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騰訊大渝網:建設銀行60載創造中國金融史上的“發展奇跡”

發佈時間:2014-10-28

1954年10月1日上午9點50,人們的目光都集中在天安門廣場上,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週年的群眾遊行活動即將開始。這時候,或許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距離天安門廣場不到100 米的北京公安後街3號,挂出了“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的木牌。

舉國歡騰之時,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宣告成立。從那一刻起,建設銀行逐漸從傾心服務於共和國經濟建設的使命中,從大膽新中國金融改革的重任中,走出了一條現代化大型國有銀行的興國強行之路。

不辱使命!60年裏,建設銀行矢志不渝地秉持著“國家利益至上,服務建設為本”的理念,以支援國家建設為己任,以滿足客戶需求為根本,哪有建設的號角,哪就有建設銀行的足跡。在共和國各個歷史時期的大中型項目建設中,無不浸透著建行人的艱辛和智慧。

銳意改革!60年裏,建設銀行始終勇立潮頭敢為中國金融改革探路先行。從財政職能為主的銀行跨越到具有財政、銀行雙重職能的國家專業銀行,從國家專業銀行跨越到國有商業銀行,再跨越到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一次次跨越都是建行人飽含激情的昇華,一項項改革舉措的創新,無不體現了建行人勇於探索、敢為人先的勇氣和自信。

華麗轉身!如今,建設銀行已經成為一家資産總額突破16萬億元,在境內外擁有1.4萬多個分支機構,37萬員工,服務逾400萬公司客戶、4億個人客戶,每年盈利超過2000億元,在全球具有重大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金融企業。

再展宏圖!放眼未來,在新一輪改革大潮興起之時,在全球經濟金融格局激變之際,建設銀行再次踏上新征程,在“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戰略引領下,朝著“最具價值創造力銀行”的遠大目標大踏步前進,繼續譜寫新的華彩樂章!

流淌著服務建設的血液——哪有重點工程建設,哪就有建設銀行

回首建設銀行60年的發展,首先是一段嘔心瀝血、不辱使命,服務國家經濟建設的恢宏歷程。

將時鐘回撥到建行成立前夕,彼時的新中國,成立不過數年的時間,百廢待興之際,首要任務是發展生産、恢復經濟,基本建設更是重中之重。為使國家鉅額投資能發揮最大效益,建設銀行應運而生。

成立後的建設銀行牢記使命,全面承擔起國家基本建設投資撥款和監督的職能任務。為國家各個五年計劃期間基本建設任務的勝利完成,為全面奠定新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當時,有一句話對建設銀行的職能任務形容得恰如其分,那就是一直流傳至今的‘哪有重點工程建設,哪就有建設銀行’。”在接受《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採訪時,建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章驕傲地表示。

在淮河大壩邊,有管理治淮撥款的蚌埠專業支行;在長春汽車廠,設立了孟家屯專業支行;在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的水電站新安江電站的工地上,有新安江專業支行……翻閱共和國許多重大工程建設的歷史檔案,不時會出現這樣的情景:荒涼的工程現場,隨處可見建設銀行的“帳篷銀行”和“馬背銀行”,銀行員工與工程建設者一起,爬高山、涉險灘,頂酷暑、冒嚴寒,吃乾糧、住工棚,餐風宿露,現場服務,成為新中國建設大軍中一支最為出色的金融“拳頭部隊”。

統計顯示,自1954年到1978年的25年間,建設銀行從早期的156個國家建設項目、694個重點建設項目開始,共經辦各類基本建設投資5628億元,建成大中型建設工程項目4000多個,促進了60多個大型骨幹項目提前投産。

此外,通過建設銀行審查工程概預算和制止不合理開支,共為國家節約資金107.8億元。這項工作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讚譽建設銀行為國家建設真正“守計劃、把口子”。

改革開放之後,建設銀行邁上了發展的快車道。雖然新的業務領域不斷涌現,但對於軀體裏流淌著“建設血液”的建設銀行而言,服務國家經濟建設依然是其不變的信念。

從1979年至1993年的15年,是建設銀行抓住機遇、激流勇進、由小到大、由大到強、全面拓展、綜合實力不斷發展壯大的15年,所經辦的撥貸款餘額達6151億元,向30多個行業經辦了99%以上的國家重點項目資金。

近年來,面對迅速變化的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建設銀行決策層洞察先機,在鞏固傳統業務的同時,積極實施業務戰略轉型,將建設銀行的每一步發展都緊扣服務實體經濟和市場脈搏:參與支援國家四萬億投資項目446個,貸款餘額2278億元。對49家汽車、鋼鐵、船舶、石化、輕工等國家十大重點振興産業融入資金2134.4億元,貸款餘額8358億元。對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建立綠色審批通道,制定了50多個行業和産品審批指引……

如今,建設銀行在國家重點項目貸款市場中仍然一枝獨秀,佔有70%以上的份額。截至今年6月末,全行基本建設貸款餘額已達2.43萬億元,是30年前的1200多倍。

背負著改革先鋒的擔當——三次歷史性跨越,始終表現出勇立潮頭、與時俱進的改革創新精神

回首建設銀行60年的發展,同樣是一部敢為人先、率先示範,勇做中國金融改革先行者的真實寫照。

1979年早春,京西賓館的大會議室裏,氣氛顯得格外活躍。這裡正在召開全國基本建設會議,主要議題之一,就是討論由中國人民建設銀行起草的《關於基本建設實行貸款辦法的報告》。

這是一份影響深遠的文件,它的核心內容,是要改變在中國施行了近30年的基本建設投資的管理體制——由財政無償撥款改為銀行貸款,簡稱為“撥改貸”。

在此背景下,中央于1983年5月批准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改為獨立經營、獨立核算,管理基本建設投資的國家專業銀行。這項舉措,後來被看作是建設銀行為期11年的“專業銀行時期”的開端。

不過,由於對吃“政策飯”過於依賴,中國銀行業在這一時期的發展並不平坦。以建設銀行為例,從1985年到1995年,建設銀行的機構網點由2千個增加到3萬個,人員從5萬人增長到42萬多人,增長的利潤,被膨脹的機構和人員消耗掉了。1993年,建設銀行的盈利只有9億多元,不到此前最好年份的50%。這個數字意味著,當時建設銀行每個員工辛勤工作一年,才能創造不到2000元的利潤。

革弊立新勢在必行。1994年底,國務院做出了《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包括建設銀行在內的四大國有專業銀行開始向完全的商業銀行轉變。然而,知易行難,轉軌過程中困難重重。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一項,是如何解決好因歷史原因形成的鉅額的不良資産存量。

建設銀行又次一馬當先。1999年4月20日,中國金融史上第一家以管理和處置銀行不良資産為經營範圍的金融機構—中國信達資産管理公司,在中國建設銀行的孵化下誕生。

這一年底,中國信達資産管理公司與建設銀行簽訂不良資産剝離協議,完成了建設銀行2500億元不良貸款剝離和交接工作。此後,幾大國有銀行紛紛參照這一模式,以嶄新的姿態輕裝上陣,為追逐新的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很快,當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在2003年11月召開之後,這個目標來臨了—股改上市,而探路者的角色理所當然地再次落到了建設銀行的頭上。

醞釀已久的建設銀行股份制改造,可以説是新中國金融史上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改革進程中的每一項舉措,哪怕是最細枝末節的變化,都有可能在中國金融界激起軒然大波,對整個國家的經濟運作造成連鎖反應。正因為如此,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這項關乎國計民生的改革下達了“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死命令。

2005年10月27日,對於建設銀行乃至中國金融業,是一個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日子。這一天,建設銀行成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第一家完成股改目標,實現境外上市的銀行,並且創造了當時多項IPO紀錄。兩年後的9月25日,建設銀行憑藉優良的財務業績、卓越的管理能力和雄厚的競爭實力成功回歸A股,登陸國內資本市場。

在此過程中,建設銀行進一步確立了“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和“誠實、公正、穩健、創造”的核心價值觀,建立了現代金融企業制度,資本實力、公司治理結構、經營管理機制、風險內控能力、市場競爭能力等有了質的飛躍,一舉邁進全球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前列,成為中國銀行業的中流砥柱。

而更具意義的是,作為改革的探路先鋒,建設銀行的探索實踐為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此後,中國的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開始煥發出勃勃生機,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和價值創造力,國際形象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一躍進入世界先進銀行的行列。

書寫著中國金融的奇跡——上市9年,重新創建了3個新建行

在位於深圳的建設銀行首家“智慧銀行”網點裏,接待客戶的大堂經理竟是一台智慧機器人;拿起金融超市貨架上的産品卡片,旁邊的螢幕就會自動播放該産品的動漫介紹;理財經理現場為客戶設計的理財方案,瞬間就能傳輸到客戶手機上帶回去……這些科幻電影般的場景如今已在建行網點裏成為現實。

“建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圓滿成功,成為中國金融改革發展歷史中的絢麗篇章,然而股改上市並不是終極目的。”建設銀行行長張建國表示,作為一家希望立足於國際一流的大型銀行,建行銀行要在新的起點上描繪更加宏偉的發展藍圖。

2008年,《中國建設銀行業務發展戰略綱要》正式出臺,針對新形勢、新挑戰,建設銀行提出了“始終走在中國經濟現代化的最前列,成為世界一流銀行”的戰略願景。

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經濟處於緩慢復蘇階段,國內金融監管更趨嚴格,金融改革進程加快。立足形勢新變化,結合國家“十二五”規劃,建設銀行又制定了《中國建設銀行2011-2015年發展規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服務實體經濟,以改革創新為驅動,以提升客戶體驗為重點,持續增強核心競爭力、風險控制力和價值創造力,實現發展模式、客戶服務、行銷模式、服務渠道、業務流程五個轉變。

2011年以來,面對異常複雜的經濟金融形勢,建設銀行制定了一系列有針對性、前瞻性的政策和制度措施,做大做強“三大一高”業務(大行業、大系統、大城市和高端客戶),加速推進網點“三綜合”建設(綜合性網點、綜合櫃員制、綜合行銷隊伍),積極推動改革和轉型發展,促進了規模、品質和效益的穩步提升。

為了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繼續保持市場地位和領先優勢,建設銀行在2013年做出了攻堅轉型的重大決策,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充分承繼建設銀行的歷史優勢積澱和改革發展成果,在既有基礎上實現更新、更高的提升,高瞻遠矚地提出了圍繞“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的戰略要求,全力推動轉型發展,外爭市場,內強能力,實現歷史新飛躍。

2014年,建設銀行在英國《銀行家》雜誌全球1000家大銀行排行榜中排名第二位;在美國《福布斯》雜誌全球2000強上市企業排行榜中,銷售額、利潤、資産和市值等四項指標的綜合排名躍升至全球第二位;在財政部金融企業績效評價中位居第一位。

據統計,上市9年來,建設銀行對國家的貢獻累計達14105億元,其中包括繳納稅金5530億元,分配給匯金的現金紅利2551億元,國有股市值增加6024億元。從資産規模上看,上市9年等於重新創建了3個新建行。

放眼未來,建設銀行將全面建設“最具價值創造力銀行”,努力實現客戶、股東、員工和社會價值的最大化。加快向綜合性銀行集團、多功能服務、集約化發展、智慧銀行和創新銀行轉型。增強傳統業務領先優勢、打造新興業務特色優勢、構建智慧銀行優勢、鞏固公司治理優勢;著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服務客戶能力、創新發展能力、風險管理能力。

國內最佳,國際一流。善建者行,成其久遠。建設銀行用60載生生不息的拼搏精神創造了中國金融史上的“發展奇跡”,而今,這一“奇跡”正在持之以恒地續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