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建設銀行創新“助保貸”業務 助力小微企業發展
建設銀行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將支援小微企業作為服務實體經濟、實現商業銀行戰略轉型的重要著力點,不斷加大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力度。建行在同業中率先推出的“助保貸”業務,已成為深受小微企業歡迎、地方政府首肯的“拳頭産品”。
創新銀政合作金融服務模式,實現多方共贏
近年來,國家密集出臺了多項金融、財政、稅收政策,致力於緩解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對銀行而言,重點要解決因銀企資訊不對稱及缺乏有效增信手段,難以對小微企業進行實質性判斷,有效把控風險。需要探索一個能夠契合小微企業特點的新業務模式,既可為企業“輸氧送血”,促進當前穩增長,又能形成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助保貸”産品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
“助保貸”業務,是由地方政府和建行共同篩選企業組成“小微企業池”,由政府提供的風險補償資金和企業繳納的助保金共同組成“助保金池”作為風險緩釋方式的信貸業務。建行按照風險補償資金的10-15倍向“小微企業池”內企業發放貸款,單戶貸款額度最高可達3000萬元,用於支援小微企業生産經營週轉,還可以隨借隨還、迴圈使用,靈活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減輕融資成本負擔。
“助保貸”産品實現了多方共贏,一是小微企業融資門檻降低,貸款可獲得性大大提高。過去,很多小微企業,特別是輕資産、處於成長期的小微企業,往往因無法提供足額抵質押品被銀行拒之門外,而申請“助保貸”的企業,只需提供2%的助保金及部分抵質押即可獲得全額貸款。二是提升産業政策和信貸投向的契合度。政府通過參與客戶篩選,科學引導信貸資金流向,可以“定向”扶持符合政策導向的小微企業,更有效地促進區域産業結構調整。三是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財政投入1000萬元的鋪底資金,銀行按放大15倍的規模最高可配套投放1.5億元的小微企業貸款。四是風險可控。政府投入“助保金池”的資金損失概率較小,而且可長期迴圈使用並獲得存款利息;即便個別客戶違約,按照“大數定律”,企業助保金一般可覆蓋風險,無需動用政府風險補償金。較之政府貼息或直接補貼的方式,“助保貸”模式更加符合市場化規則,具有商業可持續性。五是有助於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通過政、銀、企合作,建立資訊共用機制和監督機制,能夠在不同程度上增進企業的誠信意識,促進當地融資環境和信用環境的改善。
業務實踐成效明顯,形成特色品牌
“助保貸”業務自2009年推出以來,發展態勢和市場反響良好。至2014年6月末,建行37家一級分行中已有33家開辦“助保貸”業務,覆蓋了全國近400個縣。在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共建立合作平臺552個,政府風險補償資金餘額53.3億元,建行貸款餘額243.9億元。業務開辦5年來,累計為1萬餘戶企業提供了超過600億元的資金支援,間接帶動就業崗位30萬個。貸款品質保持優良,累計發生2筆不良貸款,不良率僅0.02%。
建行山東省分行是最早開辦“助保貸”業務的機構,與各級政府建立合作平臺85個,貸款客戶1100余戶,貸款餘額近60億元,業務範圍覆蓋全省。如菏澤地區,通過與産業園區合作開展“助保貸”業務,支援了全市11個園區內的192家企業,累計投放貸款超過30億元,目前貸款餘額9.6億元。便利、優惠的金融服務,吸引了110家企業入駐園區。
“助保貸”解決了眾多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助推企業發展壯大。福建弘揚軟體有限公司從事衛生醫療資訊化的專業軟體開發,屬於輕資産類型的企業,過去因抵質押物不足申貸無門。通過建行“助保貸”業務,公司獲得了500萬元貸款。該公司總經理黃智慧表示,“助保貸”的支援改善了企業現金流,使公司敢於進行中長期規劃和投入,大幅提高了經營效益,2013年當年合同和收入比上年度分別增長40%和30%,2014年以來合同額同比增長了50%。
“助保貸”以其創新性和良好的市場反響、社會效益,獲得了監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好評,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2012年,建行“助保貸”榮獲銀監會“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特色産品”獎;在2013年第七屆中國中小企業節上,榮獲“最具創新性企業金融服務産品”獎。建行也被銀監會評為“2012年度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表現突出的銀行”;在第七屆中國中小企業節上,獲得2013年度唯一“最佳中小企業服務銀行”。
拓展合作平臺,不斷豐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在“助保貸”模式基礎上,建行進一步延伸拓展合作平臺,推出多樣化的小微企業特色金融服務。例如,建行與江西省財政廳、工業園區管委會合作推出“財園貸”業務,批量支援園區內科技型、成長型小微企業。其模式與“助保貸”類似,由省財政廳和工業園區管委會提供風險補償金,建行按一定放大倍數配套發放貸款,企業只需交納貸款額度1%的保證金。目前,建行已與44個工業園區合作,向618戶小微企業投放了23.3億元貸款。
建行與政府相關機構合作,創新了“政府採購貸”業務,為獲得政府採購訂單的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該業務以政府採購的應收賬款作質押,並整合了供應鏈物流、資訊流和資金流,大大降低了小微企業融資門檻。其中,建行深圳市分行與市民政局合作,對接全市98家社會服務機構,提供信貸服務,解決了社會服務機構現金流短缺、政府採購公益服務付款頻率與社工工資發放的時間差問題,保證了社區公益服務的良性運轉,受到政府和群眾的好評。
建行與哈爾濱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合作,在同業中首創“糧貿通”業務,以糧食交易中心出具的《競價交易出庫通知單》憑證為質押,為中標企業批量提供流動資金貸款,單戶最高額度2000萬元,有效滿足了糧貿企業購買國儲政策糧時“短、頻、快”的資金需求。
在上述金融創新及多方合作過程中,建行注重發揮自身在資訊、資源、技術等方面優勢,針對性地解決小微企業普遍存在的“兩個缺少”(即缺少資訊、缺少信用記錄)難題。通過打通與工商、稅務、海關、環保等部門資訊交互渠道,了解企業生産經營的“硬資訊”;通過發揮中小企業協會、工商聯等協會、商會貼近市場的優勢,了解小微企業主品行、信譽等“軟資訊”。這些措施大大降低資訊不對稱帶來的風險,提高了企業申貸獲得率。同時,通過與政府部門等平臺合作,實現批量化行銷模式,改變過去客戶經理“一對一”單兵作戰的行銷方式,提高了信貸服務效率,也大大降低了銀行經營成本。
下一步,建行將持續推進小微企業金融創新,增強服務功能、優化服務方式、豐富服務産品,實現履行社會責任與自身轉型發展的有機結合,為推進普惠金融建設、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