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建設銀行與中國企業共同發展、走向世界
2013年12月30日,一封看似平常的信擺在建設銀行董事長面前,“通過此次合作,我們深刻感到,在中國大型央企‘走出去’的過程中,中國央企與國有銀行之間不僅有彼此高度信賴、相互支援、共同擔當的合作基礎,更有攜手進入國際資本市場,深化和拓展相互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廣闊空間”。
這是一封來自國有大型跨國集團負責人的感謝信。文字樸實,描繪了建設銀行與中國大型央企深厚的合作基礎;語句簡練,勾勒出建設銀行與企業走向世界、共同發展的宏偉藍圖。
這只是建設銀行服務企業“走出去”與“引進來”的縮影。自1991年建設銀行倫敦代表處成立以來,截至2014年7月,建設銀行已在17個國家和地區成立了海外分支機構,在中國內地設有14000余個分支機構,為數百家中國“走出去”企業和外資“引進來”企業提供了廣泛的金融服務,這些企業涉及了石油化工、電力、冶金、礦業、電信和航空等行業,服務領域從傳統的存貸款業務向銀團、債券、上市、基金和租賃等綜合性、多功能轉型,支援金額達到數千億美元,已成為支援和服務走出去與引進來企業的中堅力量。
“走出去”和“引進來”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品質,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發展戰略,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這有利於中國和企業的發展,也有利於世界的繁榮。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積極融合,中國企業走出去和海外企業走變得越來越多,建設銀行也腳踏實地、穩健前行,為企業的發展和國家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愛拼才會贏
12月的北京,寒風凜冽,狂躁的北風捲起砂礫,肆無忌憚的橫掃在每一個角落。淩晨1點多,志存(化名)走出辦公大樓,突如其來的寒意把僅有的睏倦也驚的無影無蹤。
馬路上已看不到什麼車輛,等了許久也不見有計程車駛過。搓了搓快凍僵的手,“哎!”志存自言自語道:“還是騎車回家吧。”
這是多日以來,一個熟悉地不能再熟悉的場景。作為建設銀行此筆銀團工作團隊成員,加班到淩晨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這一次他所在團隊要做的是為中石化集團籌組35億美元全球銀團貸款。
自2013年9月下旬中石化集團發出銀團邀請以來,近兩個多月,志存和他的團隊幾乎每天都是連續近18個小時的工作。除了處理所轄日常工作事務外,籌組銀團貸款的工作還有很多,推進內部審批工作,協調其餘五家牽頭銀行開展銀團籌組工作,與幾十家外資銀行商討參加銀團的意向、會商修改,審定銀團相關文件等等。參加銀團的銀行遍佈全球,時差問題要求建設銀行的工作團隊幾乎保持24小時聯繫暢通,團隊的成員常常會在剛剛入睡,就又被電話叫起。任務艱巨、工作繁多,既要保證效率、又不能喪失品質,建行人發揚敢打敢拼的精神,堅持加班加點,保證當日之事必當日完成。
你或許要問,為什麼他們要這麼苦這麼累?
因為這是亞太地區2013年以來央企最大規模的一筆中長期全球銀團貸款,受到銀行業的廣泛關注,也成為後續同類銀團的定價和發行標桿。也就是在這筆銀團中,建設銀行獨家獲得總協調行、代理行兩個最重要的角色,意義非凡!
在以往的此類大型國際銀團貸款中,協調人和代理行角色都被少數幾家外資銀行壟斷。但在此次銀團中,建設銀行卻承擔了企業和銀行協調、方案制定、主導銀團發行等核心工作,並協調五家知名外資銀行向市場分銷該銀團,義不容辭的成為了該筆銀團成功籌組的“中流砥柱”。
這是國內銀行業史無前例的成就!一方面實現了建設銀行在相關業務領域歷史性的突破;另一方面,也展現出國有企業“出海”,國有銀行保駕護航,攜手並進,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此次建設銀行作為唯一總協調人,牽頭其他外資銀行籌組該銀團貸款,有力地提升建設銀行在全球銀團貸款市場的地位和話語權,市場影響力和聲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建設銀行的成功並不是偶然,是基於多年來組建銀團貸款實踐中的歷練和成長。此前,建設銀行曾先後參與中海油、GE財務公司、福特和華為等中外資企業的全球銀團貸款。在歷次籌組過程中,建設銀行憑藉專業的素質、高效的溝通和協同作戰的團隊,得到了企業的高度認可和廣泛讚譽,自身實力也在競爭和實踐中得到不斷提高。
嶄露頭角
2014年4月3日淩晨4點15分,紐約時間4月2日下午16點15分,中國石化大廈320會議室,全球電話會議接通,來自中石化集團方面有關負責人宣佈:“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成功發行50億美元國際債券,此次國際債券發行引起國際投資者的熱烈反響,來自全球的投資者訂單累計近200億美元。此次發行創下亞洲公司有史以來單次最大規模、中國企業有史以來國際債券發行最低綜合利率、首次浮動利率債券發行,以及與現有債券相比的最低新發行溢價等多項紀錄”。
會議室裏頓時掌聲雷動,沸騰起來!高遠(化名)激動地心情難以言表,情不自禁的站起身來,歡呼鼓掌!兩天多來,近45個小時的連續工作,眼皮好像注入了鉛塊,很難保持開啟狀態。但在這一刻,所有的焦慮、疲憊被激動和喜悅沖刷得乾乾淨淨,此時的高遠“滿血復活”。
這一幕發生在中石化全球債券發行現場,會議室一側是中石化集團的發行團隊,另一側是來自建設銀行、建銀國際(建設銀行全資投資銀行機構)、花旗,匯豐,高盛、摩根的發行團隊。由於發行在亞洲、歐洲和美洲先後展開,來自全球投資者分屬不同時區,從路演到發行的各個環節,每項工作都安排得十分緊湊,發行團隊需要連續作戰,不能有絲毫懈怠。
高遠來自建設銀行總行,全程參與了此次債券發行工作。就在一小時前,高遠發現存在投資人減小投資金額或撤單的可能性,是歐美投資人對中資企業缺乏資訊嗎?發行難道會失敗嗎?一個接一個的問號壓得他喘不過氣來!而現在一切都不再是問題,中國石化集團越來越被西方高品質投資者群體認同,在最後定價階段,大多數投資人選擇買入,債券發行獲得多倍超額認購。
在這次全球債券發行中,中石化集團選擇建設銀行作為唯一的中資全球協調人。這是建設銀行首次以全球協調人身份在最頂級的全球債務市場嶄露頭角,也是建設銀行打破壟斷和一流國際投行得以平起平坐,實現了建設銀行債券發行業務上的歷史性突破。
在服務跨國公司企業的過程中,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近幾年,建銀國際曾擔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在港融資平臺8億美元債券發行的牽頭全球協調人,連任中石油和中石化美元債券聯席管理人,擔任中鋁國際礦業、金輝集團香港IPO聯席賬簿管理人和主承銷商等。每個交易都飽含著建行人拼搏與奮進,每個故事都承載著建行人的熱血和激情。
梅開二度
2013年,中海油“走出去”的步伐可以用“大步疾行”來形容。繼2月以151億美元成功並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創下中國企業海外收購紀錄之最之後,11月,中海油又完成了對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柯蒂斯液化天然氣項目權益的增持。
無獨有偶,中海油在海外市場上的兩次大手筆,都有著建設銀行的身影。如果説參與尼克森海外收購案,完成了建設銀行與中海油海外業務合作零的突破,那麼,助力中海油完成柯蒂斯項目的權益增持,則是建設銀行在攜手中資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憑藉其全球化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完成的一次華麗轉身,可謂“梅開二度”。
2012年10月,中海油與BG集團簽署了液化天然氣購銷及柯蒂斯項目權益增持所有合作框架協議。
2013年6月,中海油向建設銀行申請為該交易出具貸款意向承諾書。從獲得資訊開始,服務團隊發揮主動攻勢,在與多家中、外資銀行的角逐中,獲得了中海油全球俱樂部貸款中的最大份額。同時,建設銀行發揮海內外聯動優勢,使建銀國際首獲中海油境外發債核心角色,成為中海油13億美元債發行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主承銷商,又一次強化了建設銀行國際投行品牌。
作為本次交割中的重頭戲,如何完成換匯是客戶關注的焦點,建設銀行服務團隊重點關注中海油資本金、發債資金與交割資金幣種不同帶來的換匯需求,最終成為唯一一家同時參與中海油境內、外換匯的銀行,且份額最大。
中海油柯蒂斯項目的完美收官,又一次考驗了建設銀行的綜合化服務能力,而隨著中國企業國際化戰略的不斷推進,如何為“走出去”的企業提供全方位、綜合化金融服務,如何在與外資銀行的競爭中突出中資銀行的優勢,都將是取得銀企雙贏的關鍵。不管是對企業,還是銀行,這都僅僅是一個開始。
再創輝煌
建設銀行服務“走進來”企業也有悠久的歷史。
現金池最早是由跨國公司的財務公司與國際銀行聯手開發的資金管理模式,是現金管理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走進來”跨國集團關注的焦點。現金池是指以集團公司總部為中心建立一個統一的現金管理平臺,將集團內各分支機構的現金歸集在一起,統一使用。
商業銀行的創新和發展離不開全球領先企業的新需求。通用電氣作為“引進來”的企業,最先把“現金池”的理念帶到中國,而建設銀行則率先將“現金池”變為現實。
2002年,建設銀行中標GE現金管理項目。作為全新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建設銀行最早創新性的使用集合式委託貸款和法人賬戶透支的方式,為企業總部提供“現金池”服務,以此實現“一點有現金,點點有資金”。
這是建設銀行首次為世界著名跨國公司實施現金管理。在此後的十幾年時間裏,建設銀行為數百家大型跨國集團客戶提供現金管理服務,重要客戶包括中石油、中石化、財政部、鐵路總公司、海爾等境內大型企業,同時也包括三星、沃爾瑪、戴爾等眾多“引進來”企業。
憑藉著優質的服務和高效的系統,以及企業讚譽的口口相傳,建設銀行現金管理業務已成為業內響噹噹的招牌。
如虎添翼
隨著建設銀行陸續摘得投行、基金、信託、保險、租賃及期貨牌照,金融集團已經初現雛形,建設銀行得以更大的發揮集團優勢和協同效應。
建設銀行陸續幫助中國人保、華電福新能、金輝集團等企業完成境外IPO,幫助中石化完成股票增發等資本運作,獲得保薦人、全球協調人、資金估計賬戶行等角色;幫助南方航空完成飛機融資租賃業務;參與發起中交海西産業基金,依託建信信託,發起成立中鐵産業投資基金;與建信人壽聯動,為中國中鐵提供工程保險服務。一系列案例展現出建設銀行跨界業務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近幾年,建設銀行參與北車公司非洲項目、有色集團尚比亞項目、中國聯通港幣融資等重大項目近30個,支援走出去企業境外銀團、雙邊貸款、債券、貿易融資項下融資額累計超過1300億美元,在幫助建設銀行海外機構實現落地經營的同時,不斷衝破市場領先者的壟斷,在國際市場樹立了建設銀行新形象。
目前,建設銀行正沿著“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的戰略發展軌道,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同時,著力推進業務轉型方案落地,著力推動經營理念轉變,著力增強“以客戶為中心”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對全行經營發展的價值貢獻能力,更好地服務“走出去”和“引進來”企業。
國之重器
2014年6月30日,英國《銀行家》雜誌(The Banker)公佈了對全球前1000家銀行的資本實力進行的統計結果。按一級資本總額排名,建設銀行以1739.92億美元位居全球第2位,較2013年增長26.45%,排名提升3位。
建設銀行成立於1954年,是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在保持基礎設施、現金管理、個人住房貸款等傳統業務優勢的同時,大力發展電子銀行、私人銀行和信用卡等新興業務。
截至2013年末,建設銀行在中國內地有1.4萬餘個分支機構,服務逾300萬公司客戶、近3億個人客戶,為“引進來”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GE、三星、博世、卡特彼勒、英特爾、拜耳、BP,殼牌、大眾SK等世界500強外資客戶均已成為建設銀行的優質客戶。
2014年6月17日(倫敦時間),李克強總理在英中貿易協會舉辦的歡迎晚宴上宣告:中國建設銀行成為倫敦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建設銀行將以倫敦為中心提供全球清算服務,迎來廣闊的業務發展空間,進一步推動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目前,建設銀行優先選擇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已在香港、新加坡、法蘭克福、約翰內斯堡、東京、大阪、紐約、雪梨和盧森堡等國和地區設有海外分行,擁有建設銀行亞洲、建銀國際、建設銀行倫敦、建設銀行俄羅斯、建設銀行迪拜、建設銀行歐洲等經營性全資子公司,海外機構覆蓋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可以為走出去和引進來客戶提供7×24小時不間斷服務。
建設銀行堅信,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在人民幣國際化的良好契機下,建設銀行將進一步加大對“走出去”和“引進來”企業的支援,銀企合作得到進一步昇華,建設銀行和各企業一定會共同譜寫出互利共贏、全面合作的新篇章!