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建行綜合化國際化步伐提速 全能型“金融航母”雛形顯現
建行倫敦人民幣清算合作簽約儀式2014 年11 月21 日,在對紐西蘭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國家領導人與紐西蘭總理約翰•基共同為包括中國建設銀行(紐西蘭)有限公司在內的四家中資機構揭牌。
2014年6 月17日,國家領導人在英中貿易協會舉辦的歡迎晚宴上宣告:“中國建設銀行成為倫敦人民幣業務清算行”。
2014 年8 月29 日,建行收購巴西BIC 銀行總股本72.00%的股份買賣交易完成交割手續。收購價款約為16 億雷亞爾,這也是迄今為止中資商業銀行在海外規模最大的控股權收購。
2014年4 月,建行子公司建信信託完成對上海良茂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的增資後,將良茂期貨更名為“建信期貨有限責任公司”,建行將又一金融牌照納入麾下。
這一系列“大手筆”的背後,是建行綜合化經營和國際化發展步伐的加快。自1991年建設銀行倫敦代表處成立以來,截至2014 年7 月,建設銀行已在17個國家和地區成立了海外分支機構,在中國內地設有14000 多個分支機構。
2012年初,為實現“國內最佳、國際一流”戰略願景,建行明確了“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戰略定位和轉型目標。在境外市場,積極通過海外並購和開設分支行“兩條腿”走路來穩步擴大該行的海外業務和機構網路。在境內,通過並購獲取保險、信託和期貨牌照,搭建起了同業領先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平臺。
“兩條腿走路”加快海外業務佈局
據了解,在戰略層面,建行管理層制定了《關於落實“2011-2015 年海外發展規劃”的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了“建設提供全球化金融服務、逐步實現國際化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商業銀行”的總體定位,提出“到2015 年末力爭海外一級機構總數30 家左右及海外資産總額約1800億美元”的發展目標。
近年來,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建行也積極主動抓住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機遇,加快全球經營網路佈局,跟隨和落地並重,自設和並購結合,提升海內外一體化競爭能力。建行在境外的戰略並購有著清晰的邏輯思路,即“一個目的、兩條主線”。
一個戰略目的是,以深化跟隨“走出去”企業客戶為出發點,逐步實現拓展當地市場業務,平衡全行資産負債結構,分散風險,提高全球金融服務能力。所秉承的兩大主線是,一積極拓展跨境經營平臺,進入新地區、新領域、新業務,做出增量;二穩步推進已進入的重點地區的並購,加強當地客戶基礎,深化落地經營,做大存量。
近年來,建行在海外投資並購主要有收購美國銀行(亞洲)、美國國際信貸(香港)有限公司(AIGF)、巴西BIC銀行等三大動作。
2006年12 月,建行收購美銀亞洲全部股份,並更名為建行亞洲,取得商業銀行牌照,快速搭建起建行海外最大的零售業務平臺,這一交易使建行香港地區的機構和業務均實現快速發展,市場聲譽和品牌形象穩步提升。
2009 年10 月,建行通過建行亞洲收購AIGF 的全部股份,之後AIGF 正式更名為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財務公司。此次並購交易使建行在香港的信用卡業務從“無”到“有”,獲得一個完整的、成熟的信用卡業務平臺,以及超過50萬個信用卡客戶。
通過並購和整合,建行逐步實現在香港地區這一海外發展核心市場做大做強,與此同時,也開始將海外並購的觸角伸向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
2013 年10 月,建行宣佈收購巴西BIC 銀行72%的股份,在獲得境內外監管機構批准後於2014年8月底完成了股權交割。該筆交易是建行在大中華區以外首次真正意義上的境外並購,也是迄今為止中資銀行規模最大的海外控股權並購,對建行國際化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與此同時,建行也快了海外分支行的佈局。2014年10 月29 日,建行多倫多分行正式獲得加拿大金融機構監管署(OSFI)頒發的開業許可。2014 年11月13日,澳大利亞布裏斯班市舉辦G20 峰會前夕,建行布裏斯班分行正式開業。
目前,建行已基本構建起多層次、多元化的海外機構網路,由一家專注于國內業務的銀行轉變為網路覆蓋全球五大洲主要金融市場、提供24 小時不間斷交易服務的國際性銀行,業務範圍涵蓋批發、零售和投資銀行業務等多個領域。截至2014 年6 月末,建設銀行海外機構資産總額1662 億美元,稅前利潤4.83億美元。
綜合化經營“牌照”優勢明顯
縱觀國際金融發展史,“綜合性”發展無疑是世界級金融機構進化的首選,花旗、匯豐、美國銀行等金融巨無霸無一不貼著綜合性金融服務集團的標簽。隨著金融混業經營的發展,作為大型國有銀行集團,建行也積極探索推進綜合化經營進程。
建行相關人士介紹,該行的目標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以滿足客戶多元化金融需求為出發點,著力打造全牌照的金融服務集團,逐步形成專業化、差別化的服務特色,強化業務功能,豐富産品線。在集團層面,打造包含保險、基金、信託、租賃、投行等在內的綜合化服務平臺,做到‘一站式’服務,構築多層次的金融産品及相應增值服務體系”。
境內並購是建行實現綜合性、多功能戰略發展目標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徑。2009年7月,建行投資控股合肥興泰信託,並將其更名為建信信託,在國有四大銀行中獨家擁有了信託牌照,使建行的綜合化經營具備了獨特優勢。
2011年6月,建行通過收購荷蘭國際集團及太平洋保險集團所持太平洋安泰人壽保險公司的51%股權,並於2011 年將太平洋安泰保險更名為建信人壽,在四大國有銀行中率先實現控股壽險公司。
2013年9月,建行宣佈通過旗下子公司建信信託投資上海良茂期貨並成為控股股東,收購期貨牌照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14年9月初,建信期貨正式開業,為建行集團增加了完整的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業務平臺。
截至2014 年6 月末,建行已擁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賃、建信信託、建信人壽、中德銀行、建信期貨6家境內子公司,建銀國際1家境外非銀行類子公司,以及27 家村鎮銀行,經營範圍橫跨境內、境外兩個市場,業務覆蓋基金、租賃、信託、保險、投行、期貨以及專業化銀行等多個行業和領域。
隨著建行將一個個非銀行業金融牌照的“收歸囊中”,該行的綜合化經營平臺也日益完善。且該行牌照種類在銀行同業中有一定先發優勢,在四大行中獨家擁有信託牌照,率先控股壽險公司,首批設立基金、租賃公司。
並且,建行的子公司在所屬行業均有一定市場地位。比如,建信信託資産管理規模突破萬億,銀行係信託公司中排名第一;建信人壽收購不到三年,保費收入行業排名由41位提升至12 位,今年前6 個月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78%,銀行係排名第一位;建銀國際已發展為香港中資投行的佼佼者, IPO 及並購項目數量及金額均領跑中資銀行係投行。
“1+1>2”的集團協同效應顯現
隨著大型“銀行集團”的架構搭建起來,集團與子公司能否真正實現深度協同是綜合化經營的關鍵。因此,建設銀行構建起了自上而下的協同聯動機制,在實現集團“戰略方向盤”功能的同時,也積極推動了集團與子公司在銷售渠道、産品聯合研發、資訊資源共用、客戶交叉推薦、境內外服務對接等方面的聯動。同時,各個子公司也構建了不同業務部門之間的協同責任機制,形成前中後臺聯動,實現了成本節約。
以建行集團提供的資産管理“一站式”為例,為更好的滿足客戶日益多元化的資産管理需求,建行整合旗下子公司專業優勢,攜手為客戶提供基金、保險、信託、理財産品等多樣化的投資、理財和保障選擇,並通過內部的流程優化、資源整合,在産品功能、服務模式上不斷創新,打造“一站式”資産管理服務體驗。
2013年9月起,建行聯合建信基金推出貨幣基金自動申贖服務,客戶只需在網點簽約,通過名下建行卡賬戶自行設定申購/贖回的發起餘額後,即可實現建信貨幣基金的自動申贖,輕鬆享受相當於十幾倍活期存款的收益。
2014年,建行還聯合子公司建信人壽,創新銀保業務合作模式,由建行網點辦理建信人壽的保單簽約/ 解約、續期繳費簽約、猶豫期退保等客戶服務,推進網點“一站式”保險服務,有效提升客戶的體驗和滿意度。同時,在建行網點、網銀及手機銀行全面開通保單查詢和投保服務,為客戶購買保險産品提供更多便利。
由此帶來的1+1>2 的協同效應開始凸顯。正是得益於集團與子公司的協同聯動效應,建設銀行各子公司業務發展態勢良好,業務規模穩步擴張,資産規模和利潤增長顯著高於集團平均增速和行業平均增速,實現了快速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 月末,境內附屬公司資産總額1527.09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6.42%;受託管理資産較年初增長72%,達到7351 億元,實現凈利潤10.7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