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建行助力“中國安居夢”中德住房儲蓄銀行優勢明顯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一響徹千年的名句,時至今日仍能清晰地表達出無數人的“中國夢”。從90 年代初,獨家承辦住房公積金貸款業務至今,20多年來,建行的住房金融服務已經圓了數千萬人的“安居夢”。
建行是國內最早開辦住房金融業務,率先推出住房儲蓄、住房貸款、住房公積金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業務的銀行。即使在各家商業銀行爭先加快業務轉型,大力發展住房金融業務的今天,中國普通百姓在需要按揭貸款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建行。
自國家實施住房體制改革以來,經過三十多年的積澱,建行已形成個人住房貸款為主的自營性産品系列、以公積金為主的委託性住房金融産品系列,並延伸産品服務,創新以住房為抵押的綜合消費類貸款産品系列,構成了組合式、多元化的完善産品體系,能夠滿足客戶住房金融領域的全方位、多層次需求。
以住房公積金為例,數據顯示,目前建行已為100 多萬個繳存單位和5800 萬戶職工個人建立了住房公積金賬戶,已累計服務1035 萬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客戶,累計受託發放1.86 萬億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住房資金存款餘額超過6500 億元,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餘額超1.10 萬億,佔據整個市場半壁江山。
此外,在住房金融服務上,建行還有專業的法人機構—中德住房儲蓄銀行。自2004年成立以來,中德住房儲蓄銀行試點經營住房儲蓄業務,已經成為一家“專業于住房金融,專注于住房儲蓄”,以中低收入居民購買中小戶型、中低價位住房為服務特色的專業銀行,為地方政府解決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保障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20年鑄就“金字招牌”
“要買房,到建行”,這一家喻戶曉的口號是建行在住房金融領域競爭力的最為直接體現。該行中國住房金融服務始終保持同業領先地位,並得到市場各方的認可,這要得益於該行持續領先的創新優勢和完善的産品體系。
據介紹,作為住房金融市場的“老字號”,建行為適應宏觀環境和市場形勢的變化,圍繞“服務民生、服務大眾”,結合不同層次客戶住房貸款需求的變化,推出了諸多獨具特色的個人住房貸款産品,提升核心競爭力。
例如,2006年,建行為滿足普通百姓住房需求,推出了“青春無憂”遞增還款方式等十項服務措施;2007 年,為保障“二手房”交易中資金安全,建行創新推出“房易安”房屋交易資金託管服務;2011 年,建設銀行推出網際網路“陽光房源”服務……在産品創新領域,建行的腳步從未停歇。在全國率先推出公積金貸款和個人住房組合貸款,公積金委託提取還貸、公積金網上繳存和電子查詢、公積金龍卡聯名卡、公積金小額跨行支付服務,創新公積金與商業按揭貼息和置換組合,讓中國百姓輕鬆體驗住房公積金“存”、“取”、“查”、“貸”的快捷和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住房公積金制度堅定的支援者、參與者和建設者,從最早探索第一批房改試點城市業務模式,到參與各地房改整體方案和配套政策的制定工作,建行始終致力於推動這項具有中國特色的住房制度不斷發展完善,幫助更多中國百姓實現住房夢想。
經過20 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建行已經形成一整套服務功能多樣化、資訊手段現代化、機構設置網路化的特色住房金融運營管理體系,在全行實行公積金客戶的名單制管理,一對一配置專屬客戶經理和專家服務團隊,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服務水準。
近年來,建行在推進專業經營建設、強化專業服務能力上做了很多工作,在每個城市均設立和明確若干家主辦支行,利用個人貸款中心的經營模式和標準化流程,設立專門的公積金前端專業中心,為公積金個人貸款和組合貸款客戶提供高效服務。
數據顯示,20年間,建行累計歸集住房公積金超過2.1 萬億元,累計服務9200 多萬職工,向720 多萬職工家庭發放公積金個人貸款超過1 萬億元,為住房公積金制度發展和百姓安居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援。
持續發力保障房建設
在今年召開的推進城鎮化試點工作會議上,國家領導人提出,新型城鎮化貴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寫好“人”字,要以著力解決好“三個1 億人”問題為切入點。要科學規劃,創新保障房投融資機制和土地使用政策,更多吸引社會資金,加強公共配套設施建設,讓困難群眾早日“出棚進樓”、安居樂業。
我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也為商業銀行業務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根據國家《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2011-2020 年)》預測,未來10 年城鎮化建設將拉動40萬億投資。
國家相關方案出臺後,建行及時組織相關部門擬定了支援城鎮化發展“一五三一”服務總體方案,將23個重點城市群和11 大領域的業務機遇作為建行城鎮化金融服務的重點。截至6 月末,建行城鎮化建設貸款餘額為1558.55 億元,較年初新增637.77 億元,增幅69.26%。
“十二五”開工建設3600 萬套保障房,是國家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標誌性工程。作為大型國有控股銀行,建行積極發揮基礎設施建設和住房金融傳統優勢,緊跟國家住房保障政策,積極探索和推進保障房金融服務,加強住房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擴展了住房金融業務發展新領域。
自國家公積金支援保障房建設工作實施以來,建行以建設保障住房試點城市為重點,在推出住房公積金支援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貸款新産品的同時,還同步提供項目評估、工程造價諮詢、財務顧問、資金監管諮詢、個人貸款、公積金聯名卡等所有金融服務。
數據顯示,自2010 年7 月,建行黑龍江分行成功發放全國同業第一筆公積金項目貸款以來,4 年的時間裏,在住房城鄉建設部審批通過的住房公積金支援保障性住房建設試點項目中,建行承辦了60%以上的試點項目,受託發放公積金項目貸款佔全國的60%以上。累計受託發放公積金支援保障房建設項目貸款超過400億元,累計為近60 萬戶中低收入家庭投放保障房個人貸款超過860 億元,為國家保障房建設提供了巨大的支援。
中德“住儲”銀行四大優勢
住房儲蓄是一種被歐洲國家廣泛實行的成熟的住房融資制度,與商業按揭制度、住房公積金制度並稱為世界上通行的三大主要住房融資制度。
2000 年前後,為了豐富住房金融産品,促進中國的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消費,在中、德兩國政府領導的關心和推動下,建行和德國施威比豪爾住房儲蓄銀行共同出資(建設銀行控股),于2004 年2 月成立了中德住房儲蓄銀行,開始在中國試點經營德國模式的住房儲蓄業務。
據介紹,住房儲蓄是一套封閉運作、專款專用的互助性住房融資體系,具有“民眾自願參加、銀行商業運作、政府政策支援”的普惠特點。各類人群自願與住房儲蓄銀行簽訂合同,定期向“資金池”存入存款,待達到一定配貸條件後,即可按事先約定的固定的低利率和額度從“資金池”獲得住房貸款—這就是住房儲蓄。
這一制度的吸引力在於可實現“三贏”的局面:對購房者而言,能夠鎖定遠期貸款利率及額度,積累銀行信用,享受政府獎勵,節約購房成本;對銀行而言,可有效緩解與貸款客戶間的資訊不對稱,大大降低信貸風險;對政府而言,可以引導中低收入群體積累住房資金,培育居民理性、有計劃的住房消費理念,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發展。
相比之下,專業的住房儲蓄銀行有諸多優勢。首先,住房儲蓄可以幫助中低收入居民節約綜合購房成本。以住房儲蓄者兩年以後獲得50萬元9年期貸款為例,住房儲蓄存款按照0.5%的低利率計息,一般性存款按照2 年定期存款利率計息,住房儲蓄貸款的綜合成本比商業按揭的綜合成本低7.7萬元。
其次,與商業按揭利率和貸款額度波動性較大的特點不同,合約性儲蓄計劃提前約定了存貸款利率。目前,中德住房儲蓄銀行主要銷售的産品中,存款利率為0.5%,貸款利率為3.3%,貸款額度約為合同額50%,可有效遮罩利率市場波動和商業銀行按揭貸款額度調整所帶來的貸款風險。
再次,住房儲蓄者通過向住房儲蓄合同賬戶存款,能夠積累資金和銀行信用記錄,從而增強其住房消費融資能力。此外,客戶還可直接獲得政府利息獎勵,目前,天津市政府給予住房儲蓄者住房儲蓄存款的政府獎勵相當於儲蓄年利率1.5%。
數據顯示,截至2013 年末,中德住房儲蓄銀行已累計為11 萬客戶提供了近400 億住房儲蓄合同服務,已發放住房儲蓄貸款39.07 億元,為住房儲蓄參與者每人平均節省利息7 萬餘元。由於住房儲蓄産品設計的特殊性,住房儲蓄貸款的壞賬率極低,10年間僅出現一筆不良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