由單一信貸服務逐步向提供包括融資、結算、理財、財務顧問等綜合金融服務轉變,幫助企業逐步積累信用,為進一步緩解融資難創造條件,並通過綜合定價,優化回報。

截至20139月末,“成長之路”貸款餘額4958.68億元,客戶數51853戶;“速貸通”貸款餘額1007.3億元,客戶數26472戶;“助保貸”貸款餘額143.02億元,客戶數2719戶;“信用貸”貸款餘額65.63 億元,客戶數9541戶。

“一鏈一圈一平臺”的客戶群批量行銷

優化流程、創新産品的同時,銀行服務小微企業面臨的共同難題還有小微企業數量龐大,傳統一對一的單兵作戰方式成本高、效率低。為此,建設銀行改變過去單個客戶的行銷模式,建立了規劃在先、批量開發、標準化操作的“一鏈一圈一平臺”的客戶群批量行銷模式。

“一鏈”即産業鏈。關鍵是把産業鏈上的對公和零售客戶徹底打通,即在同一規劃下,對産業鏈進行總體評審、統一開發和管理。如圍繞一個核心企業以及為核心企業服務的小微企業,依託核心企業的交易資訊,推出了“供應貸”,將客戶以“1+N”的方式,向其上下游小微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目前,建設銀行已在20個分行開辦“供應貸”業務,貸款餘額10.8億元。

“一圈”即商圈。對商圈內的小微企業客戶群,按經營年限、收入規模等進行分層分類,並針對性地建立起集規劃、策劃、審批、銷售、培訓、服務等在內的“1+N”的團隊,與市場管理方建立合作,避免散單方式帶來的高成本和高風險,實現批量化生産。

“一平臺”即與政府和協會的合作平臺,通過“助保貸”等産品,利用政府資金,組建風險補償資金池,共同建立客戶篩選、推薦、引導、扶持等信貸支援平臺。同時,借助協會會員間的信用約束,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壓力。

2013年,建設銀行通過上述模式服務的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已經超過150億元,讓更多的小微企業得到了建設銀行的金融支援。

在探索服務模式、提升效率的同時,建設銀行還有效運用線上線下資源,多渠道將服務進一步有效延伸。

一方面,建設銀行加強對線下傳統渠道的整合和利用,結合網點“三綜合”改造,探索在網點銷售小微企業信貸産品,使客戶在網點就能獲得信貸服務,真正將小微金融服務觸角延伸至客戶的身邊。截至20139月末,全行網點成功推薦小微企業授信客戶15762戶,已發放貸款金額684.61億元。

另一方面,建設銀行推出網上銀行渠道專屬業務“網銀迴圈貸”,客戶可在網上自助完成貸款申請、支用和還款,7*24小時的不間斷服務打破了線下服務的時間和空間限制,真正做到了銀行的資金支援“不打烊”。截至20139月末,已累計授信客戶2029戶,授信金額30多億元。

建設銀行還借助其強大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建立了“亦商亦融,買賣輕鬆”的“善融商務”電商平臺,為客戶提供資訊發佈、線上交易、支付結算等全方位的專業服務,並憑藉交易産生的交易資訊、信用資訊等記錄為客戶提供貸款融資服務。企業入駐“善融商務”,不僅打通一條銷售渠道,更可以積累信用,獲得建設銀行的貸款支援,加速自身成長。截至20139月末,已有7323戶小企業貸款客戶入駐“善融商務”企業商城,獲得貸款資金644.08億元。

今天的建設銀行,不僅為大企業“錦上添花”,更為小企業“雪中送炭”。近三年來,建設銀行已累計為18萬戶小企業發放超過1.9萬億元貸款,幾乎覆蓋了與民生相關的各類行業,間接提供超過2000萬個就業崗位,為200多萬個小微企業提供結算服務,超過全國小微企業總數的20%。建設銀行已發展成為服務和支援小微企業的生力軍,成為了千千萬萬個小微企業創業、發展的金融夥伴和眾多小微企業信賴的金融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