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建設銀行風雨砥礪60年之路:在轉型發展中邁向國際一流銀行
過去10年,尤其是近5年,是我國銀行業快速發展時期。2003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産不到28萬億元,2008年突破60萬億元,今年6月份超過140萬億元。銀行業快速發展與經濟高速增長密切相關,經濟高速增長帶來銀行業快速發展,銀行業快速發展支援了經濟高速增長。在這10年,銀行業穩健性、經營效益顯著提高,改革在其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然而,銀行業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關口。“我國金融業正面臨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資本項目放開及‘金融脫媒’等多重變革,長期來看銀行將面臨利差收窄的局面。銀行應對金融業新變革,必須積極加快戰略轉型。”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説。
事實上,在建設銀行看來,銀行業的金融服務不僅要滿足實體經濟需求、助力經濟轉型發展,自身在經濟格局發生變化、金融改革快速推進的背景下,同樣需要加快轉型發展步伐。
自從2014年以來,面對人民幣短期升值預期增強、進出口貿易波動加劇、監管改革持續深化、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經營環境,建設銀行按照既定的海外發展規劃,強化以客戶為中心,滿足境內企業“走出去”需求,建立了高起點、多層次、資訊化的境內外聯動平臺,經營效益顯著提高、多項指標刷新記錄、市場競爭力穩步提升,外匯利潤、國際結算量等11項指標創歷史新高,在建設“國內最佳、國際一流”現代化商業銀行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繼從專業銀行轉型為商業銀行和股改上市之後,現階段建設銀行正把加速推進海外發展戰略作為經營模式轉型的重要突破口。
提升聯動能力服務實體經濟
“蔡總,您公司的7000萬元人民幣融資款到賬了!”“真的嗎?!這麼快?太好了!你們真是幫了我大忙!謝謝你們!……”
當建設銀行客戶經理小洪撥通福建南星大理石有限公司負責人蔡先生的手機時,蔡先生在電話裏的聲音有些激動。因為來自建設銀行的“及時雨”使企業擺脫了發展的資金瓶頸。
類似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建設銀行出現。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各主要經濟體消費能力和支付水準持續下降。世界市場格局的重塑在為中國企業進一步“走出去”提供難得機遇的同時,更嚴重的考驗著企業籌融資能力。能否及時得到銀行的信貸支援,成了企業“走出去”乃至生死存亡的關鍵。
此時,建設銀行以敏銳的商業嗅覺和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果斷發力出口信貸業務市場,通過增設海外分支機構、加強境內外聯動、完善金融産品體系,為中國企業在本輪蕭條中“化危為機”、拓展海外業務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援。2009年以來,建設銀行累計辦理出口信貸業務28筆,簽約金額45.16億美元,拉動出口超過54億美元,支援了一大批“走出去”企業的重大項目,業務覆蓋了丹麥、瑞士、阿根廷、土耳其、新加坡、南韓、柬埔寨等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
不僅“錦上添花”,更能“雪中送炭”,中國建設銀行服務企業“走出去”的每一個故事,都註定成為中國金融支援實體經濟歷史進程中的佳話。
一個不能忽略的現實是,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業務發展,目前仍將保持較快的擴張勢頭。商務部官方公佈數據顯示,今年1-9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2個國家和地區的4475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4606.4億元人民幣 (折合749.6億美元),同比增長21.6%。
在海外業務發展總體經營策略上,建設銀行就牢牢把握“緊扣客戶需求,深化跟隨,加快落地”的原則,構建全方位、一體化聯動機制,不斷提升綜合化服務能力,滿足跨境客戶延伸金融服務需求,積極穩妥推進國際化發展戰略。
自1991年設立第一家海外機構—倫敦代表處,建設銀行國際業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尤其是在“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發展戰略導向下,建設銀行堅持國際化發展方向,把加速拓展海外業務作為經營轉型的突破口和關鍵環節。據了解,2006年,建設銀行出臺了海外發展戰略綱要,以“做強亞洲、鞏固歐非、突破美澳”為指導原則,2012年,海外業務5年發展規劃的提出,進一步將目標鎖定於“建設提供全球化金融服務、逐步實現國際化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商業銀行”。
2013年,建設銀行以境內市場和客戶為依託,以境內業務帶動海外業務,先後多次組織集團客戶召開境內外聯動座談會,廣泛徵求意見建議,深度挖掘市場和客戶資訊,建立了一整套系統、精準、高效的集團客戶境內外資訊聯動機制。適時舉辦聯動客戶行銷會,對接近百個客戶聯動項目,聯動行銷成果豐碩。
為了使聯動業務更加深入、持續、上水準,近年來,建設銀行逐漸提高“落地”業務比重,從“以跟隨為主”轉變為“跟隨”和“落地”並重,積極參與當地信貸市場,服務本地客戶和經濟發展。東京分行憑藉牌照和營業場所優勢,積極推動零售業務發展;新加坡分行則以代理行合作模式提供私人銀行服務;雪梨分行與境內分行聯動,為高端私人銀行客戶提供理財及投資移民服務。此外,建設銀行積極推進大型重點跨國集團客戶的全球授信工作,為海外機構辦理大額集團授信業務創造條件。
在回顧2014年上半年工作時,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表示,海外佈局進展順利,國際業務發展取得新突破。
倫敦時間2014年6月17日,李克強總理在英中貿易協會舉辦的歡迎晚宴上宣告:中國建設銀行成為倫敦人民幣業務清算行。這是中國人民銀行首次在亞洲以外的國家(地區)選定人民幣清算行,也是建設銀行首次獲任海外人民幣指定清算行。
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跨境人民幣結算7106.39億元,同比增長79.85%;積極支援自貿區和沿邊金融改革創新,率先在新疆霍爾果斯設立機構,成為首批在上海自貿區試點銀行之一,分別在廈門和廣西成立兩岸人民幣清算中心和中國--東盟跨境人民幣業務中心,試點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在法蘭克福市場成功發行15億元人民幣債券。
搭上人民幣國際化快速推進的“順風車”,未來,建設銀行將更加積極服務好中資企業“走出去”和境外企業“走進來”,融入海外當地的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以良好的聯動機制進一步提升海內外一體化客戶服務能力,促進海外當地和中國的經貿投資往來。
創新理念不斷探索聯動模式
“創新是銀行之魂,是發展的不竭動力。”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這樣闡釋創新型銀行的建設發展。面對全球金融同業的競爭挑戰,建設銀行正是通過不斷的改革創新,才一次又一次成功完成戰略轉型。
近幾年,鐵礦石進口需求逐漸增加,許多鋼鐵企業從降低交易成本等角度考慮,將進出口平臺遷至香港、新加坡一帶,但平臺公司資質一般,很難獲得銀行融資。建設銀行因此設計出名為“融鏈通”的服務方案,將客戶和平臺公司的信用進行捆綁,打通境內外聯動合作的通道,滿足客戶融資需求。
根據記者了解,目前建設銀行貿易融資産品涵蓋各種結算方式和貿易全流程的各個階段,標準化貿易融資産品近50個。新設立的一級子品牌“貿易金融”,分項子品牌“融信通”、“融稅通”、“融貨通”、“融賬通”、“融鏈通”和“跨境通途”等一系列聯動創新産品,獲得客戶的廣泛認可,子品牌宣傳語所體現出的“專業引領,融通國際”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
一方面,憑藉“融貨通”、“融鏈通”、“融稅通”、“融信通”、“融賬通”等創新産品,建設銀行大力支援外向型貿易客戶,為進出口和“走出去”企業提供全流程貿易融資,以專業的素養和專注的態度打造個性化客戶服務典範。而創新商品融資理念,引入套期保值機制,利用期貨及衍生工具,幫助企業規避生産經營全過程價格波動風險,切實服務實體經濟。打造國際貿易供應鏈融資服務,通過境內外聯動合作,控制全流程風險,滿足客戶多樣化融資需求。
另一方面,建設銀行創新設立並運用新型聯動載體,實現點對點互聯互通和線上線下網路互動行銷。開設的“貿易金融”和“境內外聯動業務資訊互動”兩個微信群,由國際業務部門負責人擔任群主,聚匯該領域各骨幹力量,打破了機構間的壁壘,打造總分行、境內外7×24小時不間斷實時溝通平臺,實時高效發佈資訊動態,有效對接了聯動業務需求。2013年7月,上海自貿區方案和政策出臺後,引起微信群熱議,根據改革新動向帶來的影響和機遇,業務部門及時將經營思路調整情況實時推送,確保相關人員第一時間掌握情況,實現快速、實時、整體聯動。
在當前同業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的情況下,建設銀行不斷強化創新理念,探索集團聯動、産品聯動、境內外聯動新模式,下大力推進産品創新、流程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機制創新,為客戶提供本外幣和境內外的所有解決方案。據悉,建設銀行計劃將總行國際業務部作為聯動産品創新的主體部門,指定專人負責産品創新及重大戰略性産品的牽頭研發工作,調動總分行、境內外産品專家參與産品設計和研發,力爭每年完成3至5個新産品的投産,形成能夠滿足“走出去”企業全流程需求的産品組合包,真正吸引並留住優質客戶。
“建設銀行緊緊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利用集團全方位的聯動平臺,”建設銀行負責人坦言,為從事跨境貿易、經營活動的企業提供強大支撐,滿足客戶跨境結算、投融資、理財、避險等各項金融服務需求,達到了境內外機構和客戶的三方共贏。
面對中國企業“走出去”快速增長的金融需求,建設銀行提出抓好“業務拓展、風險防範”兩項重點,依託“傳統優勢、創新能力”兩個平臺,確保實現“六個持續”的目標,即經營效益持續提升、流動性管理能力持續增強、市場份額持續擴大、産品服務持續優化、資産品質持續向好、海外機構佈局持續完善。
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打造集團、客戶、産品、境內外全方位金融聯動平臺,這既是支援中資企業“走出去”的必要要求,也是建設銀行自身“走出去”、實現轉型發展、建成“國內最佳、國際一流”現代化商業銀行的必然選擇。
而不斷深化轉型改革,建設銀行也在不斷的加強內控機制建設。從2006 年建設銀行推行了風險管理體制改革,初步建立起了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對於股改後業務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013年,根據形勢變化和管理需要,總行董事會、管理層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結合體制機制中一些不適應的環節,對於風險管理體制和信貸機制進行優化和調整。“通過落實全員風險管理、強化班子責任、實現雙向報告、推進專業分工、完善風險抓總,”上述負責人坦言,使得銀行經營管理更高效、風險管控更有效,實現效率和風控在更高水準上的平衡。最近,銀監會核準了建設銀行等6 家銀行實施資本管理高級方法,標誌著我國銀行業風險治理能力建設邁上了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