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報》:探尋建設銀行60年服務共和國經濟建設感人史話--建行人的家國情懷
編者按:1954年5月10日,財政部向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提送報告,指出國家第一個五年經濟建設計劃開始後,基本建設已提到首要地位,為使國家鉅額投資能發揮最大效能,必須建立專業銀行,按照國家預算辦理基本建設撥款工作,以促使基本建設計劃完成,加速社會主義工業化進程。6月18日,毛澤東主席在建議成立這家銀行的報告上簽下了“同意”二字。1954年7月,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為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確定了行名。成立後的建設銀行,為國家各個五年計劃期間基本建設任務的勝利完成,為全面奠定新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從當時的全國十大鋼鐵基地、八大重型機械城、八大油氣田、五大棉紡工業基地到33條重點鐵路幹線;從包括人民大會堂在內的十大建設工程,到距離千里之遙的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和武漢長江大橋;從西南“大三線”、西北核工業和航太工業基地到康藏、青藏、新藏公路……自1954年到1978年的25年間,建設銀行從早期的156個國家建設項目、694個重點建設項目開始,共經辦各類基本建設投資5628億元,建成大中型建設工程項目4000多個,促進了60多個大型骨幹項目提前投産。通過建設銀行審查工程概預算和制止不合理開支,共為國家節約資金107.8億元。這項工作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讚譽建設銀行為國家建設真正“守計劃、把口子”。
服務建設六十年,風雨滄桑一甲子。在迎來中國建設銀行成立60週年的日子裏,翻開浩瀚的歷史畫冊,我們從中追尋那些在共和國建設歲月裏始終在一線拼搏奉獻的建行人,透過他們的一言一行,讓我們再一次以崇高的敬意,領略建行人樸實無華的家國情懷……
在萬里長江第一橋撥款員汪秋明:與總設計師叫板的小員工
1957年10月,新中國“一五”規劃重點工程武漢長江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大橋總長1670米,分為公路鐵路上下兩層,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
當説到與武漢長江大橋的淵源時,建行武漢大橋支行的員工相當自豪。“雖然沒親身經歷,但經常聽前輩們説起。當時我們負責辦理項目撥款工作,撥款是根據施工進度來的,經常要深入現場了解施工進度,深水巨浪、嚴寒酷暑那是家常便飯。”
撥款員每天奔波于支行與工地之間,實地測量每一項工程量,按計劃按進度撥款。他們還經常參加工地義務勞動,和建設人員同吃同住,一起拉鋼筋、搬沙石,一起討論施工細節,提出合理化建議,在保證項目資金使用合理的同時,加快工程順利推進。
那時候的工作是比較細的,那時候叫做現場踏查,到工地去看,拿著皮尺量,就是這個墻砌的二十米,必須現場給你量一量,看夠不夠二十立方米。據介紹,那時候建行的撥款員都學工程,會看圖紙,工程設計和造價都懂,在工地上,撥款員在工地上走。修鐵路,撥款員跟著鐵路跑啊。看(鋪了)多少枕木,鋪多少軌。因為國家的錢來之不易呀,全國人民擠出來的錢。當時來講,大橋四處住的地方到後面(工地)將近109個墩子,每個墩子(距離)38米,到那邊去,要跑去再跑回來。六里地,天再熱也跑,天再冷也跑。當時16歲的汪秋明,一天走路起碼四五十里。“像我當時胃口很大啊,按照我的這個胃口的話呢,我一餐應該吃半斤吧,但是我一個月只有27斤(糧票)啊,那怎麼辦呢?那就只能夠計算著我這一餐能吃多少飯。因為肚子要填飽,又要工作。”
大橋工程局的總工程師,是大橋工程局的權威人物。當時只有16歲的撥款員汪秋明,在審查工程預算造價時,發現大橋的材料款存在高估冒算的情況。本應800元一噸的鋼材價格被列為了1150元一噸。“我們通過現場調查以後,證實了這個問題,所以把大橋上部建築鋼梁的預算價由1150塊錢一噸,把它降為800塊錢一噸,所以每噸就節約了250塊,所以兩萬四千多噸就節約了將近六百萬。”六百萬元,在當時如果把這筆錢用於購買大米的話,可以養活30萬人過一年。
這一下,當時就把總工程師惹火了。
當汪秋明現場向總工程師點出這一問題時,這位權威人物怒目責問汪秋明:“你一個小銀行的員工,有什麼資格質疑我的工程預算?”別看汪秋明人小個矮,但底氣十足地説:“大橋是國務院批准的,我們建設銀行的撥款辦法和細則也是國務院批准的。文件裏面規定了我的一條任務就是要審查建設項目的工程預算和設計預算,對不對,這是我的職責,我不審,我就是失職!”
在汪秋明的堅定態度之下,這位權威人物也不得不服了。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大橋竣工比國家規定的工期提前了一年零三個月,由於預算、決算評估精準專業,實際投資比預算節省了0.34億元,達實際造價的1/4。
【點評】汪秋明,普通的建行人,祖國的好兒郎!新中國需要無畏的精英,精英源自忠誠。只要責任在胸,誰敢説人微言輕。
在全球一號水電工程三峽大壩支行副行長稅兵華:那個難忘的苦澀笑話
“三峽工程,是舉世公認的‘全球一號水電工程’,其實也是改變億萬中國人命運的‘一號工程’!我們很幸運,趕上了三峽工程建設的時代,經歷了三峽工程建設的歷史。”作為親歷三峽大壩建設全過程的建設銀行原三峽分行領導感慨萬千。
“三峽工程,讓中華民族根治長江水患的夙願基本上實現,長江中下游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産安全從此有了根本性保障。三峽工程,讓水害被降至最低,水利被增至最大,人水相諧,和平共處。”談到建行對三峽工程的貢獻,三峽分行的員工們如數家珍,仿佛帶著我們穿越到1992年三峽工程的籌備階段。
與三峽總公司合作的第一階段,為1992年至2002年,這是三峽工程從準備階段到首臺機組開始發電的時期。在1992年三峽工程籌建之初,建設銀行就成立了專業服務三峽工程的專業分行,也是首家在壩區紅線內設置了金融機構,為三峽工程提供綜合授信額度240億元,併為三峽總公司首家發放基建貸款8000萬元。建設銀行憑藉在基本建設領域服務優勢,成為經辦工程建設資金、移民資金、工程價款結算、代理三峽財務公司結算的主渠道,在基本建設貸款領域領先於其他銀行。
合作的第二階段,為2003年至2005年,這個階段三峽總公司步入工程建設與電力生産並重階段,建設銀行緊緊抓住融資和結算兩大主題,在繼續深化基本建設領域合作的基礎上,合作組建三峽資金結算網路、長江電力短期融資券承銷業務、三峽電費回收……
合作的第三階段,為2006年至今,這期間,三峽工程即將全面完工,三峽總公司步入快速發展期,總行確立了總行牽頭、八省市分行聯動行銷服務機制。
從1992年至今,三峽分行累計經辦三峽工程資金908億元,經辦移民資金323.37億元,代理三峽財務公司結算資金1420億元,累計為三峽工程提供信貸金73億元。
開工後,大壩支行作為經辦三峽工程建設資金的監管方,建行的員工每天要扛著五六麻袋鈔票,背著放有賬本的挎包,乘小船40多分鐘才能趕到大壩工地,為施工企業提供資金結算業務、個人儲蓄匯兌業務等對公對私業務。每天,都是一身泥、一身汗,風裏來,雨裏去,每天早上7點以前就出發,傍晚7點以後才能回家。
原秭歸縣支行副行長稅兵華,從三峽工程開工,夫妻就一直兩地分居,家裏的事一直靠妻子擔當,他妻子的視力衰退得很厲害。有一次上街打的,因為視力下降看不清車型,只能模糊地辨別顏色,看到一輛和的士相同顏色的紅車就揮手,被司機大罵一通。在電話裏聽到妻子當笑話講述時,他當時就流淚了,可妻子卻只是囑咐他,在前方安心工作,家裏一切都好。
一個如此淒涼的故事,在當時的建行員工身上,仿佛都能找到許多許多。在三峽分行,為三峽工程、在各自崗位上默默奉獻的員工可以説是比比皆是。
【點評】建行人知道,國是我的國,家是我的家。我愛我的國,我愛我的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的家住在心裏,家的國以和矗立。
在川藏線上的傳奇故事漆明敏、匡振渠夫婦:兩年沒見娃一面
“黨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志願,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最艱苦的地方去,現在的人可能説我們‘太瓜了’(太傻了),可我們覺得只有那樣做才不愧是新時代的青年。”這是當時跟隨川藏線建設大軍現場服務的一對建行員工夫婦説出的一段心裏話。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古人的興嘆,讓多少人望“沃野千里”而卻步,為了打開“天府之國”的大門,讓四川走向中國、走向世界,在那難忘的年代裏,老一代四川建行人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壯歌,這歌寫在了“天路”上,飄在藍天白雲間……上世紀50年代的四川,基礎工業建設更是十分薄弱,為了改變這種狀 況,一些大的建設項目紛紛開工,像交通方面有寶成鐵路、內昆鐵路內江至自貢段、康藏公路、成阿公路;能源方面有龍溪河水電站、成都和重慶電廠一期工程、中梁山和魚田堡大型煤礦礦井建設,還有石油勘察、機場建設等等。那時候,真是建設四川的大軍到哪,建行的金融服務就跟到哪。
建行人跟隨施工的工程兵部隊南征北戰,在人煙稀少的深山老林和少數民族地區,一幹就是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為了革命事業,誰也沒有怨言。很多人積極申請到最艱苦的一線去工作,沒有輪上的幹部還得做思想工作。那時的撥款員都隨施工隊伍過野外生活,都是“準軍人”。漆明敏、匡振渠夫婦先後跟著建設大軍從貴州到雲南,從雲南到西昌,轉戰十幾年,兩個娃子只好送回江蘇老家,兩年見不到娃子一次面,因為施工流動性大,一封家信都收不到。
漆明敏想娃子,就把娃子的照片帶在身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她就一個人偷偷地看著照片直流淚,一遍遍呼喚著娃子的名字,哭累了又拼命工作。那時,在員工中流行這麼一句話:“只聽火車叫,不見火車到”。意思是説,路修好了,還未通車又轉向新的施工路段,三兩個月就搬一次家。
像這對夫婦一樣的建行人,在那個時代比比皆是。因為新中國建設伊始,許多大工程、大項目,都是地處深山荒野之中,四週人跡罕至。建行人為了祖國的建設事業,遠離親人,他們用對祖國的無私大愛,譜寫了一曲曲愛的讚歌。
【點評】我愛祖國我愛家,風裏雨裏都牽掛。真情在心不輕表,一舉一動映紅花。
在四川南充公路施工現場撥款員譚問體、曾曉蘭:結婚和生子的揪心往事
有人説,建行人是用雙腳走完了祖國一條條新修的鐵路、公路。這話聽起來不易,其實情況的確如此。
那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當時的撥款員譚問體離開家鄉四川省南川縣,一直忙於公路、鐵路的撥款工作,結婚十年沒有回過一次老家,結婚的第十一個年頭他才回到家中,可這時,妻子已經因病去世,此次十多年一見,竟成了訣別。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去天邊月,沒人知。”望著妻子的遺容,他的心都碎了。同妻子結婚十年,在一起生活不到一個月,可妻子卻始終沒有怨言,每封家信都是鼓勵他多為國家建設做貢獻。現在,妻子不在了,他只能用修好的鐵路、公路告慰妻子的在天之靈。回來後,他往工地跑得更勤、更多、更遠了,有時到偏遠的施工現場檢查工作,坐完汽車倒馬車,下了馬車再步行,晴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水,走上三四天才能到施工現場。因為他覺得只有這樣拼命的工作才能對得起病逝的妻子,心裏才能得到幾分安慰。
在大山深處跟蹤施工工程提供金融服務,缺醫少藥,員工們在同疾病挑戰的同時,也在同生命挑戰。撥款員曾曉蘭在大梁山工地負責撥款任務時,一天晚上突然暈倒,原來是宮外孕大出血,在那麼偏遠的地方,到哪去找汽車呀。員工們幾個人換著用木板把她抬到工地的第二鐵路局職工醫院,沒上手術臺人就休克過去了,大家急得拽著醫生哀求地説:“醫生,千萬想辦法救救她,救救她啊!她是聽黨的話到大山裏來修路的。”要做大手術,醫院沒有血庫,眼看著她的肚子鼓得像個要爆炸的大氣球,大家都為她的性命捏了一把汗。醫院急中生智,利用工地的高音廣播喇叭發出了為她獻血的動員號召,關鍵時刻還是解放軍,不到20分鐘一大卡車獻血的解放軍就趕到醫院,排著大隊為她獻血。“曾曉蘭有救了,曾曉蘭有救了!”大家喜得直流淚。醫生打開她的小腹,腹內淤滿了鮮血,醫生就用戰士使的陶瓷缸從她的腹部往出掏淤血,解放軍為她獻了2000CC的鮮血才保住了她的生命。出院後她堅決要求留在第一線,她説是解放軍給了她第二次生命,我要同解放軍一道為打通四川的大門做貢獻。
老一代建行人哪個人身後沒有一串串感人的故事,他們默默地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建行,獻給了祖國。這就是老一代建行人的人生信念。
【點評】天當鏡子風梳頭,天涯深處為國家。血汗凝成壯士志,大愛描繪美如畫。
在石棉縣坑道施工現場周吉金夫婦:37年拼搏在大山深處坑道中
在那個建設年代,無論是修公里還是築鐵路,無論是開發礦山還是興修水利,哪有大型建設,哪就有建行人的身影。
建行人與建設大軍並肩作戰,同吃、同住、同勞動。一線的撥款員要自己背著被褥、草席、糧食、辦公用品到工地。那時公路大都沒有開通,行走十分艱難,常常一走就是兩三天,晝夜兼程。邊走路邊睡覺也是常事,有的行走不慎大頭朝下掉進山崖,被救上來還得走。在工地住的是工棚,幾塊木板,白天是辦公桌,晚上就是床,夏天蚊蟲咬,冬天寒風吹。吃的是“搭夥飯”,能吃頓有肉的菜就很奢侈了。在芭蕉溝煤礦做撥款工作的5名員工,睡的是木板搭的大通鋪,夏天5人共用一個小蚊帳,蚊帳太小就只把頭護住,下半身用被子遮蓋住,睡熟蹬開了就要喂蚊子了,身上被蚊子咬得一個大包接著一個,晚上睡覺你就聽吧,一會“啪———”的一聲,打死的蚊子都吸足了血,弄得渾身都是血糊糊的。
還記得周吉金當年與5名同志進入石棉縣,坐了2天的敞篷大汽車,身子都快顛散架子了,所謂的縣城只是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到原始森林檢查木材加工廠、托木的“廊道”、人行的“便道”,要步行一兩天才能鑽進原始森林,各種野獸頻繁出沒,不慎碰上有毒的草,身上就起水泡潰爛。每次到原始森林去檢查大家都依依相送,祈禱老天保祐,讓檢查的同志早日歸來。到礦井下檢查施工的進度,要脫掉“孩子”(鞋)在刺骨的冷子中步行數百米,凍得雙腳失去知覺。一次,周吉金到礦井下檢查施工進度,走了半個多小時,突然“轟”地一聲礦井冒頂了,他險些被埋在亂石下,好在冒頂面積不大,一個多小時他們就被搶救出來。第二天,他照樣又鑽進隧洞檢查施工進度的掌子面的面積。工作艱苦,險象環生,居住的條件更差。男男女女就混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小板房裏,大地鋪的中間就釘了一層隔板。周吉金是主動申請到石棉縣的,第二年又硬是把從北京財貿學校畢業的未婚妻從西康省(現雅安市)省府所在地的雅安分行要到了石棉縣。就是這個小木房,又成了周吉金夫婦和另外一對新郎、新娘的“洞房”。
在石棉縣,周吉金夫婦一幹就是37年,上級行多次要把他們調回城市工作,都被他們婉言謝絕了,夫婦倆就是一個心眼:聽黨的話,在最艱苦的地方工作,建設好偉大的祖國,實現人生價值和理想。《建行群英》一書是這樣讚譽他的:他沒有驚人的壯舉,卻有著一顆對黨無限忠誠的心;他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但有一股為國家為人民盡心盡職工作的熱情;他心裏裝著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卻唯獨沒有他自己。周吉金1989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光榮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勞模盛會。他的妻子高靖貞也連續8年被市、縣評為先進工作者,真可謂是一對模範夫妻。
【點評】有一份責任屬於建行人,有一份使命屬於共産黨人,國富民強是心中不變的靈魂,艱苦的歷程奏成時代的最強聲音!
在海拔最高的川藏、青藏公路上23名建行人:用生命創造出的服務奇跡
1954年,23人組成的康藏公路支行開進了藏區,與築路大軍一道修建地球上最高的 “天路”—康藏公路(現叫川藏公路)。出發前,人人都買了皮衣、皮帽子、皮毛鞋,從重慶出發乘火車到成都,而後改坐敞篷大卡車,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西藏之行。開始大家看到藍天、白雲、草地、鮮花、雪山,仙境般的高原風光還激動得又唱又笑。康定過後汽車開始爬4000多米的高山,高原反應就出現了,頭疼欲裂,抱著頭,張大嘴巴喘著氣。到雀兒山路越來越險,有的路段被沖毀,有的路段緊挨著懸崖,就得下車爬行,每走一步真的是太艱難了,有的嘔吐、有的抱頭叫,爬過了險路,連車都上不去了。遇到大風天,把車篷布都刮飛了,大家跳下車就追,被大風刮得倒在地上直滾。
2000多公里的川藏公路分散在甘孜、昌都、拉薩地區,全線開工,分段建設。23個人組成的支行又分成4個辦事處,隨隊跟進,流動作業。雪地上支起帳篷就辦公,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經常一天要經歷春夏秋冬四季的考驗,熱起來像坐在蒸籠裏,冷起來像進了冰窖。冬季為防潮濕,很多同志在鋪的最底層放上油布,睡了一兩個月想曬一曬,掀起來一看,床舖下長出了綠油油的小草。到較遠的路段去檢查工程進度和品質,經常要住工棚,夜裏凍得直哆嗦,戴著皮帽子還凍腦袋,眉毛鬍子都是霜,走時想把油布捲起來帶走,一動都碎裂了。到河邊洗衣服,遇上冷天,衣服還沒冼完,手就被凍得裂開血口直流血,你説得有多冷吧。
有的人説:“在西藏工作,躺著就是奉獻”,這種比喻一點都不為過。在西藏,一年四季幾乎都是清一色的臘肉和各類罐頭,很少吃到新鮮蔬菜,家信和報紙都一兩個月才能收到一次。因為缺氧,飯做不熟,常常吃的都是夾生飯。當時西藏的醫療條件很差,患重病能挺過來,就是命大。許其昌患了盲腸炎被送到工地的帳篷醫療所做手術,第一次未做成功,第二天又被推上手術臺,醫生把腸子都掏出來消毒,又搶救了一天一夜,總算從死亡線上掙扎過來。就是這樣的惡劣條件我們沒有一個人要求下高原。當時計劃成立西藏分行,大家立志在西藏幹一輩子,爭當黨的好兒女,為建行人爭光,為西藏建設做貢獻。
那時辦理業務,匯劃資金就用工程局的軍用電臺,部分撥款還用的是銀元,開始時要背著三四十公斤重的銀元箱到現場辦業務。那時築路民工生活條件差,自己連個箱箱櫃櫃都沒有,工資發的銀元怕丟了,上工時還帶個大錢袋子,下班時再帶回去,當時建行給辦存款證明人家還不相信,我們就做工作,使築路民工逐漸認識了銀行,把工資存了進來。到1956年,兩年的時間我們就經辦撥款6000枚銀元。當大家親眼看到了康藏公路全線通車了,那叫一個高興呀。在慶功大會上,大家盡情地唱啊、跳啊,讓淚水盡情地流啊!
【點評】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笑傲雪域高原,強風中立起不屈的腰桿,建行人執旗于山巔,讓祖國兒女的風姿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