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晨報》:建行“大數據” 服務小企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小微企業經濟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但小微企業融資難卻至今沒有得到根本改善。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生力軍,支援小微企業發展是國有控股大型銀行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作為國有控股大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將支援小微企業作為服務實體經濟、實現商業銀行戰略轉型的重要著力點,加大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力度,扎紮實實服務實體經濟,在經營體系、資源配置、産品創新、服務模式、風險管理等方面積極探索,以一池金融活水澆灌小微企業實體經濟之樹,努力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品質和水準,實現與實體經濟共同繁榮發展。
轉變思路 借力大數據服務小企業
一個現實是,小微企業發展總會遇到資金問題,而貸款難,已經成為困擾小微企業發展的老大難問題。
曾經,銀行普遍認為小微企業經營風險大,缺乏有效抵押品,而且單戶金額小,人手佔用多,費力不賺錢。對以大企業、大項目見長的建行來説,過去也熱衷於“抓大戶”、“做大買賣”,忽略了“小生意”。但自2005以來,這一認識逐步得到根本扭轉。支援小微企業發展,不僅是響應中央號召、履行社會責任,更關係到銀行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大企業“金融脫媒”不斷帶來融資格局的變化,同時,利率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倒逼銀行必須將服務目光下移,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加之近年來,國內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蓬勃發展,融資需求十分旺盛,蘊育著廣闊的市場空間。
因此,從適應市場環境下的被動調整,支援小微企業發展逐漸成為建行開拓長期可持續發展空間的主動選擇。因此,作為大型商業銀行,建行把發展小企業業務當作戰略轉型重點,轉思路、轉辦法來破解難題,特別是近年來引入“大數據”思路,在支援小企業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産品創新 破解小微企業融資困境
商業銀行發展小微企業業務面臨風險與成本平衡和銀行盈利與客戶價值最大化平衡的難題。因此,小微企業在服務需求、風險特徵上與大型企業有明顯區別,用傳統服務大客戶的方式服務小微企業是行不通的。建設銀行在實踐中發現,支援小微企業不僅要依靠優惠政策以及服務觀念的轉變,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整套服務小微企業的發展機制、運作模式、業務流程和技術手段,只有這樣支援小微企業才能真正有的放矢。
建設銀行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專注于為小微企業提供專業的金融服務方案,不遺餘力地進行産品創新。針對小微企業不同生命週期和風險緩釋能力,形成了成長之路、速貸通、小額貸、信用貸四大産品體系,推出全行性産品40余項,區域性特色産品百餘項,基本涵蓋小微企業各類融資需求。
“成長之路”和“速貸通”推廣已有八年時間,主要針對財務資訊充分、信用記錄良好以及可以提供足額抵質押物等擔保措施的小微企業,目前已成為建行服務小微企業的兩大拳頭産品。近年來,建行積極開拓思路,突破傳統的抵押、擔保限制,不斷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融資需要。
設計靈活 提供全面金融解決方案
小企業大數據創新信貸産品是針對小微企業貸款需求額度小、無抵押等共性,基於客戶的交易結算和信用記錄設計的適合於網點零售化的信貸産品。“大數據”,其數據既要“大”又要“準”,才能提升數據價值。為此,建設銀行在産品創新上積極大膽嘗試,現有多款産品包括:“信用貸”、“善融貸”、“創業貸、”“POS貸”、“稅易貸”、“結算透”等。
建設銀行依託綜合性網點,將小微企業客戶群下沉網點,併入零售條線經營管理,解決了傳統信貸模式抵質押物不充分無法運作的難題。更貼近市場,貼近客戶。同時,積極推介“24小時不打烊”的網銀迴圈貸業務,打破了銀行服務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實現線上線下交互融合,客戶可以足不出戶,貸款申請、支用、還款線上操作,信貸資金隨借隨還、迴圈支用,滿足了小微企業短、頻、快的資金需求,同時最大限度節約客戶利息成本。
新模式下,小微企業客戶比以往更容易獲得銀行的貸款融資,也將為我行三綜合轉型和進一步提高員工收入産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持續發力與小微企業共建未來
作為國內服務和支援小微企業的一支生力軍,建設銀行以完善的機制、創新的産品、優質的服務切實滿足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需求,成效顯著,不僅得到黨政機關、主管部門和企業的首肯和歡迎,近年來還獲多項榮譽。2011年,李克強總理批示建行服務小微企業“很有成效”。2012年,榮獲中央電視臺“全國服務小微企業最佳創新成就獎”。2013年,榮獲銀監會“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表現突出的銀行”,榮獲中國中小企業協會2013年度惟一“最佳中小企業服務銀行”等獎項。
今後,建設銀行將繼續響應國家扶持小微企業號召,大力發展大數據業務,並根據市場和客戶需求的變化不斷創新小微企業金融産品和服務,與此同時繼續做好小微企業客戶的主動風險管理,重點提高小微企業的風險預判能力,承擔起國有大行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的社會責任,幫助小微企業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