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第一財經日報》:輝煌60 共築夢想:要買房 到建行

發佈時間:2014-12-17

在中國,“要買房、到建行”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自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住房制度改革以來,它伴隨並支援一代代中國人實現了安居夢想。即使在目前中國國內各家商業銀行爭先加快零售業務轉型、大力發展住房金融業務的今天,中國普通百姓在需要按揭貸款買房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建設銀行。是什麼樣的特色和優勢,始終支撐建設銀行在中國住房金融領域保持領先,並得到市場各方的認可呢?帶著這樣的疑問和疑惑,我們走進了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

探索,萬事開頭難

1991年,上海。“住房難”一直困擾著這座擁有1200萬人口東海之濱的國際大都市。51日,上海市在全國率先實施住房制度改革,而承擔著配套金融服務的建行上海市分行也在不斷學習和探索中開始了前所未有的住房金融服務旅程。

“當時為了順利實施房改方案,政府要求開戶一步到位,而僅僅單位職工每月繳交公積金的記賬量就多達400多萬筆,真是談何容易啊。”提起當時的情景,現任上海盧灣支行公積金團隊負責人的夏晶搖搖頭,“外人根本無法想像,當時每個人都像長了三頭六臂,連呼吸都快了兩倍。”面對如此艱難困苦的局面,建行人發揚了頑強拼搏、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短短3個月內為22648家企業、402萬職工辦理了公積金開戶工作,完成了一次銀行史上最大的開戶行動,創造了一個奇跡,建設銀行成為國內率先獨家開辦住房公積金業務的銀行。

夏晶,作為19912月上海市分行為開辦公積金業務專門招聘的一批員工之一,一直奮鬥在公積金業務崗位上。他那略帶吳儂軟語的口音,讓那些年的艱難困苦都顯得輕快而靈巧。當時夏晶在支行的業務二科,專門做房改金融業務,每年一次的“噩夢”就是6月底的公積金基數調整,列印人員清冊,送到單位,填寫基本工資、繳存金額等內容,然後在全部錄入到電腦中。每天加班加點,啃麵包、吃泡麵,晚上8點之後下班,已經成為常態。僅江南造船廠一戶,就有2萬多名員工,整整一箱的清單,錄入機器就要一整個星期。“19941995年是公房出售的高峰,公積金大量提取,那個時候伺服器不聯網,每天的傳票都在15本以上,每本都要80多筆,而且必須在當天將資金提取劃轉完畢。苦啊……”夏晶笑呵呵地説道,昨日的千難萬苦,都化作了今日欣慰幸福的笑容。

科技,引領跨入E時代

“這個新業務開得好,從此以後就再也不用為還款、跑櫃檯和排隊發愁了”,客戶李青在櫃檯簽訂了一份“衝還貸協議”,將公積金與貸款賬號進行關聯,以後每個月銀行就會自動對公積金進行扣款。2000年建行“衝還貸”系統的上線,解放了貸款客戶和前臺櫃員,省時、省事、省心。

“做了多年會計,這麼方便的事我還是第一次碰到。”上海羅萊家紡有限公司的會計小劉,一語道出眾多繳存單位的心聲。由於公司搬遷,開車到網點辦理業務至少要一個多小時,但建行公積金網上繳存業務則省去了來回奔波的苦楚,讓小劉輕鬆搞定全公司員工的繳納工作。而對於5人以下小型公司,“委託扣繳業務”則讓繳存公積金和代扣水電費一樣方便。隨著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的普及,公積金業務也進入了E時代,建行率先推廣公積金電子渠道服務,延伸了客戶服務的觸角,提升了客戶服務效率和水準。

服務,承諾成其久遠

“我們會儘快聯繫第三方為您提供造價諮詢服務的,請您放心。”現任上海市分行住房金融業務部産品經理的吳海林接到某小區業主委員會提出的更換電梯諮詢後,就立即開展了他的工作:要求經辦行客戶經理與業主委員會聯繫,傾聽需求,向第三方公司派單,進行造價諮詢。“維修資金管理不僅僅是銀行櫃面結算業務,更要幫助業主、幫助政府管理、使用好每分錢。我們幫助業委會進行臺賬記錄,精細到每棟樓、每個單元、每一戶,作為上海市維修資金獨家歸集銀行,我們承諾要讓業主使用的每分錢都切實落在實處”。

1995年開始,吳海林就開始了與房管局的合作,對於維修資金管理工作,他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我們提供更加規範的服務,比如‘三審’服務,審價、審計和審核,讓政府省了心,讓百姓省了力,履行了社會責任,維護了百姓利益。”

給每個夢想找個家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太大的地方”,簡單的旋律訴説著每個人的心聲,描繪著普羅大眾的夢想。如今,在追逐“家”的夢想中,處處都有中國建設銀行的身影,建行人用自己的專業和敬業,辛勤和汗水,為眾多夢想找到了幸福的“家”。

1個人1小時放款1.5億元!這對1991年就在上海市寶鋼支行從事個貸業務的趙斌來講,當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1992年我們辦理了全行第一筆住房公積金貸款,全年也就辦了那一筆。”現在的趙斌已經是寶鋼支行個貸中心負責人,70後的他比同齡人看起來成熟許多,頭髮已有些花白,説起他的第一個客戶趙斌依然記憶猶新。1991年,為適應國家住房制度改革,上海市分行率先在全行開辦了住房公積金業務,“這個客戶姓施,是硫酸廠的工人,他當時貸了1萬元,分6年還清,每個月要還150元。”

説起跑客戶,上海市分行做對公業務的倉瑋對15年前的那次經歷仍唸唸不忘。上海公安局在安徽白茅嶺有一個勞改農場,職工都是上海人,卻長年堅守在偏遠地區,等到孩子們到了上學年紀,都想著能回到上海買一套房子。哪有買房的需求,哪就有建行人奔忙的腳步,一輛破舊的金盃麵包車載著倉偉她們一行6人早上天不亮就出發,過了公路走山路,過了山路走土路,一路上坑坑洼洼,塵土飛揚,終於在天黑時分趕到白茅嶺。第二天一早開始現場辦公,審資料、填表格,這個填好了金額要改,那個選好了房子要換。就這樣艱難的旅程跑了三次,才將這批客戶的貸款資料全部備齊。“那時如果有"e"就好了!”倉瑋很是感慨。

創新改變生活

為了幫助客戶實現安居夢想,建行人一直在創新的路上努力著。“共同還款人”這一還款方式就是上海市分行創新的結果,別小看這一細節,它可是給當年政府推出經濟適用房解了不少憂。2010年,經適房的推出給低收入群體帶來了買房的希望,然而這部分人卻不符合貸款條件,眼看著好不容易搖號等到的房子,卻因湊不起首付款要泡湯,一批市民跑到政府、房管局陳情,更嚴重的居然有人要跳樓!怎麼辦?始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建行人站了出來。分行個貸業務負責人高磊至今記得,她們和總行聯繫,擬定新的還款方式,和支行協調,開闢專門窗口服務這部分客戶。寶山區的李先生打零工,老婆是清潔工,當年陳情的人中就有他,“建行讓我開計程車的兒子做共同還款人,我才買到這套房子啊!”201382日,住進新房的那天,老李特意做了一面錦旗送到寶鋼支行,“為百姓所想,為百姓所急”幾個大字讓高磊、趙斌他們備感欣慰。

如今,“要買房,找建行”這個口號已經深入人心,超過2000萬名客戶通過建行有了自己溫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