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建行行長張建國:服務建設六十年 金融報國譜新篇
60年來,建設銀行始終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矢志不渝堅守“國家利益至上,服務建設為本”的理念,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不斷創新,在向商業銀行轉軌的進程中勇於變革,在建設國際一流銀行的願景中追求卓越,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因國家建設而生,因服務國家建設而興。中國建設銀行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直接關懷下誕生、成長和發展壯大的。自1954年10月1日成立至今60年來,始終堅持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充分發揮了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主力軍作用。60年後的今天,已成為資産規模16.4萬億元、存款近13萬億元、貸款9.2萬億元,擁有1.4萬多境內外分支機構、37萬員工、服務400萬公司客戶、3億多個人客戶、每年凈利潤超2000多億的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最近英國《銀行家》和美國《福布斯》雜誌對2013年全球1000家大銀行和2014年全球2000家大企業綜合排名,建設銀行均名列第2位, 在財政部金融企業績效評價中列居第一。如今,建設銀行在“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戰略引領下,正朝著“最具價值創造力銀行”奮力邁進。
在建設銀行迎來成立60週年之際,本刊記者專訪了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張建國。
本刊記者:翻開建設銀行發展60年的歷史篇章,我們看到,建設銀行先後經歷了辦理國家基本建設財政投資撥款的專業銀行、行使財政和銀行雙重職能的政策性國家專業銀行、大型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幾個發展階段。對建設銀行60年的發展歷程,您是如何認識的?
張建國:建設銀行輝煌而不平凡的60年,是始終聚力發展、持續改革、創新轉型的60年,是從弱到強、躋身國際大銀行前列的60年,也是中國金融業從計劃邁向市場、從傳統走進現代、從探索圖存到變革強盛的60年,更是在我們黨和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中發揮金融主力軍作用、始終立於經濟建設和社會民生服務最前沿並取得矚目成就的60年。包括建設銀行在內,幾家大型銀行始終代表著我國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主體地位,代表著維護金融穩定的關鍵角色,代表著銀行改革創新的領先方向,代表著銀行業踐行社會責任的先鋒作用,代表著我國金融發展水準的國際形象。
一是發展,始終走在現代化建設的最前沿。盤點60年,我們欣然看到:從“一五”到“十二五”,在共和國經濟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建設銀行始終處在國家重點建設的最前沿。“一五”計劃時期,建設銀行為服務國家156個重點建設項目和694個單項重點工程,堅持“機構跟著項目走”,所設置的機構覆蓋了東北、華北、中南、西北、西南、華東等地區幾乎所有的重點建設項目基地,涉及鋼鐵、有色金屬、煤炭、機械、化學、電力、國防科研和其他工業領域。1979年10月,建設銀行利用吸收的存款,對遼陽化纖廠發放了第一筆金額為3400萬元的基本建設貸款,開創了建設銀行發放基本建設貸款的先例。到1993年末,建設銀行基本建設貸款餘額已達2300億元。在以後幾十年的發展中,建設銀行始終堅守服務國家經濟建設的信念,自覺履行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社會責任,積極響應中央提出的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部崛起等重大戰略決策,重點加大對金融服務不足地區的支援,努力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對中西部、東北地區的貸款餘額達9962億元。截至今年6月,全行基本建設貸款餘額已達2萬多億元,是30年前的1135倍。
二是改革,堅持做到敢為人先、率先示範。盤點60年,我們由衷感慨:在建設銀行60年的發展歷程中,前30年出色地履行了辦理全國基本建設財政投資撥款的神聖使命,被黨和國家領導人稱讚“為國家守計劃、把口子”。後30年,在向商業銀行轉軌和建設現代銀行過程中,始終堅持敢為人先,率先發揮示範作用,做到了十年一次大變革,次次變革無不帶來新的變化,邁出新的步伐,顯示出先行者的勇氣和擔當,也呈現出改革者脫胎換骨的歷史性跨越。1984年,以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為標誌,建設銀行從國家財政職能中得以分離,開始步入商業銀行發展的起步階段。1994年,隨著國家《商業銀行法》的頒布實施,建設銀行政策性銀行業務與商業銀行業務實現分離,開始步入以市場競爭為主要方式的商業化經營格局。2004年,建設銀行率先在大型國有銀行中實行股份制改造,並於2005年10月成功海外上市,標誌著我國銀行業主體實現了在體制機制上的質的跨越。2014年,建設銀行綜合經營和多功能、集約化服務能力邁出嶄新的步伐。
三是轉型,勇於站立潮頭,做到領先一籌。盤點60年,我們清醒前瞻:建設銀行的未來,只有充分承繼歷史優勢積澱和改革發展成果,才能在既有基礎上實現新的飛躍。今天的建設銀行,整體目標清晰,治理框架穩定,業務基礎紮實,管理體製成型,企業文化厚重。在全行“五年規劃”的基礎上,建設銀行黨委審時度勢,提出了“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的轉型目標,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所有問題關鍵的戰略判斷,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基本方向,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堅持改革創新的發展思路,堅持和發揚勇立潮頭、先人一籌的追求和志向,不斷推動科學發展、轉型發展、穩健發展。
本刊記者:經歷60年的風雨歷程,今天的建設銀行資産規模、利潤和市值躍居世界銀行業前列。對於建行60年發展的歷程,您感受最深的有哪些方面?
張建國:客觀地概括,我認為最突出的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始終依靠黨的堅強領導是發展之魂。60年來,建設銀行始終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矢志不渝堅守“國家利益至上,服務建設為本”的理念,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不斷創新,在向商業銀行轉軌的進程中勇於變革,在建設國際一流銀行的願景中追求卓越,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實踐充分證明,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已經結出了纍纍碩果,包括建設銀行在內的我國金融業整體抗風險能力得到了顯著增強,有力地維護了我國的金融穩定,促進了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二是始終恪守服務使命是發展之本。包括建設銀行在內的大型商業銀行,在金融體系中佔據核心地位,是我國金融穩定和服務的關鍵。60年來,建設銀行始終堅持高標準服務國家戰略,積極適應我國産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産業政策,積極將信貸資源向重點行業、地區傾斜,投向重點建設、低碳産業、民生、三農、小微企業和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等,加大對廉租房、公租房、棚戶區改造的支援力度,滿足實體經濟對多樣化金融服務的需求。“要買房,到建行”、“中國建設銀行,建設現代生活”,這些老百姓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話語,既是對建設銀行服務的肯定和褒獎,也是建設銀行服務國家建設的形象寫照。
三是始終堅持改革創新是發展之源。建設銀行60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金融創新史。創新是銀行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建行60年的改革發展實踐,一條重要經驗就在於不斷轉變自身的發展方式,不斷運用新思維、新方法、新技術,持續進行理念創新、業務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目前,建設銀行按照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要求,制定了《2013-2015年産品創新規劃》,目的在於通過調整完善産品創新機制和差別化流程,為轉型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發展引擎。
四是始終瞄準國際一流是發展之要。從20世紀50年代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的熱潮中誕生成長,到80年代改革開放的浪濤裏發展壯大;從90年代市場化進程中的商業化轉軌,到21世紀初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成功上市及上市後的轉型發展,建設銀行一次次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不斷豐富和完善自身的發展戰略目標,將建行夢匯聚到偉大的中國夢之中。正是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建設銀行始終穩健地走在了銀行業的發展前列。
本刊記者:2011年以來,建設銀行新一屆黨委面對異常複雜的經濟金融形勢,審時度勢、廣泛調研、果斷決策,制定了一系列有針對性、前瞻性的政策和措施,積極推動改革和轉型發展,促進規模、品質和效益的穩步提升。請您介紹一下最新進展。
張建國:一是2013年末全行資産、利潤、ROA、ROE、不良貸款率、撥備覆蓋率、資本充足率等多項指標在國內外銀行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二是綜合經營能力不斷提高。綜合性金融牌照領先同業,市場互為依託、業務互為補充、效益來源多樣、風險分散可控的綜合經營架構基本建成。三是多功能服務體系更為完善。初步搭建信貸、資産管理、交易金融、投資銀行“四位一體”、“傳統+新興”的業務框架。四是集約化經營程度明顯提升。2013年完成了1.4萬個網點機構28類産品的前後分離,集約化管理機制不斷健全。五是戰略性業務快速發展。電子銀行、移動銀行領先同業,“善融商務”、“信用卡商城”、“房e通”等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已形成品牌,智慧網點建設加快推進,信用卡主要指標同業領先,私人銀行業務獲得長足發展,理財産品餘額突破萬億元。六是海外發展持續提速。2013年一年新成立了6家海外機構,至今已有19家海外一級機構,覆蓋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海外機構資産近兩年平均增速超過50%。
上市9年來,建設銀行對國家的貢獻超過14100億元,其中累計國家稅收5530億元,國有股份獲得現金紅利2551億元,國有股份市值增長6024億元。在今年的全球1000家大銀行和世界2000強上市公司排名中,建設銀行均名列第2位。建設銀行還實施了70多個公益項目,向社會捐款總額約7億元,體現了建行人回報社會、造福大眾的社會責任。
本刊記者:您剛才提到建設銀行海外發展持續提速,我們也注意到,近年來,建設銀行海外佈局的步伐不斷加快,這與建行新的發展戰略是否有關,在推進跨國發展戰略、加快國際化發展方面,建設銀行採取了何種策略?
張建國:近年來,建設銀行海外業務發展方面,採取“做強亞太地區,擴展歐美網路,開拓新興市場”的戰略, 即重點拓展與我國經貿往來密切國家/地區及中資企業“走出去”的重要目標市場,全球前二十大經濟體,主要國際/區域金融中心,整體環境相對穩定、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國家/地區等。堅持自設與並購並重,統籌協調,加快推進,構建多種形式和不同層次的海外機構網路。到2015年,基本完成在全球目標市場的機構佈局。在海外經營策略方面,堅持“深化跟隨,加快落地”,一方面深入推進境內外聯動,以境內市場和客戶為依託,以境內業務帶動海外業務,以商業銀行業務帶動其他業務,以批發業務帶動零售業務發展。另一方面要求各海外機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發現並培育本地優質客戶、目標行業和特色産品,積極開拓當地市場。
2014年上半年,海外佈局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澳門分行順利開業,多倫多分行獲頒牌照,紐西蘭子銀行于7月獲批並註冊成立;同時,智利、倫敦分行和建行歐洲下設四家分行相關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目前,全行海外機構覆蓋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在香港、新加坡、法蘭克福、約翰內斯堡、東京、首爾、紐約、胡志明市、雪梨、台北、盧森堡和澳門設有海外分行,共12家,擁有建行亞洲、建行倫敦、建行俄羅斯、建行迪拜、建行歐洲、建行紐西蘭、建銀國際等經營性全資子公司(共7家)。截至2014年6末,全行海外機構資産總額9201.52億元,較年初增長25.72%;實現稅前利潤41.3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6.77%。
本刊記者:在建設銀行成立60週年之際時,我國已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包括建設銀行在內的大型銀行重組改制後經過近十年的高速發展,現已進入“換檔期”,處在發展、改革、轉型的重要關口。建設銀行作為大型控股國有商業銀行,未來的轉型發展前景如何?
張建國:在當前世界經濟仍然疲弱、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新形勢下,必須全面把握和正確認識經濟形勢變化的“新常態”,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再造新的發展優勢。
一是發揮集團合力,加快向綜合性銀行轉型。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利差壓力和金融市場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銀行業走向混業經營的趨勢正日益明顯。建設銀行將牢固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堅持一切基於客戶的視角,以綜合行銷的方式,通過綜合化服務平臺,向客戶提供綜合化的服務産品,最終滿足客戶多樣化、綜合化的服務需求。繼續發揮集團優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實現市場互為依託、業務互為補充、效益來源多元、風險分散可控的綜合服務架構。
二是增強服務優勢,加快向多功能銀行轉型。隨著我國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市場競爭將空前增強。建設銀行將在鞏固傳統優勢的同時,大力發展投資銀行、私人銀行、電子銀行、小微企業和消費金融等戰略新興業務,不斷拓展服務功能,下功夫打造包括保險、基金、信託、租賃、投行、期貨等在內的綜合化服務,做到“一站式”服務,構築多層次的金融産品及相應增值服務體系。努力使每個客戶更多地使用建設銀行産品,享受建設銀行的多功能服務。
三是強化資源整合,加快向集約化銀行轉型。堅持以體驗最佳、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方式,從客戶、營運、資源、技術等層面科學整合,努力構建經營集約、管理整合、服務集合的現代企業內部架構,建設流程簡潔、管理扁平、響應快速、協同一致、資源節約、業績優秀、客戶滿意、員工滿意的集約化銀行。
四是適應時代變革,加快向智慧化銀行轉型。堅持高標準打造電子銀行平臺,著力提升電子銀行自主研發能力,形成更多具有智慧財産權、引領市場的電子銀行技術和知名品牌,變先發優勢為勝勢,深化大數據技術的運用,促進精準化行銷、個性化服務、精細化管理,努力提升集約化、智慧化經營管理能力,徹底改變“人海戰術”的落後模式。
五是實施創新驅動,加快向創新型銀行轉型。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作為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建設銀行堅持把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作為戰略基點,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帶來的結構調整、産業升級、民生改善出現的新産業、新生態、新技術、新需求發展契機,努力搶佔網際網路金融、移動金融、鏈式金融、跨境金融、綠色金融和綜合金融服務的創新制高點,借助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技術,提升數據分析和挖掘能力,更加精準地細分市場和客戶,創新個性化、定制化的産品與服務,培育金融創新合力,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源泉,贏得新的競爭優勢,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