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新報》:王亞偉:轉型打造新優勢
“結果很簡單,但過程很艱苦。”建行雲南省分行營業部財務會計部計劃考核科經理王亞偉這樣形容自己的工作,然而從一個被動的後臺服務者到主動的經營規劃參與者, 通過把業務經營經驗 “拿回來”、把計劃考核思路“送出去” ,從一名數據加工人員成長為專業的考核分析人員,王亞偉這一路走來並不簡單。
堅信轉型從自己開始
剛剛進入建行的王亞偉原本是位資訊技術人員,主要工作是財務管理軟體的日常維護和總賬數據的加工上報工作。在日復一日的解決系統故障、收集指標、 加工數據的工作中, 王亞偉發現, 要維護好財務管理軟體,單純依靠技術完全不夠。
“從我的角度出發,財務人員就是我的用戶,但如果我對用戶的業務需求都不了解, 那怎麼維護得好?” 王亞偉説, 在這樣的想法下, 他從一個學電腦的門外漢開始了會計知識的學習, 從一次次財務管理軟體的維護研究到一天天總賬數據的整理分析,完成了自身業務知識結構的不斷轉型。而在這一過程中, “簡單枯燥” 的工作任務漸漸變得有趣起來。
王亞偉告訴記者,由於機構改革和部門人員變動,他先後從事了總賬傳輸、財務綜合、 財務核算、 資訊網站、 集中採購、 計劃考核等多崗位的工作。 “雖然看起來三年間把財務條線幾乎輪了個遍,但這對於我財務工作經驗的積累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王亞偉説, 每當有新業務需要學習、 有新系統需要應用時, 他總是習慣性站出來,因為他認為年輕人學習是最重要的。而在許許多多財會條線前輩的悉心教導和幫助下,王亞偉逐步積累了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管理經驗,並在 2005 年的競聘中成為了部門副經理。
不斷創新思維迎接挑戰
對於王亞偉來説,考核科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在各有不同的機構和個人間兼顧最大多數人的情況,同時兼顧各業務條線的經營情況及整體市場環境。而在這個過程中,最讓他難忘的就是兩次前所未有的挑戰。即 2011年組建昆明地區個人經營中心, 以及2013 年成立昆明地區營業部。
“由於經營機構重組、各級機構發生了巨大變化,歷史數據匱乏、機構規模的不同、 財務資源的差異, 讓測算工作成為一項令人望而生畏的浩大工程。” 王亞偉説, 就好比蓋房子, 原本的工作只需要裝修, 而現在一磚一瓦都要重來。如何消化吸收各機構先進管理理念,結合自身經營實際, 編制出適應全轄戰略導向的綜合經營計劃,成為擺在團隊面前的一大難題。
“我們意識到,每一次改變, 都要先改變自己。” 於是, 王亞偉和團隊決定走出去, 積極參與到業務經營規劃中, 做主動的經營規劃參與者。為了提高效率, 他和團隊一方面多方關注總行、分行的資訊,積極向省分行管理部門了解全轄的發展策略,另一方面則積極加強與經營部門的聯繫與溝通,充分聽取各部門意見和建議,了解業務運作情況, 拓寬設計思路。
王亞偉説: “這項工作雖然龐雜,但不能因此消耗一線同事的時間, 所以每天學幾項業務經營經驗、解決幾個小問題, 每週啃下一塊 ‘硬骨頭’ 成了那段時間的主題。 ” 在不斷的測算調整中, 他終於按時和同事們完成了經營管理模式調整後的綜合經營計劃草案,進一步強化了昆明地區各個業務條線的考核導向, 為全轄範圍的改革發展奠定了基礎。
把瑣碎工作轉化為價值
“財會工作充滿困難與挑戰,就像許許多多一起奮戰的 ‘財會條線’ 戰友一樣, 我們或許沒有太多輝煌的業績和拿得出手的成績,或許有的只是日常忙碌的點滴和終日相伴的數據報表, 然而在我們的心目中,困難就像一條幽長的走廊,關鍵只在於你願不願意去穿越它。創新和奮鬥永無止境,只要知難而上, 不斷強化自身創新能力、 提升實幹能力,就能實現自我發展與團隊發展的齊頭並進。” 王亞偉告訴記者。
他説, 雖然這項工作看似繁複,但重復的經驗帶來的卻是對數據的敏感。而製表時不斷的、 多維度的校驗, 或許十年、 二十年都在幹著一樣的工作,甚至工作總結都很難寫出彩,但瑣碎的工作卻保證了企業如同機器般平穩的運轉, “只有我們把基礎打牢了, 那我們的價值才能得以體現。”“我們最大的快樂, 是積累、 是創新。
當我們成為了受人依賴的專家,我們就獲得了成就感。 而在電腦逐步替代人類簡單的業務操作的時代,通過創新使大家共同進步, 我們的工作也會讓更多人感受到我們的成就感。” 王亞偉説, 未來, 他還將堅持“實幹、創新” , 在不斷變幻的市場環境下不斷改進, 為一線同事們做好最堅強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