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第一財經日報》:風雨兼程60年 轉型發展創佳績—建設銀行推進轉型發展,建設國際一流銀行

發佈時間:2014-10-31

金秋十月,剛過完成立60週年的“生日”,建設銀行又傳來“捷報”。近日發佈的2014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截止到9月底,該行資産總額167358.6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3726.53億元,增長8.93%;營業收入4629.27億元,同比增長13.69%;凈利潤1906.85億元,同比增長7.81%。

每季度的業績刷新並不簡單。國內經濟邁入“新常態”,商業銀行亟須改變傳統發展模式,加快轉型步伐。因建設而生,因建設而興,對於伴隨著金融業發展與改革風雨兼程60年的建設銀行,如何在既有基礎上實現新的飛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了解到,建設銀行在“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戰略引領下,正朝著“最具創造力價值銀行”奮力邁進。

揚帆出海提速意在創新轉型

自1991年設立第一家海外機構—倫敦代表處,建設銀行國際業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尤其是在“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發展戰略導向下,建設銀行堅持國際化發展方向,把加速拓展海外業務作為經營轉型的突破口和關鍵環節。據了解,2006年,建設銀行出臺了海外發展戰略綱要,以“做強亞洲、鞏固歐非、突破美澳”為指導原則,2012年,海外業務5年發展規劃的提出,進一步將目標鎖定於“建設提供全球化金融服務、逐步實現國際化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商業銀行”。

這一“頂層設計”已經顯效。在回顧2014年上半年工作時,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表示,海外佈局進展順利,國際業務發展取得新突破。

倫敦時間2014年6月17日,李克強總理在英中貿易協會舉辦的歡迎晚宴上宣告:中國建設銀行成為倫敦人民幣業務清算行。這是中國人民銀行首次在亞洲以外的國家(地區)選定人民幣清算行,也是建設銀行首次獲任海外人民幣指定清算行。

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跨境人民幣結算7106.39億元,同比增長79.85%;積極支援自貿區和沿邊金融改革創新,率先在新疆霍爾果斯設立機構,成為首批在上海自貿區試點銀行之一,分別在廈門和廣西成立兩岸人民幣清算中心和中國--東盟跨境人民幣業務中心,試點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在法蘭克福市場成功發行15億元人民幣債券。

搭上人民幣國際化快速推進的“順風車”,建設銀行國際化進程也在提速。截至2013年末,建設銀行境內外機構累計辦理跨境人民幣業務3.6萬億元,為超過11000家客戶提供了跨境人民幣結算和投資服務,涉及境外國家和地區154個。有11家海外機構開辦了離岸人民幣業務,産品涵蓋批發、零售、投行、財富管理等多個領域,累計完成人民幣結算量約1.7萬億元,為海外客戶開立人民幣賬戶近5500個。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在全行國際結算量中佔比13.49%,超過全國平均水準。

助力企業“走出去”則是建設銀行海外業務的重要支點。截至2014年7月,建設銀行已在17個國家和地區成立了海外分支機構,在中國內地設有14000余個分支機構,為數百家中國“走出去”企業和外資“引進來”企業提供了廣泛的金融服務,這些企業涉及了石油化工、電力、冶金、礦業、電信和航空等行業,服務領域從傳統的存貸款業務向銀團、債券、上市、基金和租賃等綜合性、多功能轉型,支援金額達到數千億美元,已成為支援和服務走出去與引進來企業的中堅力量。

在拓展海外業務中,建設銀行強調從要素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為主轉變,通過産品創新、流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激發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憑藉“融貨通”、“融鏈通”、“融稅通”、“融信通”、“融賬通”等創新産品,建設銀行大力支援外向型貿易客戶,為進出口和“走出去”企業提供全流程貿易融資,以專業的素養和專注的態度打造個性化客戶服務典範。創新商品融資理念,引入套期保值機制,利用期貨及衍生工具,幫助企業規避生産經營全過程價格波動風險,切實服務實體經濟。打造國際貿易供應鏈融資服務,通過境內外聯動合作,控制全流程風險,滿足客戶多樣化融資需求。個性化的定制服務吸引了大批用戶,截至2013年末,該行為26家大型核心企業提供了國際貿易供應鏈服務,餘額124億元。

在全球網點佈局上,過去一年建設銀行新設海外機構數量創下歷史新高。截至目前,建設銀行海外一級機構總數達到20家,包括在香港、新加坡、法蘭克福、約翰內斯堡、東京、首爾、紐約、胡志明市、雪梨、台北、盧森堡、澳門12家一級分行,擁有建設銀行亞洲、建銀國際、建設銀行倫敦、建設銀行俄羅斯、建設銀行迪拜、建設銀行歐洲和建設銀行紐西蘭7家全資子公司,在巴西收購了BancoIndustrialeComercialS.A.(“BICBANCO”或“BIC銀行”),覆蓋17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建設銀行已初步構建起多層次、多元化的海外機構網路,由一家完全專注于國內業務的銀行轉變為網路覆蓋全球五大洲主要金融市場,與1432家境外代理行建立業務聯繫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業務範圍涵蓋批發業務、零售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等多個領域。

“墻內開花墻外香”,建設銀行境內國際業務取得了良好成績,主要業務指標穩居行業前列。截至2013年末,實現外匯利潤6.7億美元,創金融危機以來最好水準;全口徑外匯存款餘額614億美元,外匯貸款餘額554億美元,出口信貸再融資餘額超過10億美元,轉貸款餘額29億美元,四行佔比46%,均列四行第一;國際結算量突破萬億美元;資産品質持續提升,貿易融資不良實現“雙降”;境外融資性保函保持“零不良、零墊款”紀錄。榮獲了“2013年度最具國際競爭力中國企業”、“最佳供應鏈融資銀行”、“最佳貿易融資産品創新銀行”、“最佳商品融資服務銀行”等多項殊榮。

加大信貸結構調整 積極支援實體經濟

2014年上半年,建設銀行合理配置資源,促進經濟發展與産業升級,著力增加金融供給,增強對國計民生重點領域的“輸氧供血”能力。基礎設施行業領域貸款新增額在公司類貸款新增中佔比47.26%。積極支援小微企業、“三農”、民生領域發展,上半年累計為9.65萬戶小微企業發放4942.77億元信貸資金,新增涉農貸款807.40億元;推廣“民本通達”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民生領域貸款餘額達到2387.76億元;拓寬保障房建設融資渠道,貸款餘額達811.61億元。

同時,建設銀行抓住經濟結構調整機遇,推動信貸結構調整,上半年境內零售貸款新增佔比53.88%,其中個人住房貸款新增2021.64億元至20823.83億元,新增、餘額繼續居同業首位;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産能嚴重過剩行業較年初壓縮61.26億元,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較上年末減少92.74億元,客戶結構繼續優化。

近年來,國際需求下降導致中國外貿企業訂單減少,部分中小外貿企業經營困難,迫切需要銀行信貸支援。面對實體經濟發展需求,建設銀行認真貫徹中央指示精神,克服經濟下行週期中的信貸資産風險壓力,加大貿易融資投放力度,與外貿企業共渡難關:2010年以來累計為5萬家外貿企業提供了貿易融資支援,貿易融資累計投放量達到4.7萬億元,增長速度連續三年超過15%,解決了大批外貿企業的融資難題,國際結算客戶快速增長,2013年超過7.8萬家,當年新增6000余家。

與此同時,建設銀行主動讓利降低中小外貿企業融資成本,在經濟下行期用實際舉措支援實體經濟。自2011年起,建設銀行多次下發通知,規範服務收費標準,同時採取減免手續費、降低貸款利率等優惠措施,幫助外貿企業降低經營成本,提供金融支援。

建設銀行在創新實體經濟金融服務方面,敢於探索,勇於實踐,通過搭建小微企業服務平臺,與各地政府合作,推廣“助保貸”等産品,合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在各大銀行中率先創新試行評分卡評價方式;著力拓展供應鏈融資以及産業鏈融資、商業圈融資、企業群融資等,在降低業務成本的同時有效管控風險;針對普遍缺乏抵質押物、但信用狀況良好的小微企業客戶,推廣信用貸款,免除客戶抵質押負擔;推出善融商務個人助業貸款,使客戶可以通過建設銀行善融商務平臺、網上銀行等渠道,採取訂單支付、約定支付等方式自助支用貸款,滿足了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多渠道支用信貸的需求。

肩負社會責任深耕“三農”小微服務

深耕“三農”和小微金融服務是建設銀行近年來轉型發展的重要發力點。自2005年上市以後,一向依託大企業大項目、熱衷於做“大買賣”的建設銀行,將目光投向了小微企業。當2007年,建設銀行在同業中首創“信貸工廠”模式,逐步建立起有別於大中型企業的,流程化、標準化服務小微企業的專業化經營管理體系。

2008年,建設銀行制定新的發展戰略綱要,明確將小企業業務作為戰略性業務。2009年,在四大行中率先成立小企業一級部,目前,建設銀行37家一級分行中有34家分行成立小企業業務專門管理部門,並在二級分支行設立286家信貸工廠模式的小企業經營中心,覆蓋全國主要城市和百強縣。

位於青島北部工業園的山東寶康蜂業有限公司目前已獲得500萬元的“助保貸”資金。公司張總經理説:“對於蜂蜜行業來説,最重要的就是每年的蜂蜜採集,從2014年4月份開始,新一輪的生産採集就已經開始了,這需要大量的流動性資金,正當我們為今年的流動性資金犯愁的時候,建設銀行向我們推薦了"助保貸"業務,500萬元的貸款額度,一下就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這只是建設銀行近5000戶“助保貸”中的一個縮影。為化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建設銀行通過以“助保貸”為代表的一系列産品,搭建銀行、政府、産業園區、商戶聯盟等多方合作平臺,為小微企業增信,降低融資門檻,幫助企業克服抵押難、擔保難。

與此同時,建設銀行把涉農領域作為優先支援的重點領域,不斷加大涉農貸款投放。“把支援實體經濟放在重要位置,為廣大農村客戶和農業實體企業輸血造血,積極推進為民富民金融創新,這是作為大型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必須自覺肩負起崇高的社會責任。”建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章如是表示。

如果説,2008年在新疆首創“小額農戶貸款”模式,同年在湖南桃江試點村鎮銀行,2010年在同業率先創新新農村建設貸款産品,並推出全國銀行業首張專門為農業企業員工和農戶設計的銀行卡“黑龍江省北大荒集團北大荒龍卡”等等,作為是建設銀行“摸著石頭過河”的小心嘗試,那麼,這之後的系列持續高發的創新態勢,無疑已將服務“三農”放在了建設銀行業務規劃的突出位置。

就在2011年,建設銀行將“加快新農村建設領域金融服務創新,實現縣域和農村金融服務的功能延伸”列入了該行五年發展規劃。同年還制定《關於印發〈中國建設銀行新農村建設貸款管理辦法〉的通知》,創新了新農村建設貸款業務。

截至目前,建設銀行已形成“創新産品和創新機構”支援“三農”的服務特色,在全國同業中率先創新了新農村建設貸款、小額農戶貸款、林權抵押貸款、農業訂單貸款、農民工特色銀行卡等十余個系列産品。2011年、2012年、2013年建設銀行涉農貸款增速分別為39.4%、20.35%、20.45%,均遠高於同期各項貸款平均增速,超額完成監管部門對涉農貸款增量不低於上年、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的“兩個不低於”的要求,對完善當地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延伸服務網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截至2014年6月末,建設銀行涉農貸款餘額達16798.98億元,新增807.40億元,資産品質保持穩定。截至一季度末,建設銀行共支援185個新農村建設項目,共發起設立村鎮銀行27家,分佈在11個省、直轄市。

轉型發展是建設銀行在傳承歷史基礎上的創新提升,“中國建設銀行——為您創造價值的銀行”集中代表了建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是通向現代先進銀行的必由之路,也必將引領建設銀行取得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