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王洪章:借力香港佈局海外
“六十年風雨砥礪,一甲子春華秋實”。從1954年到2014年,中國建設銀行已走過60年風雨歷程。輝煌屬於過去,未來藍圖更振奮人心,展望新目標,董事長王洪章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正在制訂2020年轉型規劃,要將建行打造成國內最佳國際一流的現代綜合銀行。而作為海外佈局最關鍵的一枚棋子,建行將充分利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在鞏固內地和香港業務的同時,積極佈局海外市場。
明年基本完成海外佈局
在打造國際一流商業銀行目標下,海外拓展成為建行重中之重。王洪章介紹,2011年以來,建行推進了海外戰略,2012年制訂了海外發展5年規劃,“過去,建設銀行的海外戰略和規劃相對比較落後;現在,伴隨著企業走出去和人民幣國際化,我們把海外戰略當成建設銀行的一個重點。五年規劃中提出,到2015年左右,海外佈局能夠基本完成。現在看,這個目標可以達到。”
王洪章表示,在海外發展中,建行採用自設機構和並購並重的策略,能夠自設的儘量自設,不能自設的採取並購的辦法。“例如,早前成功並購巴西銀行僅用了不到10億美金,花費不多。這個巴西中小銀行,網點多達37個,現已完成交割,佔股72%,估計今年年底前就可採取要約收購,百分之百控股。”
借港優勢佈局海外市場
在建行海外佈局中,香港可謂最關鍵的一枚棋子。王洪章表示,過去幾年,建行在港共設立了9個機構,去年進一步整合為建行亞洲和建銀國際,“海外發展,我們把香港作為重點,整合也是為了把建行亞洲做大做強。”他指,對香港業務的要求是“一點三線”,一點就是建行亞洲在香港這個點要服務好三條線:第一條線是內地的聯動客戶,因為香港經濟與內地聯動太緊密了,沒有內地可能就沒有香港,所以要做好內地客戶在香港的業務服務;第二是做好本地業務,建行在香港有40多個網點,要做好本地開發;第三是通過建行亞洲服務東南亞,因為在東南亞不可能都設網點,有些條件不具備。所以,通過建行亞洲做好這條線的服務,充分發揮建行亞洲在東南亞的作用,充分發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
在離岸人民幣業務上,建行也躊躇滿志。王洪章表示,6月倫敦分行成為歐洲首家人民幣清算行,為建行海外發展創造了很好的機會。“但履行職責的挑戰亦非常大,首先要保障系統完善、科學、管用,其次效率要提高,不能出差錯,這兩點現在我們都做到了。”他自豪地表示,目前在建行開戶的清算行已將近40家,清算金額已超過1000億人民幣,清算筆數也超過1000筆,成長勢頭很快。
四大方向力拓人幣産品
王洪章還透露,下一步建行將努力開拓人民幣産品。一是發人民幣債,建行2012年發了10億人民幣債,今年年底前在倫敦準備再發25億人民幣債,這將寫到中英財政對話公報上;第二,與證券交易所和金屬交易所簽署戰略協議,有些産品逐步準備用人民幣進行計價,然後用人民幣進行交易;第三,爭取成為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會員,開發新産品ETF。中英簽了800億的RQFII,但現在用的很少,才用了一二十個億;第四,準備研究建立人民幣計價體系,爭取成為人民幣的做市商。
截至目前,建行在海外共設18家一級機構,覆蓋15個國家和地區。2013年總額超越1200億美元關口,稅前利潤超過7億美元。預計到2015年,海外一級機構總數將達到30家左右,可基本覆蓋所有發達國家和主要發展中國家。其境內外機構目前已累計為11000余家客戶辦理跨境人民幣業務超過4.3萬億元。
建行60年輝煌史
1954年到1978年,承擔雙重職能,履行監督責任
肩負參與和服務新中國經濟建設重任,為國家基本建設投資資金“守計劃,把口子”,主要承擔財政撥款。共經辦各類基本建設投資近6000億元,幫助國家建設成大中型建設項目4000多個。審查1萬多個工程項目,其中核減7%以上的預算資金。
1979年到1993年,推進銀行改革,回歸銀行本質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有商業銀行商業化改革進入新階段,建行從雙重職能加快向商業銀行轉軌。以撥改貸為標誌,從財政體系分離出來;以信貸職能為標誌,開展新的業務;實現了從財政出納向商業銀行轉變的歷史性轉變。到1993年末,總資産已達10600億。
1993年到2004年,實現“三自”經營,商業銀行轉型基本完成
1993年12月,國務院明確建行為國有商業銀行,並要求分離財政職能。建行轉型發展,改革經營管理機制,落實一級法人制度。初步實現國有商業銀行建設目標,到2004年末總資産達到39000多億元,凈利潤480多億元,員工25萬人。
2004年到2014年,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深化轉型發展
中央要求國有商業銀行要建立現代商業銀行制度,做好財務重組、引進戰略投資者、股份制改制、上市四部曲。建行兩次剝離不良資産,共3700多億元。引進包括美國銀行、新加坡淡馬錫、寶鋼、國家電網、長江電力等大型企業為戰略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