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東南網:創新轉型抓機遇 服務民生謀發展—建行金融機構業務助力民生改善

發佈時間:2014-10-31

商業銀行的金融機構業務服務於各類金融機構客戶,發展條件優越、平臺較多、潛力巨大,與金融變革進展和市場成熟密切相關。隨著金融變革與經濟轉型的加快,主動創新轉型的能力和對發展大勢的研判,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商業銀行金融機構業務未來的經營水準和核心競爭力。在允許銀行混業經營之前,商業銀行開展綜合化經營的基礎較多集中在金融機構業務,因此對金融機構業務的關注和發力具有特別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建設銀行金融機構業務致力於服務銀行、保險、信託、證券、期貨、金融租賃、資産管理、汽車金融等各類金融機構客戶,近幾年來不斷加大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力度,將助力民生改善作為服務實體經濟、實現商業銀行自身轉型的重要著力點,在同業中率先走出了一條創新轉型的科學發展之路。

引領創新 緊隨市場需求

自股改上市以來,建設銀行積極響應國家引導,穩妥推進綜合化經營,整合金融資源支援實體經濟發展。按照“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的戰略定位,在發展好銀行主業的同時,建設銀行還加快發展保險、信託、基金、租賃等非銀行業務,努力為各類金融機構客戶提供全方位、多樣化的金融服務,成為功能齊全、領先同業的綜合金融服務提供商。

針對2000-2006年證券行業經營下行調整、券商資金來源緊張問題,為拓寬證券公司融資渠道,建設銀行在同業率先開辦了證券公司股票質押貸款這項新業務,先後與25家證券公司簽訂了股票質押貸款合同,累計有400多億股票市值質押在建設銀行特別席位上,提供近200億元的股票質押貸款融資服務,在保持貸款零不良率的同時,有效緩解了證券公司資金壓力,較好地支援了我國證券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針對證券行業結構調整、資本投入增加面臨的流動性管理難度加大、融資需求迫切問題,建設銀行于2010年在業內積極試點同業融資業務利率市場化管理,先行推出每日市場化浮動利率定價的金融機構賬戶透支服務,有效解決客戶短期資金在途的融資需求問題,受到證券公司廣泛好評和認可;于2012重啟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和次級債發行,積極參與對證券公司的債券投資,加大理財投資、資産管理領域合作,為行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援,助推創新業務快速發展。

針對銀保合作長期以來僅以代銷保險為主、合作模式單一問題,建設銀行自2006年至今,在銀保市場精耕細作,不斷拓寬資産、託管、股權投資等非代銷領域的合作。2006年建設銀行抓住保監會開展保險公司間接投資基礎設施項目試點工作的契機,利用自身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優勢,開發了“融保通”産品,成為項目的託管人和獨立監督人。2007年,建設銀行有重點地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平安保險集團公司等開展資産業務合作,並逐漸開展對合作保險公司的評級授信工作,為銀保雙方在資金拆借、債券回購、相互購買次級債等資産業務方面的合作提供保障。2008年,為解決小企業融資需求和大型企業供應鏈融資需求,建設銀行又推出了信用保險保理這一國內保理業務的新品種。2009年,建設銀行與保險公司在互相購買次級債業務領域開展了新的合作,將雙方業務合作領域進一步擴大。此後,隨著我國金融業務綜合化經營步伐的加快,2009年底,建設銀行與ING簽署了購買太平洋安泰50%股權的《股權轉讓協議》,2010年底,又購買了太平洋安泰1%的股權,之後將其更名為建信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成為建設銀行旗下子公司之一,實現了合作模式在廣度和深度的昇華。

踐行責任 助力民生改善

除發揮好服務客戶、服務全行的基礎功能之外,建設銀行還積極尋找金融機構業務與社會、與時代的契合點,努力踐行國家主力銀行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為全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2011年,建設銀行積極試點,將股票質押貸款業務融資服務鏈條延伸至對公、中小企業客戶,在業內率先推出對公質押融資監控服務,積極為持有有價證券的機構投資者提供資金融通,通過有價證券質押,幫助中小企業打通另路融資途徑,緩解融資壓力。通過與證券公司資訊資源共用,優勢互補、聯動行銷,解決了多家小企業融資難題,為客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融資途徑和方案。建設銀行對證券質押物融資的評級、審批、風控等流程和業務模式被業內多家券商學習、借鑒,為證券公司開辦約定購回、股票質押回購業務提供了良好的參照。

針對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的棚戶區改造這一民心工程,建設銀行通過與政策性銀行的創新合作,間接參與民生工程,切實將助力實體經濟、推動民生改善落到實處。按照規劃,國開行將加大對棚戶區改造的信貸支援力度。除了獲得央行補充抵押貸款(PSL)之外,如何有效補充低成本的資金來源成為影響棚改項目進程的關鍵因素。得知這一情況後,建設銀行科學謀劃,發揮開、建兩行的傳統合作優勢,積極與國開行探索新型合作模式,推出了“項目代理+同業存款”的貸款結算綜合合作模式。僅在雲南省,建設銀行已先後與國開行在“雲南省2013年重點水源工程建設項目”、“昆明繞城高速公路東南段工程項目”和“紅河州棚戶區改造項目”等多個項目開展貸款結算綜合合作,涉及信貸資金超過200億元。取得代理資格後,建設銀行進一步理順資金監督流程,提高代理服務品質,一方面為各項目業主、施工企業提供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另一方面也較好解決了項目資金來源問題,實現了建設銀行、開發銀行、地方政府、項目業主以及廣大棚戶區住戶的多方共贏。

搭建平臺 佈局未來發展

分業經營與監管的金融制度是我國經濟金融發展水準與加強監管、防範風險、維護金融秩序的必然選擇。從國際潮流看,金融業的融合化、一體化也應該成為我國金融機構為增強競爭力、開拓業務範圍和提高營利能力的發展目標。近幾年來一行三會積極鼓勵創新的政策密集出臺,為金融機構發展交叉平臺業務和跨界競合創造了條件。

建設銀行率先同業開展了系統的金融機構業務發展路徑研究,在分析商業銀行金融機構業務現狀的基礎上,通過比較研究中外各類金融機構的發展軌跡與差異,提出國內各類金融機構現階段的發展趨勢,以及對商業銀行與之開展合作的主要影響和潛在需求,並最終提出綜合投融資服務的提供商、交叉金融平臺的牽頭方與協調人、最廣泛同業往來的撮合者三大發展路徑。綜合投融資服務的提供商是指建設銀行充分利用在客戶、網路、資金、産品、資訊、人才、風控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有效整合內外部資源,為客戶提供全面的投融資解決方案,在有融資需求的企業與機構客戶、有投資需求的高凈值客戶和機構投資者之間搭建橋梁。資金的來源可以是建設銀行的信貸、理財等表內外資金,也可以是信託、證券、保險、資産管理公司、金融租賃等合作金融機構的外部資金;資金投向是能成熟運用建設銀行風控技術、且符合國家宏觀政策與監管部門法規的領域,主要是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房、小微企業、城鎮化建設、三農等經濟結構轉型與升級過程中的重要領域與薄弱環節。交叉金融平臺的牽頭方與協調人,是指建設銀行在雙邊、多邊的金融機構業務合作中承擔整體方案設計、參與機構邀約、參與機構會議召集、投融資需求溝通等主要工作,並在其中最大化地嵌入建設銀行傳統的金融機構業務産品的創新服務。最廣泛同業往來的撮合者,是指建設銀行以人民幣同業資金往來議價業務為原型,在合法合規、風險可控、不對全行流動性造成重大影響的前提下,放開資金來源和運用的客戶群體範圍,在最廣泛的機構客戶範圍內開展往來業務。

創新工作的進展得益於社會各界的支援、合作,也凝聚了廣大建行人的智慧與汗水。各類金融機構客戶之所以長期堅定不移地選擇與建設銀行合作,除了信賴建設銀行強大的服務團隊及服務網路外,更與建設銀行長期以來所秉承的關注民生、服務社會,不斷突破、創新轉型的經營理念密不可分。通過在金融機構業務經營中融入建設銀行“和客戶同發展,與社會共繁榮”的社會責任理念,認真履行社會責任,樹立了建設銀行良好的社會形象,既贏得了同業業務的創新發展,也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了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